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依据细胞的全能性,心肌细胞中的高表达基因可能对细胞增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FHL2作为心脏高表达的基因,为证实其对癌细胞增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通过COSMIC网站对FHL2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统计学分析,发现其与肺癌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过表达FHL2基因的A549细胞的表型,并进一步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检测相关的周期蛋白调控因子,结果表明,在A549细胞中过表达FHL2基因会使细胞周期阻滞,伴随着G_1/S检验点的相关蛋白因子的表达变化。因此,心脏高表达基因FHL2可能是通过调节细胞周期蛋白阻碍A549细胞的增殖,从而达到对肺癌的发生发展的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RNA干扰实验沉默酪蛋白激酶1α(Casein Kinase 1,CK1α)基因,探讨其对肺癌细胞A549生长增殖的影响.首先构建3个针对CK1α基因不同位点的短发夹表达载体pGenesil-CK1α-S1、pGenesil-CK1α-S2、pGen-esil-CK1α-S3和一个无义错配载体pGenesil-NK,分别转染A549细胞,用G418筛选出阳性克隆,得到A549-S1、A549-S2、A549-S3及A549-NK细胞株.再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分别检测了CK1α基因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比对A549-NK,A549-S1、A549-S2及A549-S3 mRNA水平的抑制率分别为84.3%、57.9%和61.8%(P<0.001);蛋白质水平的抑制率分别为78.4%、51.3%和59.9%(P<0.001).选择干扰效率较好的A549-S1细胞进行后续实验.细胞计数绘制生长曲线、CCK-8法观察细胞增殖状况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所处周期时相来分析转染CK1α基因shRNA表达载体对A549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A549-S1与A549和A549-NK两对照组的平均值比较,细胞计数抑制率为(37.7±2.2)%(P<0.01);CCK-8抑制率为(26.2±1.5)%(P<0.05);S期减少(75.0±4.0)%(P<0.01);G2/M期减少(45.2±5.4)%(P<0.05).因此,转染CK1α基因shRNA表达载体可导致CK1α基因的沉默,明显抑制A549细胞的生长和增殖.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5-烯丙基-7-二氟甲氧基白杨素(AFMC))是否协同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诱导人肺腺癌A549细胞凋亡.并探讨其机制是否涉及死亡受体5(DR5)的上调.方法:体外培养人肺腺癌A549细胞和人胚肺WI-38细胞.碘化丙啶(PI)染色流式细胞术(FCM)定量分析细胞凋亡率;DNA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细胞DNA梯形条带;Western Blotting检测DR5蛋白表达.结果:单独用亚毒性浓度的AFMC(1.0μmol/L)或TRAIL(30μg/L)处理A549细胞,细胞凋亡率不超过5%.AFMC(1.0μmol/L)联合TRAIL(30μg/L)的A549细胞凋亡率增高(37.80%,P0.01);而WI-38细胞仅有极少量的细胞凋亡(P0.05).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两者合用A549细胞呈现典型的DNA梯形条带图谱,而WI-38细胞未出现DNA梯形条带;Western Blotting分析发现:AFMC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上调A549细胞DR5的表达,DR5特异性抑制剂DR5/Fc嵌合蛋白能有效降低两者合用诱导的A549细胞凋亡率(P0.05).然而,AFMC对WI-38细胞DR5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亚毒性浓度的AFMC选择性增强TRAIL诱导人肺癌A549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其上调DR5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利用不同浓度的Erastin处理人肺癌A549和A549/DDP细胞,以探究其对MACC1基因表达的影响.采用qRT-PCR,Western Blot检测MACC1 mRNA和蛋白在A549,A549/DDP细胞中表达的差异性,以及不同浓度的Erastin对MACC1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Erastin处理人肺癌A549和A549/DDP细胞48 h后,2种细胞的生长均被明显抑制,与对照组相比终浓度为5,40μmol/L的Erastin处理组其MACC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在0~40 mg/L终浓度范围内,Erastin能显著降低A549/DDP细胞内MACC1 mRNA和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6.
