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一寸金可以从尺寸、重量等概念去测量它。那么一寸光阴如何测量呢? 大家知道,光的速度是最快的,光每秒钟传播30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七圈半。一寸光阴是指光传播大约3厘米所需的时间,这是一个极短的时间,它只有10~(-10)秒。在物理中把10~(-6)秒称为微秒(μs);把10~(-9)秒称作纳秒(ns);把10~(-12)秒称为皮秒(ps);把10~(-15)秒称为飞秒(fs)。从光脉冲持续时间来划分,微秒、纳秒为短脉冲光,皮秒、飞秒为超短脉冲光。超短脉冲光的检测是科学技术发展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应用本征通道量子亏损理论(EQDT)系统地研究了J=0,1,2,偶宇称Be等电子序列(BeI—SiⅪ)的高激发态结构.得到了描述高激发态结构的EQDT基本参量(μ,U_(i))以及它们随有效核电荷数增大的变化规律.以这些参量作为输入,获得了类Be体系2sns,2snd和2pnp(双激发态)组态的全部Rydberg能级及混合系数.计算结果表明,在高激发态,我们的理论结果与实验值相对误差在10~(-5)左右.  相似文献   

3.
用密度泛函理论B3P86和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方法,在6-311++G(2df)基组水平上,计算沙利度胺(C13H10N2O4)手性分子第1~第8个激发态的激发能(ΔE)、跃迁波长和振子强度,并研究外电场对C13H10N2O4手性分子激发态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C13H10N2O4分子各激发态的ΔE随电场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即电子在有限外电场作用下不易被激发.  相似文献   

4.
激光与汽车工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早就将激光技术用于汽车工业,有许多应用已进入实用化阶段。 激光热处理 激光热处理是激光加工的第二代应用。它与传统的热处理相比具有功率密度高(>10~2瓦/毫米~2)、加热速度快(10~4~10~7℃/秒)、加热时间短(10~(-3)~10~(-7)秒)等优点,因而其热影响区小、内应力小、零件变形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激光烧蚀技术和超声分子束技术相结合,制备了高密度、低能态的自由铥(Tm)原子束。由可调谐激光制备原子电子激发态同时实现从激发态的光电离,由飞行时间质谱来探测来自不同电子激发态的光电离信号在245-266.3nm范围扫描激光波长,获得Tm原子UV区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光谱(REMPI光谱)。对于确定的激光共振波长,实验测定了不同激光能量下的光电离信号强度,进而得到Tm原子相应电子激发态的绝对光电离截面,测得的绝对光电离截面值在6.01±0.31~15.65±0.7Mb范围内。  相似文献   

6.
双葱酮的电化学还原是一个ECE过程.本文通过均相氧化还原催化作用研究此体系,以醌类作催化剂.测定了在DMF溶剂中氧化还原对A/A~7的标准电位E_(AA~7)~O=-1.166伏(相对于饱和甘汞电极),电子转移的速度常数k_(S,AA~7)~O=4.1×10~(-2)厘米·秒~(-1),构型转变速度常数k_(AD)~-=1.8×10~6秒~(-1),确定了电子转移过程A e→A~7是双葸酮还原反应的速度控制步骤.还测定了溶液电子交换反应的标准速度常数logk_s~(sol)=7.04,并确定了在均相催化反应中,歧化机理是主要的.  相似文献   

7.
原子核在俘获一个中子以后,形成复核并处于激发态,在很短的时间内发射出级联γ射线而退激。很多激发态的寿命的特征时间~10~(-13)秒.这一特征时间与MeV能量复核的慢化时间在同一数量级内,因而复核的衰变就会影响复核的运动,即处于不同慢化阶段的运动复核其发射的γ射线的Doppler位移将不同.这就是复核γ谱的Doppler展宽.Doppler展宽的γ谱形与复核的衰变常数有关,因而复核γ谱实际上记录了激发态的衰变特性.利用这一事实便可从复核γ谱上获得复合核寿命的资料.然而目前这一方法只能对寿命的数量级进行估计,不能较精确地测定寿命.本文将指出:目前的实验方法,至少有两个重要因素被忽略了,这种忽略将明显地影响到测量结果的精度.  相似文献   

