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高Zn^2+对蒜根的毒害及Ca^2+的解毒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不同浓度(100~400mg/L)的Zn(NO3)2和Zn(NO3)2+Ca(NO3)2溶液处理蒜鳞茎发现:高Zn^2+对蒜根有毒害作用,随浓度增大和处理时间延长,细胞有丝分裂指数下降,而核异常细胞比率先升(100~300mg/L)后降(400mg/L),在Zn^2+中加入Ca^2+,能提高细胞有丝分裂指数,降低核异常细胞比率,变化总趋势与单Zn^2+类似,但核异常细胞比率一直上升。此结果表明适量的Ca^2+对Zn^2+的毒害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2.
利用国内首台三级差分抽空的分子束质谱装置,对短间隙氮异常辉光放电阴极鞘层区正离子组分及能量分布进行了诊断研究。在所研究的实验条件下(压力133~279Pa,放电电流2~7mA),离子流中主要离子成分是N^+、N^+2,且N^+比N^+2的浓度大5倍左右。鞘层区的N^+、N^+2的能量分布均有一极大值,该极值在所研究实验条件下随气压增高而减小,随放电电压增大而增大。对氮等离子体中所包含的主要基元过程  相似文献   

3.
用与Hennekemper不同的方法研究了(f^k+1)^(k)的值分布,将Hennekemper所得的基本不等式推广至小函数情形,得到了如下定理:设f为超越亚纯函数,F=(f^k+1)^(k),k∈N,ψ为非零的小函数,则T(x,f)≤(1+2k+1/4k^2+2k-1)N(r,1/f)+4k+2/4k^2+2k-1N↑-(r,1/F-ψ)+S(r,f)。  相似文献   

4.
对任意给定的素数p和非负整数N,给出了边长为N的杨辉三角形所含的1/2(N+1)(N+2)个二项式系数(^nr),n=0,1,…,N;r=0,1,…,n中与p互素者之个数fp(N)的精确计算公式,即有fp(N)=1/2Σ^ki=0aiП^kj=i(aj+1)P^i,其中P=1/2p(p+1),N+1=akp^k+…+a1p+a0,0≤ai〈p。特别地,边长为N的杨辉三角形中所含奇数的个数恰为Σ^t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应用多通道电生理记录方法,观察Hg^2+和Pb^2+对克氏螯虾第一触角内侧枝神经放电的联合作用。结果显示,从表示其放电频率(Fn/F1)与作用时间关系的直线回归方程的b值可知,水中Hg^2+的浓工只有其渔业水体最高允许量(0.0001mg/L)的1/2,水中若还含有浓度≥0.0125mg/L的Pb^2+,或水中Pb^2+的浓度只有其渔业水体最高允许量(0.1mg/L)的1/2,水中若还含有浓  相似文献   

6.
采用蒙特卡罗方法对氮气辉光放电等离子体阴极区离子(N2^+)的运输过程进行了。考虑了离子(N2^+)与慢分子(N2^0)的电荷交换碰撞和弹性散射,利用由实验数据拟合得到了精确依赖于离子能量的电荷交换和动量输运截面,计算了阴极区中离子(N2^+)的能量分布及角分布的空间变化,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7.
设Ω∈R^N(N〉2)是单位球,文中讨论了非线性椭圆型方程{-△n=a(x)/n/^2-2^u+λu,x∈Ω,n=0,解的存在性,其中2=2N/N-2是Sobolev临界指数,λ为常数。在n(x)的适当限制下,得到了上述问题的一个存在性结果。  相似文献   

8.
在室温下用低能量Ar^+轰击MOS电容器肾面,能改善iO2-Si系统的界面特性和击穿特性。结果表明,随着轰击时间的增加,固定电荷密度、界面态密度和漏电流减少,高场击穿的比率增大,然后这些参数变化平缓并开始呈恶化趋势。轰击能量为550eV和束流密度为0.5mA/cm^2时的效果比在350eV和0.3mA/cm^2时的好。  相似文献   

9.
第Ⅱ类二维离散Hartley变换(DHT-Ⅱ)的一种快速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实序列数据处理中,Hartley变换仅需实运算,一些实际应用表明其比Fourier变换更经济、更有效、文章给出第Ⅱ类二维离散Hartley变换的一种快速计算法,对M*N=2^r*2^s2D-DHT-Ⅱ的计算,其计算复杂性为1/4MNlog2M^2N+O(MN)个实乘和3/2MNlog2MN+O(MN)个实加(当≥s时)1/4MNlog2MN^2+o(mn)个实乘和3/2log2MN+O()MN)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新试剂N-邻甲苯基-N'-(氨基对苯磺酸钠)硫脲分析性能的研究,发现其在氨水介质中可和Cu^2+、Hg^2+发生特征性反应。通过寻找适宜的反应条件,确立了Cu^2+和Hg^2+的鉴定方法。该方法用于合成样品和标准试样的分析,均获得满意的结果。因此,该试剂可作为Cu^2+的新鉴定试剂(检出限量为0.015μg),最低浓度为0.5μg/ml)和Hg^2+的新鉴定试剂检出限量为0.075μg。  相似文献   

11.
在无水溶剂中合成了[Sc(SSCN(C_2H_5)_2)_3]及(C_2H_5)_2NH_2·[Y(SSCN(C_2H_5)_2)_4]~-,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差热——热重分析和摩尔电导等研究了配合物的性质。  相似文献   

