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对中空纤维的配料、抽制、粘结、涂层作了简要叙述。讨论了聚砜含量和添加剂对分离效果的影响;喷头到凝结槽的距离对分离效果和渗透速率的影响;涂层条件对分离富氧浓度和渗透速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膜分离技术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新型的分离技术之一。它对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如渗透分离制富氧,渗透分离回收氦和氢以及渗透分离从天然气脱水等。它涉及物理化学、界面化学、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化学、化学工程、生物物理等科学范围。本文着重讨论膜分离技术在气体渗透方面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导了中空纤维分离空气制富氧的原理,以及研制医用中空纤维富氧机的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4.
由浙江大学材料系承担的省科委项目“分子筛变压吸附法制备富氧”,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已研究成功。该装置是在常温下利用变压吸附技术对空气中的氧、氮进行分离,达到输出富氧的目的。与传统的低温空气分离相比,变压吸附法制备富氧具有投资省、设备占地面积小、工艺流程简单、操作维修方便、易于实现自动控制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为配合年产一万吨合成氨重油气化工艺,丹阳化肥厂1971年起开始了分子筛制富氧的试验研究。在小试验数据的基础上设计了每小时产50—55%的富氧2000—2400米~3(相当于1000米~3空分设备)的分子筛装置。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反复试验,于1973年2月制取了富氧,用于重油气化造气,制得了合格半水煤气。经过十个多月的连续运转,生产了1800吨合成氨,取得了一些工业生产的数据,为化肥工业进行原料路线改革,增添了一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两塔径向流变压吸附制氧实验装置,研究了径向流吸附器的气体流动型式、外流道宽度和流道结构对制氧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变压吸附制氧,径向流吸附器采用向心流动最为合适;在实验条件下,外流道宽度减小到13 mm时,氧和氮分离效果最佳;与Z型流道相比,Π型流道结构改善分子筛的利用率,产氧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医用化学制氧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化学制氧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一般家庭、农村、边远地区基层医疗单位产生氧气的简易化学制氧装置。目前市场上的几种氧发生器,存在着产氧量少、产氧流量不能调节、催化剂消耗量大等缺点。 本制氧装置,包括托架、反应室、固态催化剂、洗气室、导气管、碎  相似文献   

8.
在稳态膜渗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非稳态渗透流程.该流程是一种循环操作过程,每一周期包含加压、抽真空以及排空三个阶段. 实验研究了加压时间、抽真空时间和排空时间对空气分离制氮的产品平均纯度、产率和回收率的影响,并与稳态渗透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随着加压时间的延长,富氮气体的平均纯度、产率以及氮气回收率均会上升;延长抽真空时间可以提高富氮气体平均纯度,但会降低富氮产率和氮气回收率;适当延长排空时间可以提高富氮气体平均纯度、产率和氮气回收率,但排空时间过长将会导致富氮产率和氮气回收率下降. 本文提出的变压渗透过程能够得到比稳态渗透更高的富氮纯度,但富氮产率和回收率要低.  相似文献   

9.
食品保鲜库的降氧是降低呼吸作用,延长贮存寿命的重要措施,当前实际中采用的抽气充氮、燃烧化学药品等方法来降低氧分压,往往有设备投资大、成本高等缺点。本文提出利用氧的顺磁特性来分离以达到降低氧分压。设计了多种分离装置,并对分离效果进行检测,证明一级分离可降低2—4%的氧,显示该项技术的应用前景。它不仅可以用于保鲜贮存,还可利用富氧端供医院及高原缺氧地区急救之用。  相似文献   

10.
氧离子-电子混合传导陶瓷氧化物可以广泛用于空气分离制氧、碳氢化合物氧化膜反应器以及气体传感器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电极等,越来越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对氧离子-电子混合传导陶瓷氧化物、合成方法以及在作为氧渗透膜方面的应用等作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1.
产业     
《科技潮》2012,(11):7
我国最大富氧助燃节能装置投入运行日前,由山东烟台华盛燃烧设备工程公司研制生产的国内最大富氧助燃节能装置在中国天瑞集团汝州水泥有限公司正式投入运行。测试表明,水泥炉窑火焰温度提高了200℃,节煤率提高8%以上。该节能装置的成功运行,打破了水泥行业传统使用空气助燃的历史,标志着我国工业炉窑节能改造技术达到了新的高度。对建材行业的窑炉进行富氧(全氧)燃烧节能改造是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重点资金支持的项目,"十二五"期间建  相似文献   

