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1 毫秒
1.
婚姻伦理是特定的经济政治条件、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的产物。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变迁中,婚姻伦理一直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历程。中国传统婚姻伦理的现代演变经历了近代中国婚姻伦理的变革、现代中国婚姻伦理的演进和新中国社会主义婚姻伦理的确立三个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2.
在人类文明史上,社会意识形态的性质、发展方向及其速度是被一定的社会存在所左右的。婚姻形式、婚姻形态和婚姻道德观念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也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和演变着。今天,我国社会正进行着一场伟大的经济体制改革,这必然对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心理结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也必然促使我国当今社会组成家庭的婚姻形态和婚姻道德观念的发展变化。周克芹的中篇小说《果园的主人》正向人们揭示了这一发展变化趋向。《果园的主人》以当今农村联产承包的经济体制改革形势为背景,以整修尤家山一  相似文献   

3.
婚姻规范作为一种调节婚姻现象的行为规范 ,它是贯穿于人类始终 ,并随人类的发展而发展 ,但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 ,婚姻规范又不完全相同 ,它具有显明的时代性、民族性、区域性的特点 ,清至民初 ,新疆少数民族婚姻规范与婚姻习俗这一关系 ,在社会进程中也经历了一次大的转变 ,从而充分体现了它的民族性、时代性、区域性之特征。  相似文献   

4.
婚姻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主题。婚姻的主导因素是婚姻缔结的前提,并影响着婚姻功能的实现。强权政策、社会集团需求、金钱财礼、生计与生活方式、情爱等因素是主导古今中国婚姻实现的经验,左右着婚姻的发展方向。各种因素按照一定的层次关系交织在一起,婚姻的内涵就会变得极其复杂,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行婚姻法对于直系姻亲之间和拟制血亲之间能否结婚并没有明文规定,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两种婚姻类型为现行婚姻法所认可。在文中,笔者从公序良俗原则的概念及其功能入手,分析该原则的适用范围及在婚姻成立中的适用问题。笔者认为,对于任何一项法律原则,其适用都受到多种限制,原则也有其适用原则,通过对原则的适用范围予以限制,从而充分发挥其弥补法律漏洞和修正现行法规定的功能,使滞后的法律能够与瞬息万变的复杂社会相适应,进而解决法律难题。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人类婚姻史上离婚现象的否定之否定,即中世纪用婚姻的牢固性、不可离异性否定了原始婚姻的松散性,而现代社会又用离婚自由否定了中世纪的离婚不自由.进一步指出,离婚现象的否定之否定的本质在于婚姻中个人行为和社会行为的矛盾统一.婚姻从表象上是个人行为,从本质上是社会行为.既要从个人出发,保证离婚自由,又要从社会角度,保持婚姻的相对稳定性,是现代社会面临的主要矛盾.  相似文献   

7.
传统五伦源于上古尧舜禹时代,并以婚姻而建立血亲关系。它以"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等伦理规范为纽带从家庭、家族、氏族扩展到国家、社会和自然。五伦源于古人对"天地人合一"及其自然之道的认识,以仁心与睿智界定了人与人之间"两两的义务与责任",从而构建了"仁"的道德规范,其是家庭和睦、氏族和气、社会和谐的基础。当今,随着全球化与工业化进程加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了,但五伦大道所折射的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仍具有深远的生态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同性恋群体在很多社会已经被当做正常人来看待。但是正常人的婚姻自由权也必须受到一定的限制。认为应赞同同性婚姻但反对同性婚姻家庭抚养子女。这也就是说,不赞成把同性婚姻和异性婚姻等同看待。依据不伤害原则对该主张给以进一步的说明和论证。简言之,同性婚姻并未伤害社会,纯属当事人的私事,但是同性婚姻抚养子女则对社会有所伤害。  相似文献   

9.
张红 《当代地方科技》2009,(12):173-173
婚姻制度和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类似,都经历了由低级阶段到高级阶段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由人类的自然感性向自然理性以及社会理性的运动过程。其中,一夫一妻制的产生是婚姻关系从自然性到社会性转变的一个重要表征,也是社会发展的一大进步。但是,对于一夫一妻制产生的原因,基于对原始婚姻状态的认识区别,一直存在各种理论争论,本文旨在对之进一步地厘清。  相似文献   

10.
婚姻是最普遍的社会关系形式之一。婚姻形态规定着社会结构的基本特征,影响着社会的总体面貌。两汉时期处于封建社会的确立和巩固时期,政治制度的巩固和男权社会的加强反映在社会的各个方面。反映在婚姻习俗上,出现了很多男女不平等、不文明的的陋俗。  相似文献   