8.
近十年来宇宙学工作者和粒子物理学工作者对宇宙的极早期(即从普朗克时间 t_p~10~(-44)秒到强子时代_(th)~10~(-4)秒之间的时期)的宇宙状态及演化情况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从大统一理论的观点看来,目前宇宙间存在的重子不对称状况很可能就是这个时期的粒子生成过程引起的。本文论述了这个大统一理论的粒子生成机制,同时也指出了其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和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导了一个小型中子发生器的性能和结构。在180千伏和O 5毫安氘束的情况下,T(d,n)~4He中子产额可达3×10~(10)中子/秒。  相似文献   

10.
利用全相对论组态相互作用理论方法,研究了Au33+离子由基态俘获一个电子形成双激发态(3d104s24p64d10)-1nln'l'(n=4~6,n'=4~15)的双电子复合(DR)过程。分析考虑了双激发态j=4d94f15p级联辐射退激到末态f=4d94fn'l'(n'=9,12.l'=0,2),可知DAC效应对DR速率系数有不可忽略的影响。研究分析了4d电子激发到不同壳层的DR速率系数以及在综合了分析得到对Au33+离子DR过程有明显贡献的各种因素后,进一步得到了总DR速率系数。  相似文献   

11.
一、何谓纳米技术物质是在空间和时间内运动和存在的,并且在不同的空间和时间内有不同的运动状态。表示空间长度的概念国际上通常采用米制,目前国际科技界关于1米长度的定义是”光在真空中299792458分之一秒时间间隔内行程的长度”。一般说来,1米有多长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熟知的概念。把米再缩小,1米的1/10(10-~1)为分米(dm),1/100(10~(-2))米为厘米(cm),1/1000(10~(-3))为毫米(mm)。再缩小到1米的1/1000000(10~(-6))时称为微米(um)。在70年代科技界认识水平达到微米层次后,产生了成熟的微电子技术,使电子分  相似文献   

12.
用低压汞灯照射磷酸三丁酯(TBP)体系,发现1849A和2537A能分别激发TBP分子,产生两种激发分子,前者的动力学性质和~(60)Coγ辐解产生的第一态相同,光谱研究证明这是n-π跃迁的单重激发态,其寿命均为8×10~(-8)秒,后者的动力学性质和~(60)Coγ辐解产生的第二态相同,可能为三重激发态。 用磷酸二丁酯探测烷烃激发态,已引起国内外一些学者的注意。前已报道,γ辐解TBP的主要酸性产物磷酸二丁酯与磷酸一丁酯是通过三种活性粒子中间体生成的,用多种能量接受体能明确区分这三种活性粒子,称之为第一种激发态、第二种激发态与第三种不受保护剂影响的激发态或超激态。然而对这三种态的本质尚未明确阐明。本工作对比研究了1850A和2537A紫外光解TBP体系与γ辐解TBP体系以及TBP的光谱,试图进一步了解TBP三种活性粒子的本质。  相似文献   

13.
建立含有屏蔽参数σ的铍离子Be~(2+)(z=4)和硼离子B~(3+)(z=5)的哈密顿方程.以有效核电荷数为z*=z-σ的类氢原子基态1s和激发态ns(n=2,3,…)组合的双电子波函数,作为铍离子Be~(2+)和硼离子B~(3+)的基态近似波函数.应用参数微扰法确定铍离子Be~(2+)的屏蔽参数σ=0.56350197和硼离子B~(3+)的屏蔽参数σ=0.525070444,应用参数微扰法计算铍离子Be~(2+)三级近似基态能量和硼离子B~(3+)四级近似基态能量的理论值与实验值的误差为ΔE≈10~(-4)~10~(-5)a.u..  相似文献   

