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层视点     
万钢:发展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已成国家战略选择中国全国政协副主席、科学技术部部长万钢日前在生物燃气产业商业模式应用推进会上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中国工业化、城镇化的高速发展,化石能源短缺、环境污染加剧以及温室气体减排压力,对中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限制作用逐渐显现,大力发展以生物质能源为代表的清洁能源已经成为国家战略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生物质发电产业快速发展,全国各地兴起了众多生物质能源发电企业。这些生物质能源企业的建立,完善了生物质能产业链,推动了节能减排,对于能源产业革新和生态环境保护都具有重要作用。以生物质能源替代传统化石能源,能够减少CO_2、SO_2、NO_x等污染物质的排放量,明显改善自然环境和大气质量。  相似文献   

3.
当前.能源形势日益严峻,能源界、科技界更多地将目光转向替代能源及新能源技术的开发、利用上来。生物质能技术以其资源丰富和生态友好的独特优势.正逐渐成为能源替代战略的关注重点。  相似文献   

4.
论我国后续能源发展战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后续能源是指 :技术上可行 ,经济上合理 ,环境和社会可以接受 ,能确保供应和替代常规化石能源的可持续发展能源体系。它们主要包括可再生能源(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水能、海洋能等)、地热能、核能、氢能。一、发展后续能源的战略意义1 新世纪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能源的严峻挑战 ,要求我们考虑常规能源的接替问题21世纪我国将加入到全球化经济的激烈竞争中去 ,竞争的核心战场将在高科技领域。新世纪经济增长点 ,将不再是过去的能源、原材料、劳动力密集的行业 ,而是知识和技术高度密集的高新技术领域。一些技术发达国家将利用高技术…  相似文献   

5.
生物质能源树种文冠果繁育与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麻仕栋  张林涛 《甘肃科技》2008,24(7):164-165
发展生物能源与生物化工对于替代化石能源、促进农民增收、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十五"期间我国在部分地区试点推广燃料乙醇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随着国际石油价格的上涨,迫切需要加快实施石油替代战略,积极有序地发展生物能源与生物化工.文冠果是一种优良的生物质能源,果实可作为重要的能源原料,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当前,发展可再生能源、保护生态与环境已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的紧迫任务。欧美等发达国家,甚至巴西等发展中国家都把发展生物质能源作为国家能源战略。我国也非常重视发展生物质能源,积极开发新的可再生替代能源。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加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是应对日益严重的能源和环境问题的必由之路,也是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快开发生物质能"……随着国家对生物质能发展的渐趋重视,生物质能产业正悄然兴起。  相似文献   

7.
当前,发展可再生能源、保护生态与环境已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的紧迫任务。欧美等发达国家,甚至巴西等发展中国家都把发展生物质能源作为国家能源战略。我国也非常重视发展生物质能源,积极开发新的可再生替代能源。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加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是应对日益严重的能源和环境问题的必由之路,也是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快开发生物质能”……随着国家对生物质能发展的渐趋重视,生物质能产业正悄然兴起。[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正生物质能源与化工已经成为发展的重点方向,对促进能源产品与生物质化工产品生产和消费革命、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大意义。河南省生物质能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成立,将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开展先进生物燃料及生物化工产业化示范、推广应用示范和政策示范,目的是探索和创新我国生物质能化产业的技术路线、发展途径和产业模式,实现生物质能化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拓展新领域,抢占制高点。  相似文献   

9.
正生物质能源与化工已经成为发展的重点方向,对促进能源产品与生物质化工产品生产和消费革命、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大意义。河南省生物质能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成立,将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开展先进生物燃料及生物化工产业化示范、推广应用示范和政策示范,目的是探索和创新我国生物质能化产业的技术路线、发展途径和产业模式,实现生物质能化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拓展新领域,抢占制高点。  相似文献   

