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著名学者、《世界知识》的老战士刘思慕同志不幸于今年春节期间逝世。惊闻噩耗,给正在欢度春节的亲朋战友和同志们带来了意外的悲痛! 思慕同志是《世界知识》的早期和长期的重要撰稿者。他还曾经于抗日战争期间在香港主编过这个刊物。解放后有一段时间,他又担任过世界知识出版社的社长兼总编辑。粉碎“四人帮”后,世界知识出版社在被破坏的废墟上重建,思慕同志也大力给予了支持。1978年初,我和几位同志奉命重建世界知识出版社,曾求教于一些老前辈,思慕同志闻讯大为高兴,并率先为《世界知识》复刊前的试刊号写了文章。正如他自己在为《世界知识》创刊五十周年纪念而写的文章中所说,他与《世界知识》“结下了不解缘”。  相似文献   

2.
现在写老师布置的作文是越写越别扭。首先说读后感。我们的老师每学一篇课文,就让我们写篇读后感。学了《桂林山水》,我就得写我特别喜欢桂林山水。到了《索溪峪的“野”》,里面又说桂林“家化”了。我天,到底哪篇是真情实感?这篇说好,那篇说不好,我要怎么写?我们写的作文总是很虚伪。举几个例子:例1《难忘的童年小事》。我们的童年有什么好难忘的?几乎全都忘光了。老师还要求看好不好玩、有不有趣、难不难忘。都忘光了还难忘?晕死!例2《快乐的我》。快乐?我晕。快乐个鬼啊。成天闻书香做功课,有什么好快乐的。我现在最快乐的时候,就是上下…  相似文献   

3.
理由同志是粉碎“四人帮”之后崭露头角的报告文学作家。几年来写了二十多篇作品,一九八○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他的报告文学专集《她有多少孩子》,得到社会好评,其中《扬眉剑出鞘》、《中年颂》还获得1977—1980年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  相似文献   

4.
《大自然》1994年第4期中有一篇徐学良同志写的文章,对历史名禽“海东青”是什么鸟,作了探索。文中多方引经据典,使人读来倍感兴趣。然海东青虽属历史名禽,典故不少,但近年来关于这种鸟的考证资料,反倒罕见,以致有必要去研讨它到底是“什么鸟”?正如徐文所言,在过去的争论中。有说鹰者,有说雕者,唯独无人说隼。于是引出此文独倡海冬青是隼(隼,读音“损”),并肯定说是矛隼。  相似文献   

5.
一《世界知识》半月刊自1934年9月16日创刊至今。已经55个周年了。编辑部同志要我写篇纪念文章。我过去曾写过一些回忆《世界知识》的文字,现在觉得没有什么特别需要写的东西。但编辑部同志认为这样一个有相当历史意义的刊物,可写的东西不少,在55周年之际,还是写一篇纪念文章较好。由于创刊《世界知识》并长期支持《世界知识》工作的许多老同志,现在除了少数同志以外,都已先后去世,缅怀过去共同战斗的老友,哀思重重,感慨万千!因此我不好固辞。现就《世界知识》创刊初期的艰苦战斗历程写一些简单的回忆。  相似文献   

6.
毕平非同志来信指出,本刊“《复刊词》中对于曾为《世界知识》作过贡献而又为林彪‘四人帮’迫害致死的老同志,列举其名,表示悼念,这是很必要的。”但他认为,“感到不足的是,名单中没有提《世界知识》杂志第一任编辑负责人、受林彪‘四人帮’的  相似文献   

7.
<正> 最近很高兴读到林邦均同志《文学遗产》1981年第四期上发表的《论温庭筠和他的诗》,一扫论坛上对于温庭筠的诬罔,真是快人快事。他的论点,我是万分赞同的。但,也许是温庭筠沉沦太深了,以至卓识如林邦均同志也说:“温庭筠乐府中确有一些以浓艳之词写狎邪之情的诗,如《夜宴谣》……等,自当摒弃。”读到这里,我深深觉得程千帆教授说的对:“直到现在为止,还有一些古代杰作没有被发现,被肯定。将这些  相似文献   

