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介绍了6自由度平台的控制方法,深入研究了比例方向阀的精度,介绍了比例方向阀的工作原理,对比例方向阀的静、动态特性进行了实验测试,并提出了对称阀控制非对称缸的控制方法.对平台运动轨迹规划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轨迹规划的方法,并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2.
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提倡先学习后展示再反馈,真正实现了新课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要求,解放了学生的手脚,舒展了学生的心灵,开通了学生多渠道交流的通道,唤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加强了学生合作竞争的意识,提高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相似文献   

3.
申请赴台历经了一番“磨难”,台湾之行收获颇多,在岛内感受了其交通的便利,留下了对其大学的印象,进行了难忘的研讨会,领略了其学者们的风采,与台湾亲密接触了一回。  相似文献   

4.
刘宇新  初静  侯和利 《科技信息》2011,(13):763-763,805
晓明矿选煤厂通过对跳汰分选设备及辅助系统的技术改造,完善了选煤工艺环节,灵活了生产系统,创出了名牌产品,提高了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降低了选煤成本,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空间曲面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的运动规律,建立了电火花线切割多轴加工系统运动的数学模型,讨论了齿轮的数学处理方法,研究了利用OpenGL实现仿真过程中的几个关键问题,同时编制了齿轮加工过程的图形仿真程序,获得了较理想的仿真结果,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应用分析.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物理教学在专业教学的作用、地位和实践,讲述了工科专业必须开设物理课的重要性,研讨总结了物理教学与专业教学的关系,提出了按教学规律办事,开好物理课,教好专业课的原则、形式和具体方法,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教学质量,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专业技能。  相似文献   

7.
汽车悬架的发展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汽车悬架的发展历史和现状,着重分析了悬架的原理,给出了衡量悬架的性能指标,讨论了各种悬架的优缺点,并对未来悬架的发展做出了预测.  相似文献   

8.
水平井中电潜泵的力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电潜泵在水平井中使用时存在的问题。通过简化,得出了电潜泵在水平井弯曲段的力学模型,导出了电潜泵在水平井狗腿段的变形微分方程式。利用叠加原理,导出了套管和电潜泵的变形度计算公式,分析了电潜泵在狗腿段受到的应力,得出了应力的计算公式,并给出了简单算例。将计算结果与已有文献的结果进行了对比,两者很吻合。  相似文献   

9.
春雨     
正冬天过去了,春姑娘悄悄地走来了,她还带来了她的好朋友——春雨。"春雨贵如油",她们一来,大地变得可热闹了。春雨首先来到高山上看望松树伯伯。她把松树伯伯身上落了一冬天的灰尘都洗掉了,松树伯伯的叶子变得更加苍翠了.好像换上了一件崭新的衣裳。松树伯伯高兴地对春雨说:"谢谢你,春雨姑娘,你帮我洗了澡,我自己都觉得年轻了许多。"春雨笑说:"不用谢,您坚强勇敢,不怕冷不怕冻,在寒冷的冬天还保持着绿色,让人们看到了生机。看到了希望。"  相似文献   

10.
新疆兵团农十二师104团天然草地资源及其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天然草地野外考察为依据,概述了草地形成的自然条件,划分了草地类型,研究和分析了各类草地的自然、经济特征,并对天然草地资源进行了等级评定,估算了各季节牧草载畜量,分析了草畜供需潜力,阐述了该团草地资源存在的优势条件,提出了制约草原畜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详细地介绍了激光散斑照相技术在对流换热研究中的应用。给出了适用于该研究的6种不同的激光散斑照相实验系统和两种散斑图的再现方法。描述了利用激光散斑照相测量两维温度场与轴对称温度场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数据定量处理的数学表达式.最后探讨了考虑流场的三维特性后,如何利用激光散斑照相技术测量传热表面的热流量。  相似文献   

12.
超临界压力水在水平同心套管间自然对流换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数值计算深入分析了超临界压力条件下水的强烈的物性变化及对流换热的边界条件对水平同心套管间自然对流换热的影响规律,并为高新技术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采用求解原始变量的有限差分法,并利用大型通用计算程序PHOENICS,对控制方程组进行了数值求解。分析了在内、外管表面均为等壁温边界条件或内管为常热流、外管为等壁温边界条件下,同心套管间的流场和温度场;研究了强烈的变物性、内外表面温差及内管壁面上的热流密度等对内、外管壁上自然对流换热系数的影响规律。结果发现:在内管表面热流密度相同的条件下,不同的外管表面温度所对应的内、外管表面温差及对流换热系数有比较大的差异;在某些条件下,随着热流密度的升高,尽管套管内自然对流流速增大,但是自然对流换热能力却下降。  相似文献   

