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三次采油用石油磺酸盐的研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SO3膜式磺化技术,磺化了石油馏分油中的芳烃,磺化产物经中和、萃取和浓缩处理,以制得符合油田三次采油要求的石油磺酸盐产品。结果表明本研究制得的石油磺酸钠产品在其低浓度时,具有较低的界面张力和较好的驱油效果。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石油磺酸盐对胜利油田孤四水驱原油及由该原油提取的胶质、沥青质油水界面性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石油磺酸盐能显著降低各模拟油的油水界面张力,并可使其达到超低界面张力范围;而对各模型油油水界面剪切粘度的影响却不同。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原油和沥青质模拟油的油水界面剪切粘度均随石油磺酸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当石油磺酸盐浓度足够高时,二者的界面剪切粘度却有所下降,只是下降的幅度不同;胶质模拟油的油水界面剪切粘度随着石油磺酸盐浓度的增加而减小。随石油磺酸盐浓度的改变各模拟油的ξ电位也发生了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3.
二元复合驱体系中钠型蒙脱土的表面电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电势分析仪分析了石油磺酸盐及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对钠型蒙脱土ζ电势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XRD)测定了钠型蒙脱土于石油磺酸盐、HPAM溶液中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石油磺酸盐、HPAM均能使钠型蒙脱土的ζ电势变得更负,而且使钠型蒙脱土的XRD峰发生明显的变化,说明HPAM和石油磺酸盐不仅可以吸附到蒙脱土的表面,而且可以吸附到蒙脱土的层间结构中。  相似文献   

4.
聚氧乙烯烷基酚醚羧甲基盐耐盐耐硬性能的考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对高矿化度油藏条件状况,结合表面活性剂-碱剂-聚合物三元复合化学驱油体系及活性水驱的开发,考察了聚氧乙烯烷基酚醚羧甲基钠盐(APC(Na)-n)的耐盐耐硬性能,重点考察了APC(Na)-2与碱剂复配时的耐盐耐硬性能,且与石油磺酸盐TRS-40作了比较。结果表明,APC(Na)-n具有优良的耐盐耐硬性能,可望用于高矿化度油藏条件下的化学驱油。APC(Na)-2与NaOH复配产生协合效应,使耐Ca^  相似文献   

5.
三次采油用石油磺酸盐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以大庆馏分油为原料,以发烟硫酸为磺化剂制备石油磺酸盐(NPS)的工艺.并研究了三元复合体系中NPS的浓度、混合碱的浓度对界面张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用准三组分相图设计了黑液体系的配方,用线型膨胀法研究了黑体系对岩心膨胀的影响,得到了黑液体系的岩心膨胀指数等值图,研究结果表明,黑液体系-黑液,石油磺酸盐,聚丙烯酰胺均有抑制岩心膨胀的作用,聚丙烯酰胺抑制岩心膨胀的能力最强,用光率指数法和聚乙烯磺酸钾法对七种粘土稳定剂进行了评价,选择了与黑液体系配伍性好的最佳粘土稳定剂和使用的最佳浓度。  相似文献   

7.
黑液体系驱油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准三给分相图,研究黑液与聚丙烯酰胺和石油磺酸盐形成的复合体系的粘度、同张力等特性,利用线性和微观模型驱油试验,研究了利用黑液体系来提高采收率的机理,结果表明,最佳驱油体系有四种驱油机理可以提高原油采收率,即超低界面张力,乳化-携带机理,乳化-捕集机理和自发乳化。  相似文献   

8.
驱油用石油磺酸盐的合成与性能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发烟硫酸为磺化剂进行磺化反应,制备了石油磺酸盐.通过对原料性质、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产品性能影响的考察,筛选出最佳的实验原料及制备的工艺条件.研究表明,磺化反应条件选取温度为40℃、反应时间为60min时,可以得到性能优良的石油磺酸盐产品.以海洋混合减一线油、辽河减四线油为原料制得的石油磺酸盐产品,提纯后具有较好的表面张力和界面性质.  相似文献   

9.
表面活性剂在大庆油田复合驱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石油磺酸盐与烷基苯磺酸盐的最佳配比。考察了表面活性剂、碱、聚合物对油/水界面张力的影响。筛选出一种适合大庆油田的三元复合驱体系。该体系组成为0.3%的表面活性剂+1.2%的Na_2CO_3+1.0‰聚合物,在油层温度下(45℃)与原油界面张力可达1.8x10~(-3)mN/m。  相似文献   

