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胶州湾海岸湿地的生物多样性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实地调查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分析了胶州湾海岸湿地的生物多样性特征.对胶州湾海岸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起重要作用的湿地生物有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水禽和湿地维管束植物5大类.以硅藻和甲藻为主的浮游植物中广布种和暧温带种种类最多,以节肢动物和腔肠动物为主的浮游动物中近岸低盐种最多,底栖动物中温带种和广温广布种最多.以2003、2004年的调查结果与20世纪80年代的调查结果相比,胶州湾海岸湿地中的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游泳生物种类都有明显地减少.胶州湾海岸湿地水禽包括游禽和涉禽2类,水禽区系的地理分布成分以古北界种类为主,季节型成分以旅鸟和候鸟为主.胶州湾海岸湿地维管束植物区系的生活型成分以地下芽植物和一年生植物为主,生态类群成分以水生植物和盐生植物为主,种子植物属的地理分布成分以世界分布属和温带分布属为主.  相似文献   

2.
1 材料和方法1.1 植物材料取自甘肃省临泽县,水生芦苇生长在终年积水的水塘中;沙生芦苇生长在干旱荒漠中的沙丘上;盐生芦苇则生长于地表有明显盐结皮的低洼地中。同期取同龄叶,液氮罐低温保存带回实验室备用。  相似文献   

3.
根系分泌物是植物与外界进行反应的重要媒介,其行为具有重要生态学意义.本文研究了盐胁迫下典型湿地植物芦苇根系分泌物成分和含量的变化,分析了盐胁迫质量浓度分别为0(对照)、1、3、6、10g·L-1,胁迫时间分别为2、4和12h时,芦苇根系分泌物的成分和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所有样品中一共检测出了99种根系分泌物,包括烷烃、烯烃、芳香烃、醇、酚、醚、酮、醛、酸、酯、噻唑以及其他含硫代、卤代化合物,各样品中检出的种类最多的化合物是烷烃类.在不同的质量浓度盐胁迫下,经2h胁迫检测出的化合物种类均高于经4和12h胁迫检测出的种类.盐质量浓度在6g·L-1及其以下时,根系分泌物的化合物总量在经2h胁迫后达到最大值,表明根系分泌物组分和含量随盐质量浓度和胁迫时间先升高后降低,而非单一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长江口南支河段枯季盐度变异与北支咸水倒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2004年2月在长江口进行的大范围、多站点水文观测,揭示了长江口南支河段枯季盐度时空分布的变异: 大潮期纵向盐度出现次高盐奇点及内高外低的逆盐分布;南支近北支上口部分区段出现高潮低盐、低潮高盐的反相位差;南支河段的下段出现大中潮低盐、小中潮高盐的倒挂,从而使崇头、石洞口、高桥三站的盐度关系呈现“两头高、中间低”形态和“两头低、中间高”形态的交替.这些变异是北支倒灌进入南支的咸水影响所致.从“咸水体”在南支的输运动态角度,阐述了上述盐度变异的机理.  相似文献   

5.
中国海岸红树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1  
我国海岸红树植物共有30种,隶属于20属16科,其中除了7种嗜热窄布种和3种抗低温广布种之外,其它均为嗜热广布种。从台湾高雄以南至海南岛东南端一线是嗜热窄布种的自然分布北界;厦门以北至福鼎海岸是以抗低温广布种占优势,其自然分布北界是在福建的福鼎海岸,反映了泛热带区系性质显著减弱;其它海岸以嗜热广布种占优势,表现出亚热带区系性质。从红树植物区系特点来看,我国的红树植物与菲律宾、巴布亚-新几内亚、澳大利亚北部更为密切,这种联系似与红树植物的起源与传播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黄河河口湿地潮汐作用下土壤盐分异质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黄河三角洲潮间带与潮上带土壤盐分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受海水及较低植被盖度的影响,潮间带地区变异性较低,而潮上带地区具有较强的变异性.垂直方向上,各土层的含盐量极值比以及变化幅度均成明显下降趋势.(2)潮上带,地下水埋深越深表层土壤盐分含量越低,而近海岸以柽柳为优势种的潮间带地区,土壤表层盐分较高而其地下水埋深相对较深.(3)不同群落中土壤盐分剖面分属于表聚型、平均型和底聚型,垂直方向上,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盐分变异系数逐渐变小.(4)柽柳群落、碱蓬群落与芦苇群落的土壤盐分类型均为氯、钠型;朝间带地区土壤氯、钠离子的含量随不同植被的变化规律为芦苇柽柳碱蓬,反映出碱蓬植物较高的耐碱与吸盐能力.  相似文献   

