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采用模拟水田基肥施用NH4HCO3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施肥-耕作方法对水田水层和土层滤液中NH^+4-N浓度及分配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耕作方法对水层和土壤滤液中NH+-4N浓度及分配量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离子色谱法测定土壤中可溶盐与水质矿化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离子色谱法分析测定了土壤中的可溶性盐及水质矿化度,以干涸残渣作校对,与经典的化学法相对照。解决了土,水样品中含有NO^-3,NH^+4时,化学法无法测定的问题。用离子色谱直接测定样品中的Na^=与K^+,避免了化学分析中用差减法计算N^+与K^+含量所引起的系统误差的累加。  相似文献   

3.
低氮异养小球藻对氨氮的去除及其成分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低氮异养小球藻在经过一定时间的适应后可快速去除味精废水中的NH^+4-N,单位藻体去除NH^+4-N比例的47.5mg.g^-1,小球藻去除的氨氮全部转化为蛋白质,叶绿素等细胞含氮物质,在味精废水中培养13h后,藻体粗蛋白由13.8%上升到43.5%,叶绿素由6.1mg.g^-1增加到24.7mg.g^-1。  相似文献   

4.
酸雨地区大气与林内降水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地区大气降水PH为4.14,降水中主要阴离子为SO^2-4,主要阳离子为Ca^2+和NH^+4,该地区酸雨属典型的硫酸酸雨,城区针叶林冠流和干流PH低于郊区,其Ca^2+、Mg^2+、NH^4+、SO^2-4、Cl^-、NO^-3离子浓度大于郊区,酸雨促进了该地区马尾松针林的酸化作用和元素淋失。  相似文献   

5.
腐植酸氮磷复合肥料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褐煤腐植酸制备硝基腐植酸的同时,加入(NH4)2CO3和Ca3(PO4)2,生成含有R-COONH4的腐植酸复合肥料;同时研究了H^+,NH^+4,MG^2+,Fe^2+离子的竞争反应及去向;这种肥料既有显著的肥效,又不会对土壤造成污染。  相似文献   

6.
集约化养猪场冲栏水的达标处理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采用厌氧ABR反应器与好氧-缺氧ICEAS反应器串联工艺处理养猪场冲栏废水,在无外加碱度条件下,由于进水中的碱度不够补偿硝化过程中碱度的消耗,而使ICEAS反应器中的PH降低至5.5左右,严重抑制了硝细菌和亚硝化细菌的活性,导致了NH^+4-N的去除率小于60%,出水中NH^+4-N的浓度为600mg/L左右,无法达到排放标准。在外加CaCO3(3.9g/L)的条件下,NH^+4-N的浓度为600  相似文献   

7.
氨汞化合物的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验讨论了二价汞盐与氨反应生成的氨汞沉积在过量氨水,铵盐及氨性缓冲溶液和常见酸中的溶解性,提出:在NH3.H2O-NH4NO3溶液中,二价汞与氨水反应生成可溶性氨配合物,沉淀溶解;在H^+与配离子Cl^-,Br^-,I^-,SCN^-等共存时,氨汞沉淀也能形成配合物而溶解,单一Cl^-的存在不利于氨汞沉淀的溶解,同时,还从配位平衡,硬软酸碱理论,结构等方面对实验现象作了简要解释。  相似文献   

8.
梁小洁  付文军 《贵州科学》1998,16(4):311-315
通过1995年8月至1997年11月逐月采样对百花湖、红枫湖水体中营养元素氮、磷、COD及有机污染物现状进行了系统调查,结合生物系藻类调查。结果显示,“两湖”的营养元素、藻类数量、综合指数等方面均已达到或超过湖泊富营养化的限制值,其优先污染物就是总磷、NH4^+-N和COD。  相似文献   

