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正>2月21日,俄总统普京宣布俄暂停履行《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国际社会大为震动。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迅疾表示,美国“准备随时与俄罗斯讨论限制战略武器的问题,无论世界上或我们的关系发生了什么”。美俄围绕核问题接连斗法,俄暂停履约是其中一环近年来,美顽固坚持冷战思维、奉行大国竞争战略,先后退出《中导条约》《开放天空条约》等,导致美俄间一系列军控协议相继失效,  相似文献   

2.
纪悦 《世界知识》2021,(2):38-39
随着特朗普政府对国际军控体系的抽梁断柱,美国先后退出《伊朗核协议》《中导条约》和《开放天空条约》。按规定,拜登将于2021年1月20日正式出任美国新任总统,而俄美签订的《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将于2月5日失效,作为维持国际安全、促进国际战略稳定的重要因素,俄美能否延期该条约牵动着双方未来战略的重大调整和国际格局的深刻演变。  相似文献   

3.
<正>裁军谈判一直是美俄双边关系的晴雨表,它受制于美俄关系的总体状况。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以来,美俄在军控和裁军领域的冲突上升。在特朗普政府宣布退出《中导条约》后,《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是否延期问题成为美俄核军控博弈的一个焦点,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4.
贾春阳  陈宇 《世界知识》2014,(16):46-47
<正>不应孤立看待美国指责俄罗斯违反《中导条约》这件事,而应把它放在围绕乌克兰东部危机和马航坠机事件而日趋紧张的俄美关系的大环境中来分析。近日,在美欧借口马航MH17坠机事件对俄罗斯实施新一轮制裁之际,美国对俄的另一指控再次引起国际社会关注。《纽约时报》报道称,美国总统奥巴马7月28日致信普京总统称,美国认定俄罗斯测试了一种陆基中程巡航导弹,违反《中导条约》。俄罗斯外交部则回应称,有关指控是"企图诋毁俄罗斯",是"别有用心的挑衅行为",俄国内甚至再次出现退出《中导条约》的声音。  相似文献   

5.
刘冲 《世界知识》2020,(19):73-73
近年来,由于美国政府的退群毁约,国际军控形势颇有四面楚歌之感。美国退出了《中导条约》《开放天空条约》,又迟迟不愿与俄续签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不少军控学者感到国际军控体系已濒临崩溃,因为《反导条约》《中导条约》《削减战略武器条约》是全球战略稳定的三大支柱,现在已经三去其二,最后一根也岌岌可危。  相似文献   

6.
特朗普执政期间,美国以很高的效率、很大的力度退出了多个双边和多边军控协议,包括存续了三十余年的《中导条约》和生效将近二十年的《开放天空条约》,此后美俄之间仅剩《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New START)。该条约对美俄各自部署的战略核武器、部署和非部署的战略运载工具做出了明确限定,是奥巴马政府“重启”美俄关系的重要成果。条约有效期十年,但可以延长五年。特朗普政府试图在条约续约问题上做文章,美俄就续约问题斗智、斗勇,但最终没能达成共识,导致条约在特朗普任期末已“命悬一线”。  相似文献   

7.
正1987年12月8日,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与美国总统里根在白宫签署了《苏联和美国消除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以下简称《中导条约》)。条约规定,在其生效后三年内,双方将销毁从500至5500公里的陆基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中导条约》的签署有着显著的时代意义,被后人誉为"冷战时期最成功的军控协议"。条约签署之时,苏联与美国及西方关系走向缓和,双方在军控方面的合作正处在"蜜月期"。  相似文献   

8.
<正>2月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从次日起暂停履行《中导条约》义务,并正式启动退约程序;如俄罗斯在未来六个月内未能销毁违约导弹、发射器及其相关设备,则将终止该条约。俄随即也宣布暂停履约。这意味着存在了30多年的《中导条约》很可能在8月2日退出历史舞台。这将对全球战略稳定和欧亚安全形势产生严重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时事概览     
<正>《中导条约》按时失效8月2日,美国国务院发表声明说,鉴于俄方持续违反《中导条约》,美方正式退出条约,俄方应对条约失效承担全部责任。同一天,俄罗斯外交部宣布,由于美国退出《中导条约》,条约正式失效。《苏联和美国消除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简称《中导条约》)是1987年12月由美国和苏联领导人签署的,规定两国不再保有、生产或试验射程在500公里至5500公里的陆基巡航导弹、弹道导弹及其发射装置。  相似文献   

10.
时事概览     
<正>俄罗斯宣布暂停履行《中导条约》3月4日,俄罗斯克里姆林宫新闻局表示,俄罗斯总统普京当天签署命令,俄方将从命令签署之日起暂停履行《中导条约》,直至美方修正违约行为或者该条约到期终止。俄总理梅德韦杰夫当天表示,普京此举是对美方启动退出《中导条约》程序的回应。俄国家杜马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斯卢茨基说,俄罗斯为拯救《中导条约》尽了最大努力,俄方不仅向美方提供了一系列解决方案,还采取了史无前例的行动来证明自己未违反《中导条约》。然而,俄方所有提议都遭到美方拒绝。现在球在美国那一边,俄方不会再主动提出任何提议。  相似文献   

