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1 毫秒
1.
江泽民同志访问美国时,在美中协会等六团体举行的午餐会的演讲中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始终坚持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而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一个关键性问题,是如何认识和对待私有制成分或因素。这个...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的公有制理论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一、公有制没有纳入社会主义本质内容。二、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这包括两个含义:第一个含义,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拒绝私有化;第二个含义,社会主义必须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反对单一公有制。三、在有关公有制和公有制主体地位的认识问题上,提出了一些重要思想: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多样的,混合所有经济中也有公有成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更要注重公有制的内容和质量;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非公有制不等于发展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3.
纵观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之历史,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有两种论述。其一是马克思的论述,社会主义的本质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其二是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目前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接受,而对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却产生了很大的分歧。有的坚持,有的怀疑,有的否定。我认为对这两种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不能厚此薄彼,非此即  相似文献   

4.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一个紧迫而艰巨的重大任务,就是要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大力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本质体现。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防止和治理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最根本的是要坚持社会主义,积极推进保障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5.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们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方针。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的一条根本原则 ,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要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及其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在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主张“全盘西化”的人散布的种种谬论中,“经济私有化”是突出的一个。他们说:“政治民主要有强大的经济基础”,而这关键是“产权问题”,要“用私有制、市场经济代替公有制、计划经济”(万润南、刘晓波)。他们企图先在中国制造一个“中产阶级”作为靠山,进而全面颠复社会主义制度。为此,他们还杜撰了种种所谓“理论”。为了坚持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方向,让帝国主义“和平演变”美梦彻底破产,必须揭露“经济私有化”思潮的反动实质。  相似文献   

7.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方针。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的一条根本原则,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要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及其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前理论界对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论述的“五句话”,在理解上存在着三个主要分歧。“五句话”是邓小平社会主义的特殊本质规。社会主义本质是社会主义一般本质和社会主义特殊本质的辩证统一、马恩社会主义本质观,是马恩社会主义一般本质观(“消灭私有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马恩社会主义特殊本质规(“通过暴力革命,消灭私有制”)的辩证统一。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观,是邓小平社会主义一般本质观(“以公有制为主体,实现以人为核心的社会全面发展”)与邓小平社会主义特殊本质观(“五句话”)的辩证统一。完整科学地把握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观,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要实现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有机结合,一是要坚持公有制占主体,二是要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三是要努力寻求市场经济条件下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只有这样,我们搞的市场经济才称得上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才能最终走向成功。  相似文献   

10.
关于分配问题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富分配问题是我国当下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生活中面临的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小平同志晚年就十分重视这一问题。作者认为,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研究和处理分配问题。生产决定分配,是我们把握分配问题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当前两极分化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形式。巩固和加强社会主义性质的公有制经济是消除两极分化,从根本上解决分配问题,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理论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科学水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突破了原来有关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旧观念,认为社会主义不仅存在多种形式的公有制,而且存在多种非公有制经济;二是打破了过去在分配问题上的平均主义,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形式,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三是纠正了以往离开生产力抽象地谈社会主义的情况,强调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2.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就提出允许一部分和地区先富起来,带动其他地区和个人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这是一个大政策,一个能够影响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政策。邓小平同志说: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①。1992年初,他在揭示社会主义本质时,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最终结果归结为共同富裕③。本文拟就邓小平同志的共同富裕思想作一探讨。长期以来,富裕与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并未解决。斯大林在联共第十七次代表大会报告中提出:"消灭贫穷现象并把穷人提高到达富裕生活水平",但对农民过多的收取又违背…  相似文献   

13.
社会的和谐必须有赖于社会各阶层的共同富裕。在当代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走上和谐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客观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根本要求和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4.
共同富裕思想,是邓小平同志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沦的一个重要内容。正确认识和深刻领会这个思想,对于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深化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一、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标要求让全体人民都富裕起来、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共产党人革命和建设的最终目的,是社会主义的目标要求。早在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时就预示:社会主义将“通过社会生产”,“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斯大林也曾说过:“社会主义不是要大家贫困,而是要消灭贫困,为社会全体成员建立富裕的和文明…  相似文献   

15.
共同富裕是邓小平在探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提出的科学构想.邓小平批判了“宁要穷的社会主义,不要富的资本主义”的错误思想,指出社会主义也应该是富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的富应该是共同富裕,而不是“两极分化”;进而提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是“部分先富,从而为中国走向富强指明了方向.共同富裕及其实现问题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6.
结合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概括地论述唯物辩证法发展观,联系社会主义公有制,论述对社会主义本质内涵的完整准确的理解;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题中应有之义;离开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前提,谈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和实现共同富裕,既不现实又不可能,亦有违邓小平同志的本意。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同志代表中国第三代领导集体,在国庆四十周年大会上指出:“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我们要继续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发展多种经济成份的方针。”坚持这个方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经济的优越性,促进我国经济的更快发展,绝不是要削弱或取消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更不是要实行经济“私有化”。一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8.
准确理解马克思的公有制观,首先必须准确理解生产资料社会化的若干含义及相互关系,其次必须准确理解生产资料的法权占有与劳动占有,区别劳动占有与劳动人民占有,马克思的公有制是劳动占有的公有制(劳动公有制)。基于这一理论前提,作者讨论了若干热点问题:公有制与社会主义本质,公有制与生产力水平,重建个人所有制,国有企业改革,股份制,个体经济,公有制为主体,公有制与计划市场,马克思的“失误”,等等。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一些顽固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极力贩卖两种制度“趋同论”。他们抹煞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本质区别,模糊两者的界限;否定社会主义基本经济特征,丑化公有制,美化私有制;否定按劳分配,否定计划经济,主张实行完全的市场调节,在价值观念上鼓吹“一切向钱看”。这些主张实际上就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趋同论”的中国版。有的甚至把我国的改革开放也说成是“趋同”,认为合资企业、经济特区、一国两制就是当代中国“社”与“资”趋同的“实证”。这是别有用心的歪曲。“趋同论”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思想包含一系列内容:必须坚持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必须坚持区域经济和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坚持可持续的发展;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高度统一;必须坚持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必须坚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必须走改革开放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