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可冕 《科技智囊》2008,(5):I0044-I0045
对于打造知名的中国企业品牌,我们总是寄予特殊的感情。一方面是因为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发现作为泱泱大国的中国,却连能够获得本国人民认同和具有忠诚度的企业品牌都寥寥无几,更别说是能够获得世界人民认同的世界知名品牌;另一方面是在面对那些世界顶级品牌企业叱咤风云的时候,我们的民族企业家的内心充斥着无奈与渴望。  相似文献   

2.
广告—一个生产形象的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广告业正在走向成熟,由“请消费者注意”开始转向“请注意消费者”。在我国商品市场相继经历了生产竞争与品牌竞争之后,“个性形象”越来越成为消费者追寻的享用价值和商品的营销卖点,市场也由此进入了一种以品牌个性为企业竞争实力表现的形象竞争时代。生产和经营品牌形象,正是现代广告产业为企业服务的核心内涵。形象是产品品牌的无形资产;是超越于产品自然属性之上的文化附加值;是存在于消费者心智中的营销价值。广告  相似文献   

3.
《当代地方科技》2001,(3):42-44
与价格、促销、广告相比,品牌是一个更难驾驭的竞争工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行各业,在不同的时期都产生过自己的品牌,但大都逃脱不了各领风骚三五年的命运,“品牌泡沫”现象非常严重。应该说。在中国,企业如何经营品牌,如何使用品牌这个营销工具,到今天仍然是一个没有真正解决的问题。启动品牌战略的前提:了解品牌建设的过程 品牌代表消费者对某一产品或服务特性、形象和性能的总体认识和好恶度。品牌能够创造价值,它既能够赢得顾客的忠  相似文献   

4.
凶神恶煞?霸气外露?2012年伊始,《壬辰年》生肖"龙"邮票刚上市,便引来众多议论。引起争议的是票面上金色团龙那双眼圆睁、张着大嘴的造型,有人认为这种形象看起来"不善",霸气逼人,像是在"向谁发威"。更有人担心:这条"凶神恶煞"的龙会不会显得太招摇?"龙的传人"用这样的龙形象代表中国,会不会又被西方舆论当做抨击中国的把柄?近年来,随着中国实力的增长和"中国威胁论"的升温,西方媒体借助龙形象来讽喻中国的方式越来越多,例如在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杂志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大到高铁、核电、大飞机,小到马桶盖、电饭煲、笔尖钢,中国制造在质量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而伴随着这场品质革命,中国品牌的形象也进步飞速。据英国知名品牌价值咨询公司Br and Finance发布《2018年全球品牌500强》报告显示,中国品牌正缩小与全球领先品牌之间的差距,中国上榜品牌在全球品牌500强总价值中所占比例从3%提升至15%。创新乃动力之源国产大飞机在10多年的筚路蓝缕中实现了自主创新。航空制造业被称为"现代工业之花",而"大  相似文献   

6.
从前在国内总觉得中国的节和纪念日多得可怕,一定是世界第一。后来在日本住了一个时期,才知道这个第一还得让给日本。日本的文化基本上是和我国很相同的。他们从前用农历,用天干地支,用鼠年、牛年、虎年、兔年、等等,一切都和我们过去相同;现在虽和我们一样,改用了公历,但月份牌和日记本上还都印着春分、秋分一类的字眼。封面上画着一条耕牛、里面写着黄道吉日的“历本”也仍然可以买到。清明、中元、中秋等节照例要过,而且过的方式也和我国过去大同小异,虽然有些方面已经加上他们自己独创的风尚了。新年吃年糕,完全像我国的一套。过年的时候,门前插一、两节青竹子,上面扎着松枝,门上还挂些竹叶、橘子、草绳、纸条一类的东西,这就有些独创之处了。2月立春的时候,日本有所谓“节分”。在这一天,家家户户要一面撒着豆子,一面口  相似文献   

7.
初识菲欧娜·吉尔摩是在龙之媒广告书店读到她的《钢索上的品牌战士》,这次重逢则更有一种亲切感——毕竟她与杜孟写的是我们本土的品牌。与从前所看过的中国品牌著作有所区别的是,这次作者是两位外国人,两位品牌战略专家,用一种全新的、超脱的、专业的眼光来审视中国品牌。从他们的视角,我们或许更能发现本土品牌的精粹与不足。而且,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中外作者的思维方式也与众不同;在叙事方面,作者采用了少见的第一人称口吻讲述每个品牌成长的故事,因而使内容更具真实性、权威性。本书撷取的十二个品牌,无一不是中国各领域…  相似文献   

8.
品牌不仅是企业财富的象征,更是国家实力的象征。品牌营销的成败,直接影响着品牌的诞生与否。因此,分析品牌营销内容,研究品牌营销策略,并结合企业品牌营销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有助于把握品牌营销的发展方向,更有效地开展品牌营销。  相似文献   