为阐明AcSDKP调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生长的作用机制,进行人骨髓MSCs体外培养,采用BrdU掺入法、流式细胞术、MTT比色法和集落形成实验等,检测了在AcSDKP作用下的DNA合成速率、细胞周期活动和贴壁能力,观察了AcSDKP作用效应的可逆性.结果显示,在AcSDKP浓度为1012~10-10mol/L的MSC培养体系中,BrdU标记阳性细胞数减少;S+G2/M期细胞的比率降低,G0/G1期细胞增加;24 h后的贴壁细胞数与对照组比较减少;在培养体系中撤除AcSDKP后,MSC集落生成数多于对照组.这些效应均有显著性意义.其结果提示,在体外培养条件下,AcSDKP能阻止人骨髓MSCs进入S期,减慢增殖周期运转,其作用具有可逆性,还能影响其贴壁能力.  相似文献   

7.
为证实心脏中存在一系列特异性表达基因,对细胞增殖发挥着禁锢作用,依据细胞的全能性,这些基因存在抑制癌细胞增殖的可能,将心脏特异性高表达基因LRRC10作为肺癌中的候选因子,首先利用COSMIC网站对LRRC10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生物统计学分析,其次采用细胞流式分析LRRC10基因过表达A549后细胞的周期和凋亡情况.结果显示:LRRC10基因在多个肺癌病人中存有错义突变、拷贝数增加和表达上调的现象.A549细胞中过表达LRRC10基因后,基本不影响细胞周期,但表现出促进A549细胞凋亡的趋势.结果提示心脏特异性基因LRRC10的上调可能通过调节癌细胞凋亡参与肺癌的发生.这为心脏特异性基因在肺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提供了实验证据.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ZNF425与肺癌之间的关系,先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研究ZNF425与肺癌的相关性。基于癌症和肿瘤基因图谱(TCGA)数据库、癌症和正常基因表达谱公共数据库(GEPIA)中ZNF425与肺癌两种亚型肺腺癌(LUAD)和肺鳞状细胞癌(LUSC)的数据进行后期运算分析,发现在癌组织中ZNF425表达降低,这种现象在肺癌Ⅲ期尤为明显。同时数据显示ZNF425高表达患者生存率更高。再利用人类肺癌样本免疫组化证实了生物信息学的分析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Ⅰ,Ⅱ,Ⅲ期癌症组织中的ZNF425显著下调。最后,构建ZNF425过表达质粒在肺癌A549细胞系瞬时过表达ZNF425后,WB显示A549细胞中的JNK和P38活性受到抑制。因此,推测ZNF425可能具有抑制早中期肺癌的功能,而且这种能力与MAPK信号通路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miR-127-5p对非小细胞肺癌球形成细胞自我更新和侵袭的影响及机制,通过miR-127-5p模拟物或抑制剂分别转染H358和A549细胞,采用球形成实验检测H358和A549细胞的自我更新能力,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检测H358和A549细胞的侵袭能力,蛋白质印记检测PTEN和PCNA的表达,荧光素酶...  相似文献   

10.
探讨膀胱肿瘤患者多种免疫细胞及其细胞因子与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及意义。采用流式细胞数检测40例膀胱癌患者和15例正常健康体检者的外周血中T细胞及其亚群、B细胞及NK细胞的表达。用ELISA方法检测所有人的血清和尿中IL-10、IL-35、TGF-β1含量。结果显示:膀胱肿瘤患者外周血总T细胞、NK细胞及CD+4T、CD+4/CD+8比值均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膀胱肿瘤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和Treg细胞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膀胱肿瘤患者血清和尿中IL-10、IL-35、TGF-β1含量极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膀胱肿瘤患者抗肿瘤免疫综合功能下降,血清和尿中IL-10、IL-35、TGF-β1水平检测对膀胱肿瘤的诊断、分期、预后判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CircFndc3b对乳腺癌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并预测其调控机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CircFndc3b在不同乳腺癌细胞系中的表达;siRNA敲低CircFndc3b表达后,利用Transwell检测MCF-7和MDA-MB-231细胞侵袭能力变化,利用划痕实验检测MCF-7和MDA-MB-231细胞迁移能力变化,利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检测侵袭迁移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miRDB数据库预测CircFndc3b潜在靶点并通过qRT-PCR验证miRNA-5702和miRNA-7106-5p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CircFndc3b在人乳腺癌细胞中表达水平显著高于人正常乳腺上皮细胞(均P0.01);敲低CircFndc3b表达后,侵袭的MCF-7和MDA-MB-231细胞显著降低(均P0.01),同时MDA-MB-231细胞和MCF-7细胞的迁移距离显著降低(均P0.01);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敲低CircFndc3b表达导致MDA-MB-231细胞和MCF-7细胞中E-cadherin表达明显升高,而N-cadherin表达显著降低(均P0.01)。