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8 毫秒
1.
在人类创造的各种精神文化中,文学和宗教恐怕是历史上最能潜移默化大众心灵的两种形式。它们互为表里,相互交融和影响。从《圣经》到《红楼梦》,从荷马到托尔斯泰,文学里边都有宗教;从佛教的梵经和变文到基督教的赞美诗和圣剧,宗教里边也有文学。更重要的是宗教的一些观念源远流长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积淀,从而使文学因受不同宗教文化传统的影响而呈现出不同的风采。从西方文学史来看,西方文学与宗教的交往显得格外活跃,中古文学浓重的宗教色彩众所周知。从近代文学到现代文学中没有受到宗教幽灵…  相似文献   

2.
中国将具有时代特征的审美情趣渗透入绘画理论中,使得佛教的文化艺术逐渐中国化,最终融合了道教儒教的文化艺术理念,汇入中原文化的母体之中,成为传统文化的延续和补充。形成了具有意象神秘主义的中国传统绘画理论。而西方的基督教文化及其衍生的具象唯物精神,则根深蒂固地渗透进西方美术理论体系中。中西方绘画理论体系走上了意象神秘主义与具象唯物精神两种截然不同的发展方向,宗教对其精神内涵的影响和形成的作用无疑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3.
基督教和佛教之于中国,同为外来的宗教文化,它们在中国的传播又都有着漫长的历史,而二者在中国传播的命运却相去甚远;佛教融入中国文化,并与儒、道两家一起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而基督教却一直未能彻底融入中国文化,至今仍处于中国文化的异已地位,究其原因,系由它们各自作为一种宗教文化所属的地域与中国有着不同的地缘关系,在中国采取的不同的传播策略,在中国传统的时机不同,以及它们不同的处世观所致。  相似文献   

4.
本文将不同历史时期佛教和基督教在华传播情形作一比较,得出两种外来宗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之间发生的依附和碰撞,进而阐明中国固有文化对外来文化所具有的排斥性、开放性与包容性。  相似文献   

5.
洪聿 《科技信息》2008,(7):113-114
本文从中国、日本、韩国三国的宗教状况出发,深入剖析了三国国内佛教,基督教等宗教的影响和国民的宗教观念,并以佛教为例论证了从宗教方面进行东亚合作的可能性,虽然东亚宗教状况似乎存在着相似之处,但事实上仍有较大差异,通过宗教为东亚合作奠定文化基础仍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中国的儒教、佛教、道教和西方的犹太-基督教等主要教派的技术观进行梳理,便可发现宗教和技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关系,既有血与火一般的对立和冲突,也有共生和共融,更有互不相干之时。技术和宗教各有其存在的空间,技术主要是同客观的物质世界打交道,宗教主要是同世界的价值观念打交道。技术虽能解决人类物质文明方面的问题,却不能完全解决人类精神文明和精神归宿问题,而且技术本身还有关乎造福人类抑或贻害人类的发展方向问题。为确保技术沿着造福人类的方向健康发展,需要诸多社会力量和文化因素的协同作用,而宗教无疑是其中一种重要的力量和因素。  相似文献   

7.
吴冬梅 《科技信息》2009,(16):109-109
本文试图探讨中国佛教与西方基督教两大宗教中人、神或佛在教义中地位。信众修证道路以及生死观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运用弗莱的“向后站”理论审视剖析王安忆的《长恨歌》,指出《长恨歌》世俗素材都是对于宗教精神的暗示。这一暗示揭示儒学的现世快乐追求、基督教的灵魂拯救、佛教的人生超脱都无法让人类安身立命,从而引发对宗教与人类生存的关系的疑问。  相似文献   

9.
基督教与近代西方文化在朝鲜半岛的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传播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内容,而宗教传播又是文化传播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基督教与西方文化的这一关系在近代朝鲜半岛表现得非常明显:首先是近代早期朝鲜的知识分子被以基督教为中心的西方文化所吸引,使基督教得以在朝鲜半岛扎根,并使西方文化在这里进一步传播。继而是19世纪后半期开港以后,西方传教士的不断到来,使基督教和西方文化在朝鲜半岛以更大规模传播,并在朝鲜半岛的近代教育和文化“启蒙”运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世界各民族给相同的数字赋予了不同文化含义,体现了其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本文从神话传说和宗教观念方面来揭示数字"三"所代表的文化含义及其产生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知识,探讨了远古神话中有关于数字"三"的内容,另外也从现代宗教的角度分析了数字"三"所蕴含的独特文化内容,分别叙述了佛教、道教、基督教以及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三"所蕴含的宗教思想,从而揭示出不同文化形式中数字内涵的异同。  相似文献   

