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明确引起宁都黄鸡沙门菌病的菌株的血清型和耐药情况,经疑似沙门菌病死亡鸡中分离细菌、PCR法鉴定细菌种属和血清型,纸片法分析其药物敏感性.结果 分离到4株沙门菌,均为鼠伤寒沙门菌.4株细菌同时敏感的药物有头孢噻肟、氟哌酸、多粘菌素B,4株细菌同时耐受的药物有阿莫西林、四环素、强力霉素.结果 提示,近期预防和治疗35日龄内发病宁都黄鸡沙门菌病的优选药物是头孢噻肟、氟哌酸和多粘菌素B等.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究用腹泻鸡粪培养的蝇蛆抗菌肽对大肠杆菌感染雏鸡的疗效,试验选用艾维茵肉仔鸡120只,大肠杆菌感染致腹泻组(90只),未感染健康组(30只)。收集各组粪培养的蝇蛆,粗提抗菌肽并测定其浓度,再用腹泻鸡粪培养的蝇蛆抗菌肽和抗生素分别治疗腹泻鸡,测定各试验组腹泻鸡血液免疫细胞、肠道细菌数,治愈率。结果显示:蝇蛆抗菌肽与抗生素治疗腹泻组后,红细胞、白细胞、淋巴细胞数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未治疗组)(P<0.01),肠道细菌数量也显著低于对照组(未治疗组)(P<0.05)。虽然抗生素治疗鸡腹泻的效果稍微优于蝇蛆抗菌肽,但这也说明腹泻鸡粪培养的蝇蛆抗菌肽对大肠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鸡也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受试菌菌悬液浓度对体外药敏实验结果的影响,该文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阿莫西林/克拉维酸(4:1)、庆大霉素、多西环素和恩诺沙星等4种药物对鸡大肠杆菌和鸡金黄色葡萄球菌在不同菌悬液浓度(10^3CFU/mL、10^4CFU/mL、10^5CFU/mL、10^6CFU/mL、10^7CFU/mL)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结果表明:恩诺沙星对两类细菌的MIC值不受接种的菌悬液浓度影响;多西环素对大肠杆菌的MIC值受菌悬液浓度影响较小,但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值随菌悬液浓度升高而升高;阿莫西林/克拉维酸(2:1)和阿米卡星对两类菌株的MIC值均随菌悬液浓度增大而增大,增大的幅度因药物和受试菌不同而异。  相似文献   

4.
应用禽多杀性巴氏杆菌C48- 1菌株 (血清型为A∶1 ) ,分别通过接种人工培养基、含动物血液人工培养基、发育禽胚、感染易感鸡等途径 ,获得相应菌培养物后 ,分别制备成灭活免疫原 ,进行了对鸡免疫接种后的感染保护试验。结果初步表明 ,应用接种发育禽胚及感染鸡制备的相应菌培养物 ,其菌体发育及制备免疫原后免疫接种鸡的感染保护效果 ,均优于人工培养基的相应培养物 ,为免疫原的有效制备提供了技术资料及方法  相似文献   

5.
乌梅中化合物V对鸡大肠杆菌的体内和体外杀灭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现代色谱方法应用硅胶、SephadexLH-20凝胶等材料分离了乌梅活性成分;应用波谱方法解析化合物结构,以体外试管倍比稀释法测最小抑菌浓度、体内试验评价防治鸡大肠杆菌病的潜在价值,对乌梅中提取化合物V的抗鸡大肠杆菌活性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以抗大肠杆菌活性为导向,从中药乌梅中分离得到一个单体成分,3-羟基-3-羧基戊二酸二甲酯(化合物V),体外试验显示化合物V的最小抑菌浓度为3.125mg/mL;体内试验显示肉鸡人工感染大肠杆菌后,胶膏、化合物V组、硫酸新霉素组、阴性感染对照组成活率分别为40%,60%,60%和20%;剖检后无菌取肝脏组织培养,以上各测试组大肠杆菌检出率分别为100%,80%,100%和100%。由此得出结论:通过体内、体外试验证明化合物V对肉鸡大肠杆菌病具有一定的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鸡源致病性大肠杆菌的生物学特性和耐药性,试验通过采集病料、细菌分离培养、16S rRNA基因鉴定、致病性试验、药敏试验等方法。结果表明:分离出的20株细菌的培养特征、镜检特征均符合大肠杆菌特征;16S rRNA基因序列经BLAST比对与大肠杆菌同源性达99.9%~100%,确定20株分离菌为鸡源大肠杆菌;20株大肠杆菌的致病力为40%~100%;10株鸡源致病性大肠杆菌对15种抗菌药物均呈现多重耐药,耐药率为33.3%~93.3%,耐药情况较严重和复杂。  相似文献   