11.
正近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突然开始"热衷"与中国展开军控对话。先是美俄欧频繁喊话,企图拉中国加入美苏于冷战时期签署、现形同失效的《中导条约》。白宫发布的新闻稿显示,美国总统特朗普4月4日在白宫会见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时提出,鉴于中美经贸谈判已经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军费削减和军备控制(尤其是核武器)等议题应  相似文献   

12.
正在当前所有军控议题中,美国都是至关重要的"利益攸关方"。由于两党理念不同,每当新总统就任,美国的军控政策均会出现幅度可观的调整,进而牵动国际军控形势变化。拜登执政不足半年,美军控政策已呈现出迥异于特朗普时期的变化。特朗普执政期间,美军控政策可用"退"字概括。尽管伊朗并没有违背核协议,但特朗普政府以协议对美不利为由选择退出。美苏冷战期间签署的限制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发展的《中导条约》在存续30余年后,  相似文献   

13.
<正>自8月2日宣布退出《中导条约》以来,美国已正式启动退约之后的"研发—部署—实战应用"连锁进程。8月19日,五角大楼宣称在美本土试射了一枚常规陆基巡航导弹,导弹在飞行500多公里后准确击中目标,这是美军在退约后首次试射条约限制的陆基中程导弹。美新任国防部长  相似文献   

14.
<正>8月2日,美国以俄罗斯违反《中导条约》为借口正式退出《中导条约》,从而使这一被视为全球战略稳定基石之一的条约失效。此后不久,美国新任国防部长马克·埃斯珀表示美国希望"尽早"在亚洲部署陆基中程导弹。在美国把中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中美之间围绕经贸、台湾、南海等问题冲突加剧的大背景下,特朗普政府此举预示着包括中程导弹在内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长期以来维系全球安全的一系列军控条约正“排队”走向死亡:《中导条约》《开放天空条约》作废;《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休克;2023年11月2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签署一项法律,决定俄即日起撤销对《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的批准,并于当月7日正式退出《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美国和北约也随即宣布暂停参与《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  相似文献   

16.
罗曦 《世界知识》2020,(12):26-28
早在2018年初宣布退出《中导条约》意向以来,美国一直利用各种场合强拉中国进入多边军控谈判,军控谈判成为美国实施对华战略竞争"组合拳"中的一个。对新时期中国的核力量发展和军控外交工作提出了新挑战。美国缘何急推"下一代军控"4月6日,美国助理国务卿克里斯托弗.福特在国务院网站上发表《美国“下一代军控”的优先任务》报告,正式提出“下一代军控”(Next-Generation Arms Control)概念,表示美当前军控与防扩散工作的首要任务,是启动以中美俄三边军控谈判为基本框架的“下一代军控议程”。  相似文献   

17.
2019年8月,美国退出《中导条约》,正式宣告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条约寿终正寝。生于冷战中的美苏蜜月期1976年春,美国五角大楼会议室一片紧张。情报显示,苏联已部署了一款新型陆基机动导弹,该导弹射程覆盖整个西欧。那时,美苏已通过《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的某些措施的临时协定》,在战略武器层面确立了大致均势,但双方战区核力量的管控仍属“空白地带”。  相似文献   

18.
<正>2月4日,习近平主席同来华出席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谈。会谈结束后,双方发表《关于新时代国际关系和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联合声明》。声明特别提到,“双方敦促美国积极回应俄方倡议,放弃在亚太和欧洲部署陆基中程和中短程导弹计划”。美自2019年正式退出《中导条约》以来,频频释放将在欧洲和亚太地区部署新的陆基中程和中短程导弹的信号,  相似文献   

19.
布什政府退出ABM条约部署导弹防御系统是对冷战及后冷战时代10余年世界格局的颠覆性挑战;ABM条约是过去核时代军控体系以及国际政治大致稳定的基石;美国部署导弹防御系统标志着新时代的到来。美国退出ABM条约部署导弹防御系统的行为说明,美国又一次逼迫世界适应弱肉强食、人人自危的“丛林规则”,我们应该拿出对策。  相似文献   

20.
时事点评     
俄美“新型战略关系”5月23日至26日,布什对俄罗斯进行了为期四天的首次正式访问。两国签署了《削减进攻性战略力量条约》和《俄美新型战略关系宣言》。两位总统称此次“历史性”的会晤彻底埋葬了冷战遗物,开创了两国建立新战略伙伴关系的“新纪元”。通过条约,美国在战略核武器方面的绝对优势得以巩固,发展导弹防御系统的障碍得以清除。俄罗斯虽然未获实质性的东西,但毕竟也获得了一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