CircFndc3b具有47个潜在的靶点miRNAs,敲低CircFndc3b后,miRNA-5702和miRNA-7106-5p表达水平在MDA-MB-231细胞和MCF-7细胞中显著升高(均P0.01)。综上所述,CircFndc3b促进了乳腺癌细胞侵袭和迁移,其作用可能与调控miRNAs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miR-137在宫颈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检测其对细胞增殖和凋亡功能的影响并深入探讨其作用机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正常宫颈永生化鳞状细胞及不同宫颈癌细胞中miR-137表达情况;向宫颈癌Ca-Ski细胞中转染miR-137模拟物(miR-137mimics)使其过表达,用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用流式技术检测细胞凋亡;并通过软件预测、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及免疫印迹实验验证miR-137靶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miR-137在宫颈癌细胞中表达降低,过表达miR-137能抑制Ca-Ski细胞增殖活力(P0.01)并提高细胞凋亡水平。深入研究其机制发现表皮生成因子受体(EGFR)为其直接作用靶点,过表达EGFR后可逆转miR-137对宫颈癌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P0.01)。因此,miR-137可以通过靶向调控EGFR,从而抑制宫颈癌细胞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3.
为了深入探讨肝癌的发生机制并寻找肝癌的潜在治疗手段,研究了TNFAIP1基因对肝癌细胞HepG2的细胞增殖及细胞凋亡产生的影响.MTT实验发现过表达TNFAIP1基因或干扰TNFAIP1的表达可以显著地抑制或促进HepG2细胞的生长,这表明TNFAIP1基因对肝癌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而流式细胞技术则证实过表达TNFAIP1能显著地促进肝癌细胞HepG2的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4.
研究吴茱萸次碱对胃癌细胞SGC-7901凋亡的影响.用不同浓度的吴茱萸次碱处理SGC-7901细胞,采用MTT法评价吴茱萸次碱对SGC·7901细胞增殖的影响;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吴茱萸次碱对SGC-7901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blot检测其对caspase-3的表达影响.结果表明吴茱萸次碱激活了caspase-3,引起明显的SGC-7901细胞G2/M期阻滞和凋亡.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阿司匹林对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K562生长的影响,采用光学显微镜和Hoechst 33258染色观察阿司匹林处理后细胞的形态和数目变化,显示阿司匹林促进K562细胞的凋亡.MTT法、细胞计数、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FACS和裸鼠成瘤实验在体外和体内检测阿司匹林对K562细胞增殖和存活的影响,发现阿司匹林明显抑制K562细胞的体外增殖和裸鼠体内成瘤能力.Western blot实验分析细胞信号通道下游基因的表达影响,显示β-catenin、STAT5A、PARP和NF-κB p65蛋白的表达量下调,而细胞周期抑制因子p21表达上调.这些结果提示阿司匹林从体外和体内抑制K562细胞的生长,其作用的机制复杂,可能影响β-catenin信号通道、JAK蛋白酪氨酸激酶/STAT5A信号通道、NF-κB信号传导通道和细胞周期的进程.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苦参联合5-氟尿嘧啶(5-Fu)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和凋亡及对Cyclin D1表达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观察联合用药组(复方苦参+5-Fu)和对照组(二甲基亚砜DMSO+5-Fu)处理后MCF-7细胞凋亡的情况;采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观察两组MCF-7细胞Cyclin D1的表达;采用CCK-8细胞增殖实验观察两组MCF-7细胞增殖情况;采用RT-PCR观察两组MCF-7细胞中Cyclin D1 mRNA的表达;建立裸鼠荷瘤模型,并观察两组肿瘤组织中Cyclin D1的表达.结果联合用药组处理的MCF-7细胞凋亡(12.7%)高于对照组(6.2%),差异显著.