10.
大庆油田北二西区块进行的三元复合驱矿场试验是我国首个使用石油磺酸盐弱碱体系为主段塞提高石油采收率的工业化大规模矿场注采试验,对该采出液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油水分离后的所谓透明游离水具有溶油活性,进一步的实验表明是一种以低浓度石油磺酸盐表面活性剂为乳化剂的微乳液。实验揭示了这种O/W型乳状液的基本组成和微观结构,分析了微乳液的形成和稳定机理,为严重乳化的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的油水分离提出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油砂是沥青、砂、黏土和水的混合物,随着常规石油资源的减少,油砂这种非常规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油砂含油率是评价油砂矿是否具有开发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以新疆某油砂矿油砂为样品,分别以甲苯、二甲苯、石油醚、甲苯和二甲苯混合液为溶剂,采用Dean-Stark抽提法,考察油砂含油率测定的影响因素,确定了最佳测定含油率的操作条件.  相似文献   

12.
食用油介电常数随加热时间和温度变化的实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使用平行板空气隙电容器,通过测定精炼植物油经长时间高温加热和常温下长期存放后介电常数的变化。分析了油中的极化成分总含量与油的介电常数的关系,结果表明:提高油温,延长加热时间或长期存放都会使油的介电常数增加,从而导到致油质量的恶化。此项研究提供了一种测定食用油在使用及存放过程中质量变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研究麻黄附子细辛汤中细辛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以挥发油的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了浸泡时间、提取时间和加水量对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细辛挥发油的影响.优选细辛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为8倍量水,浸泡3h,提取3h.此细辛挥发油的提取工艺简单,方便,可行.  相似文献   

14.
新型天然橡胶吸油树脂的研制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天然橡胶生胶为单体.二乙烯苯为交联剂,过氧化蓉甲酰为引发剂,在甲苯溶液中交联聚合得到新型天然橡胶吸油树脂,并对其分子结构进行红外光谱表征。此外探讨了聚合反应条件对树脂吸油率和吸油速率的影响以及树脂的缓释性能。天然橡胶吸油树脂对甲苯的最大吸收率为25.0,对煤油的最大吸收率为26.6。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聚合乳清蛋白包埋鱼油和月见草油后凝胶功能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鱼油凝胶的乳化性、乳化稳定性明显优于月见草油凝胶(P<0.01),随着凝胶天数的增加,鱼油和月见草油凝胶的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均有所降低;鱼油凝胶乳化性第4天出现明显下降(P<0.05),月见草油凝胶乳化性下降不明显(P>0.05);鱼油凝胶黏度明显低于月见草油凝胶黏度,平均比月见草油凝胶低16.57%,随着凝胶形成天数的增加,黏度均近似成线性模型增长;两种凝胶在实验所设定的剪切速率范围内均表现为剪切变稀,呈假塑性;鱼油凝胶硬度略高于月见草油凝胶,但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凝胶形成天数的增加,凝胶硬度都略有增加,但增加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6.
柑橘皮精油提取分离及成分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柑橘原材料利用率以增加其经济效益,以柑橘皮为原料,研究柑橘皮精油的成分,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柑橘皮中的精油,并利用气质联用仪对提取的精油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柑橘皮精油含33种成分,其主要成分为柠檬烯.  相似文献   

17.
离心油泵的性能与相似准则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验研究了输送介质的粘度、泵轴转速等参数对离心油泵性能的影响.使用相似分析方法,以雷诺数为准则数,考察了离心油泵在不同流量系数下的性能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输送粘性流体时,离心油泵的性能随雷诺数的变化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点.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在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下大豆油脚的环氧化反应。介绍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的用量等因素对环氧化的影响。为开发大豆油脚环氧增塑剂,确立了较佳工艺条件。同时做了与环氧大豆油增塑剂的应用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19.
采用热重分析法对生物质裂解焦油的燃烧过程进行了研究 ,探讨了生物质油的燃烧特性及升温速率对燃烧温度的影响 ,并根据微分热重曲线 ,建立动力学模型 ,计算燃烧反应的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 ,生物质油的燃烧过程可分成 3段 ,其动力学模型可用 3个一级反应表示  相似文献   

20.
芽孢杆菌S-1提高石油采收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油田废水中分离到一株芽孢杆菌(Bacillus sp.),并对其降解原油的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具有明显的降解原油的能力,并能够发酵产生有机酸和生物表面活性物质,可以用于微生物三次采油.实验还表明,茵株作用于高粘度原油的降粘效果要好于作用于低粘度原油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