9.
聚氧乙烯烷基酚醚羧甲基钠盐与Ca^2+和Mg^2+的相析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透光率法考察了提纯的聚氧乙烯烷基酚醚羧甲基钠盐与Ca^2+和Mg^2+的相析作用。NPC(Na)-4的耐Ca^2+、Mg^2+能力比NPC(Na)-2要好,而且NPC(Na)-4与Ca^2+、Mg^2+生成的钙皂和镁皂在水中有较好的分散性。  相似文献   

10.
将4种植物黄瓜(CucumisstativuesL.)白兰瓜(CucumismelocvBailan)、番茄(LycopersionesculentumMill.)及辣椒(CapsicumfrudesvensL.)幼苗置于以NO^-3态N源的Hoagland及Snyder营养液或含有10-40mmol/LNH^+4的上述营养液中培养一周发现,黄瓜对NH^+4胁迫下叶片中腐胺含量及地上部分乙烯释放速  相似文献   

11.
以内乡宝天曼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域,选择不同海拔下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测试分析,研究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的海拔异质性.结果表明:各海拔梯度土壤均为偏酸性土壤,按照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养分分级标准,有机质含量较丰且在较高海拔位置处含量较高,各海拔高度全氮和碱解氮含量均较低,全磷含量处于中等以上的水平,有效磷含量处于缺或极缺水平,土壤全钾和速效钾含量属于中等以上水平.各土层的土壤脲酶、磷酸化酶与土壤各养分指标之间均无显著的相关关系,单一的土壤酶活性指标不能很好地代表土壤肥力状况.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福建省旱地土壤的水肥状况,认为土壤存在着退化现象,其主要表现是土壤水分性质不良和土壤养分亏缺,分析数据表明,这区旱地土壤潜在肥力较低,有机质含量差异较大,大部分土壤氮,磷,钾养分供供应不足,土壤贮水库容小,尤其是土壤有效水库容有限,供水能力差,这容易导致和进一步加剧该区干湿分明的亚热带季风气候造成的夏秋季节干旱,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影响土壤水肥状况的原因和因素。  相似文献   

13.
缙云山常绿阔叶林土壤酶活性与土地肥力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缙云山常绿阔叶林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有机质、全氮、水解氮、有效磷、有效钾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关系;过氧化氢酶、转化酶、酸性磷酸酶活性与有机质、全氮、水解氮、有效磷、有效钾也存在着密切的相关关系,多酶氧化酶活性与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密切相关;不同土壤酶活性彼此之间均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土壤酶活性可以作为评价缙云山常绿阔叶林土壤肥力水平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黔东烤烟示范区土壤质量状况,指导植烟土壤合理施肥,促进烤烟产量和质量提高以及质量等级的一致,本研究选取土壤pH、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5个指标,采用模糊数学的方法确定各指标所属的隶属函数类型及其阈值,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对黔东烤烟示范区土壤的养分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示范区土壤pH大多属中性,碱解氮含量偏高,有机质含量丰富,有效磷总体水平低且分布极不平衡,速效钾含量丰富,变异程度较大;示范区土壤总体肥力水平较高,但都处于高等肥力水平以下,高、中等肥力水平土壤占样本总数的68.75%,低等肥力水平的土壤也占有较大比例(31.25%)。因此,植烟区应根据肥力水平不同,进行分区配方施肥,使之更加适宜优质烟的生长,以利于整个烟区烤烟品质一致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城市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学校园是一个较特殊的城市生态系统,调查研究大学校园的主要绿地土壤肥力,对校园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采集三峡大学主要绿地表层(0~20cm)土壤,分别测定其pH值、阳离子交换量、有机质、全氮、全磷和有效磷等指标,调查三峡大学主要绿地土壤的肥力状况.结果表明:校区绿地表层土壤pH值以中性和碱性为主;有机质、全磷和有效磷含量则处于中上等水平,且有一定的保肥能力;但全氮含量处于很低水平.因此建议对校区绿地施用适量的氮肥,并提出了加强三峡大学校园绿地土壤科学管理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6.
湖北贝母种植基地土壤质量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评价湖北贝母种植基地土壤质量.选取土壤pH,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等肥力因子,采用修正的内梅罗公式对采样区域的土壤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湖北贝母种植基地土壤质量总体状况良好,土壤肥力达到肥沃水平,宜于湖北贝母生长.湖北贝母种植基地土壤肥沃,但速效养分供应略有不足,需适量增施化学肥料.  相似文献   