7.
对刚出孵的雏鸡以氟啤酸作对照饲喂双歧杆菌制剂,结果显示:服用双歧杆菌制剂锥鸡的肠道内的双歧杆菌数与氟哌酸组差异显著(P〈0.05);在肠杆菌数差异不显著(P〉0.05);均未检出沙门氏杆菌。在雏鸡增重效果方面,双歧菌制剂与氟哌酸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且双歧杆菌与氟哌酸一样对锥鸡下痢具有良好的预防效果。同时用双歧杆制剂饲喂肉仔兔进行增重试验,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增重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8.
为了明确茜草抑菌内含物的最佳提取方法和不同部位的乙醇萃取物的抑菌活性,用体积分数分别为0%、50%、60%、70%、80%的乙醇对茜草根的不同部位进行提取,选择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为测试菌。试验结果表明:60%乙醇提取液效果最好,基部根、粗根、细根以基部根抑菌效果最好。基部根和粗根的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最小抑菌浓度均为0.125 g/mL,对大肠杆菌最小抑菌浓度为0.250 g/mL;细根对3种菌的最小抑菌浓度高于其他两者。  相似文献   

9.
用“抗球518”1、2、3号药物以不同剂量分别对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鸡进行了预防试验,对其临床表现、血便、病理变化及盲肠粪中epg进行了详细观察,结果表明,三种药物均有一定的预防效果,其中2号药物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用瑞典产的2277型热活性检测仪测定了不同浓度的大青叶生物碱和青霉素钠对大肠杆菌的代谢作用,并用计算机处理得出最小抑菌浓度(MIC);在小于最小抑菌浓度的药物浓度下培养耐药菌,然后测出在该浓度作用下的耐药菌的生长代谢过程,并处理得出细菌对大青叶生物碱和青霉素钠耐药性的规律,利用该仪器还测定了交叉耐药性.  相似文献   

11.
以模式菌大肠杆菌为供试菌,研究淫羊藿生物碱的抑菌作用。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淫羊藿生物碱对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采用牛津杯法测量抑菌圈直径。通过分析淫羊藿生物碱对大肠杆菌生长曲线、胞外和胞内可溶性蛋白量、胞外核酸量、金属离子量、菌体培养液电导率以及菌体超微结构的影响,探讨淫羊藿生物碱的抑菌机理。结果表明,淫羊藿生物碱对大肠杆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主要抑制大肠杆菌对数期的生长,最小抑菌浓度为60 mg/mL。淫羊藿生物碱处理后,大肠杆菌的胞外、胞内可溶性蛋白量显著增加,胞外K~+、Mg~(2+)离子和核酸相对量也显著升高,菌体培养液的电导率显著改变。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淫羊藿生物碱能使大肠杆菌菌体之间相互粘连、聚团,菌体表面出现孔洞和凹陷,细胞表面严重破损。淫羊藿生物碱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很可能与其对细胞结构的破坏有关。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应用体外抑菌试验的试管法对复方敌菌净、喹乙醇单方和两药复方(禽病消)对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进行了测定.单方时复方敌菌净和喹乙醇的MIC分别为48μg/ml和6μg/ml,MBC分别为120μg/ml和15μg/ml,复方制剂(禽病消)中的复方敌菌净和喹乙醇的MIC分别为3.84μg/ml和0.84μg/ml,MBC分别为24μg/ml和3μg/ml,FIC指数为0.16,禽病消对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抗菌作用较复方敌菌净、喹乙醇两药单独应用时增强了12.5—32倍,结果说明:复方敌菌冷与喹乙醇联合应用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禽病消组方合理,是防治禽巴氏杆菌病的有效复方新制剂.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大肠杆菌为实验对象,用地榆、大黄、苦参三种中草药的乙醇提取液研究对该菌的抑制作用.通过培养法测定三种中草药的抑菌率、最小抑菌浓度,大黄、苦参最小抑菌浓度为1000 mg/mL;地榆最小抑菌浓度为500 mg/mL,抑菌率达100%,用此最小抑菌浓度经比浊法测出大肠杆菌的生长曲线,与对照组对比得出:地榆乙醇提取液作用下的大肠杆菌对数生长期缩短,衰亡期延长,且吸光度值(OD)均低于对照组,说明地榆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较强,而大黄和苦参前期吸光度值(OD)低于对照组,但在22 h后,两者曲线呈上升状态,说明此阶段抑制作用在减弱.因此,大黄和苦参的乙醇提取液对大肠杆菌抑制作用较地榆弱.  相似文献   

