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农业类中文馆藏复本量的预测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原上海农学院农业类藏书 1 0年统计数据为依据 ,对藏书流通率、拒借率及复本量数据 ,应用文献计量学原理 ,进行长期倾向性农业类中文图书复本量的预测及计量分析 ,为采办工作提供依据 .并结合上海交通大学数字图书馆的建设 ,展望 2 1世纪新型馆藏建设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理科开架书库五类8000余种藏书1990年流通数据的统计分析,证明了科技图书外借频数分布也基本遵循原仅针对期刊文献分散现象提出的布拉德福定律,初步讨论了藏书级别结构与主要读者群的适应性、藏书出版年和复本量等影响分布的因素,为优化馆藏,提高利用率提供进一步研究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图书查重是采访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关系到图书馆藏的整体结构。图书查重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查重仅指对原有藏书的复本控制,这也是图书馆对查重工作的一般理解。广义的查重是指对图书品种的控制,以避免藏书重复订购。提高图书查重准确率是保证图书馆藏书质量的关键,也是有限的购书经费得到合理充分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对湖南城市学院朝阳校区(原湖南城建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1996年至2000年中文图书的入藏情况、学科结构、复本量、文献类型以及图书出版到入藏的滞后时间等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目的在于为“专升本”后图书馆藏书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针对图书采购复本量预测问题,提出了基于灰色神经网络的采购复本量组合预测模型.根据现有文献记载5年来的G类图书的流通率、拒借率和平均复本量数据,运用组合预测方法对G类图书复本量进行了预测,并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以及BP神经网络模型比较.结果表明:组合模型预测值的相对误差更小,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6.
新陈代谢是一切事物生存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藏书建设的规律之一。图书馆的空间是有限的,剔除废旧的、复本过多的、无价值的图书是图书馆藏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馆藏质量,调整藏书结构,加强馆藏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笔者就当前文献采访工作的困境与出路进行了论述,指出在领导重视,增加经费的同时,采访人员应做好藏书质量评估,研究核心书刊,降低复本量,增加文献品种量、合作采访与资源分配等措施,以提高采访工作质量,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8.
在确定采购复本量过程中,重点突出读者借阅行为的影响作用,根据借阅率与平均复本量之间相关关系,运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预测未来2008-2009学年度20个大类图书平均复本量。目的是为了给采购复本量的确定提供参考。选取高校图书馆中具有代表性的H语言类图书为例,介绍平均复本量预测过程。  相似文献   

9.
在讨论合理藏书结构的定义、内涵及其特征的基础上,从具体分析藏书结构的多维内容,如文种、学科、等级、载体、书刊比例及期刊类型、复本等子结构入手、重点探讨了地方大学图书馆确立合理藏书结构模式的方法,指出合理藏书结构的建立和维护必须以高质量的藏书建设工作为基础,提出对藏书建设的三点要求和图书馆采编工作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相似文献   

10.
师专图书馆藏书结构同其他工作一样,也有着自己的范围、规律和限度。所谓师专图书馆藏书结构的最佳适度,就是指要根据师范专科学校的特点,实事求是地设计和规划好师专图书馆藏书结构规模、优化馆藏结构、提高馆藏图书利用率,建立起重点突出、品种合理、复本适宜,具有师专特色的藏书结构,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师生教学、科研和学习的需求,使动机和效果达到有机的统一。 关于藏书结构,这个概念是70年代后期美国图书馆首次提出的,当时有力地促进了藏书建设实践活动向科学性、规范性方向发展。这一理论进入80年代引入我国后,在图书馆引起了强烈反响,目前,已是我国图书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从已发表的一些文章来看,对此多有涉及,特别是吴慰慈,刘兹恒编著的《图书馆藏书》一书的出版,标志着我国图书馆学界对藏书建设研究所达到的新的理论高  相似文献   

11.
目前,师专图书馆大多数实行闭架借阅方式,这种借阅方式受藏书复本、藏书外借、藏书管理、藏书分编质量和读者素质局限的影响,而经常产生拒借或者所借非所需的现象。读者很希望图书馆实行人书见面的借阅方式,即开架借阅。它跟闭架借阅比较起来,有利也有弊。 一、开架借阅利弊得失:某图书馆流通科根据读者要求和实践经验,将库藏中的Ⅰ类图  相似文献   

12.
为了合理配置高校图书馆的图书复本量,本文借助SPSS软件中的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实现了图书复本率主要影响因子的选定,构建了复本率的线性回归模型。同时,以北京工商大学图书馆经济类图书为例,验证了复本率的线性回归模型,预测了该校2014—2015学年经济类图书复本率,为该校图书采购部门提供采购借鉴。  相似文献   

13.
运用汇文系统的统计功能,对大连医科大学图书馆馆藏图书的种数、册数、平均复本数、不同类别图书借阅量、不同身份读者人数及其借阅量进行了统计分析,通过分析读者的借阅行为和心理原因,找出了图书流通的一般规律,为今后馆藏资源的配置、布局以及流通服务工作的完善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阐述复本及隐性复本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对外文图书产生隐性复本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控制高校图书馆外文图书隐性复本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5.
“复本”定义“复本”,是一个图书馆常用的术语。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在解释复本概念时存在着观念上的分歧.本文将其归结为“不含第一本”、“含第一本”和“互称”三类,并通过对它们的分析,给出新的“复本”定义.“不含第一本”者,如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辞典...  相似文献   

16.
图书馆界常用藏书利用率的高低来衡量业务工作的好坏。藏书利用率用数学公式来表示,即是:读者借书总册数/馆藏图书总册数×100%从算式不难看出,如果在一定的时间内馆藏图书总册数是一个固定值,那么,读者借阅总册数越多,藏书利用率就越高;反之,读者借阅的总册数越少,藏书利用率也就越低。这就是说,读者借阅图书数量的多少,是藏书利用率高低的决定因素。因此,要提高藏书利用率,图书馆馆员就要在增加读者借阅量上下功夫。笔者认为,要增加读者的借阅量,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林璐 《河南科学》2014,(6):1042-1045
通过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对图书馆产生的检索数据、流通数据等进行分析,得出各类文献的查询率、利用率、缺失率、复本量,及时进行调整,优化馆藏资源结构.通过对各类读者的关联数据分析,根据读者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相似文献   

18.
摒弃了以往笼统的馆藏量的概念,只围绕当年期刊的馆藏量的问题进行研究。认为当年期刊的馆藏量是解决期刊馆藏总量的根本问题。顺着这条思路研究,发现了一些决定着年期刊馆藏量的根本的、带有普遍意义的规律性的要素。进一步研究了这些要素之间的机理关系、种期刊复本量的配备,把全方位的本质要素纳进了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中,并研究用数学逻辑表述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即建立年期刊馆藏量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9.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进行,一些师范院校图书馆先后合并,使资源互补,文献收藏量增大,藏书体系日趋完善.本文以“运城师范学校与稷山师范学校图书馆搬迁合并”为例,深入探讨了高校图书馆搬迁合并中围绕藏书所做的前期准备、组织及搬迁后整理工作,以期为今后高校图书馆在迁并中的藏书资源整合工作提供一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讨论图书订购中复本的平均状态宏观控制问题,首先从实践角度进一步阐明调控复本平均状态的基本公式,认为对复本进行平均状态控制应以对各个学科平均复本指数的调控为基础,然后讨论用模糊综合评判原理设计按学科合理分配购书经费的数学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