8.
一九八五年我被邀请出席秦皇岛《水浒》讨论会.会议要求撰写论文.当时恰巧买了本复旦大学出版社的《金瓶梅研究》,压卷之作是章培恒同志的《论金瓶梅词话》.他用《水浒》作为《金瓶梅》的陪衬,认为《水浒》的现实主义成就不如《金瓶梅》高,人物性格也不如《金瓶梅》复杂、真实.我就写了一篇题为《不能因为〈金瓶梅〉贬低〈水浒〉》的文章与他商榷.后来我因事未出席秦皇岛的会,也不知章培恒同志去没有去.但论文寄出去了,上海《文报汇》还发表了论文的摘要,也不知章培恒同志看到了没有,但他似乎并没有答复.  相似文献   

9.
去年我在《世界知识》上连续发表了《漫话欧洲王室》之后,有一位老朋友对我说:“你的文章写得不全面啊!”我分辨说,“杂志篇幅有限,哪里容得如许材料,譬如说,英国女王自有御前的整套班子,行止亦有定则……”他立刻摆手打断我的话说:“不,我不是这个意思。你谈的都是眼下在位的王室,我还想知道那些下了台的君主。他们在哪  相似文献   

10.
一九七四年底,“四人帮”公然说,毛主席亲自发动和领导的文化大革命没有解决问题,提出“教育要动大手术”。(《广州日报》1976.12.11.)大野心家江青在一九六七年就说过:“这个文教战线,今后得要很好地抓,抓在我们自己手上。”为什么要把文教抓在自己手上?他们在原科教组的亲信泄露了天机:招生“不仅是招几个工农兵上大学问题,是涉及到钢、粮,涉及到接班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一鲁迅接受金心异(钱玄同)的“劝驾”,为《新青年》写小说,其间的经过见于《呐喊》的《自序》;后来他又叙及为什么是写小说而不是以论文、翻译文字交卷,则归因于小说创作有所“仰仗”、有所“准备”。这情形,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一文中是这样说的:我的来做小说,也并非自以为有做小说的才能,只因为那时是住在北京的会馆里的,要做论文罢,没有参考书,要翻译罢,没有底本,就只好做一点小说模样的东西塞责,这就是《狂人日记》。大约所仰仗的全在先前看过的百来篇外国作品和一点医学上的知识,此外的准备,一点也没有。  相似文献   

12.
有个塌鼻子的小男孩,因为两岁时得过脑炎,智力受损,学习起来很吃力。打个比方,别人写作文能写二三百字,他却只能写三五行。但即便这样的作文,他同样能写得美丽如花。那是一次作文课,题目是《愿望》。他极认真地想了半天,然后极认真地写,那作文极短,只有三句话:我有两个愿望,第一个是,妈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真聪明。”第二个愿望是,老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一点也不笨。”就是这篇作文,深深地打动了老师,那位妈妈式的老师不仅给了他最高分,在班上带感情地朗读了这篇作文,还一笔一画地批道:“你真聪明,你的作文写得非常感人,请…  相似文献   

13.
杨朔同志写散文追求意境的美。他在《<东风第一枝>小跋》中说:“我在写每篇文章时,总是拿着当诗一样写。我向来爱诗,特别是那些久经岁月磨炼的古典诗章。这些诗差不多每篇都有自己新鲜的意境、思想、情感,耐人寻味,而结构的严密,选词用字的精炼,也不容忽视。我就想:写小说散文不能也这样么?于是就往这方面学,常常在寻求诗的意境。”正因为他把散文当诗一样写,所以,他的散文几乎每篇都象诗一样,  相似文献   

