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动态连续流实验考察了高锰酸盐预氧化与生物活性炭-砂滤池工艺对THMFP 的去除效果。研究发现,高锰酸盐预氧化能够提高混凝工艺对大分子有机物(MV>5100)的去除效能,生物活性炭-砂滤池对小分子有机物(MV<1200)有明显的去除作用,该组合工艺对不同分子量有机物的去除具有很好的互补性。与常规处理工艺相比,该组合工艺对THMFP的去除率提高了44%。  相似文献   

2.
活性炭纤维对有机污染物具有良好的吸附去除能力,基于此,探讨其对重金属Cr(Ⅵ)的吸附去除行为。分别考查活性炭纤维用量、初始p H条件、盐度对活性炭纤维吸附去除Cr(Ⅵ)的影响,选用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对所得数据进行拟合,结果表明:活性炭纤维对Cr(Ⅵ)的吸附更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活性碳纤维对Cr(Ⅵ)有良好的吸附去除能力,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通过模拟活性炭(GAC)吸附、砂柱处理、土壤含水层处理(SAT)、GAC+SAT及潜流式人工湿地(HSFW)处理实验,研究了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中溶解性有机物(DOM)在吸附、生物降解及生物与吸附的共同作用等具有不同DOC去除特点的处理过程中的去除及转化机制.利用XAD-8/XAD-4树脂将水样中DOM分级为疏水性有机酸(HPO-A)、疏水性中性有机物(HPO-N)、过渡亲水性有机酸(TPI-A)、过渡亲水性中性有机物(TPI-N)和亲水性有机物(HPI).各处理过程对二级水DOM的去除效果依次为:GAC+SAT>SAT>GAC吸附>砂柱>HSFW,其中存在吸附作用的处理过程(如GAC吸附、SAT及GAC+SAT过程)对二级水中的HPO-A、HPO-N及TPI-A中DOM的去除效果较好,并能有效降低其中的芳香性物质的相对含量;而存在生物降解作用的过程(如砂柱、SAT、HSFW及GAC+SAT过程)对TPI-N及HPI的去除作用较好(特别是HPI),但该作用会增加SAT出水组分的芳香性.各处理过程对二级水DOM中三氯甲烷(THMs)前体物的去除趋势为:GAC+SAT>GAC吸附>SAT>砂柱>HSFW,其中GAC较强的吸附作用能有效降低二级水的三氯甲烷生成活性(STHMFP),而砂柱、SAT、GAC+SAT及HSFW处理过程中的生物降解作用会使得出水STHMFP升高.此外,HSFW处理过程中叶子和根的腐烂产生的大量DOM会影响出水DOM的THMFP及STHMFP.  相似文献   

4.
<正>城市生活污水主要指受到有机物或含磷物质污染的水体,它的水质污染指标主要是氨氮和有机物浓度。生活污水的一般处理工艺主要是基于水中的浊度和细菌的去除而提出的,有混凝、沉淀、过滤和消毒等,该处理工艺仅能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胶体杂质和细菌,而对多数有机物的去除能力较低。所以常规处理工艺已经不能达到现有再生水指标,为此国内外对微污染水综合处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许多新兴工艺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5.
制备了负载于不同载体上的纳米二氧化钛催化剂并将其应用于催化臭氧化工艺,研究了催化臭氧化松花江水过程中有机物的去除与变化。经GC-MS检测,松花江原水中含有50种有机物,大部分为酯类。经单独臭氧氧化之后,水中仍剩余36种有机物,单独臭氧化对有机物总峰面积的去除率为23.5%。纳米二氧化钛催化臭氧化工艺能够大幅提高对有机物的去除效率,特别是对酸和酯类物质的去除。二氧化钛的催化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受载体的影响,用沸石作载体时的催化臭氧化效果要优于用硅胶和陶粒作载体。以二氧化钛/沸石为催化剂时,催化臭氧化处理后水中仅残留20种有机物,对有机物总峰面积的去除率也高达62.5%。  相似文献   