14.
采用密度泛函B3LYP方法,所有C、O、N、H原子在6-311+G(2df)基组水平上,优化气相Val中性分子和带电离子基态稳定几何构型.在6-311++G(d,p)基组水平上,采用TD-DFT方法,研究气相Val中性分子、离子低激发态的特性.结果表明:随着分子获得电子数目的增加,体系能量逐渐增加;S1激发态能量与基态能量差值ΔE减小;分子荧光波长急剧增加;S2激发态电子跃迁轨道数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15.
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是一种海产重要经济贝类。本文报告从缢蛏中提取了分子量为420,000和130,000二种不同形式的碱性磷酸酶(简称APKⅠ和AKPⅡ),经不同浓度盐酸胍处理时酶的变性与失活的动力学过程。以荧光光谱为监测手段,测得AKPⅠ和AKPⅡ在0.5M、2.0、M、4.0M胍中的变性速度常数分别为0.0030秒~(-1)、0.0064秒~(-1)、0.0100秒~(-1)和0.0050秒~(-1)、0.0065秒~(-1)、0.0092秒~(-1);在0.5M胍中,AKPⅠ和AKPⅡ均保持100%的剩余活力;在2.0M胍中,AKPⅠ和AKPⅡ的失活均为快和慢二个一级的的过程,其失活速度常数分别为0.0025秒~(-1)(快)、0.00068秒~(-1)(慢)和0.0021秒~(-1)(快)、0.00041秒~(-1)(慢)。在4.0M胍中,AKPⅠ和AKPⅡ的活力完全丧失。本文中就这些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从价键理论与单原子状态理论出发,对面心立方Ni电子结构(3dn)2.69(3dc)5.24(3dm)0.66(4sc)0.25(4sf)1.16进行了研究。根据修正后的铁磁金属晶格系数,通过对Brillouin函数泰勒级数展开及取五阶近似推导出磁电子数密度随温度变化的代数解析式,并画出了曲线图,得到的变化趋势是磁电子数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此外求解了磁电子数密度随温度变化的代数解析式的一阶导数,并从一阶导数变化趋势印证磁电子数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这一规律。运用Ni磁性线热膨胀系数公式,计算了温度在0~600K过程中,线热膨胀系数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得到磁性线热膨胀系数在整个变化过程中变化并不大,数量级为10-6。最后得出取五阶近似得到的磁电子数密度函数、磁性线热膨胀系数函数表达式有普遍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B3LYP方法, 在6-311++G(-d,p-)基组水平上, 优化得到气相环境丙氨酸分子和带电离子的基态稳定构型, 并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方法研究气相环境丙氨酸分子和负离子的低激发态特性. 结果表明, 随着体系分子获得电子数的增加, 键长呈逐渐减小趋势, 第一激发态的激发能Δ E明显减小, 荧光波长急剧增加, S6电子跃迁轨道数增加.  相似文献   

18.
北京地温的年日变化与土壤的导温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讨论各层土壤温度的分布,及其月平均值的年变化,与不同天气情况下的日变化,最后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土壤的导温率,并讨论计算结果的准确度。 结果指出北京月平均地温年变化的振幅,在地面约为20℃,随深度迅速减小。在0.75米深度处,地温年振幅为地面振幅的一半。最高最低出现的月份,随深度都有落后现象。但落后的情况,两者并不相同。在25厘米下,各月月平均温度都高於0℃。 地温日变化振幅因天气情况不同,大有差别。根据某月观测纪录,最大达22.3℃,最小只1.5℃晴日远较阴雨日为大。振幅随深度减小,最高最低出现时间随深度的落后现象,晴日也较雨日为明显。 根据随深度振幅减小与位相落后计算得的导温率,因计算方法与天气情况不同,有相当大的变动范围。共平均值为。 0—1 厘米层 0.3×10~(-3)厘米~2/秒 1—10厘米层 1.2×10~(-3)厘米~2/秒 10厘米-1米层 4.0×10~(-3)厘米~2/秒 1—12米层 7.0×10~(-3)厘米~2/秒总平均值为5.0×10~(-3)厘米~2/秒。根据上述导温率的数值,以1厘米深的观测振幅为标准,所计算得的各深度振幅值,与实际观测值极为相近。  相似文献   

19.
本文叙述了冲击载荷(机械冲击10~(-2)~10~(-4)秒)下DCB试件快速扩展的实验研究工作,探索出一种新的涡流传感法。此法避免了其他各种方法的缺点,记录下整个扩展过程中裂纹扩展量——时间历程曲线,特别是开裂的起始阶段,这正是目前仍了解得最少的信息。此外,从加速度响应和位移响应波形能正确地确定开裂点和开裂时试件加载点的位移,依此容易地决定K_(IC)~(imp)值。实验表明,对于K_(IC)~(imp)随加载速率增加而增大的材料,冲击作用下尖裂纹的扩展可按等效的位移固定、静载下的钝裂纹情况——等效K_Q值计算。  相似文献   

20.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B3P86方法,在6-311++G(d,p)基组水平上,优化气相丙酮分子及带电离子的基态稳定几何构型,并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方法,研究气相丙酮分子和离子的低激发态特性.结果表明:随着分子获得电子数目的增加,体系能量逐渐增加;S1激发态能量与基态能量差值ΔE减小;分子荧光波长急剧增加;电子跃迁轨道数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