13.
用格子Boltzmann方法研究了方腔内二维多孔介质由于不均匀温度分布产生的浮力效应而引起的自然对流传热问题.通过数值模拟得到了多孔介质内流体的流场和温度场.详细讨论了孔隙度对自然对流传热的影响,并对孔隙度变化情况下的自然对流传热问题也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在孔隙度恒定,且Da数比较小(≤10-6)的情况下,当Ra数较低时,孔隙度对自然对流传热的影响很小,当Ra数足够大时需要考虑孔隙度变化的影响;而在Da数较大(≥10-2)情况下,孔隙度对自然对流传热的影响非常明显.在孔隙度线性变化情况下,中间孔隙度c对自然对流传热有一定的影响,且对流与传热随着c的增大而变得剧烈.  相似文献   

14.
多孔介质内自然对流传热传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文研究了含内热源圆柱形多孔介质内不均匀温度分布产生的浮力效应引起的自然对流。给出了以流函数表示的无量纲基本方程,用控制容积法对方程离散并进行了数值计算,得到了多孔介质内的流场、温度场和浓度场,讨论了瑞利数Ra和刘易斯数Le对多孔介质传热传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考虑介质内部流体运动惯性力及粘性力的封闭腔内多孔介质非饱和自然对流行为的二维无量纲模型。研究了两侧为恒壁温、上下为绝热条件的含有湿多孔介质的矩形封闭腔内自然对流的非达西效应。通过数值计算,揭示了介质的惯性力、粘性力及Da数对传热的影响,同时对颗粒导热比、加热条件等对传热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为了预测载人飞船地面热平衡实验时座舱内壁面温度与太空飞行时的偏差,分析了座舱内空气对流换热的近似实验方法的局限性,指出了空气对流换热系数是影响壁面温度的主要因素。由于重力场的影响,载人飞船地面热平衡实验时座舱内的空气对流换热系数与太空飞行时不同,使壁面温度偏离于太空飞行时的真实情况。为了修正地面实验数据,提出了壁面温度偏差的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17.
There are many natural convection processes in various fields, and it is still valuable to investigate the fluid dynamics and heat transfer of natural convection. The analytical solutions are meaningful in both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s. Specially, they can be used as the benchmark solutions to check the numerical solutions and to develop numerical differencing schemes, grid generation methods and so on. Two explicit analytical solutions of axisymmetric steady laminar natural convection along a vertical tube with porous wall and between two vertical concentric tubes are derived for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flow and heat transfer as well as promoting the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and computational heat transfer.  相似文献   

18.
利用实时激光全息干涉法研究了内置孤立物体的二维封闭方腔自然对流换热.得出了在不同的Ra数下和具有不同导热系数的内置孤立物体情况下的平均换热系数.有内置物体与无内置物体时相比,相同条件下自然对流的换热系数减少,而且当内置物体的导热性能较高时,其换热系数下降的幅度更大.有关的数值解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9.
垂直矩形封闭空腔内自然对流传热的数值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由两个不同温度的垂直等温壁和两个绝热或导热的水平壁所组成的二维封闭空腔内的自然对流传热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瑞利数(Ra)及A值(高宽比)对腔内温度分布和空腔传热性能的影响,并提出了传热系数关联式.此外对高Ra下在空腔中心出现的“逆向温差”现象也作了合理的解释,并校核了由E.R.G.Eckert和S.H.Yin 提出的传热状态分区图.  相似文献   

20.
高热负荷固体激光介质的热效应是制约激光器功率提高的严重障碍。以不均匀换热系数模型为基础,研究了具有非均匀内热源的侧面双向抽运板状激光介质在强制对流冷却下的耦合换热问题。结果表明:忽视对流换热系数的非均匀性将导致介质温度场和热应力场计算结果偏低;在平均导热系数取值基准下,介质热物性的温度依存性对其温度分布影响不大。与一维理想模型(均匀换热系数、常物性)的结果不同,采用三维模型并考虑入口段效应时,介质最大应力随R eyno lds数的增大而减小,而对介质膨胀系数的非线性作用不敏感,采用平均膨胀系数即可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