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对α-溴代肉桂醛的合成条件作了研究,肉桂醛与溴素的加成反应选择冰醛酸的溶剂为宜,脱溴化氢的反应以选择无水碳酸钾为优,加料摩尔比为1:1:0.75,产品收率以肉桂醛计可达86%。  相似文献   

2.
素馨醛(α—戊基肉桂醛)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庚醛和苯甲醛为原料在碱性介质中缩合合成α—戊基肉桂醛.讨论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投碱量对产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利用水杨醛与肉桂醛的氧杂迈克尔加成/羟醛缩合反应合成手性苯并吡喃,并对影响反应的因素进行考察,比较了溶剂、有机小分子酸、有机小分子碱、有机小分子酸碱混合使用、硅基Lewis酸和水杨醛与肉桂醛的物质的量之比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以脯氨醇硅醚为催化剂,二氯甲烷为溶剂,4-氯苯甲酸为添加剂,n(水杨醛)∶n(肉桂醛)=2∶1时,反应可以达到93%的产率和83%的ee值.  相似文献   

4.
以氨基葡萄糖硫酸盐为原料,分别与苯甲醛、水杨醛反应合成Schiff碱,设定不同的温度、反应时间、投料比,采用正交实验找到较优化的反应条件.再分别用2种Schiff碱和七水硫酸锌反应,考虑物料比这个单因素,合成Schiff碱锌配合物.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45℃,反应时间5 h,反应物投料比1:2时,苯甲醛和氨基葡萄糖形成的Schiff碱收率为42.81%,水杨醛和氨基葡萄糖形成的Schiff碱收率为74.01%.在物料比为1:2时,苯甲醛Schiff碱合成的锌配合物收率较高,达到53.49%,水杨醛Schiff碱合成的锌配合物收率达到80.00%.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碱浓度对糠醛歧化反应中醇收率的影响,得出了最佳碱浓度,并将收率由65%提高到75.9%.采用固体催化剂氧化亚锡催化合成乙酸呋喃甲酯,分析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醇酸比对酯收率的影响,得出最佳反应条件,酯收率为80.9%.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以妊烯醇酮为原料,经过催化加氢、Mitsunobu反应、碱解、酸解等步骤,合成丝胶树碱,收率约61.0%。  相似文献   

7.
以庚醛和苯甲醛为原料在碱性介质中缩合合成α-戊基肉桂醛,讨论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投碱量对产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了高效合成具有喹啉并硫吡喃骨架的化合物,以新型底物2-异硫氰酸酯肉桂醛为起始原料,经过一个分子内森田-贝利斯-希尔曼反应,高收率地得到了2-巯基-3-喹啉甲醛,2-巯基-3-喹啉甲醛能与缺电子烯烃发生麦克尔/环化串联反应.结果表明,森田-贝利斯-希尔曼反应能高收率且高选择性地合成喹啉并硫吡喃衍生物.该方法具有条件温和、收率高、非对映选择性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3-氨基丙烯酸酯碳酰化制备α-取代的β-氨基酸脱氢衍生物的反应条件.实验以溶剂、碱、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比例(底物/L,酰氯/吡啶)为反应参数对该反应的条件进行优化,发现当底物、乙酰氯、吡啶三者的比例为1:2:2至1:4:4,以环己烷作溶剂,以吡啶作碱,反应温度控制为0℃时,3-氨基丙烯酸酯的碳酰化反应得到较好的收率.  相似文献   

10.
在无溶剂条件下用微波辐射及相转移催化合成肉桂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肉桂醛为原料,在微波辐射及相转移催化剂聚乙二醇-600催化作用下由SiO2/Na2CO3-NaOH混合碱促进的无溶剂一步法直接制备肉桂腈.确定的最佳反应条件是:肉桂醛与盐酸羟胺摩尔比1:1.4~1:1.6;对应每1mmol肉桂醛,SiO2的用量为0.25~0.30 g;催化剂为PEC-600和Na2-NaOH(7:3,摩尔比),彻底研磨后用微波辐射功率为520 W,反应时间为5 min,制备效果最佳.在此条件下,从肉桂醛制备肉桂腈的平均得率达86.9%.  相似文献   

11.
气相色谱法测定右归胶囊中的桂皮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气相色谱测定中成药右归胶囊中桂皮醛的含量,以PEG-6000作固定相,采用苯甲醇作内标液,并进行了回收率试验,桂皮醛平均回收率为95.48%( n=5),RSD为1.10%。  相似文献   

12.
根据肉桂醛气流两相臭氧化反应的特点,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考察肉桂醛质量分数ω,反应温度T,空塔气速Ug三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肉桂醛臭氧化反应传递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范围内肉桂醛的质量分数,空塔气速对反应的转化率和选择性均有显著影响,同时肉桂醛的质量分数与空塔气速的交互作用对选择性有显著影响,而温度及其它各因素间交互作用对反应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3.
气相色谱定量分析中药有效成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止泻殖 丸中的有效成分进行了提取,通过对冷浸,超声,回流,索氏提取等4种提取方法的比较,发现索氏提取的效率最高,以邻硝基苯酚为内标,对不同批号的3组止泻镇痛丸中的薄荷醇,肉桂醛和丁香酚的质量分数进行了气相色谱定量测定,结果表明,3批样品之间薄荷醇和丁香酚的质量分数相当,但肉桂醛却有较大的变化,标准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在0.99986-0.99999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3%,加标回收率在98-101.9%。  相似文献   

