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用半解析元法分析了轴对称横观各向同性层合圆厚板与无限层土地基的静力相互作用,提出了一种新的半解析位移函数。采用在水平方向解析,在竖向进行离散化的方法,使静力相互作用的问题简化为一维数值计算问题,大大减少了计算工作量。数值计算表明:在工程上必须注意基础附近的表层土的弹性模量的确定,而H/R大于5~10的较深处的层土的特性可粗略估计;在结构和地基相互作用分析中,地基的计算厚度可取为地基深度H与基础的半径R之比H/R大于10。  相似文献   

2.
厚圆板与无限层土地基的动力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半解析元法分析了厚圆板基础与无限层土地基的三维动力相互作用,提出了一种新的半解析位移函数。采用在水平两方向解析,在竖向进行离散化的方法,使三维动力相互作用的问题简化为一维数值计算问题,大大减少了计算工作量。数值计算表明,在结构和地基相互作用分析中,地基的计算厚度可取为地基深度H与基础的半径R之比(H/R)大于10,地基的计算面积可取为地基计算面积与基础面积之比(S1/S2)大于30;同时在基础设计过程中,应该考虑各层土特性对系统动力特性影响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用半解析元法分析了轴对称横观各向同性层合圆厚板与弹性地基的相互作用,提出了一种新的半解析位移函数。采用在水平方向解析,在竖向进行离散化的方法,使动力相互作用问题化为一维数值计算问题,大大减少了计算工作量。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考虑相互作用后,层合圆板自振周期大于不考虑相互作用时的自振周期;在结构和地基动力相互作用分析中,地基的计算厚度可取为地基深度与基础的半径之比大于10,地基的计算面积可取在地基计算面积与基础面积之比大于30。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具有非线性流变特性的成层地基一维固结问题,并考虑了土的自重、渗透性变化和变荷载。基于多层地基一维线弹性固结解析解和迭代法,建立了求解该复杂问题的半解析算法,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AODNRCLS;此工作使固结理论更趋完善。  相似文献   

5.
考虑土的粘弹性及成层土的砂井地基设计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广义Voigt模型,导出普遍适用于各种粘弹性土的竖向固结和轴对称固结基本方程及其解析解。它概括了太沙基、巴隆的弹性解和钱家欢60年代发表的粘弹性解等。对于砂井地基真空或堆载预压固结分析,提出一种孔隙压力按解析解近似计算,位移数值求解的半解析方法,全面考虑了土的粘弹性、砂井地基固结三向性、井阻、涂抹、砂井群和成层地基的共同影响。理论计算与工地实测较吻合。  相似文献   

6.
半空间地下结构与土相互作用的链杆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弹性地基上的半无限平面理论,利用计算弹性地基梁的链杆法,将地基的弹性刚度矩阵与上部结构刚度矩阵相协调、综合,引进上部结构与地基土的综合刚度矩阵,解决了结构与土的相互作用问题,计算方法简单、实效。  相似文献   

7.
将地基土取为有限分层弹性体,利用单位均布力作用下的Bossinesq空间解答计算了地基刚度矩阵.用能量变分原理建立了板底反力、位移及板内力计算的半数值半解析法模型,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  相似文献   

8.
应用样条半解析法求解非均质粘弹性地基的动力柔度系数,将地基划分为有限个水平层单元,位移函数表示为一次样条函数与Fourier级数的乘积形式、根据复阻尼理论的Lagrange方程,将问题归结为求解若干次低阶复代数方程,通过数值分析讨论了地基非均质性、介质本身粘性阻尼比等参数对地基响应的影响。所建议的方法是具有良好精度的有效计算方法,可以应用于大型建筑物与复杂地基的动力相互作用分析。  相似文献   

9.
基于2.5维有限元方法模拟高速列车产生的地基振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高速列车运行产生的地基振动,发展了分析移动荷载作用下轨道和地基动力相互作用的2.5维有限元数值方法.通过对沿轨道方向坐标变量的傅里叶变换将三维问题降为二维平面应变问题,进而在垂直轨道的平面内进行有限单元的离散和求解.轨道及其下的道床层被简化成铺设在地基表面的复合欧拉梁,而具有复杂物理力学性质的地基土层则用2.5维四边形等参单元来模拟,两者通过共有节点进行集成.同时开发了频率相关黏壶单元来吸收有限单元区域边界上的外射波,从而模拟列车运行荷载产生的波动从近场有限元分析区域向地基无限远处的散射.通过数值求解得到垂直轨道平面内的振动解,再通过沿轨道方向的波数扩展得到轨道和地基振动的时域响应解.为了验证本文方法的正确性和可靠性,针对均匀半空间表面作用移动点荷载的情况与解析解结果进行了对比.基于轨道一地基动力相互作用分析模型,对低于或超过轨道一地基系统临界速度的列车运行情况进行了数值考察;通过分析可知在软土地基上运行高速列车时有可能进入跨音速状态,从而引起轨道结构和地基的共振.这种共振现象危及高速列车的运行安全,同时会加速轨道线路的破坏.  相似文献   

