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出路在于实现农业产业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已成为关系到农村和城市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本文拟就农业产业化现实状况和农业产业化对于有效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所发挥的作用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途径在于实现农业产业化。  相似文献   

2.
农业、农村与农民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障碍性因素。农业产业化能提高农业生产率 ,降低成本 ,扩大规模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增加农民收入 ,促进农村的城镇化建设。农业产业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3.
地处皖西地区的六安市是一个人口大市、农业大市,由于农村非农产业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面临的问题、城镇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面临的问题转制约了皖西地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为加快皖西地区经济发展,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一是实施农村经济战略性调整,拓展农业就业空间;二是加快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步伐,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乡镇企业,扩大本地就业;三是加快城镇建设;四是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全面提高劳务人员素质;五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完善劳务输出服务体系;六是深化制度革新,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彻底转移。  相似文献   

4.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是农业机械广泛应用的前提,良性有序的土地流转制度是实现土地规模经营从而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的关键环节。同时,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也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重要的外推力。基于中国的现实,必须实现农业机械化稳定推进,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程协调匹配。  相似文献   

5.
浅谈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晓臻 《潍坊学院学报》2010,10(5):31-33,38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逐渐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强化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已成为近几年政府工作的主要任务。农村剩余劳动力形成是由人多地少、产业结构单一以及城镇化水平加快等各种原因造成的。应从政策优惠、劳动力自身素质完善、农业产业化发展等方面入手来解决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这是推进农村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论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产业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是发展经济学的重要研究课题。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兼业型转移”是现阶段的一种过渡模式,“专业型转移”才是长远的目标模式。在考虑我国目前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道路选择时,重点应放在农村,通过农业的发展,将农业剩余劳动力吸引到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上来。乡镇企业要调整产业结构,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农村第三产业。  相似文献   

7.
现阶段我国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面临的困难和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这一发展中国家必须处理好的重大战略问题,分析目前在二元城乡结构的制约下,我国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面临着农民工进城后就业难、土地制度不健全、二元户籍制度和农民工社会保障缺失:缺乏统一完善的劳动力市场、农业剩余劳动力自身素质低等困难。认为这些问题制约着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可通过加快农村城镇化发展以促进城乡同时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改革农村土地制度和二元户籍制度,建立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和培训等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8.
浅析农业产业化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当前形势下,“三农“问题已成为我国政府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而“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如何提高农民收入,如何转移农村中过剩的劳动力,已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点.对此,本文从农业产业化这一层面,并结合凉山州的农村现状,对农业产业化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在理论上作一浅析.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分析了会东县农民增收的基本情况和特点。其次分析了制约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有:农村和农业的投入严重不足,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不断上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难度大,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加大,劳动力转移空间不大,且就业困难,制约农民增收。最后提出了通过加强基层班子建设,切实改进领导作风,进一步落实政策,努力提高农民素质;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稳定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解放思想,努力创新,进一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等对策来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0.
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农业及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从分析我国剩余劳动力产生原因、剩余状况入手,探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途径,指出农业内部消化和发展小城镇相结合是解决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1.
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既是我国实现持续经济增长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也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文章基于重庆市1996—2010年的数据建立动态模型,实证分析表明:重庆市工业、城市服务业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去向,农业、建筑业和乡镇企业的发展虽然对重庆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促进作用,但相对较弱。进一步发展农业经济,使得更多的劳动力从农村解放出来;大力发展工业和第三产业,使得第三产业能够吸收更多的劳动力,是解决重庆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2.
农村产业结构变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村小城镇发展这一链式反应是改革开放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和农村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模式,然而对欠发达地区而言,这一链式反应存在着许多障碍因素,研究表明,在甘肃省酒泉市域,农村产业结构和农村劳动力结构同向转化,但二者存在着明显的相位差,在实现产业结构转化的同时并没有促成劳动力在空间上聚集,致使小城镇发展普遍不足,城乡一体化受阻,为了实现这一链式反应,必须加大乡镇企业的规模化经营,改革现有户籍制度,加强现有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走内涵与外延相结合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3.
牛艳华  黄向球  李赛 《河南科学》2013,(12):2269-2274
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是实现健康城镇化的关键因素,也是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的重要前提.为探索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利用近几年来河南省县域农村劳动力转移抽样调查数据,重点分析了县域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具体特征、发展趋势及促动因素,并针对目前农村劳动力进城落户面临的主要障碍,提出应重点推进户籍管理制度、土地管理制度及城乡就业制度创新,同时提升各级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建立城乡互通的社会保障体系,通过这些措施促使县域农村转移劳动力能够真正融入城镇,进而使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相似文献   

14.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核心,我国农业基础薄弱和工业化发展不充分,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体制及农村劳动力的数量大、素质低是其重要阻碍。为此,应通过促进就业作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职能、尽快构建完善的农村教育体系、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体制机制、调整农业结构等多种途径,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有效转移。  相似文献   

15.
产业结构的调整必然伴随着劳动力在各产业间的转移.因此,在产业调整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国情和劳动力状况.我国是人口大国、农业大国,劳动力过剩的矛盾十分突出.所以,我国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要把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增加就业作为最重要的指导方针,要选择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劳动力产业间转移模式,即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使其与我国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相匹配.  相似文献   

16.
土地开发权与人口并流,是指在主体功能区建设背景下,土地开发权由限制开发区(乡村地区)转移到重点开发区(城镇化地区),要求人口也随之同向流动。本文认为在主体功能区建设背景下,城乡土地置换可以进一步拓展为重点开发区(城镇化地区)与限制开发区(乡村地区)之间的土地置换,并以皖江城市带为例,讨论在特定经济区域范围内,坚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耕地占补平衡的原则,将城镇建设用地指标与吸纳农产品主产区的剩余劳动力以及GDP总量等指标挂钩,促进限制开发区与重点开发区土地开发权与人口并流。  相似文献   

17.
城市和乡村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两种基本地域类型,城乡资源互补、生态共生,经济发展相互依存,构成了二者相互作用的前提。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意义重大。实现县域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必须从基础抓起,努力构建县域城乡协调发展的实现机制,创新县域城乡协调发展的实施机制,加大对促进农村的投入和支持力度,尽快实现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并且努力推进城市化建设,实现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而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的核心问题在于农村人力资本含量的高低。农村剩余劳动力文化知识欠缺、专业技术缺失等人力资本问题严重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必须从人力资本视角出发,不断提高农民教育水平、增加政府投入与培训、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机制,为顺利实现劳动力转移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9.
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仅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收入,从长远看,国民经济的增长还有赖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根本性转移。因此,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由贫穷落后走向富裕的必然过程,也是农村城市化、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过程。本文就目前制约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关键问题进行分析,只有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变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才能促进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从而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20.
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和特点,在我国,农业产业化作为一种新型的生产经营方式,是改革与发展的产物。根据我国农业的现状,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实现农业产业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发挥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的积极作用,推动我国农业产业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