联合用药组MCF-7细胞中Cyclin D1 mRNA及Cyclin D1的蛋白表达均低于对照组;联合用药组MCF-7细胞的增殖能力低于对照组(P0.05);裸鼠荷瘤后,联合用药组的直径为(79.8±10.3)mm,明显小于对照组的直径(176.7±26.2)mm(P0.05).说明苦参可明显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中Cyclin D1的表达,并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加速MCF-7细胞的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Cyclin D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锌指(Zinc finger,ZNF)基因在癌症发生中的作用,利用生物信息学在CCLE数据库中分析得到ZNF425在白血病细胞系中存在高表达;在COSMIC和ICGC数据库中发现ZNF425在癌症患者的造血和淋巴组织中发生突变,并且表达存在差异。在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Jurkat细胞系瞬时过表达ZNF425,能抑制Jurkat细胞凋亡但Jurkat的细胞周期却不受影响,Western Blot检测发现过表达ZNF425导致ERK活化受到抑制。本研究结果首次揭示了ZNF425在血癌细胞中的功能,可能通过影响癌症细胞的凋亡调节癌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非受体酪氨酸激酶BMX(也称Etk)对宫颈癌C-33 A细胞成球能力的影响,应用免疫细胞化学和Western blot检测BMX在宫颈癌细胞系HeLa、SiHa、C-33 A、HT-3、CaSki中的表达及定位,构建BMX过表达质粒载体,转染至C-33 A细胞中,筛选稳定过表达的细胞株,利用细胞成球实验检测BMX对C-33 A细胞成球能力的影响。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BMX主要在细胞浆中表达,在细胞核中也有部分表达,在HeLa、SiHa、HT-3及CaSki细胞系中BMX高表达,而在C-33A细胞中低表达。Western blot检测也得出同样的结果。将BMX过表达质粒载体转染至C-33A细胞系中,鉴定稳定过表达的细胞株(C-33 A-AcGFP,C-33 A-BMX)。对照组和BMX过表达组细胞成球实验显示,对照组球体较为松散而过表达组较为密实,两组细胞成球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是过表达组球体直径明显大于对照组(P0.001)。上述结果表明:非受体酪氨酸激酶BMX促进宫颈癌C-33 A细胞的成球能力。  相似文献   

19.
在CIK细胞的培养过程中加入卡介菌多糖核酸,研究其对CIK细胞体外增殖及杀瘤活性等方面的影响.CCK-8检测结果发现低浓度卡介菌多糖核酸处理的CIK细胞相比对照组(生理盐水),细胞增殖能力和杀瘤效果都显著上调.RT-qPCR结果显示卡介菌多糖核酸处理后的CIK细胞毒活性相关因子(Granzyme B,IFN-γ,TNF-α和TNF-β)mRNA的表达相比对照组都有提高.这些结果可为培养具有更高效杀瘤活性又能大量扩增的CIK细胞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探讨了IL-21和IL-18对脐血来源CIK细胞增殖和抗肿瘤活性的影响.用淋巴细胞液从新鲜脐血分离单个核细胞,在传统CIK细胞培养基础上采用添加重组人细胞因子IL-21和IL-18的方法体外培养CIK细胞.实验共设4组,A组为对照组:IL-2+anti-CD3mAb+IFN-γ;B组:IL-2+anti-CD3mAb+IFN-γ+IL-21;C组:IL-2+anti-CD3mAb+IFN-γ+IL-18;D组:IL-2+anti-CD3mAb+IFN-γ+IL-21+IL-18.在培养第3、6,9、12、14 d,应用血球计数仪进行细胞计数;在培养第14 d,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脐血来源CIK细胞CD3CD56阳性表达;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培养上清IFN-γ的浓度;以白血病细胞系K562细胞为靶细胞,用MTT法检测各组CIK细胞对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细胞培养第6 d时,D组细胞数较A组细胞数多,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其余各组间细胞数无明显差异(各P>0.05).其余各天计数时各组间细胞数无明显差异(各P>0.05).培养第14 d,CD3+CD56+细胞占细胞总数比例在B组、C组和D组均高于对照组(各P<0.01),且CD3+CD56+细胞占细胞总数比例在D组均高于B组和C组(P0.05).B组、C组和D组培养液上清IFN-γ的浓度均明显高于A组培养上清IFN-γ的浓度(各P<0.01),而且D组均高于B组和C组(各P<0.05),且B组高于C组(P<0.05).B组、C组和D组对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均高于A组(各P<0.01),而且D组杀伤活性均高于B组和C组(各P<0.05),且B组高于C组(P<0.01).IL-21和IL-18能显著提升CIK细胞培养上清IFN-γ浓度、CD3+CD56+细胞比例和细胞杀伤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