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对我国几名优秀跳高男运动员在实际比赛中跳高起跳动作进行研究,运用影片解析仪获得数据并经计算机处理,发现我国优秀跳高运动员助跑最后三步人体重心和速度均有明显下降,助跑最后一步的步频不是提高(国外运动员最后一步步频增0.6步/秒)而是下降0.91步/秒,起跳速度5.282米/秒不亚于国外运动员,但起跳角(83~93°)大于国外运动员(74~83°),这恐怕是我国跳高运动员成绩不理想的运动学原因。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分析二十三届奥运会优秀跳远运动员的资料设立第二标志线应在9m附近,最后四步助跑的步幅、高步频跑法进入起跳以及助跑和起跳的协调配合是决定跳远成绩的关键,适宜腾起角应是18.8°。  相似文献   

3.
跳远助跑最后4步的平稳性与技术准备是助跑向起跳过渡的关键。本文选取2007年在石家庄举行的全国田径锦标赛石家庄站男子跳远比赛中,成绩前8名的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影片拍摄解析、数理统计和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他们后4步助跑与起跳技术进行研究并认为,我国部分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助跑最后4步助跑技术较平稳但还有部分环节技术需要改进。  相似文献   

4.
曹世乾  唐天龙 《科技信息》2010,(21):154-155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解析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天津市青少年男子跳远运动员最后两步的看地角、蹬地角与成绩的内在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最后两步助跑着地角有非常显著的差异,表明最后阶段助跑动作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影响了助跑速度,从而影响了跳远成绩,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中外优秀运动员有关运动学参数的比较分析,认为助跑速度慢、起跳垂直速度及腾起角小是影响我国跳远运动成绩提高的重要因素;提高绝对速度能力、增强快速起跳能力、继续加强助跑的准确性和落地的正确性,是提高我国运动员跳远成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欧雅怡 《科技信息》2012,(20):318-318,320
跳远是典型的速度和爆发力相结合的运动项目,它要求运动员在数秒种内完成从助跑至落地等几个紧密相连的技术环节,跳远运动是一项技术复杂的项目,有着较为复杂的技术要求。本文通过对跳远助跑与起跳技术准确性的分析,有针对性的提出多种训练方法以提高运动员的助跑与起跳的准确性。在对跳远助跑与起跳技术分析中主要通过对跳远中助跑的节奏、速度以及起跳时踏板的准确性进行探讨为掌握跳远的技术动作从而提高跳远的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7.
运用运动生物力学的手段和方法对张英宁4.46m的成绩进行技术分析,这个成绩在2007年3月份全国室内田径锦标赛上打破了全国田径室内赛女子撑杆跳高的纪录,对张英宁最后两步进行运动学分析,得出张英宁最后一步的速度要比倒数第二步小,步长也比倒数第二步要小。最后的起跳动作干脆利索,为她后面的动作做了很好的准备。  相似文献   

8.
对跳远运动员的训练必须从跳远基本技术动作入手,辅助心理训练,尤其助跑阶段的一系列技术动作直接影响着助跑速度进而决定着跳远成绩.分析、研究运动员在助跑阶段的助跑速度、节奏、起跳能力几个重要环节及心理状态在跳远这项运动中所发挥的作用,并给出具体训练方案.  相似文献   

