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与传统汽油机和柴油机相比,LNG/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的燃烧过程非常复杂,具有柴油机扩散燃烧和汽油机奥托循环燃烧的双重特点。优化控制引燃柴油喷油正时对双燃料发动机的性能与排放具有重大影响。为了改善电控共轨柴油机燃用LNG/柴油双燃料的动力性、经济性、排放和工作可靠性,在双燃料发动机台架上研究了最大功率引燃柴油喷油正时随掺烧比、功率和转速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各工况下,掺烧比小于50%时,掺烧比对双燃料发动机最大功率喷油正时的影响较小。小负荷时,最大功率喷油正时随掺烧比的增大而增大;大负荷时,最大功率喷油正时随掺烧比的增大而减小。小负荷时,双燃料引燃柴油喷油正时规律与柴油机喷油正时规律类似,中、大负荷时,与汽油机的点火正时规律类似。  相似文献   

2.
在一台气流引导喷雾的GDI发动机上,进行了EGR对发动机排放影响的研究,研究了中小负荷下,EGR和点火时刻对发动机燃烧、排放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点火时刻对GDI发动机排放有明显影响,推迟点火时刻,可以显著降低NOx排放,高EGR水平条件下,NOx排放减少幅度更大.较高的EGR率会小幅降低CO排放,点火时刻对CO排放影响较小.低EGR率有利于获得较低的HC排放.在2500r/min下,适当的EGR率可以降低CO排放.提高EGR率和提前点火,会明显降低排气温度,转速2500r/min下的排气温度会明显高于1850r/min下的排气温度.中小EGR率下,核态颗粒排放物浓度明显升高,随着EGR率的增加,聚集态颗粒物浓度小幅降低,核态颗粒物粒径范围10~25nm.  相似文献   

3.
针对发动机上燃烧水煤浆内部磨损问题,运用缝隙流理论和高压油膜理论,设计一种新型喷水煤浆泵.分析了泵的润滑,并对原有的喷油泵及新型喷水煤浆泵喷射水煤浆后的柱塞偶件电子扫描照片进行对比,新型喷水煤浆泵柱塞偶件磨损明显减轻.在使用新型喷水煤浆泵基础上进行燃烧试验.研究表明:燃烧水煤浆和燃烧柴油相比,NOX排放下降明显,是燃烧柴油的20%;烟度排放略有下降;硫化物排放略有增加  相似文献   

4.
大型液体运载火箭POGO动力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键合图理论的建模思想提出新的液体火箭跷振(POGO)稳定性分析状态变量模型,该模型的系数矩阵线性且非奇异,与以往模型相比更有利于实现模块化建模和时域仿真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模型研究给出补燃发动机燃气系统的动力学模型,使该分析模型可以对采用补燃循环发动机的火箭进行POGO稳定性分析,是对目前POGO理论分析模型的一个重要完善.  相似文献   

5.
激波诱燃冲压发动机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激波诱燃冲压发动机作为未来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最理想的动力系统之一, 能有效弥补超燃冲压发动机与机身一体化设计所带来的缺点, 缩短燃烧室长度, 减轻发动机结构重量, 在宽飞行马赫数范围内保持较好性能. 对激波诱燃冲压发动机基本原理进行阐述的基础上, 指出了发展这种新型推进系统的关键技术, 并就关键技术的研究现状做了比较详细的综述, 对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思路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多孔介质发动机能够实现发动机内的均质和稳定燃烧.为加深对多孔介质发动机特性的了解,用改进的KIVA-3V对一种形式的多孔介质发动机燃用气体燃料的工作过程进行了模拟,并讨论了多孔介质初始温度和多孔介质结构及燃料喷射时刻对多孔介质发动机实现压燃着火的影响.针对Zhdanok等人的甲烷预.空气预混合气过滤燃烧的实验,用改进的KIVA-3V进行了数值计算以检验模型的合理性,燃烧波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得很好.计算结果表明在压缩比一定时,多孔介质初始温度是决定多孔介质发动机能否压燃着火的重要因素;改变多孔介质的结构会影响多孔介质内气固两相的换热和多孔介质的弥散作用,多孔介质孔隙大小是影响多孔介质发动机压燃着火的主要因素;在上止点附近起喷燃料不能实现多孔介质发动机的压燃着火.  相似文献   

7.
构建了包括前体/进气道、燃烧室、尾喷管/后体的全流道超燃冲压发动机性能计算程序和优化设计平台,对性能计算程序的适用性进行了验证.进行了氢燃料变几何燃烧室的全流道超燃冲压发动机优化设计.设计结果表明,变几何燃烧室超燃冲压发动机性能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8.
在新一代轿车用共轨柴油机上对生物柴油及柴油燃烧排放的颗粒粒径分布和纳米颗粒的生成机理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柴油机的颗粒粒径分布为双态分布:核态和聚集态,基本以50nm为分界线.在2000r/min,50N.m工况下,颗粒粒径分布为单一的聚集态分布,当转矩超过100N.m后,颗粒粒径分布从单态转化为双态分布.对于本试验中的生物柴油混合燃料,当燃料混合比小于60%,发动机高负荷下其粒径分布也为双态,相同条件纯生物柴油的颗粒粒径分布仅为单一聚集态.低负荷时,对比所有燃料的颗粒粒径分布都为单一聚集态.生物柴油混合燃料可以明显降低柴油机的聚集态颗粒数量浓度.而颗粒中核态纳米颗粒的形成可解释为随着负荷的增大,燃料的耗油量和排气温度的上升,燃烧生成的SO2被氧化催化器转化为SO3,其水化物硫酸的形成促成了核态纳米颗粒的形成.所以生物柴油混合燃料的硫含量决定带有氧化催化器的轻型柴油机的纳米颗粒的形成和数量.  相似文献   

9.
低碳燃烧概念的出现使得内燃机节能减排势在必行.废气再循环稀释燃烧作为一种提高热效率、降低排放的技术手段,有很大的应用价值.本文针对废气稀释下燃烧不稳定问题,提出一种扫气式TJI装置.基于可视化定容燃烧弹研究了火花塞点火SI、被动式TJI和扫气式TJI在不同CO2浓度下的射流及火焰发展过程.研究发现TJI能够形成较强的湍流燃烧,相较于SI有更快的燃烧速率.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火焰传播速度下降. TJI的射流出现时刻大幅推迟、射流强度逐渐降低,主燃室燃烧速率下降.通过对预燃室进行主动扫气可以改善预燃室内混合气状态,使得预燃室混合气在点火后燃烧速度加快,且射流强度不受二氧化碳浓度的影响,从而加快主燃室内的燃烧,拓展二氧化碳掺混极限.预燃室内当量比为1时射流强度最大.扫气模式下,二次扫气能更彻底地改善预燃室内混合气状态.相较于一次扫气更能提高射流强度,从而加快主燃室内燃烧.采用二次扫气策略可以提升主燃室稳定燃烧二氧化碳浓度极限至30%.  相似文献   

10.
快速有效地采集和描述水稻-稻田环境系统重要信息,是水稻精准生产作业的重要前提和关键.在水稻的精准生产过程中,需要掌握稻田平整度、泥脚深度与耕作阻力、稻田水层高度及土壤含水率、土壤养分、温室气体排放、稻田有害排放物和水稻病虫害、水稻苗情长势以及产量估测等信息,要求能够定位、快速、精确、连续地测量.传统的实验室分析方法已很难满足这一要求,为此,需要大力开展适用于水稻-稻田环境系统重要信息快速获取技术的研究.文章主要对上述信息快速获取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今后进一步开展水稻-稻田环境系统重要信息快速获取技术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