11.
与黑猩猩一样,人类的祖先不会和异性伴侣厮守终生。在漫长的人类社会演化史中,一夫一妻制度也并非主流。男人们为了社会的稳定和团结做出了牺牲,彼此约定每人只能拥有一位妻子,但这也不能保证婚姻的纯洁。  相似文献   

12.
西江苗族婚姻文化是其民族文化结构整体中的构成因子,是其社会结构系统下社会成员社会价值取向与精神追求的一种表达。在社会转型或变迁过程中,基于国家在场与旅游资本逻辑的双重动力系统,当地的聚落空间结构、生产结构与生活方式异变明显,文化主体与其文化圈之外的异文化新文化因素的接触、互动和交流日趋频繁,不断推动了现代语境中的个体意识与自觉意识在其传统意识观念深层结构中的嵌入与觉醒,成为当地苗族婚姻文化传统延续与现代糅合重构的基础逻辑。整体来看,当下西江苗族的婚姻文化结构既有传统的延续,又有现代的糅合,它或内隐或外显地表达了当地人的一种合理的适时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3.
当代社会文化的急速变化,引发了罗平布依族传统婚姻向现代婚姻的急剧变迁,婚姻主权下移,婚姻习俗改变.布依族当代婚姻的发展趋势是婚姻自由,即情感自由与合理规范协调统一,婚姻不再由外界决定束缚.  相似文献   

14.
家庭是人类社会一定发展阶段出现的社会现象。这里的发展阶段,与人类认识和利用自然的能力相关联,特别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发展变化促进了家庭结构和职能的变化。在初民社会,原始人类的联合是为了在强大的自然面前赢得生存的机会,这时的共同体是杂乱而不稳定的,没有所谓的亲属和家庭。经过漫长岁月自然选择规律和人类自身的观察思考,逐渐出现了婚姻的萌芽,进而形成血缘家庭。这样,古代社会成为“一个许多家庭的集合体”,而不再是“一个个人的集合”。家族,作为古代社会的细胞出现并成为社会关系中的主要角色。本文写作的目的,在于从家族法…  相似文献   

15.
俄汉亲属称谓词在区分宗族与非宗族、血亲与姻亲、父系与母系以及长幼辈分、面称、泛化、派生词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是俄汉两民族宗法发展水平不同,生育观和生育数量不同,以及文化观念和社会结构等不同。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甘肃临夏八坊回族聚居区的第一手民族学田野调查资料,结合社会学的社会冲突理论对回族婚姻冲突中的性别权力的互动关系展开讨论,认为婚姻冲突是由社会资源的不合理配置,以及男女社会角色的前置性特征而引起的。同时不可忽视的一点是,婚姻冲突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变革,重新建构了新的性别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回族女性社会地位,促进回族社会两性关系健康发展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赵明宇 《科技资讯》2013,(1):226-226
在《人类婚姻史》中,韦斯特马克对人类缔结婚姻的各种形式进行了详尽的考察。他指出,这些婚姻形式受到诸多经济因素的制约与影响,因而其实质是"实利婚姻",而不是爱情婚姻。城市的白领人群的婚姻也不会例外,仍然也不会逃脱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把《红楼梦》的叙事结构看作是一个庭园模式,从庭园的角度探讨《红楼梦》的艺术特性和思想内涵。认为庭园成了对应故事情节的空间坐标系,庭园建筑组群构成了情节的载体和联系中介。庭园模式体现了中国人的围城意识。庭园模式重视家庭内外复杂的人伦关系,以血亲关系安排故事,矛盾冲突集中在家庭内部。庭园情感生活的描述反映了传统女性的闺怨意识。庭园模式是中国农业文化的产物,它重视血亲关系、伦理道德,还与中国农业经济以家族、祠堂为生产单位和社会的组织细胞有很大关系。小说继承了庭园文学的传统,追求静态美的审美情趣,表现出悲剧色彩。  相似文献   

19.
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被誉为反映藏族人生活的百科全书。它全面地反映了古代藏族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哲学、历史、地理、道德、语言、民俗、人情、婚姻等等。其中所蕴含的婚姻事象亦是包罗万象、异彩纷呈。对研究人类婚姻史具有着极高的价值,被称为是研究人类婚姻史的活化石‘“。本文以其特殊形式“抢婚”为例论述,旨在说明抢婚发生的历史原因、实质目的、象征内涵及由此而导致的部落冲突、战争。  相似文献   

20.
当代网络技术的发展,既改变着人类的社会互动、沟通和认同,也影响了人类日常生活的结构与实践。本文分析了虚拟社区的特征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的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