9.
背越式跳高是一项技术性相当强的运动项目,其助跑与起跳的紧密结合能使运动员的水平速度连贯自然的转换成垂直速度,准确熟练地完成有力的起跳,从而获得最佳的起跳效果,是背越式跳高完整技术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后程2-3步助跑与起跳的有机衔接对强化起跳效果更为重要。助跑与起跳能否紧密结合是影响运动员跳高成绩的重要因素。因此,我认为有必要对背越式跳高弧线助跑与起跳技术的关系进行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浅谈影响跳远运动员踏板准确性的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完整的跳远技术是由助跑、起跳、腾空、落地四个动作过程连续组合而成的.在这四个环节中,无论哪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跳远的运动成绩.本文重点研究我国、我省的一些跳远运动员和国外优秀跳远运动员在跳远过程中,踏板准确性对成功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张涛 《科技信息》2010,(27):I0141-I0141,I0180
目的:通过对跳远的技术分析及教学方法的研究,使运动员能够快速获得正确的助跑、踏跳、腾空和落地的运动基本知识。通过对助跑的技术分析,使运动员能够快速掌握确定助跑距离及助跑的形成;通过对踏跳的技术分析,使运动员能够正确掌握起跳腿、起跳脚、踏跳板的配合及胯、膝、踝的伸展,充分施展踏跳时的爆发力,掌握踏跳时的起跳角度和水平速度;通过对腾空的技术分析,使运动员能够正确掌握摆动腿、起跳腿、躯干和手臂的角度、部位、空中高度及其用力方法和运行轨迹;通过对落地的技术分析,使运动员能够正确掌握最佳落地姿势从而提高落地动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12.
探讨我国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最后用力技术研究的现状及总体趋势,分析其共同点、切入点及其不足之处,为标枪最后用力技术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在大量阅读了相关的文献资料后,并结合对比分析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资料进行了整理和深入的研究,得出多数研究者关注的主题在于最后用力阶段下肢各时段的关节角度、最后用力时躯干的后倾角度、重心的运动速度、拉引角等有关运动学特征.研究方法普遍采用的是摄像技术,而摄像机的采样频率一般为50帧/秒,采样频率低,影响数据的准确性,研究方法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存在研究数据不够充分以及研究深度浅显等问题,缺少国内外优秀运动员之间的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3.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获取中、外优秀女子跳远运动员的总成绩与各项有关技术参数,采用对比分析法对中、外运动员的总成绩与各有关技术参数进行深入分析并得出结论:在中、外运动员的各项数据中,中国运动员的腾起垂直速度和腾起角度与国外运动员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就其本质原因是国内运动员的垂直上升爆发力和腿部绝对力量较弱.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揭示跳马前手翻直体前空翻转体540°动作运动学规律和技术特点,对进一步改进和发展此类难度动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参数。方法:通过ARIELAPASMultipleScream系统解析参加体操冠军赛杭州站的男子跳马决赛录像,采集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运动员需加快助跑速度,以较大的速度上板;踏板时,减小膝关节角度,提供蹬伸所需条件;缩短第一腾空时间,积极主动撑马,为做较大背弓需保持适宜髋膝角度;推手短促有力,延长第2腾空的时间。  相似文献   

15.
从田径训练学的角度,对跳远运动员的助跑与起跳能力进行实验性研究.经过12周的训练,并结合评价指标和专项测验,结果证明:快速助跑与起跳相结合且同步发展的训练方法与手段要优于传统的训练方法与手段,其效果优于以往单纯发展助跑速度或起跳力量的训练效果.并且不同的助跑接起跳训练手段对发展运动员的专项能力具有专门性和实效性;专项力...  相似文献   

16.
针对近年来我国短跑项目的低弥状态,通过中外优秀男子100米跑运动员的速度结构和技术特征进行分析认为:最大速度是制约我国男子100米跑的关键因素,而加速距离短是影响最大速度的主要因子.且我国男子短跑运动员保持最大速度的能力差及最大速度出现的时机不合理。  相似文献   

17.
背越式跳高技术应重点解决弧线助跑与起跳相结合技术,弧线助跑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起跳技术和跳高成绩,正确、完美的弧线助跑技术应保持一个良好的弧线曲率、稳定的与曲率半径相适应的身体内倾姿势、与起跳技术相匹配的速度和逐渐加快的助跑节奏.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竞技状态下运动员三维姿态现场测量的需求,利用非接触式摄像测量方法和为冬季体育运动项目量身打造的专用观测设备,采集了8名跳台滑雪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的原始数据.通过深度学习的改进方法识别与定位运动员关节点的三维信息,进而开展了运动员姿态测量与动作分析研究,获得了起跳阶段运动员的起跳速度对飞行距离的影响及主要关节夹角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起跳速度是影响飞行距离的重要因素,同时获得了起跳到飞行初始阶段肢体角度的变化规律.该方法和设备可为各类体育项目的运动员姿态及器械运动参数测量提供新的手段,其所获得的观测结果可为教练员指导运动员技术动作提供精细化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和比较分析法等,分别对中外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单打硬地比赛中相持阶段的步法应用特征进行全面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总结出中外选手步法特点,找出国外选手步法的优势所在及国内选手的不足之处,为国内女子网球比赛成绩的提高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中外优秀跳远运动员在助跑最后几步的技术动作,认为跳远助跑最后阶段的适宜速度和合理技术动作是提高跳远成绩的关键,从而为进一步改善男子跳远助跑与技术动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