17.
利用坡面径流场,采用修正后的内梅罗指数法,通过对华西雨屏区坡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不同坡度的自然生草、黑麦草和灌木的土壤肥力及土壤酶活性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5°坡度,自然生草土壤pH值、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小于黑麦草,而土壤全磷、全钾、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高于黑麦草.15°坡度,土壤pH值大小顺序为灌木黑麦草自然生草;全磷和有效磷含量大小顺序为灌木自然生草黑麦草;有机质、全氮、全钾、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大小顺序为自然生草灌木黑麦草.土壤综合肥力系数大小为5°自然生草5°黑麦草、15°灌木15°自然生草15°黑麦草,且五种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肥力均为一般,说明具有生物多样性的自然生草对华西雨屏区表层土壤的肥力提高效果优于黑麦草,而木本植物对华西雨屏区表层土壤的肥力提高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苏南丘陵不同林分类型土壤质量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苏南丘陵区杉木、马尾松、栎林、毛竹等4种林分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全氮、全磷、有效磷、速效钾、pH、土壤密度、有机质、蔗糖酶、脲酶、磷酸酶、全铜、全锌、全铅、全铬、全镍等15个指标,分别从土壤肥力质量、生物学质量和环境质量3个方面,研究各林分的土壤质量,并将研究区的土壤质量分为5级。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4种林分的土壤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土壤质量综合评价指数均在0.4~0.6,土壤质量为Ⅲ级,土壤质量指数从大到小依次为毛竹、杉木、马尾松、栎林、对照(裸地),表明该地区的土壤质量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土壤磷、钾元素含量低是造成土壤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土壤的肥力水平。  相似文献   

19.
松嫩典型黑土带分布着高有机质和高肥力的黑土资源,长期超负荷耕作致使土壤有机质含量大幅下降,开展土壤营养元素储量研究对黑土资源保护和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松嫩典型黑土带为研究区,基于野外土壤样本化验分析数据,利用地统计分析等方法,对0~20 cm耕层内土壤全碳(TC)、全氮(TN)和全磷(TP)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松嫩典型黑土带土壤TC、TN、TP储量均高于全国水平,含量分别达19.25 g/kg、1.88 g/kg、1.28 g/kg;TC、TN、TP高密度热值区和高聚集区主要分布在松嫩典型黑土带北部,TC、TN、TP自北向南呈现降低趋势;C/N、C/P和N/P在该区北部空间聚集性较高;土壤粉粒含量在30%以上,TC、TN和TP含量较高,分别介于6.86~74.74 g/kg、0.94~5.93 g/kg、0.66~3.76 g/kg之间;TC、TN和TP储量受土壤pH、年均温度、年均降水量和地形等因素影响较大。研究为黑土资源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土壤结构与田间持水率间的定量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山西省晋中盆地9种不同质地土壤干密度和田间持水率的测定进行了同步系列试验,揭示了田间持水率随土壤干密度的变化过程及其特性,建立了田间持水率与土壤干密度之间的定量关系。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质地土壤的田间持水率都随土壤干密度的变化而变化,随着土壤干密度的增大,田间持水率经历从小到大,一直达到某一极限值,而后随土壤干密度的进一步增大而减小的变化过程;不同质地土壤具有不同的田间持水率极限值,田间持水率的极限值在孔隙度为42%~46%范围内时出现。田间持水率与土壤干密度的之间较好地符合二次多项式函数关系,采用二次多项式函数关系,通过土壤干密度实现对田间持水率的预测可以获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