7.
北大港古泻湖湿地植被群落成带现象明显,利用DCA对群落成带规律进行研究,同时采用CCA确定影响该现象的主要环境因子.结果发现,植被"岸带成带"现象在空间上反映了植被的演替情况,植被类型按水生植被-湿生植被-中生植被-旱生植被进行变化,植被由聚盐植被变化到拒盐植被.通过DCA排序,北大港湿地植被呈现明显的6条分带,分别是芦苇-扁秆藨草群落、芦苇-碱菀群落、芦苇-盐地碱蓬群落、芦苇-碱蓬群落、芦苇-柽柳群落、猪毛蒿-黄花蒿群落.其中芦苇伴生在大部分的植物群落周围,具有非常宽的生态位,起到了良好的水土保持作用.外部因素是驱动群落成带分布的主要原因,通过CCA排序,土壤的含水量、含盐量、有机质含量都是影响植被分布的重要因素,而生境因子中,坡度对群落分布有较大影响.北大港湿地植被组成较为单一,以盐生草本植被为主,为了增强水土保持效果形成草-灌-乔稳定的群落结构,应该采取合理措施,加速演替的进行.  相似文献   

8.
采用常规的方法对崇明东滩入侵植物互花米草及本地物种芦苇、海三棱藨草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酶活性以及理化性质进行测定.结果显示:三大类群微生物中以细菌数量最多,不同植物中以海三棱藨草根际微生物量最多;过氧化氢酶活性为与海三棱藨草混生的互花米草根际最高,其他3种酶活性变化趋势相似,均以与芦苇混生的互花米草根际最高;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微生物的数量与土壤中有机质、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存在一定程度的正相关.说明崇明东滩植物根际土壤生物活性与理化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为利用微生物学方法防治植物入侵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盐沼湿地是处于海陆交界并具有重要生态服务功能且脆弱、敏感的生态系统. 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 活动,辽河口盐沼湿地植物群落演替进程加快. 本文基于1998—2017年的 Landsat遥感影像数据,通过 ENVI软件图像 预处理和 ArcGIS分析工具,获取了辽河口拦门沙上20年间植物群落的时空分布特征. 结果表明:时间序列上,盐地碱蓬 群落斑块面积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最后趋于稳定,而芦苇群落斑块面积逐渐增大、最后趋于稳定;空间格局上,盐地碱 蓬群落随时间变化逐渐南移,而芦苇群落随时间变化逐渐向南扩张;研究区内植物群落的演替速度逐渐增加,水文条件 和地表高程的改变可能是其演替加快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10.
浙江瑞安红双林场种子植物区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计分析了瑞安红双林场种子植物区系组成以及属的分布区类型.该区共有种子植物124科,454属,909种(含种下分类群).种子植物454属可归纳为14个分布区类型,其中以泛热带分布为最多,达24.6%,其次是北温带分布和东亚分布,分别达16.1%和13.3%.红双林场种子植物种类较丰富,区系起源古老,分布类型多样,地理成分复杂,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1.
阿尔法草是一种用途多样的禾本植物。它的产区主要分布在北非靠海岸一带以及西班牙东南部的瓦棱西亚和米尔西亚等地方。在北非,它叫做阿尔法(Alfa或Halfa)草,在西班牙,叫做埃斯帕多(Esparto)草。这是一种多年生的植物,在青嫩的时候可作牲畜飼料,几年以后逐漸茁壮,莖长約一米左右,叶呈灰綠色,頂端有一簇羽状的絨毛,有些像芦苇,因此又有人把它叫做芦葦草。阿尔法草可以用种子傳播,  相似文献   

