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主要研究西沙群岛野生诺尼叶片中可培养内生菌的多样性。利用常规平板分离方法进行菌株分离。通过测定真菌核糖体基因翻译间隔序列(ITS序列)和细菌16S r DNA基因序列,结合系统发育研究对所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分析。共分离到32株内生菌,分为19种。其中2种霉菌,共2株,分别属于炭层菌属(Nemania sp.)和毛壳菌属(Chaetomium sp.);细菌17种,共30株,分别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赖氨酸芽孢杆菌属(Lysinibacillus sp.)、微球菌属(Micrococcus sp.)、土地芽孢杆菌属(Terribacillus sp.)、肠杆菌属(Enterobacter sp.)、黄单胞菌属(Xanthomonas sp.)、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 sp.)等7个已知属,其中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为绝对优势属,共20株,11种。  相似文献   

2.
文章采集蒲公英的根际土壤,通过平板划线法分离出单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等生理生化鉴定,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四株蒲公英根际微生物,分别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微球菌属(Micrococcus)、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芽孢杆菌属(Bacillus),其中微球菌属、链球菌属、芽孢杆菌属为常见的革兰氏阳性菌.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陕西黄土高原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根际氢氧化细菌种属分布。方法利用持续通H2的气体循环培养体系分离纯化细菌。通过TTC(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试验和氧化H2能力测定筛选含有氢化酶的菌株。根据其培养特征、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进行菌株鉴定。用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法对氧化氢能力最强的优势菌株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筛选出6株菌初步确定为氢氧化细菌,并划分为4个属:芽孢杆菌属(Bacillus)、气单胞菌属(Aeromona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微球菌属(Micrococcus)。其中菌株FS2的16S rRNA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GU084156)与芽孢杆菌属相似性为99%,在系统发育树上位于同一分支,因此将菌株FS2归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结论说明氢氧化细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并为分析氢氧化细菌的种群结构特征提供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4.
用平皿沉降法测定了温州市空气微生物含量 ,结果表明 :市区空气微生物总量、空气细菌量、真菌量的平均值分别为 3.4 3× 10 4 、3.95× 10 4 、4 .0 9× 10 3个·m- 3,真菌占总菌量的平均值为14 .12 % ,提示空气已受到中度污染 ,并且室外空气微生物含量显示出随时间变化的某种特点 ;同时对不同采样点的细菌和真菌进行了初步鉴定 ,其大气优势细菌分属于微球菌属、芽孢杆菌属和葡萄球菌属 ,优势真菌则分属于曲霉属和青霉属  相似文献   

5.
通过培养基添加藤黄微球菌Rpf因子对3份土壤样品中的细菌进行分离以了解藤黄微球菌Rpf因子对细菌可培养物种多样性的影响.通过在改良的VL55培养基中添加藤黄微球菌Rpf因子,对采自河北涞水县上港村、青海三江源和云南无量山3个地区的3份土壤样品进行细菌的分离,并对所分离菌株进行16S rRNA基因序列系统发育分析,分析培养基添加藤黄微球菌Rpf因子对土壤中可培养细菌物种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河北土壤中不添加Rpf因子的对照组分离得到5个属,添加Rpf因子的实验组分离得到8个属;青海土壤中对照组分离得到2个属,实验组分离得到6个属;云南土壤中对照组分离得到6个属,实验组分离得到8个属.表明添加藤黄微球菌Rpf因子的实验组分离得到的微生物物种较对照组丰富.其中,青海三江源土壤中分离得到的菌株HBUM200161与多食鞘氨醇杆菌(Sphingobacterium multivorum)IAM14316~T亲缘关系最近,16S rRNA基因序列相似性为97.93%,可能为鞘氨醇杆菌属(Sphingobacterium)潜在的新种.  相似文献   

6.
从红原取样的酸奶中分离出7株乳酸菌,根据《伯杰氏细菌鉴定手册》和《乳酸细菌分类鉴定及实验方法》,依据细菌的菌落特征、菌体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初步鉴定这7株乳酸菌分别属于乳球菌属,链球菌属,乳杆菌属.并且通过1,3-丙二醇氧化还原酶活性检测,发现其中一株具有活性.  相似文献   

7.
红枣在干制和储藏过程中易于霉变,为了研究引起霉变的原因及为长期储藏和安全食用提供依据,本试验用4种不同培养基,采用涂布平板法,对霉变干枣提取悬液中的微生物进行了分离培养.在霉变干枣悬液中未发现放线菌和酵母,而有明显的细菌和霉菌菌落.对分离的细菌和霉菌进一步纯化培养,得到2株细菌和3株霉菌,通过形态特征及镜检分析,初步鉴定细菌为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和微球菌属(Micrococcus Cohn),霉菌为青霉菌(Penicill ium)、白曲霉(Asp.candidus Link)和米曲霉(Asp.oryzae),并发现青霉菌和白曲霉最适生长温度为28℃~32℃,而米曲霉为28℃~37℃.  相似文献   

8.
昆明市西郊,运粮河、新河细菌优势种群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西山区两条污染最严重的河进行了水中细菌优势种群调查。分离出最优势好氧腐生菌188株,分类鉴定了97株,分别鉴定为6个属、4个种。主要有芽孢杆菌属(Bacillus)假单孢菌属(Pseudomonas)、气单孢菌属(Aeromonas)、微球菌属(Micrococcus)欧文氏菌属(Erwina)、产碱杆菌属(Alcaligener)。 并着重讨论了这次调查中发现芽孢杆菌属在两河中占细菌总数比例最大,根据本属菌的特性、国内外资料的有关报导,本文提出芽孢杆菌属在污染水体中的数量占细菌总数的大小可以作为水受有毒工业废水污染严重程度轻重的指示菌。  相似文献   

9.
采用SB同步脱氮除磷系统富集反硝化聚磷菌,利用平板分离法和PCR-DGGE技术,进行微生物种群的跟踪.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平板法分离到的微生物主要为棒状杆菌属、不动杆菌属、假单胞菌属、肠杆菌科、莫拉氏菌属、葡萄球菌属、副球菌属共7种,富集后细菌主要为不动杆菌属、假单胞菌属、肠杆菌科、副球菌属4种,富集后系统内细菌种类减少,与采用Sequencing Batch Reactor(SBR)池富集的反硝化聚磷菌不同.采用PCR-DGGE法发现富集前以黄杆菌属、产碱杆菌属、副球菌属、紫色杆菌属、赤细菌属为主,富集后以产碱杆菌属、副球菌属、紫色杆菌属为主,副球菌属是唯一通过2种办法获得确认的反硝化聚磷菌株.采用PCR-DGGE和16S rDNA克隆文库方法研究的同步反硝化聚磷菌都以变形门占优势.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从沈阳重型机械厂煤气发生站废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中三次分期取样,采用常规的细菌分离方法分离出62株细菌,经鉴定它们分别属于假单胞菌属、芽孢杆菌属、气单孢菌属、邻单胞菌属和产碱杆菌属,经过训化,得到9株抗高浓度酚和降解酚浓度较强的优良菌株,这些菌株分别属于邻单胞杆菌属和假单胞杆菌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