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爱因斯坦模型和德拜模型分析得出无磁场时铁、钴和镍磁性粒子热容量的变化,用统计物理方法分析了磁矩与外磁场相互作用、晶格振动、表面自由能等对铁、钴和镍纳米铁磁粒子热容量的影响.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无磁场时,低温情形下热容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变大,温度较高时趋于稳定;磁矩与外磁场相互作用引起的纳米铁磁粒子的热容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外磁场强度的增大而减小;晶格振动引起的纳米铁磁粒子热容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粒子表面能引起的热容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粒径越大,热容量也越大.  相似文献   

2.
用爱因斯坦模型和德拜模型分析得出无磁场时铁、钴和镍磁性粒子热容量的变化,用统计物理方法分析了磁矩与外磁场相互作用、晶格振动、表面自由能等对铁、钴和镍纳米铁磁粒子热容量的影响.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无磁场时,低温情形下热容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变大,温度较高时趋于稳定;磁矩与外磁场相互作用引起的纳米铁磁粒子的热容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外磁场强度的增大而减小;晶格振动引起的纳米铁磁粒子热容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粒子表面能引起的热容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粒径越大,热容量也越大.  相似文献   

3.
为了揭示冻融期不同秸秆和积雪覆盖条件下土壤热容量的时空分布特征,通过冬季大田试验,设置裸地(BL)、6 000kg/hm~2秸秆覆盖(SM1)、12 000kg/hm~2秸秆覆盖(SM2)和18 000kg/hm~2秸秆覆盖(SM3)4种不同处理,采用中子仪和和时域反射仪分别测定土壤的总含水率和液态含水率,进而计算出土壤热容量.研究结果表明,在冻融期,土壤热容量随着土壤冻结的发生逐渐降低,当土壤完全冻结以后,土壤热容量基本不变,在土壤融化时,土壤热容量又逐渐増加.在冻结期,秸秆和积雪双重覆盖会延缓土壤热容量减小的时间,增加土壤热容量,减小土壤热容量的变化幅度;在融化期,秸秆和积雪双重覆盖会延缓土壤热容量增大的时间,同时增加了融雪水入渗,所以增加了土壤热容量,增大了土壤热容量的变化幅度.在冻结期,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热容量减小的时间逐渐变晚,土壤热容量逐渐增加,土壤热容量变化幅度逐渐减小;在融化期,20cm土层土壤热容量最先增加,60cm土层土壤热容量增加的时间最晚,40cm土层土壤热容量的变化幅度最大.SM1、SM2和SM3这3种处理融化期的土壤热容量和变化幅度都比冻结期大.  相似文献   

4.
在推导理想气体多方过程摩尔热容量表达式的过程中,详细分析了摩尔热容量Cm与多方指数n和理想气体分子自由度i的关系,从而深化对理想气体多方过程摩尔热容量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Ni铁磁粒子熵和热容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应用统计物理和固体理论,推导了外磁场中镍铁磁粒子的熵、热容量等热力学函数,并利用Mathematica软件进行了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镍铁磁粒子的磁矩与外磁场相互作用引起的熵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随外磁场增大而增大;其热容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外磁场强度的增大而减小;晶格振动和表面自由能引起的熵和热容量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温度较低时变化趋势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本文指出如果沿用普通物理热学中关于热容量的定义,将不能对表面系统的热容量作出解释,从而暴露了该定义的局限性;本文还给出了关于热容量的普遍性的定义,以弥补一些热力学教材中的不足。  相似文献   

7.
实际气体的内能和摩尔热容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实际气体的内能、定压摩尔热容量与定容摩尔热容量之差。  相似文献   

8.
讨论实际气体的内能、定压摩尔热容量与定容摩尔热容量之差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对德拜模型的研究,分析了利用德拜模型解决金属固体热容量与实验结果不一致的原因,并且研究了金属自由电子气对热容量的贡献.最终达到了由统计理论得到的金属固体热容量与实验结果一致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基于火积耗散优化原理,以换热器组的火积耗散最小为优化目标,对具有相变的换热器组的中介流体的热容量进行优化研究.算例显示相对换热量随中介水热容量和热导率分配比的增加而先增大后减小,存在换热量极大值;同时当量热阻随中介水热容量和热导率分配比的增加而先减小后增大,存在当量热阻极小值,极值点所对应的热容量和热导率分配为最佳结果.  相似文献   