11.
徐菁 《当代地方科技》2010,(20):167-168
基督教作为一个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目前世界上信徒最多的宗教,在西方文化的发展中拥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基督教对西方各时期的政治、经济、人文、社会、科学,对西方世界中共同的标准、价值观、风俗等等方面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是构筑西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世界了解西方文化的钥匙。本文将讨论基督教对西方文化中政治和文学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刘勇 《科技信息》2011,(10):I0155-I0155
基督教在日本的传播经历了一个非常坎坷曲折的历史过程。一种异质宗教的传入,必然与既有的宗教产生碰撞,基督教在日本主要是和神道教、佛教和儒教产生冲突,同时包括了布教携带的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的冲突,斗争形式主要是通过宗教思想的冲突展开。  相似文献   

13.
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政治稳定、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此时,佛教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东传日本具有其历史必然,已不仅仅是一种宗教交流。同时,佛教经过印度、朝鲜特别是中国长时间的吸收沉淀,融合了各民族的精神与文化,更是对日本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1 在西方,宗教的影响无所不在,无处不有。西方文明基本上是基督教文明。西方人的思想、文化、伦理、道德、价值观念……无不受基督教的深刻影响。其中,文艺和宗教,更是一对孪生兄弟。从原始图腾到一神崇拜,原始艺术曾作为宗教的伴侣而出现。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宗教和艺术互相影响,共同发展,形成了两者的许多“共性”。宗教力图同化艺术,使之成为自己的附庸;艺术则竭力摆脱宗教的羁绊,表现自己的主体性,寻求自我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三个方面对中国主流宗教与基督教精神进行了比较 :中国宗教以人为中心 ,基督教以神为中心 ;中国宗教追求现世的幸福 ,基督教强调来世的完满 ;中国宗教比较宽容 ,基督教则比较独断。  相似文献   

16.
世界上的宗教,如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等,不管教义怎么不同,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即认为世界的大劫难总有一天会到来,人类文明将会无可避免地走向终结。而科学家们又从地球上无数的史前文化不解之谜中得出推导和猜测,在我们现人类诞生以前的  相似文献   

17.
世界各民族历史上有过众多的宗教,而产生了较大的世界性影响的宗教不过三种,即目前人们公认的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这三种世界性宗教,在人类的思想发展、哲学、伦理等方面部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这是不言而喻的,人们从中也看到这样一种有趣的现象,即  相似文献   

18.
与其它地区相比,新疆宗教文化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主要表现在认同性、传承性、适应性、共存性、民俗性等五个方面,原始宗教遗存、道教、佛教、伊斯兰教等文化在新疆的长期发展中对新疆的民族形成及新疆统一于伟大的祖国中产了极大的影响作用,因此认同性是新疆宗教文化的首要特点。新疆各宗教在历史的演进中,不断地变化以适应社会的变化,既保持了历史传统又有所突破,传承着新疆古老的文化。而外来的宗教文化如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东正教等文化在与新疆本土传统宗教的碰撞与包容中,逐渐融入新疆历史文化中,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使之具有适应性。不同宗教的文化,长期以来在新疆荣辱与共、共同发展,形成了多元共存性的特点。在宗教活动融入新疆传统文化、日益本土化的进程中,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新疆宗教文化,使民俗性成为新疆宗教文化的又一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9.
试论北京历史上的教堂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人类社会发展历史来看 ,每一社会都有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宗教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表现在哲学、伦理、建筑、艺术、音乐、绘画等有关的方方面面。中外宗教不仅丰富了中国的文化内容 ,成为中国历史文化的一部分 ,而且已经与中华民族文化交融为一体。从历史上看 ,基督教自唐朝贞观年间传入中国后 ,就揭开了在北京地区建堂传教的历史。基督教文化与北京传统文化经过长期的冲撞、吸纳与融合 ,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北京教堂文化。北京教堂文化构成了北京地区丰富多采的教堂文化人文景观。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文化是人类文化史上的瑰宝,它不仅有着丰富多彩的内容,而且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文化,作为广义的生活方式及其精神的表述,必定会对人类的一切活动产生深远的影响。古代体育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产生和发展必然受到广阔的文化背景的巨大影响,同时它对中国文化的生成、发展、补充也起到不可缺少的作用。基于上述这样一种认识,鉴于目前体育史研究中视野狭窄、就事论事的研究状况,本文试图把古代体育放在文化学的视野中加以考察,努力从历史的、社会的、民俗的、宗教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