12.
平衡剖面反映的柴西新生代变形对青藏高原隆升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柴达木盆地为一中新生代盆地,位于青藏高原北缘,盆内中新生代地层发育很好地记录了印度一欧亚板块自约55Ma以来碰撞传到高原北缘的地质事件.在最新的高精度磁性地层绝对年代控制下,通过盆内西部五条北东-南西向地震大剖面,用平衡剖面方法恢复了新生代以来盆地因两大板块碰撞而引起的地壳收敛缩短量.结果显示:在宏观上柴西地区存在两个相对快速收缩期:早始新世-渐新世和晚中新世或上新世-现今(E_(1+2)末-N_1,43.80~22.00Ma和N~2_2或N_2~3-现今,8.20或2.65~0Ma)和两个相对较弱收缩期:中生代末-早始新世和渐新世-晚中新世(M_z-E_(1+2)初期,65.00~43.80Ma和N_1末-N~2_2,22.00~2.65Ma)以及两个主要的断裂活动期次,早期路乐河组末-下干柴沟组上段时期(E_(1+2)-E_3~2)和晚期上油砂山组至今(N~2_2-Q).在微观上,盆地内部受自身断裂活动的控制,发育了独特的形态.表明在印欧板块碰撞高原隆升的早期,柴西地区就开始变形响应,随后盆地在整个新生代发展过程中,都处于板块碰撞高原隆升的大环境影响下而发生整体的变形缩短,同时自身的断裂活动控制了盆地的微观形态.  相似文献   

13.
证明了Nn+pp(c)空间中紧致极大类空子流形当S≤-nc3n+25n+2时,Mn为全测地子流形或为截曲率等于13c的子流形.特别地,n=3时,Ric(M3)≤c,M3必为全测地.  相似文献   

14.
Si^+,Ti^+与N^+注入在H13钢摩擦学性能上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比较了Si~+,Ti~+和N~+注入,包括Si~++N~+与Ti~++N~+双注入对马氏体H 13钢摩擦学性能优化的影响.摩擦学性能由销一盘式试验过程中的摩擦力数据和对磨痕的表面轮廓仪和扫描电镜分析作出定量、定性的评价.结果表明,Ti~+注入和Ti~++N~+双注入的优化效果远比N~+,Si~+注入和Si~++N~+双注入优越,其摩擦系数可由0.7降至0.2以下,耐磨性提高将近2个量级.还用AlES和TEM对离子注入引起注入层成分和微结构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并对不同元素离子注入引起上述变化的机理作了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5.
设 E(M,N)表示区间[M,M+N]中具有如下性质的,正整數的个数:对每个寺素数 P≤N(1/2),它都不是模 P 的二次剩余,本文利用 Montgomery 筛法获得了 E(M,N)的一个上界,即 E(M,N)《N(1/2)。  相似文献   

16.
应用苄基三乙基氯化胺作相转移催化剂,在氢氧化钠水溶液和醇中反应,分离出一种反应中间体离子对Q~+-OR(Q~+=(?)—CH_2(?)(C_2H_5)_3,R=CH_3,C_2H_5)。用实验方法证实了硝基氟苯和醇,氢氧化钠通过季铵盐相转移催化剂合成硝基苯烷醚,该反应是按照C. M. Starks提出的相转移催化机理进行的。  相似文献   

17.
研究2 P维不定空间形式N^2p p(c)中具有常数平均曲率的紧致类空曲面,将覃永安关于三维Riemann空间形式曲面具有的曲率拓扑特征推广到不定空间形式的类空曲面。  相似文献   

18.
用凝胶电泳DNA梯度图谱定性分析T淋巴细胞凋亡率;感染齿密螺旋体后不同时间的小鼠脾脏CD4^ 和CD8^ 细胞,用流式细胞仪动态检测CD4^ 和CD8^ 细胞的比值;两种细胞体外经齿密螺旋体超声破碎提取液刺激后,用流式细胞仪动态检测CD4^ 和CD8^ T细胞的凋亡率.结果显示:(1)齿密螺旋体可诱导小鼠脾细胞凋亡;(2)实验组小鼠脾脏CD4^ /CD8^ T细胞的比值发生改变;(3)小鼠脾脏CD4^ 和CD8^ T细胞于体外经齿密螺旋体超声破碎提取液刺激后,小鼠CDFT细胞的凋亡率随时间的延长而明显增加;CD8^ T细胞的凋亡率低下,且不随感染时间的延长而变化.通过对齿密螺旋体免疫抑制现象与T细胞凋亡的关系的研究表明:齿密螺旋体与宿主免疫功能减退、CD4^ /CD8^ T细胞的比值下降密切相关,其机制可能与齿密螺旋体超声破碎提取液含具有能引起T细胞凋亡的成分有关.  相似文献   

19.
20.
微生物沉积碳酸盐技术(MICP)是土木工程领域中一种新型的地基处理技术,该技术主要通过微生物诱导产生的碳酸盐沉淀胶结砂土颗粒,从而提高其力学性能。目前,MICP加固过程中Ca2+作为生成CaCO3沉淀的主要来源,但是对其他金属离子和矿化产物以及矿化产物之间结合作用的相关研究较少。本文选取了6种不同的Mg2+/Ca2+摩尔比工况,通过碳酸盐沉淀试验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分析了MICP技术处理砂土影响的效果。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初步探讨了微生物固化砂土的机理。结果表明,随着Mg2+/Ca2+摩尔比的增加,固化后砂样的碳酸盐含量降低;较低Mg2+/Ca2+的摩尔比提高了其无侧限抗压强度;在Mg2+/Ca2+=0.1/0.4时,砂样的强度获得最大值;但较高Mg2+/Ca2+的摩尔比抑制了碳酸盐的析出,降低了其强度;随着镁/钙摩尔比的增大,矿物成分含有方解石、球霰石和镁方解石等各种混合物,矿物成分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