11.
通过全面分析铁磁晶体系统在各种情况下的自由能、内能和热容量发现:铁磁晶体系统的自由能、内能和热容量不仅与系统是否受到外加的磁场和系统内自旋集团及自旋本身之间的积分交换耦合系数有关,也与系统温度是否大于系统特征温度有关,同时还发现:在B=0时,如不考虑系统存在的自发磁化现象,系统的内能和热容量与一般的二能级系统在外磁场作用下的内能和热容量有相同的形式但不稳定。  相似文献   

12.
以半导体GaAs光学微腔为例,探讨了光学微腔对光子激子系统玻色凝聚温度和热容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玻色凝聚临界温度随微腔宽度增大而升高,但只在微腔宽度不大时,变化才显著;而微腔宽度太小时,系统不会出现玻色凝聚;玻色凝聚临界温度随微腔内各点的位置变化很小,它只在腔内r=0附近较高;光子和激子对微腔热容量的贡献大致相同,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随微腔宽度的增大而减小;微腔形状对玻色凝聚临界温度和热容量的影响很小.热容量只在微腔宽度很小时随位置的变化才显著.  相似文献   

13.
基于无序非晶材料“关联蕈排区域”的构型熵理论,运用构型熵与热容龟差的关系式、弛豫时间与活化势垒的基本公式,及聚合物量热学的实验结果和热容量差与温度的基本关系,研究了4种情况下构型熵、介电弛豫指数和关联重排区域大小的温度变化关系,研究结沦表明:聚合物的构型熵随温度的上升均增大,并由同一物质非品态的热容量与晶态的热容量之差决定,其变化限制在热容量差为恒定及与温度成倒数的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热容量准确标定的重要性,分析了影响热容量准确标定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行走纤维表面温度的接触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详细地介绍了补偿接触式热电偶测温计的制作技术及其应用。借助于该仪器对不同纺丝速度下行走的固化的聚酯纤维在纺丝线上的温变分布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试验得到的温度分布与电算机计算的理论温度分布是相似的。本测温计的测温范围为0-300℃,并具有结构简单、精确度及灵敏度高等特点,可用于测定热容量极小的已固化的行走纤维及其它运动物体的表面温度。  相似文献   

16.
讨论了电介质的四个热力学微分方程;电介质的十二个偏微商公式和电介质的十二个麦克斯韦关系;电致伸缩效应与压电效应的关系;电热效应与热电效应的关系;定电场热容量与定电矩热容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费米面系统热力学性质的±5kT能级宽度修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统计物理方法分析了费米面附近kT能级宽度内单量子态上的费米子数.在对费米面附近能级宽度进行±5kT修正的情况下,对费米面系统的可移动粒子数和内能进行研究,分析了该可移动粒子部分的热容量和压强.结果表明:费米系统的化学势随温度按指数规律减少;系统可移动粒子数与温度成正比关系,可移动粒子的内能较小,且与温度有关;修正后的费米系统的热容量较大,压强很大.  相似文献   

18.
首先运用能量均分定理推出经典固体的热容量,然后分别从爱因斯坦模型和德拜模型出发,对经典固体的热容量进行修正,并就两个模型的特点和不足进行分析.通过研究发现金属固体的热容量在高温时可以不考虑电子气的影响,而低温时则需要考虑电子气对金属固体热容量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热容量是标志物热性质的一个重要物理量,在学习中对于其取正负的问题,易产生模糊认识,本文讨论了热容量的可取值范围,讨论了热容量在任意准确静态中正负取值的判断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导出多方过程摩尔热容量C的表达式和讨论摩尔热容量C与多方过程指数n间的关系及给出C-n关系曲线,可使学生对理想气体的多方过程更全面、直观地理解。1多方过程摩尔热容量C的表达式多方过程是在气体中进行的实际过程,它满足pVn=常数(1)式中n为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