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古代文献中有"昔少典氏娶于有蟜氏女,生黄帝、炎帝"的记载。其说见于《国语·晋语四》,这是古代文献中有关黄、炎二帝母族有蟜氏的最早记载。根据文献资料和考古发掘的相互印证,有蟜氏故里应在今洛阳境内,具体的讲在今小浪底镇西北、横水镇北,黄河南岸的平逢山周围是其活动范围所在。孟津妯娌遗址其时代距今5000年左右,处于仰韶晚期向龙山早期的过渡阶段,即古史所载的黄帝时代,为确定有蟜氏故里地望提供了考古依据。  相似文献   

2.
明清时期,莆田民间捐资助学慈善活动蔚然成风。在官民捐助的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中,府、县官学教育占据主导地位,其意义尤其重大。通过对地方志文献记载的爬梳,介绍明清时期莆田官民在官学领域中的捐资助学情况并探讨这一慈善活动在莆田古代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韶州正觉寺是沩仰宗仰山慧寂晚年弘法的主要道场。从余靖《韶州重建东平山正觉寺记》等文献考证,正觉寺遗址应在韶州城(今韶关市区)西面的桂山即今桂头镇一带,并不是今乳源洛阳镇的镇觉寺。  相似文献   

4.
曲米色布岩画是曲龙遗址首次发现的岩画点,可分为四期四段。该岩画是曲龙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其分期问题有助于进一步确认曲龙遗址和西藏岩画分期。文章从典型图像分析等方面指出,曲米色布岩画点系曲龙遗址目前发现的唯一岩画遗存,其时代从公元前后延续至明清时期,与遗址区内的其他遗存共同组成了曲龙遗址考古遗存的完整框架,是进一步研究遗址文化因素、分期等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将GIS空间分析方法引入山西省新石器—明清时期古城遗址的研究中,运用Ripley''s K 函数研究历史时期山西省古城遗址的空间集聚性,从地形特征分析各时期遗址的空间分布规律, 通过查阅历史资料分析影响遗址分布的自然和人文因素,利用缓冲区分析的方法分析河流的影 响。研究结果表明:新石器、春秋—秦和汉—南北朝时期的古城遗址在空间上显著聚集分布,夏— 西周、隋唐、宋—元和明清时期的古城遗址随机分布,但各时期最强聚类程度的距离不同;新石器 —明清时期古城遗址数量呈“N”型变化,各时期遗址主要分布在海拔低、坡度低的地区,有沿河分 布的特征;早期遗址分布主要依赖于气候等自然因素,后期遗址分布受政策、交通、军事防御和经 济发展等人文因素的影响加重。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有关古宣州窑的文献记载及古宣州境内已发现的瓷窑遗址的分析,认为宣州窑为五代北宋时期窑址,明代《宁国府志》中记载生产"官瓶"的窑场和芜湖县东门渡的"宣州官窑"都是曾为官府生产粗糙酒器的地方窑场,与文献记载中生产颇为精美瓷器的宣州窑具有不同的性质.而繁昌窑可能就是文献中记载的宣州窑.  相似文献   

7.
《国榷》是谈迁撰写的关于有明一代历史的著作。今本《国榷》是张宗祥通过对蒋氏衍芬堂抄本和四明卢氏抱经楼抄本及其它文献进行比对、校订、整理出版的。但书中仍有很多空缺之处,在记载景泰年间史事时,空缺达二十六处。参考其它文献考订并对其补充。  相似文献   

8.
常华 《科技潮》2002,(9):36-37
古观象台位于北京建国门立交桥的西南侧,是世界上使用年代最久、古代大型天文仪器数量最多而又保存最完整的历史文物。说起它的历史,要上溯到金代。金元时期的观象台北京地区设置天文台始自金天会五年(1127年)。金袭宋制,立太史局,设候台,当时将宋朝在汴梁(今河南开封)设置的主要天文仪器迁至中都(今北京),并由太史局修建了一座候台,贞元二年(1154年)把这些仪器置于候台之上,开始了观测工作。当时的候台遗址在今复兴门外白云观附近。  相似文献   

9.
从《吕氏春秋》《楚辞章句》到明清以来历代官修《嵩县志》,对伊尹出生的传说均有记载,但多只述遗址,不叙梗概,传说中的许多问题并不能得以明确.征之嵩县民间传说,当地许多地名都很巧妙地嵌入故事当中.将传世文献与民间传说互相结合可以发现,伊尹极有可能是野合而生.  相似文献   

10.
今存巢湖小调类民歌中,属曲牌体音乐的小曲传承于元明清时期。通过对最具代表性的【银纽丝】【倒板桨】【边关调】等小曲的历史渊源、传播区域、音乐形态和演唱方式的变迁研究显示:第一,在诸多巢湖小曲中,【银纽丝】和【绣荷包】较完整地保持了该曲牌早期的音调框架;第二,【边关调】传入巢湖的时间不迟于康熙中期;第三,文献记载被之弦索的小曲,传入巢湖后衍变为以清唱为主的短小结构;第四,巢湖小曲与长江流域尤其是江苏音乐文化的影响和互动较多。  相似文献   