10.
基于成层地基中的双排桩支护结构的受力变形特点,将前、后排桩视为竖直插入成层地基中的弹性地基梁,以不同刚度的水平弹簧模拟前、后排桩与其间成层地基土体的相互作用. 以各个土层接触面为水平分界面,将前、后排桩支护结构分为若干单元段,以朗肯土压力理论计算作用于后排桩的主动土压力,以弹性抗力法计算作用于前排桩基坑底面以下的土体抗力,且考虑地基反力系数沿深度的线性变化. 基于Euler-Bernoulli双层地基梁理论,考虑桩桩及桩土相互作用得到成层地基中双排桩支护结构的挠曲微分方程,并采用幂级数法求解,然后根据界面处内力与位移的连续条件及桩顶、桩底的边界条件,得到任一深度桩身的水平位移、转角、剪力与弯矩计算式. 最后通过一工程实例分析,将本文方法计算结果与实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
将半解析法与无限元法结合起来求解层状地基。先取足以能考虑地基层状性质影响的适当大的近场,用半解析法建立其控制方程,再用无限元法建立远场的控制方程,最后将两者耦合起来,这种耦合方法既能较好地考虑地基的层状性质.又能大大地减少近场的未知量个数,同时满足远场在无穷远处位移衰减为零的边界条件。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工程中有关带肋筏板基础与地基土相互作用的计算分析等问题,将带肋筏板基础中的筏板由无单元法模拟,肋梁由有限元方法模拟,根据虚功原理,建立了双参数地基上带肋筏板的一种耦合数值方法.该耦合方法可以计算具有非规则形状、斜交叉梁的带肋筏板基础.实例计算论证了方法的合理性、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无单元法在箱形基础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无单元法采用滑动最小二乘法来构造形函数 ,将无单元法用于弹性地基箱形基础的挠度及内力的计算中 ,推导了无单元法刚度矩阵公式 ,编制了相应的程序 ,并给出了算例 .计算结果表明 ,用无单元法解决箱基础问题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桶形基础作为一种新型的浅海基础形式与传统基础形式相比具有诸多优越性,但是,其与地基土体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使得此类结构的承载机理与破坏形式始终未有明确的界定.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对单桶形基础水平承载力进行了数值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进行比较,验证了有限元方法的可靠性.进而,通过多组变动参数比较研究,探讨了饱和软黏土地基中单桶形基础水平承载力随着土体有效重度、土体变形模量、桶体长径比的增加而增大,随着荷载作用高度的增加而减小的特性,为工程实践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提出了一种分析锚杆和锚固基础上水工结构的半解析法。利用该方法对三峡工程中大型船闸锚固底板的力学问题作了详细的计算分析,所得结果对类似锚固结构的设计也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对垂直传播的剪切波作用下桩筏基础的动力响应进行了数值分析.采用薄层元素法和有限单元法建立了土、桩和筏板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分析模型,着重分析了桩筏基础的有效输入地动(即反映了筏板响应与自由场地面运动大小关系的水平和摇摆动力响应系数).对桩筏基础和群桩、筏板基础的水平和摇摆动力响应系数进行了比较,并讨论了桩的距径比、桩的长径比以及桩土弹性模量比对桩筏基础的动力响应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桩的距径比较大时,忽略筏板的影响会导致对桩筏基础的动力响应系数的过小评价.  相似文献   

17.
筒体-桩筏-地基土共同作用非线性数值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考虑上部结构、基础与地基土三者共同作用,以及土的弹塑性性质,采用中厚板理论分析筏板,建立了全三维有限元模型,对筒体结构下桩筏基础受力作了非线性数值分析。通过对弹性模型和弹塑性模型计算结果的比较,明确了非线性分析的意义。研究了地基土应力、应变随荷载的变化情况及桩顶反力分布的发展过程,并指出筏板厚度的增加并不总是使桩顶反力趋于不均匀。同时,讨论了土塑性及基础沉降曲面形状对桩筏基础工作性状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