14.
以异烟肼、肉桂醛为原料,用溶液法合成了异烟肼缩肉桂醛Schiff碱,用溶剂热法合成了锌(Ⅱ)的配合物,分别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对配体和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进行了抑菌性和抗氧化性研究。  相似文献   

15.
川陈皮素(Nobiletin)是存在于柑橘皮中的一类多甲氧基黄酮(Polymethoxyflavones,PMFs),具有抗炎、抗肿瘤、改善肥胖和胰岛素抗性作用.但川陈皮素的低水溶性和高结晶性导致其生物可利用率低.该文利用壳聚糖与乳化技术制备肉桂醛/壳聚糖微球,并用于包载川陈皮素.结果表明,肉桂醛/壳聚糖微球的形成及其结构与原料复配比、贮藏时间、贮藏温度(室温、50℃)有关.肉桂醛含量较高时,有利于微球的形成,且外貌更规整.空白壳聚糖微球在酸性条件下易于溶蚀瓦解.肉桂醛/壳聚糖微球通过碱性条件室温静置处理或50℃加热静置处理,其质地更为坚硬,且结构更致密,在酸性条件的稳定性提升.体外释放实验表明,肉桂醛的含量较高时,川陈皮素释放速率较慢;经室温处理或热处理后的微球能更好地控制川陈皮素的释放.体外模拟消化实验表明,乳液中川陈皮素生物可给性为60.8%, 室温处理的肉桂醛/壳聚糖微球中川陈皮素生物可给性为48.3%, 热处理的肉桂醛/壳聚糖微球中生物可给性为33.3%. 所得结果显示,包载川陈皮素的肉桂醛/壳聚糖微球能有效控制川陈皮素在胃肠道中的释放.  相似文献   

16.
β-环糊精(β-CD)/肉桂醛包合物的形成大大改善了肉桂醛的物化性质,通过TG-DSC和UV-vis分析,表明β-CD与肉桂醛形成了摩尔比为1∶1的包合物,298 K时的包结常数为328.8 M-1.通过变温UV-vis实验得到了β-CD与肉桂醛包结过程的热力学参数,ΔH为-53.71 kJ.mol-1,ΔS为-0.132 kJ.mol-1.K-1,ΔGθ为-14.35 kJ.mol-1,表明此包结过程是一个焓驱动的放热的自发过程.最后,用PM3对β-CD/肉桂醛包合物的最稳定结构进行了分子模拟,认为肉桂醛的醛基位于β-CD的大口端,与β-CD的仲羟基存在着氢键作用,与实验表征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7.
本文探讨了3-乙酰基酚酮与TMB等芳香醛的羟醛缩合反应.3-乙酰基酚酮与TMB、丁香醛、胡椒醛等取代醛反应分别生成3-[3,4,5-三甲氧基]肉桂酰基酚酮、3-[4-羟基-3,5-二甲氧基]肉桂酰基酚酮、3-[3,4-亚甲二氧基]肉桂酰基酚酮,与桂皮醛反应生成3-[5-苯基-2,4-戊二烯酰基]酚酮等四种新化合物.其结构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及元素分析得以证实  相似文献   

18.
目的:优选糖网合剂的水提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以桂皮醛含量和干膏率为评价指标,以加水量、煎煮次数和煎煮时间为考察因素,确定糖网合剂的最佳水提工艺.结果:最佳优化工艺条件为加12倍水,提取三次,每次0.5小时.结论:优选出的提取工艺合理可行,质量可控.  相似文献   

19.
肉桂醛与氰化钠,吗啡啉在对甲苯磺酸的存在下一步缩合生成2-苯基-4-(4-吗啡啉基)-2-丁烯腈,反应条件温和,收率高达86% ̄87%,其结构经光谱分析得到确定。  相似文献   

20.
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了Co-B/SiO2非晶态催化剂,测定了其在液相肉桂醛(CMA)选择性加氢反应中的催化活性以及不同反应时间内CMA的转化率和对肉桂醇(CMO)选择性。研究表明:(1)Co-B/SiO2非晶态催化剂中,最佳Co负载量为ω=3.7%,反应3h后,CMO的得率可达到78.7%,此时,CMA的转化率为93.3%,对CMO的选择性达83.3%;(2)Co-B/SiO2非晶态催化剂的热处理晶化导致其催化活性和选择性显著下降;(3)Co-B/SiO2非晶态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明显优于其他Co-基催化剂,包括晶态Co-B/SiO2、Co/SiO2和Raney Co催化剂。通过动力学研究以及催化剂的系列表征,如ICP、XRD、DSC、SEM、XPS等,初步讨论了Co-B/SiO2催化剂优良催化性能与其非晶态结构及表面电子态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