10.
新能源是指化石等传统能源之外的新型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及核能等。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新能源开发利用取得了长足进步。大力发展甘肃新能源产业对于调整我国能源结构,发挥甘肃资源优势,推动新能源及先进装备制造产业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新农村建设与生物质能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向路 《天津科技》2007,34(2):12-13
1生物质能的概念及国内外发展概况生物质能是来源于太阳能的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资源丰富、含碳量低的特点。农村的生物质能资源种类很多,主要包括农作物秸杆、人畜粪便、农产品加工副产品和能源作物等几大类,数量大、分布范围广。生物质能可转化为电力、燃气和液体燃料等多种高品位能源,可替代各种常规能源,是仅次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第4大能源。大力开发和有效利用农村生物质能,是我国开拓新的  相似文献   

12.
可再生能源的基础科学问题及其相关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能源问题日益成为制约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全球性问题,减小化石能源用量、增大核能与可再生能源份额成为构建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体系的重要发展路径。本文介绍了以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当前重点关注的有关基础科学问题及其相关技术。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能源经济发展还比较落后,特别是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主要依赖于化石能源,并且其生产与利用是一个高能耗的过程,从而导致我国能源经济发展出现资源型裂痕,不利于我国能源经济的持续发展。基于国际能源经济新趋势,应将低碳、高效作为我国能源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并为之建立配套的制度、法律以及舆论体系,形成新的能源经济战略保障系统,以促进我国能源经济与国际能源经济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经济发展的血液和粮食。为了缓解匮乏的化石能源对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人类正在致力于开发利用各种新能源,其中包括核裂变、核聚变不可再生能源.以及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特别是生物质能.由于其具有再生性特点,以纤维素生物质生产燃料乙醇(生物质第二代精炼技术)为代表的生物质能技术研发,正如火如荼的开展。该技术一旦得到突破,将有效避免化石能源短缺对世界经济的制约以及化石资源的工业化利用所造成的严重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5.
分析生物质能在能源系统中的重要地位,指出开发利用生物质能在我国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在对国内外生物质能技术现状进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展望生物质能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科学世界》2015,(2):1
<正>能源的开发利用是人类进步的标志。从历史发展看,人类文明的进步总是伴随着能源利用技术的革命。农业经济时代,薪柴等生物质能是人们使用的主要能源。18世纪后半期,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使煤炭逐渐取代薪柴等生物质能,能源开始在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19世纪到20世纪初,内燃机、电力两项革命性技术的诞生促使化石能源的需求量开始飞速上升。到21世纪初,石油、煤炭、天然气三大化石能源成为世界  相似文献   

17.
正生物质能源与化工已经成为发展的重点方向,对促进能源产品与生物质化工^品生产和消费革命、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大意义。河南省生物质能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成立’将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开展先进生物燃料及生物化工^业化示范、推广应用示范和政策示范’目的是探索和创新我国生物质能化产业的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因此农村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的长足发展。农村要发展,如何发展,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能源产业的发展支撑着经济的高速发展。随着煤炭供应的日趋紧张及化石能源带来的环境问题,提高能源效率和发展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等新型可再生能源已成必然。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中国煤炭等化石能源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例偏高,引起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能源资源的浪费,为了实现经济社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中国提出了在终端能源消费环节实施电能替代的发展战略。因此,为了更精确地对电能替代潜力预测,基于改进的GRA-IPSO-BP模型,基于电能替代潜力影响因素的量化指标,构建了基于改进的GRA-IPSO-BP电能替代潜力预测模型。以浙江地区为例,拟合浙江地区电能替代电量的历史变化规律,并对浙江地区未来电能替代电量进行预测,研究方法有助于判断电能替代发展水平,有助于电能替代工作的推进。  相似文献   

20.
以超长期趋势预测为基础,通过对2030—2050年我国石油天然气供需形势的系统分析,提出有效应对能源安全挑战的战略措施和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石油需求将长期处于增长态势,而石油产量将保持基本稳定,供需缺口不断加大,为此应在努力控制需求的同时积极稳妥地发展石油替代,力争石油对外依存度不超过60 %;天然气作为清洁、优质的化石能源,对改善我国能源结构、推动低碳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应进一步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加快国内天然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加大国外天然气资源的引进利用,力争2030—2050年天然气在我国一次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升至10 %以上。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油气中长期发展战略与技术路线以及6项战略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