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每到期末考试被安排监考,一想到学生考试作弊的现象就感觉头疼,很是不想去监考,监考简直就是一种煎熬.虽然这学期学生考试作弊有所减少,给监考教师的感觉还是很不舒服.监考教师刚进入考场学生就显得很嚣张,有些像对教师进行挑衅和宣战,主要试试监考教师是否会严格监考.  相似文献   

2.
每到期末考试被安排监考,一想到学生考试作弊的现象就感觉头疼,很是不想去监考,监考简直就是一种煎熬。虽然这学期学生考试作弊有所减少,给监考教师的感觉还是很不舒服。监考教师刚进人考场学生就显得很嚣张,有些像对教师进行挑衅和宣战,主要试试监考教师是否会严格监考.  相似文献   

3.
郭淑婷 《科技信息》2011,(13):200-201
本文针对独立学院的考风建设问题,分析了考试中相关的各方——学生、监考教师和学校教务处之间的博弈。结论表明,要降低学生的作弊概率,需要加大对监考教师的管理,严肃考风考纪;针对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应该增加实践教学,改变单一的考核方式。  相似文献   

4.
当今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令人担忧,大学生作弊有显性因素,也有隐性因素,显性因素是决定大学生作弊行为的主要方面。笔者从一名监考老师所见所为去分析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为大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将教书育人观念内化.灵活地运用于教学活动中,培养21世纪身心健康、具有专业知识的科研、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5.
刘玉委 《科技信息》2010,(26):I0063-I0063
高校普遍存在考试作弊现象。不良的校风,学校制度不健全及学生自身原因都是出现考试作弊的原因。考试作弊对学生诚信,考试效果和教学质量都会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必须通过考前教育、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加强监考环节等多个方面杜绝考试作弊现象。  相似文献   

6.
考试作弊现象的博弈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考场作弊者与监考者作为博弈双方,利用博弈论的理论方法,建立了作弊现象的数学模型。认为影响作弊现象的主要因素为作弊收益、考场执法力度、执法成本等因素,提出了加强选才的科学性,注重考场制度建设,适度确定惩罚力度等减少作弊现象的积极措施,特别提出对作弊者的惩罚力度不是越大越好。惩罚力度既要对作弊者起到惩戒的作用又要考虑能让执法者在情理上认可接受。  相似文献   

7.
防止大学考试作弊历来就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在分析了促使大学生考试作弊的五种动机以后,分别从学生价值观的多元化、大学生作弊人数的群体化、大学生作弊动机的复杂性等三个不同的角度分析了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就防止大学生考试作弊提出了加强思想教育、增强主体意识、改革考试方法、加强监考工作、严惩作弊学生的五条对策。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现状分析及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防止大学考试作弊历来就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在分析了促使大学生考试作弊的五种动机以后,分别从学生价值观的多元化、大学生作弊人数的群体化、大学生作弊动机的复杂性等三个不同的角度分析了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就防止大学生考试作弊提出了加强思想教育、增强主体意识、改革考试方法、加强监考工作、严惩作弊学生的五条对策。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出发,运用静态博弈模型,建立成本矩阵,提出了考生作弊选择的主要因素,同时也给出了监管人监管选择的影响因素,详细分析了考生作弊的选择和监管人监督的选择,阐述了加大对考生作弊的惩罚力度后,仍有作弊现象的原因。通过对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和措施,以及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以后的工作方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对高校学生考试作弊行为三种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考生作弊的九种心理情况,提出了加强诚信教育、改革考试方式、健全考试制度等防范考试作弊行为的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11.
张丽红 《科技信息》2010,(28):I0057-I0057
考试是学校检测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重要手段。近年来,高校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屡禁不止,不仅背离了考试目的,影响了学校良好的学风和校风的形成,而且严重影响了教育质量。本文对高校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12.
魏爽 《科技咨询导报》2007,(21):221-221
防止大学生考试作弊历来就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在分析了促使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六种心理原因之后,在此基础上就防止大学生考试作弊提出了加强思想教育、进行教学改革、改革考试制度、加强监考工作的四条对策。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考试作弊成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试作弊现象严重影响了高校的学风、校风,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本文通过对考试作弊的成因分析,在广泛调查基础上,提出了遏制大学生考试作弊的一些基本构想:要遏制考试作弊,必须转变教学管理模式,实施弹性制;要进行诚信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考试观;要不断改进考试形式,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并且要加强监考的力度。  相似文献   

14.
高考作弊是考生心理与某些社会现象发生碰撞所产生的一种不正当行为。根除考试作弊现象的根本途径,在于改善社会环境,消除造成考生异常心理的社会因素。  相似文献   

15.
完全信息和非完全信息静态"监考博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构建了一个完全信息和非完全信息“监考博弈”模型来分析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动机、后果及对策。结论是高校现存的管理措施不当,奖罚措施不利,并给出了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学风,是衡量一个学校办学水平,反映学校教学工作质量,体现学生素质的重要标志.考试管理是学风建设的主要环节,必须常抓不懈.考试作弊是高校学生中时常发生的违纪现象,为了解决高等学校存在的考试作弊问题,国家教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中学生考试作弊的系列问题进行了研究:(1)作弊与年级的关系;(2)作弊与学习成绩的关系;(3)作弊产生的原因;(4)作弊矫正的方法。研究发现中学生作弊具有时间长、人数广、原因多和矫正难等特点。文章提出要迅速扼制考试作弊,关键在于严格监考。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考试作弊心理特点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近几年来,大学生考试作弊已成为各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日益引起各高校的重视。尽管国家教委多次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高等学校制止学生的考试作弊行为,尽管各高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各种考试纪律和监考守则,但我们无法否认这样一种事实: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始终未能从根本上加以解决,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考试是我国选拔人才最传统,也是最有益处的方式之一,考试对于中国考生来说非常重要。正是因为此,我国高职院校学生通过考试作弊来获得考试成绩的现象屡禁不止,考试不诚信在高职院校中时有发生。而考试作弊行为不仅对于其他考生而言会产生不公平现象,同时也损害了我国整个考试诚信的正面形象。基于此,该文重点对我国高职院校考试不诚信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讨考试作弊现象的问题,并从多个方面找到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大学生考试违纪作弊原因的分析,高职学生考试违纪作弊行为发生的动因既有主观上的也有客观上的;针对当前高职院校考试违纪作弊现象,本文提出了要加强考生的考试道德教育,制定相应的规定和措施,严格考试管理,以减少或杜绝考试违纪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