12.
多元酸交联聚乙烯醇膜渗透汽化分离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多元酸作交联剂与聚乙烯醇(PVA)进行反应制得渗透汽化膜,对水-乙醇进行渗透汽化分离。研究了膜溶胀平衡过程,考察了料液组成对膜渗透汽化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系统通过物联网技术构建一个医用PSA制氧设备的远程检验和实时监控信息化平台,利用信息系统的强大分析处理能力,来整合省、市、县各级医院,社区医疗服务机构以及生产单位、医疗器械检验中心等资源,实现对各医疗单位PSA制氧设备的实时监控和检验信息共享,并缩短检验周期,提高检验工作效率。通过时间序列预测技术,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制氧设备实施预警,提高设备抽检工作的精准性。系统采用SpringBoot和Vue框架实现前后端分离开发,并应用WebSocket实时通讯、ARIMA建模和FreeMarker报表生成等技术,实现系统的研发。  相似文献   

14.
基于实验和模拟研究了高原低气压环境富氧室内局部弥散供氧圆形出氧口供氧特性.结果表明,高原低气压环境局部弥散供氧流动轴向最大速度和氧气摩尔浓度均随轴向距离增加而衰减,且在轴向0~1.5m范围内具有很大的速度梯度和浓度梯度.不同海拔高度上弥散供氧形成的富氧区域形状是相似的,为"半椭圆"形,经分析得到了富氧面积随出氧流量与氧气扩散系数变化关系式.相同流量的富氧采用双出氧口弥散形成的富氧面积比单出氧口弥散形成的富氧面积少,且海拔越高富氧面积减少量越大.以上研究结果可为高原低气压环境富氧室供氧设备布置、安装,检测装置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多元酸交联聚乙烯醇渗透汽化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多元酸作交联剂与聚乙烯醇(PVA)进行反应制得渗透汽化膜,并对水-乙醇混合物进行渗透汽化分离。考察了交联剂用量、交联剂分子结构对膜性能的影响。在40℃时,由草酸及柠檬酸交联的聚乙烯醇膜对95%的乙醇水溶液,分离系数可达460以上。  相似文献   

16.
用碱金属氯化物对聚乙烯醇进行改性制得渗透汽化膜,并用于水-乙醇渗透汽化分离.热分析结果表明盐的加入增加了膜的热稳定性.膜的溶胀度的测试结果表明随浸泡液中水含量增加,膜的溶胀度增大.渗透汽化结果表明膜中含盐量对膜渗透汽化性能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7.
用碱金属氯化物对聚乙烯醇进行改性制得渗透汽化膜,并用于水乙醇渗透汽化分离.热分析结果表明:盐的加入增加了膜的热稳定性.膜的溶胀度的测试结果表明:随浸泡液中水含量增加,膜的溶胀度增大.渗透汽化结果表明:膜中含盐量对膜渗透汽化性能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8.
讨论了聚砜中空纤维复合膜在富氧过程中操作条件对膜固有特性的影响.值得关注的是操作压力和进气比对膜的分离性质α(分离系数)影响较特殊.实验确定了内压膜和外压膜组件的最佳操作条件,对富氧过程中出现的浓差极化现象进行了分析,认为气体分离同反渗透和超滤过程一样存在着浓差极化,且外压膜较内压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9.
讨论了聚砜中空纤维复合膜在富氧过程中操作条件对膜固有特性的影响,值得关注的是操作压力和进气比对膜的分离性质α(分离系数)影响较特殊,实验确定了内压膜和外压膜组件的最佳操作条件,对富氧过程中出现的浓差极化现象进行了分析,认为气体分离同反渗透和超滤过程一样存在着浓差极化,且外压膜较内膜压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0.
采用自制的聚二甲基硅氧烷/聚砜(PDMS/PSF)复合膜制备富氧空气,用于异长叶烯催化氧化,主产物为异长叶烯酮.通过实验,对富氧膜的性能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富氧空气的氧浓度和富氧空气的流量对催化氧化反应的转化率及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转化率随氧浓度和气体流量的增加而增加,而主产物的产率并不随氧气浓度同向变化,其中在31.0%O2氧浓度和37.5 mL/min气体流量下可获得较为理想的产率和转化率.反应体系中无有机溶剂参与,后续分离操作简便,同时避免了溶剂气味对产物香气的污染,反应体系对环境友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