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风 俗作为一个民族或国家社会、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窥测这一民族、国家社会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窗口。因此 ,研究一个民族、国家风俗文化形成、发展和变迁的历史 ,也就成了研究这个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和变迁的历史的重要内容。然而 ,由于风俗文化从本质上来说 ,是一种主要由社会基层民众所创造、传承和享用的民俗文化 ,千百年来虽然身处社会上层的文人学士们为了实行他们文治教化的理想 ,早就提倡“移风易俗”、“入境 ,观其风俗” ,给风俗文化以一定的关注 ,但对风俗文化形成、发展和变迁的历史加以系统研究则一直未能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2.
一、改革的历史功绩与成功原因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重大历史事件,历来引人注目。对这一事件的评价也历来褒贬不一。笔者认为这次改革是中国历次改革中比较成功的一次,其重大的历史功绩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完成了北魏社会的封建化。魏晋律江b朝时期是他主封建经济大发展时期,不仅汉族劳动人民人身依附关系在加强,从魏晋以来大批进入中原地区的少数族也都逐渐由氏族制和奴隶制进人封建制,这是历史的进步趋势。北魏前期虽然也已开始封建化,但进程比较缓慢,孝文帝时期由于推行了均田制等一系列改革,大大加速了封建…  相似文献   

3.
民俗的衰变与道德的重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风日下 ,人心不古。”翻开历史 ,每当社会发生急剧变革时 ,社会舆论常常会发生类似的慨叹。“世风”是指社会风气 ,风俗习惯 ;“人心”即人的道德价值观念 ;就是说风俗变得一天不如一天 ,人的道德品质再也没有像以前那样好了。对此 ,清末民初的一些志书颇多记载。如民国二十三年《万全县志》的编修者就十分沉重地写道 :民国以后 ,“世风日下 ,道德心渐逊于前 ,甚至一切旧观念渐渐崩溃 ,新者多无正轨 ,以致人皆徘徊岐路 ,无所依循 ,邪说乘之 ,每易惑人 ,前途茫茫 ,危险殊甚也。”〔1〕再如民国二十四年《续修临沂县志·礼俗》:“乃至欧风…  相似文献   

4.
陈布雷是民国历史上一位传奇的人物。他是个典型的旧文人,具有浓厚的传统思想。追随蒋介石二十余年,屡屡列居高位,地位显赫一时,但在国民政府风雨飘摇之际,却自杀身亡,给世人留下了较多的迷惑和深深的遗憾。本文试通过《回忆录》的内容对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善良风俗是我国民法中的一项基本原则,但对子如何认定善良风俗则在司法实践中并没有统一的标准,由各地具体掌握。“接脚夫”习俗是中国农村一项古老的传统习惯,廷传至今在许多地方仍然盛行,一些地方法院将其作为善良风俗予以认定,确定相应的权利义务关系,但其是否“善良”有待商榷,对善良风俗的认定应符合社会星念、法治精神,对一些明显带有封建残余的旧习惯应废除,不应再作为审判依据。  相似文献   

6.
周大新的长篇新作《第二十幕》是一部具有史诗结构、伦理意义、“正史”品格的小说精品,也是一部具有独特文学意味和审美价值的20世纪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的历史长卷,充满了历史的生命感与生命的历史感。  相似文献   

7.
南京民国建筑的价值及其保护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三大富有特色的文化:即六朝文化、明文化、民国文化。其中民国文化的核心民国建筑。本文首先扼要阐述了民国建筑是南京文化的一大特色;其次从资治、教化功能方面对于民国建筑的历史价值进行了探讨;接着又从建筑风格方面对于民国建设的科技和艺术价值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最后指出了对于民国建筑的具体保护措施和利用方法。  相似文献   

8.
卷首语     
特色是刊物的支撑点,也是刊物价值之所在。各地刊物以不同的风景名胜、文物资料、历史人物、风俗民情等,形成了自身最大的比较优势与办刊特色的重要因素,最能够让读者产生"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的感受。玉林具有2000多年州郡史,是古代中国南方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中转商埠,唐宋时期便享有"岭南都会"的美誉。玉林历史文化沉淀丰厚,毓秀山水与人文景观完美融合,拥有真武阁、都峤山、勾漏洞、鹿峰山、民国将军故居群、高山村、谢鲁山庄  相似文献   