14.
再论毛泽东对《金瓶梅词话》的评价①——关于《金瓶梅词话》对皇帝的暴露孟进厚六十年代初,毛泽东在一次会议上讲:“你们看过《金瓶梅》没有?我推荐你们都看一看,这本书写了明朝的真正历史。暴露了封建统治,暴露了统治和被压迫的矛盾,也有一部分写得很仔细。《金瓶...  相似文献   

15.
1859年11月,达尔文的划时代著作《物种起源》出版后,立即引起马克思、恩格斯的重视。恩格斯在给马克思的信中说:“我现在正在读达尔文的著作,写得简直好极了。目的论过去有一个方面还没有被驳倒,而现在被驳倒了。此外,至今还从来没有过这样大规模的证明自然界的历史发展的尝试,而且还做得这样成功。”马克思完全同意恩格斯对达尔文著作的评价,认为“它为我们的观点提供了自然史的基础”,后来他又说;“达尔文的著作非常有意  相似文献   

16.
《在底层》是高尔基戏剧的代表作。高尔基自己评论这个剧本说:“它是我对‘零落人’世界约二十年观察的总结”(《论剧本》)。高尔基早年自己当过流浪汉,在早期的小说中写过不少的流浪汉。《在底层》中总结了流浪汉的题材,以后高尔基就渐次写得少了,或者说写流浪汉在《在底层》中算是达到了高峰。 首先,《在底层》中高尔基突出地描绘了身处底层的各种零落人的悲惨命运与痛苦生活。这是些下层的、贫困的、被剥削与压迫的人,是一些苦工、失业者、流氓无产者。其中  相似文献   

17.
高中语文第三册散文单元,选了四位名作家的四篇写景散文:碧野同志的《天山景物记》,茅盾同志的《风景谈》、杨朔同志的《海市》,孙荪同志的《云赋》。如何讲授好这一组散文呢?我是这样设想的。 高中一年级的同学,已经读得通一般的现代文学作品和当代文学作品,也能写较为通顺和出色的记叙文了。但是,多数同学都反映“不会写景”,或认为“写景很难”。针对这些反映,我认为:不会写景的原因有三。一是观察不深不细,抓不住景物的特点和  相似文献   

18.
开场白三年前的一天,偶然与一位老同志谈论杂志的选题。他说:“谈到知识,有个题目值得一写。现在有一股学习英语的热潮。可是人们很少知道英语的来龙去脉。如能写篇文章,谈谈这个问题,读者是会欢迎的。”我说:“题目虽好,可惜没有人写。”他向我瞥了一眼说:“你写。”“我毫无把握。”“可以试试嘛。”就这样,我半推半就地答应下来了。  相似文献   

19.
为了帮助我校师生学习和运用自然辩证法,中国科学院高能所何祚庥同志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柳树滋同志于一九七七年十一月应邀来我校讲学,分别向理论物理进修班和广大教师作了若干专题报告。柳树滋同志设了两个专题:《现代物理学的革命和两条哲学路线的斗争》(关于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第五章的学习辅导);《大庆以“两论”为指导进行科学研究的情况》。何祚庥同志作了三次专题报告:《批判“四人帮”的“科学技  相似文献   

20.
河北省唐山钢铁公司龙华中学张荣有老师来信说:“1996年第4期《大自然》上,有胡楫先生的文章《美食昆虫桂花蝉》,说桂花蝉在国内仅分布于华南地区。可是过了不久,我的学生就捕到一只与该文插图和形态描述极相似的昆虫,拿来问我是不是桂花蝉。同年第6期《大自然》上,又读到王希明先生写的《青岛有没有桂花蝉》一文,并附有照片,请专家鉴定。去年10月,我本人也发现一只这样的昆虫,不知它是否是桂花蝉。如果是,那桂花蝉的分布就不仅限于华南地区了;如果不是,那它又是什么昆虫呢?”《大自然》的编辑拿着这封来信和照片,去请教北京自然博物馆刘思孔研究员,刘思孔先生撰文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