6.
针对常规处理工艺中难以去除的Cd(Ⅱ)和Ni(Ⅱ),分别对KMnO4氧化、粉末活性碳(PAC)吸附及KMnO4与PAC联用强化工艺的去除效能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KMnO4氧化、PAC强化三氯化铁混凝都能明显提高Cd(Ⅱ)和Ni(Ⅱ)的去除率,但单独使用时,剩余绝对浓度仍然高于饮用水水质标准要求的限值.KMnO4与PAC联用能进一步提高去除率,使重金属剩余绝对浓度达到饮用水的水质标准要求.KMnO4去除重金属的作用主要依靠其还原生成的新生态水合MnO2,新生态水合MnO2能够通过专属吸附、静电吸附和共沉淀作用去除水中微量重金属.PAC的吸附作用主要是通过表面的羧基等酸性官能团与金属离子发生的络合反应.两者联用时,PAC的还原作用能将水中过量的KMnO4还原为MnO2,同时KMnO4的适度氧化作用对有机物分子量和表面化学性质具有一定的影响,提高了后续PAC的吸附容量,表现出一定的协同作用.在对影响因素的考察中发现,当水中共存多种重金属离子或大量碱土金属离子时,共存离子会与Cd(Ⅱ)和Ni(Ⅱ)离子发生竞争吸附而影响其去除.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改性活性炭对水溶液中Cr(VI)的吸附作用,运用正交分析法考查活性炭用量、废水pH值及吸附时间对Cr(VI)去除率的影响.筛选出改性活性炭最佳工艺条件:改性活性炭单位吸附量为6.7 mg Cr6+/g活性炭,吸附时间2 h,pH值4,净化率为99.97%.相比原活性炭,改性后活性炭的吸附性更强,净化率提高了20%,吸附平衡时间缩短了66%.  相似文献   

8.
<正> 油脂脱色的方法通常有物理法、物理化学法和化学法等。对于食用植物油脂的脱色,工业广泛采用吸附法,此法常用活性白土、活性炭作吸附剂,在一定的操作温度、压力、时间和混合条件下对油脂进行吸附脱色。活性炭的吸附力强,脱色效果好,但由于它的价值昴贵,且吸油率高,在油脂脱色工程中很少单独使用活性炭。活性白土对油脂中的色素和胶态物质有较强的吸附力,食用油脂精炼目前普遍采用活性白土作脱色吸附剂。但是,经活性白土脱色后的油脂中,产生了许多含醛基的物质,能闻出一股醛腥味来,且有过氧化值升高的现象。对脱色油的质量有一定的影响。研究表明,用活性白土作吸  相似文献   

9.
将稻壳脱硅后,用磷酸浸渍,经高温活化制备活性炭,并用硝酸对该活性炭进行表面氧化处理.以苯乙烯为原料,经乳液聚合法合成纳米聚苯乙烯,并确定了最佳的聚合反应条件.通过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偶联剂对活性炭表面进行改性,将纳米聚苯乙烯与活性炭复合,制备了一种用于空气中有机物的吸附材料.采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了材料的结构与形貌.以丙酮、乙酸丁酯、对二甲苯、氯苯、环己酮、对二氯苯和1,2,3-三氯苯为目标化合物,考察了材料的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10.
采用活性炭吸附与微波催化氧化技术联用的方式处理罗丹明B染料(TLC)溶液。对单独活性炭吸附、活性炭吸附-微波催化氧气氧化体系以及活性炭吸附-微波催化臭氧氧化体系的处理效果进行了比较,在处理量达到80MG/G时,活性炭吸附-微波催化臭氧氧化体系对TLC的去除率维持在82.97%(单独活性炭吸附去除率为29.51%)。对各体系的活性炭进行比表面分析和扫描电镜分析,验证了本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对淹没式膜生物反应器(SMBR)处理中药废水进行了中试研究,并基于ASM1号模型建立了膜生物反应器内有机物和氮同步处理的数学模型.根据SMBR反应器内污泥的生化特性和污水特性对ASM1号模型进行了修正.采用1阶偏微分方程组表示了SMBR反应器内有机碳和氮的转化过程,并利用MATLAB软件应用模型对不同溶解氧浓度条件下的MBR处理过程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模拟值和试验值符合较好,模型中采用的参数可较好的描述有机碳和氮的转化过程.模型可用于评价处理效果和模拟操作过程,并为优化SMBR设计和运行参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有机同系物的折光率nD与其分子量M和重复单元数n的关系可表示为M/nD=a'+b'n.其中a'、b'为经验常数,将有机同系物测定折光率nD代入上式,进行(M/nD)-n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41个有机同系列的回归方程,相关系数r全部大于0.999。  相似文献   