12.
福建省山东湾,湄州湾,罗源湾海岸维管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省东山湾、湄洲湾,罗源湾海岸植物分别有223、210、211属,三个港湾植物区系中,热带及亚热带成份从南到北呈递减趋势,热带海岸植物露换树(Pandanustetorius)草海桐(Scaevolasericea)的分布北缘在闽南一带;温成份较少,反映了海岸带典型生境中的植被特征。  相似文献   

13.
福建省东山湾、湄洲湾、罗源湾海岸植物分别有223、210、211属.三个港湾植物区系中,热带及亚热带成份从南到北呈递减趋势,热带海岸植物露兜树(Pandanustectorius)、草海桐(Scaevolasericea)的分布北缘在闽南一带;温带成份较少,反映了海岸带典型生境中的植被特征.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天津湿地芦苇对地表水体咸化和氮负荷的响应机制,探究盐与氮对芦苇生长初期的影响,在室内土培条件下,模拟天津地表水中盐和氮的含量定期对芦苇进行灌溉,设计3个盐处理(NaCl质量分数分别为0.00%、0.16%和0.66%)和3个氮素处理(NH4NO3浓度分别为0、0.23和0.46 mmol/L),测量不同盐与氮作用下芦苇地上及地下生物量、根冠比、高度、分蘖数和根长等生长指标.结果表明:(1)随着盐度增加,芦苇的高度、地上部生物量、分蘖数显著降低,然而地下生物量和根长没有显著变化,根冠比随着盐度的增加而明显增加;(2)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氮浓度灌溉水没有对芦苇的高度、地上、地下生物量、根长及根冠比产生显著影响;(3)盐和氮的交互作用对芦苇地上和地下部分的生长均无显著影响.这些结果说明天津地表水中的盐分是抑制芦苇生长的主要因素,氮素水平相对较低,不会对该地区芦苇的生长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奉贤滨海湿地3种生境类型中的蟹类、蟹洞分布特征以及影响因子,揭示了影响蟹类及其洞穴分布的主要影响因子,加深了对穴居蟹类生活习性的认识.结果显示:(1)天津厚蟹多度在高潮滩芦苇生境高于低潮滩互花米草生境、中潮滩芦苇-互花米草混合生境(p 0.01),褶痕相手蟹多度在生境间无显著差异(p 0.05);(2)高潮滩芦苇生境中,蟹洞密度显著高于低潮滩互花米草生境、中潮滩芦苇-互花米草混合生境(p 0.05),蟹洞开口直径显著低于低潮滩互花米草生境、中潮滩芦苇-互花米草混合生境(p 0.05);(3)蟹类多度与蟹洞密度分布不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p 0.05),但天津厚蟹多度与蟹洞密度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性(p 0.01);(4)蟹类多度与植物地下生物量呈负相关关系(p 0.01);(5)蟹洞密度与植被盖度与密度之间呈负相关关系,与相对高程、含水率、电导率、总有机碳含量与总氮含量呈正相关关系,其中,相对高程是与蟹洞密度的相关性排序最高的生境因子.  相似文献   