9.
当我们为业界的低价货来源纠缠不清的时候,高仿品早已借直销产品口碑的崛起而偷偷上位,蚕食着中国直销企业来之不易的品牌与市场。  相似文献   

10.
<正>终端视觉形象是指在零售终端打造的可以被消费者辨认的品牌、产品的视觉表现。终端视觉形象是品牌、产品的具象化呈现,是CIS理论中最具传播力和引导力的层面,也是品牌、产品最直接最主要的宣传手段。终端视觉形象包括门店视觉形象、门店人员视觉形象和门店内产品陈列及助销工具视觉形象。接下来,我们就结合日常生活,了解一下终端视觉形象。门店视觉形象先设定这么一个场景,有两家便利店挨着,A  相似文献   

11.
郑迎飞  陈宏民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7,41(7):1102-1104,1109
外资通过并购挤占国内市场的动机会在一定的市场条件下存在,为了识别这些条件,在Cournot模型基础上,引入了描述品牌定价实力的价格指数.该指数解释了无协同效应的并购仍然可能有利可图的原因,并指出了有利于外资挤占式并购动机存在的市场条件:主并方拥有多个竞争品牌、其他企业品牌数量较少、国内企业定价实力较弱、产品差异化程度较低以及国内市场容量较大等.  相似文献   

12.
旅游品牌的创建和管理,是旅游业发展的焦点问题。烟台市作为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在旅游品牌建设上,存在着缺乏本地特色,形象模糊,行业整体实力不强与环境基础不牢固等缺陷。针对这些问题,烟台市努力定位城市形象品牌,将“中国北方最佳休闲城市”作为城市品牌发展的总目标。培育发展旅游企业品牌,提高旅游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创新旅游产品和服务品牌,满足旅游市场的多元性需求。通过资金扶持、集团化运作、加强配套设施等,优化旅游企业外部发展环境。加强人才建设,使得旅游人才在数量、结构和素质上都能适应旅游竞争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以品牌渠道形象和渠道整合质量为出发点,通过分析线上、线下渠道形象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顾客忠诚度的影响,挖掘各渠道形象之间的互惠性,为品牌全渠道销售提供更全面的解释框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线上和线下渠道形象间的交互作用对顾客忠诚度存在正向影响,渠道整合质量的一致性、无缝性在线上渠道形象和线下渠道形象对顾客忠诚度的影响之间起到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消费者强调自我和个性需求的追求,市场日益转向多样化、个性化、细分化和复杂化,企业间的竞争也由规模实力竞争、质量竞争、技术竞争逐步转向销售手段竞争、服务竞争、品牌竞争.中国消费市场已逐步从“商品消费”进入“品牌消费”.在“品牌消费”时代,企业能否培育出自有品牌,并塑造成知名品牌,将决定一个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加强品牌规划管理与运营已成为时代的要求,成为企业现代化和成熟程度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5.
王蒲 《科技咨询导报》2009,(16):220-220
在对品牌内涵了解之后,我们看到了中国品牌所面临的一些问题。通过这些问题来逐一地对在品牌认识上的误区、操作上的误区、文化视角看中国品牌塑造过程中的失误这些方面来改进我们的观念、思想,真正树立中国品牌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16.
薛旭 《华东科技》2007,(3):77-77
2006年是中国政府将自主创新与自主品牌作为国家经济战略手段的一年,然而,同政府与企业都为创建世界名牌呼吁支持的喧闹相比,中国品牌界却是另一个现象:2006年,中国仍然没有一个品牌出现在世界百强品牌的榜单上;中国竞争性产业冲击世界水平的代表性品牌,在2006年的发展也是饱受煎熬.  相似文献   

17.
梁洋榕  张丽霞 《科技智囊》2009,(9):I0022-I0024
时光如溪水般漂流,商战如车轮般转动。当历史翻到新一天,我们回头鉴阅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历程时,应该是时候来讨论中国企业打造品牌战略思想问题了。昔日,无论中国企业在打造品牌的旅程上,是取得显赫与辉煌的成绩.还是遭遇无奈与挫折的困境,都一致性地暴露出中国企业在打造品牌上的战略思想的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18.
世界汽车品牌发展模式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品牌是在产品同质化的背景下提出的概念,本质上是为了识别,形成产品差异化,英文是Brand,原意是烙印,用来表达品牌时非常形象——如何在消费者心中留下烙印?品牌代表着企业形象、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  相似文献   

19.
王众 《世界博览》2012,(18):33-35
为国家做广告比为企业做广告更难"为一个国家推广形象比为一个企业打造品牌复杂得多,哪怕这个企业的产品再多,相比国家来说,它的影响因素和受众也是单纯的。"只要提到中国的国家形象宣传,2011年1月在纽约时代广场上循环播放了8000次的《人物篇》就是一个避不开的话题。不管你认为那个创意是神来之笔还是摸不着头脑,它都是迄今为止影响最为广泛的中国国家形象片。用中国国家形象片官方顾问、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广告系主任陈刚教授的话说:"国家形象片首先是一个广告。一个成功的广告,首先是一个激起广泛关注和讨论的媒体事件。"  相似文献   

20.
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不乏明星企业家,但真正意义上的“明星精神”却在中国企业家的群体中相对缺乏每一个成功企业的背后,都有一个出色的企业家。DELL的戴尔、微软的比尔·盖茨、GE的韦尔奇、搜狐的张朝阳、万科的王石、海尔的张瑞敏以及联想的柳传志等,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代表着企业的形象,传播着企业、品牌给公众带来的信息或者利益。按照爱屋及乌的理论,如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