13.
主动数据库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数据库系统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的现代应用.近年来,主动数据库的研究发展非常迅速,而且被应用到许多领域,主动数据库已经成为了数据库研究领域一个前沿的方向.文章介绍了主动数据库的出现的背景、发展与现状、主要特征及体系结构,对主动数据库的实现途径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4.
高锰酸盐预氧化技术在我国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高锰酸盐预氧化技术在我国水处理行业中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利用高锰酸盐预氧化分别在强化混凝、改善感官指标、去除无机物、有机物、藻类等方面均取得良好效果.高锰酸盐与活性炭、臭氧联用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在强化消毒,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中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采用高锰酸盐预氧化是一项高效实用、经济便捷、具有发展潜力的预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疏水吸附剂HZ净化苯、乙醚、二硫化碳等有机废气的吸附特征,并考察了微波再生性能,结果表明,吸附饱和的吸附剂能在微波场中有效再生,有机废气被转化为无害或低害的水、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小分子物质,微波再生后的吸附剂具有与原来相当的吸附容量和表面积.  相似文献   

16.
生物过滤法去除H2S和NH3技术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用生物过滤法处理恶臭气体中大量存在的H2S和NH3.采用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进行驯化和培养,以活性炭和陶粒作为填料,考察了运行初期,由于NH3加入对已驯化效果良好的H2S滤柱的影响,不同滤柱高度的出气效果,不同进气浓度的处理效果以及运行过程中的调控情况.结果表明,生物过滤法对H2S和NH3的去除是可行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以祁连山北麓自然垂直带(2 500~3 000m)高山草甸为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样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海拔土壤(0~60cm)有机碳和全氮分布及与土壤水分入渗的关系.结果表明,有机碳氮在不同深度土壤中含量并不相同,在表层含量较高,随着土层的加深其含量逐渐递减,且随海拔的上升,土壤有机碳氮含量呈增加趋势,表现为2 800~2 900m2 700~2 800m2 600~2 700m2 500~2 600m.不同海拔高山草甸土壤水分初渗速率随土壤碳氮含量呈同步正相关关系,入渗速率随时间的增加而呈递减趋势,但在不同海拔条件下土壤水分入渗速率的递减率有所差别.  相似文献   

18.
决明子可溶有机质生物标志化合物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决明子经溶剂抽提得到可溶有机质,然后采用拄色层族组成的分离方法,将可溶有机质分离为非极性馏分、弱极性馏分和极性馏分.这3个馏分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D)分析,检测出117种生物标志化合物,以直链脂肪酸系列生物标志化合物相对丰度最高为特征.研究表明室温保存的决明子易受到细菌-酶的降解作用,其各系列生物标志化合物的降解顺序为:正规烷烃〉五环三萜烷〉甾烷〉脂肪酸.研究样品检测出的有机化合物中高丰度的亚油酸对人及动物体具有良好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探求利用SBR法处理含酚污水的可行性及其应用特性,并对SBR提出改进。用模拟污水试验证实,SBR法处理含酚浓度达500毫克/升的污水是可行的。在平均酚负荷为0.24-0.30克/克·日时,酚的去除率在99.9%以上,COD去除率约为99%。文中从充水时间、曝气方式等方面探求SBR在处理含酚污水方面的特点。研究提出了新的SCS系统,处理效果及运行灵活性都比SBR优越,而不需增加任何设备和操作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