11.
《草堂诗余》是一部“重北宋、轻南宋”,独尚绮艳婉丽词风的一部词选,在流传中享有盛名,尤其在明代流传甚广,对明代词风、词学观念产生了深刻影响.清初承袭明代词风、词学观念之影响,且为反拨明末淫靡词风,《草堂诗余》在清初一时被重新接受.但由于《草堂诗余》取径狭隘,以绮艳婉丽为词风本色,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晚明淫哇之风,但最终无法避免流入淫靡,且受当时社会情况、清廷文化政策之影响,《草堂诗余》受到了批判,乃至最终摒弃  相似文献   

12.
中日文学的影响是双向的,近代以前主要是中国影响日本,近代以来主要是日本影响中国。日本的神话传说就有中国的成分,汉文学成为日本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游仙窟》是对日本文学产生深刻影响的唐代传奇,自居易是深受日本文坛欢迎的唐代诗人,日本江户小说的繁荣是中国明清小说影响的结果。历史上著名的遣唐使既学习中国文学和文化,也带来了日本的文学和文化。明代有了日本和歌的翻译,明清时期中国出现日本题材的文学创作。明治维新以后,中国文学在文学观念和理论、文学思潮和运动、文学形式和表现技巧受到日本文学全方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荀子学说的历史命运复杂而多变。自汉代以后,荀学日渐衰微;但同时也哺育、影响了为数众多的思想家和学者。对荀书首先加以校理的是西汉的刘向。唐杨倞校注《荀子》后,历经宋、元、明,直至清代校勘、考订者有多家,而王先谦的《集解》堪称善本。  相似文献   

14.
清词“中兴”局面的形成是多方面合力作用的结果,唐宋词在明末清初的广泛传播是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在明未清初,唐宋词主要是通过纸本的方式传播的,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词籍传播”,当时词籍的传播途径主要是唐宋词籍的汇刻和唐宋词选的重印,其中唐宋词选重印者主要有《花间集》、《草堂诗余》、《绝妙好词》和《乐府补题》等,这些词籍在不同时期的传播间接地反映了明末清初词学观念的变迁。  相似文献   

15.
《宋诗钞》是清代一部很有影响的宋诗选本,其版本现存尚可考知的共有七种。其中清康熙十年三余堂藏版的《宋诗钞选》目前学界尚无人提及,更令人十分疑惑的是它竞与《宋四名家诗》有着完全一样的“柴望叙”,这极有可能是书商在编刊时的误孱所致。  相似文献   

16.
在对唐代大历浙西联唱的地域影响考察中,湖州雅集的郡守宾客唱和风尚是不容忽略的。其上承晋宋以来的郡守宾客唱和遗风,下启赵宋的郡牧文豪集会风气,截然不同于明清以地域文化精英为雅集主体的文会流风。以郡守宾客为集会主体,历代郡守修造、雅集的亭堂楼台为集会场所,以宴游饯别和人文旨趣为集会主题和格调,充分展现了唐宋湖州雅集风尚的主要特征。唐宋湖州雅集风尚对其地的文化品格建构颇有贡献,同时对明清湖州的文会兴盛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明代公讳,认为明代公讳相对于我国避讳历史上的汉、唐、宋、清四个高潮时期宽疏,其原因为:继承了元代避讳不严的遗风,创“五行”加“字辈”取名法厘定世系的限制;明代开国者出身卑微,于前代的典章制度不熟悉;明代理学与心学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扶乩是民间的占卜问疑风俗,明清时期成为文人士大夫的风雅游戏。《阅微草堂笔记》中收录的34则扶乩故事,一方面描绘了清代士大夫的风雅生活,另一方面反应出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批判,扶乩这种民间风俗在《阅微草堂笔记》中因而多了一份道德说教的色彩。  相似文献   

19.
明朝末年,已成为清朝藩属国的朝鲜仍派人与明朝进行秘密联络。于是,一些明军将领便产生了“联鲜图奴”的想法。崇祯十三至十五年,副总兵王武纬先后三次率船队由登州出海,与朝鲜方面建立了初步的联系。但明朝在明清战争中居于劣势,并不能提供强大武力支持朝鲜公开反清,朝鲜与明朝并未能达成正式的盟约,“联鲜图奴”之议最终只能流于空想。  相似文献   

20.
时间副词"偶尔"是由单音节副词"偶"和词尾"尔"构成的附加式双音节副词。副词"偶尔"始萌芽于魏晋六朝时期,在魏晋时期就有了固化成词的用例,在唐宋时期,诗词中偶有出现,但"偶尔"最终大量应用还是在明清时期。汉语词双音节化是副词"偶尔"的词汇化的基本动因,"偶尔"形成早、成熟晚是与副词"偶"、"偶然"之间竞争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