16.
通过2013年6月末、10月末2次调查,在大凌河、小凌河的上、中、下游共采集到水生高等植物有15种,沿岸湿生植物34种。水生植物主要以单子叶植物纲眼子菜科的沉水植物为主。小凌河高等植物种类明显少于于大凌河。大凌河的高等植物种类呈现从上游到下游越来越少的变化规律,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大凌河从上游到下游环境质量下降的特点。河流沿岸的湿生高等植物物种丰富度低,且绝大多数为一年生植物,没有明显的优势种,说明凌河高等植物群落处于受干扰后恢复的演替初期。由于凌河受多种因素干扰的历史较长,群落结构亟待恢复。建议通过进一步的环境管理和工程措施促进水生、湿生植被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7.
通过2013年6月末、10月末2次调查,在大凌河、小凌河的上、中、下游共采集到水生高等植物有15种,沿岸湿生植物34种。水生植物主要以单子叶植物纲眼子菜科的沉水植物为主。小凌河高等植物种类明显少于于大凌河。大凌河的高等植物种类呈现从上游到下游越来越少的变化规律,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大凌河从上游到下游环境质量下降的特点。河流沿岸的湿生高等植物物种丰富度低,且绝大多数为一年生植物,没有明显的优势种,说明凌河高等植物群落处于受干扰后恢复的演替初期。由于凌河受多种因素干扰的历史较长,群落结构亟待恢复。建议通过进一步的环境管理和工程措施促进水生、湿生植被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8.
依据柽柳、碱蓬、芦苇、棉田4种植物群落下的土壤样品资料,分析了滨海湿地不同植物群落下土壤表层盐离子的变异性,结果表明:(1)不同植被类型表土中全盐含量分布不同,柽柳群落土壤表层全盐含量相对最高,碱蓬次之,芦苇和棉田全盐含量较低。(2)Na+含量都明显高于其他阳离子的含量,均表现为钠离子镁离子钙离子钾离子。同样,阴离子均表现为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碳酸根离子。(3)可溶性盐离子变异性分析表明,柽柳群落是以SO42-为强变异的群落;碱蓬群落以CO32-为强变异的群落;芦苇以Mg2+、Cl-、为强变异的群落,棉田地无强变异盐离子。而全盐含量仅芦苇属于强变异,这与芦苇的地表高覆盖,而局部裸露地形成"盐斑"有明显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依据井点X衍射矿物和氯同位素垂向分布资料,分析东濮凹陷盐岩垂向序列,并结合咸水蒸发实验和盐湖钻孔资料分析盐岩沉积及保存过程,研究东濮凹陷沙三段成盐模式。结果表明:浅水蒸发成盐过程中保持有足够的水深,为盐下有机质的保存提供便利,浅水盐岩与油页岩及黄铁矿伴生不矛盾;淡水的注入是影响垂向盐韵律组成的关键因素,注入量少时可能引起氯同位素的变化,随着注入量的增大可能引起盐韵律中氯化物乃至硫化物的缺失;凹陷满盆含砂、控边断层上盘缺少粗碎屑的现象可能是边界断层长期小规模活动造成的,东濮凹陷沙三段盐岩更有可能是浅水蒸发成因。  相似文献   

20.
咸化湖盆优质烃源岩的形成与分布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应用沉积学、地球化学理论和油源对比等方法,对我国咸化湖盆优质烃源岩的形成与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断陷湖盆和前陆湖盆优质烃源岩(有机质含量特别高的烃源岩)是与碳酸盐、硫酸盐和氯化盐等蒸发盐类矿物相伴生的,有机质沉积的有利环境是半咸水、咸水和盐水湖泊。湖水在重力作用下易形成盐度分层,表层水盐度小,适于广盐和嗜盐性浮游生物的生存;深水部位的底层水盐度大、缺乏游离氧,适于有机质的保存;表层水生物高产率区与底层水缺氧区的叠合部位就是优质烃源岩的发育区。由气候变化引起的突发性洪水会破坏分层水体,使得湖水淡化,形成有机质含量较低的烃源岩,因此咸化优质烃源岩与淡化普通烃源岩常呈互层分布,咸化沉积物数量越多,生烃潜力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