14.
成都市某鸡场爆发产蛋鸡上呼吸道病,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病原分离鉴定确诊为由鸡嗜血杆菌引起的鸡传染性鼻炎.将分离的病原菌作药敏试验,用对该菌高度敏感的药物进行治疗,病情缓解,疫情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5.
对某种鸭场发生的鸭病,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分析、病理变化观察、病原分离鉴定以及饮水和病料的检测,诊断为大肠杆菌污染水源所致的鸭大肠杆菌病.将从饮水和病料中分离到的致病性大肠杆菌作药敏试验,用对该菌高度敏感的药物治疗病鸭,同时改进水源,病情缓解,疫情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6.
鸡副粘病毒病的病毒特性和基因型研究及疫病防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SPF鸡胚分别从不同患病鸡群中分离到4株病毒,经病毒学鉴定,该病毒为禽副粘病毒I型。根据在疫毒力的国际判定标准测定,4株病毒均属于新城商年;人工感染71周龄SPF鸡均100%发病致死;应用1株鹅副粘病毒制备的具有对禽副粘病毒I型共同的群特异性单抗各仅对鹅副粘病毒毒株、鸡副粘病毒毒株呈阳性反应,而对新城疫F48E8,Lasota等毒株不发生反应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应用RT-PCR技术对禽副粘病毒I  相似文献   

17.
应用微量量热法测定了不同浓度的黄柏总生物碱、小蘖碱、泰乐霉素对大肠杆菌代谢作用的热功率一时间曲线,建立了生长速率常数与药物浓度的关系.进而确定了最小抑菌浓度.在亚抑菌浓度下培养耐药菌,得到了生长速率常数与传代次数之间的关系,进而得出了大肠杆菌对三种药物耐药性的规律.同时利用该方法测出了药物间的交叉耐药性、同时用药耐药性规律及间隔用药的耐药性规律,并做了比较.结果发现。大肠杆菌对小蘖碱、黄柏总生物碱、泰乐霉索均有耐药性,但对小蘖碱、黄柏总生物碱的耐药性产生慢且容易消失;小蘖碱、黄柏总生物碱与泰乐霉索之间无交叉耐药;且与泰乐霉索间隔使用或同时使用可以减缓泰乐霉索耐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大肠杆菌、葡萄球菌以及混合菌(大肠杆菌和葡萄球菌)对亚洲飞蝗抗菌肽的诱导效果及其部分理化特性,本试验采用浓度为1×108CFU/m L的大肠杆菌、葡萄球菌、混合菌分别诱导亚洲飞蝗幼虫,诱导24 h后粗提抗菌肽,用考马斯亮蓝法测定抗菌肽提取液的浓度,并对其热稳定性、反复冻融稳定性及不同p H对其活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用细菌诱导的亚洲飞蝗幼虫产生抗菌肽的浓度均显著高于未诱导的亚洲飞蝗组(P0.05),并且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100℃时,抑菌率为82.65%)和耐受酸碱的稳定性(p H 1-7时,抑菌率均在92.97%以上)以及反复冻融与低温保存性(冻融6次以内的抗菌肽与未经冻融组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选用24窝1~6日龄窝重及发病率相近的仔猪,随机分成三组,试验1组8窝;试验2组8窝;试验3组8窝。治疗药物:用氟哌酸、菌必治、青霉素、庆大霉素四种药物进行药敏试验,使用药敏实验的高敏药物氟哌酸用于试验1组,泻痢停用于试验2组;自配的复方药物用于第3组。 治疗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阶段以4天为一疗程,试验1组、2组和3组用药结果显示,试验1组的平均治愈率81.4%,平均死亡率9.2%;而试验2组的平均治愈率94.4%,平均死亡率3.1%;试验3组的平均治愈率96.3%,平均死亡率2.4%。试验1组与试验2、3组之间的极显著(P≤0.01),而试验2、3组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合理的多种药物同时使用能更好的治疗仔猪黄白痢现象。  相似文献   

20.
“妇乐安”杀灭阴道毛滴虫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制了种杀灭阴道毛滴虫的药物。方法:用“妇乐安”作直接杀灭阴道毛滴虫的试验及在对倍稀释下的杀虫试验,测定在2h内的EC50。结果:“妇乐安”的EC50在2h内为1:125,在1d内为1:500。结论:“妇乐安”能直接、迅速杀灭阴道毛滴虫,而且在较低浓度下,也具有效的杀虫效果,在广东地区药源丰富,是一种具有开发价值的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