9.
广州市的英语口试正日益完善,而新时代对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要求也在日益提高。英语考试的改革对广州市的英语教育有了重大的影响,而我们英语教师也应顺应潮流,与时俱进,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进行调整和修改。以前由于要忙于完成教学任务和应付各种各样的教辅材料,不敢在课堂上开展活动,忽略了英语口语的训练。现今新课程改革正进行得如火如荼,去年夏天本人有幸参加由广州市人事局举办的广州市英语教师赴伯明瀚培训的活动,借助这些契机与学习经验,这两年来我在英语口语训练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总结了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0.
山西票号曾执全国金融之牛耳,但晋商票号这一在中国历史上有过重要影响的商帮究竟源起何时,在清史、民国史及野史里均未有明确的记载。编撰于民国六年(1917年)的《山西票商成败记》一书中,山西票号创设于清朝初年的论述较客观可信。元宝、银锭《目录》的实物反映出明末的特征,元宝、银锭《目录》的内容揭示了山西票号创设年代应该在清朝初期。大玉川、合盛元、大德兴茶庄成立之初便是茶业、汇兑、存贷兼营,这说明晋商票号与晋商茶庄一样诞生于清初。  相似文献   

11.
刘琦 《广东科技》2013,(24):7-7,35
对纳入广州市1998年科研机构改革的36家市属独立科研机构改革前后现状进行了比较研究,总结了改革的经验,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对下一步转制市属独立科研机构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潘文超 《凉山大学学报》2001,3(2):149-150,155
彝族酒文化,是彝族优秀文化的一部分。它象一面镜子,反映了彝族的历史、风俗和生活方式,同时也反映了酒给彝家人带来的喜与忧。  相似文献   

13.
作为民国时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研等各项活动的历史记录,民国档案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历史沧桑,已成为弥足珍贵的一代文献。在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中,民国档案目录数据库以信息资源的一种存在形式,成为档案馆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福建省民国档案目录数据采集工作于2001年启动,2003年5月结束,数据库  相似文献   

14.
刘琦 《广东科技》2014,(24):5-5
1998年广州市开始实施科研机构改革,改革的总体方向是推动科研机构企业化、市场化、民营化。但由于市属科研机构的分类改革未能全面推进,改革的配套措施不完善并有些未能落实,产生了一些问题。通过对问题的梳理,并与当时全国公益类科研院所改革的另两个试点省区宁夏、沈阳制定实施的改革政策进行比较,得出相关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英人贝尔与达赖"新政"之关系考析--兼论达赖"新政"的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崇凯 《西藏大学学报》2003,18(2):26-33,68
民国初期(20世纪一二十年代)十三世达赖在西藏实施的“新政”,是西藏近代历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在达赖“新政”的过程中,英国人特别是贝尔在其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第一手材料,全面、客观地研究分析英人特别是贝尔与达赖“新政”的密切关系,旨在说明达赖“新政”,复杂的政治背景,从而透过现象看清本质,以便对达赖“新政”的性质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和准确的认识。即达赖的“新政”是在英国支持下为拯救西藏封建农奴制并企图自立割据而进行的一场自上而下的极不彻底的改革,带有浓厚的半殖民地色彩的历史烙印。  相似文献   

16.
南诏后期曾经改国号为大礼国、大封民国,大封民国国王有即位的当年就立即改元的做法,使得后人将新国王的改元之年向前或者向后推了一年,由此产生出纪年错误。根据有关历史资料的记录,对大礼国、大封民国的纪年进行全面的订正,以图恢复正确的南诏历史纪年情况。  相似文献   

17.
北宋王安石变法在中国历史上曾留下举足轻重的影响,但却以失败而告终。细考当时的时代背景、理财措施的争论,变法之所以失败乃在于这是一场没有抓住社会症结而以政府的强权干预控制经济事务,强化官营禁榷搜刮民财为特征的改革运动。这样的改革运动对民间经济尤其是商品经济的发展是一种遏制和打击,同时也增加了整个社会的负担。在“人情谘怨”的情况下变法失败也实属必然。  相似文献   

18.
当代著名作家汪曾祺在他的诗歌、游记、散文、小说等多种作品中, 描绘了家乡的风俗和风物, 构成了一幅幅独特的故土风情画。在他笔下, 并没有自然主义地表现风物本身, 而是以风物为作品的细节, 透过它与民情风俗相联系的现象, 表现生活的广度、加深作品的历史深度, 从而扩大了作品的容量。  相似文献   

19.
朝鲜王朝(1392-1910)由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文化艺术活动也异常活跃。特别是晚期“实学”运动的兴起,推动了文学、绘画、音乐的发展。风俗人物画作为传统的绘画形式,客观而自然地描绘了当时社会不同阶层人民的生活场面,为后人研究朝鲜王朝的服饰、民俗等人文景观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历史资料。风俗人物画有其独特、写实的艺术特征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20.
清代隶书是文化复兴的产物,它的勃兴有着多方面的历史原因,对金石学和碑学的蓬勃发展起推动作用。书的审美特征是多方面的,在深度和广度上都超越了前人,对民国书法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