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苦豆子、铁棒锤生物碱对菜青虫的毒力测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苦豆子、铁棒锤生物碱对菜青虫毒力测定的结果表明,苦豆子、铁棒锤生物碱对菜青虫均有较好的胃毒作用,用致死中量表示苦豆子生物碱LD50=30.07μg/g,铁棒锤生物碱LD50=38.83μg/g.室内触杀作用试验和田间防效试验表明,苦豆子生物碱有效剂量为2000μg/mL、600μg/mL和铁棒锤生物碱有效剂量为2000μg/mL时,对菜青虫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在施药后72h,校正防治效果可速80%-90%,且仍呈逐渐增大趋势(活虫数逐渐减少趋势).  相似文献   

2.
苍耳氯仿萃取物对粘虫的拒食作用及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苍耳活性组分对害虫拒食作用的机理,研究了苍耳(Xanthium sibiricum)甲醇提取物的氯仿萃取物对粘虫(Pseudaletia separata Walker)的拒食活性及其中肠消化酶和血淋巴酯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苍耳氯仿萃取物对粘虫四龄幼虫的选择性拒食中浓度(AFC50)为0.038 g/mL.0.01 g/mL浓度的苍耳氯仿萃取物处理的玉米叶喂食牯虫四龄幼虫,喂食后12 h,粘虫中肠蛋白酶、淀粉酶和羧酸酯酶活性均受到明显抑制,血淋巴羧酸酯酶抑制率为49.2%;喂食后24 h,粘虫中肠蛋白酶和淀粉酶受到的抑制率高达67.9%和58.3%,中肠羧酸酯酶也受到明显抑制,而血淋巴羧酸酯酶活性则增加.  相似文献   

3.
长江江津江段是连接三峡水库和长江上游干流的重要通道,2008—2010年对该江段的草鱼种群进行了调查,以了解长江上游草鱼的种群结构和生长特征,为其资源恢复和保护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草鱼种群个体体长范围为75.0~880.0 mm,平均体长为438.8±221.4 mm,体质量范围为8.5~8 900.0 g,平均体质量为2 400.3±2 426.2 g.资源群体的个体大小分布指数PSD=50±6,PSD-P=41±6,PSD-M=4±2,PSD-T=0,显示该江段草鱼种群中大个体偏少.该江段草鱼种群年龄由0+~7+龄构成,其中优势龄组为1+~4+龄,占种群数量的75.7%.草鱼体长(L)与鳞径(S)呈显著线性关系(L=50.367 1 S-32.007 1),与体质量(W)呈显著幂函数关系(W=5.852 2×10-5L2.819 3).用过渡的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描述草鱼的生长规律,模型参数为L∞=1 029.199 0 mm,W∞=18 216.232 2 g,k=0.168 2,t0=-0.232 5,其生长特征指数φ=5.25,生长拐点年龄为6.28龄.与历史资料相比,长江草鱼种群平均体长和生长性能均表现出下降趋势.三峡工程建设后,长江上游逐渐成为草鱼的重要栖息地和产卵场,应采取禁渔等措施,加强该江段草鱼种群及其生境保护.  相似文献   

4.
研究海参主要活性成分的定量分析方法,并应用于海参质量标准的制定.试验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并计算海参皂苷及多糖含量,海参皂苷及多糖的标准曲线分别为Y=1.3876X一0.0161(R2=o.9994)和Y=0.0454X+0.2487(R2=0.9989),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该方法简单,稳定性好,可分别用于测定海参药材中总皂苷和总多糖含量.将总皂苷与总多糖含量两个指标作为海参质量标准的限度,对规范海参药材质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潘林 《高师理科学刊》2010,30(2):72-75,85
采用急性毒性实验方法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的Pb2+和Cu2+对水螅急性毒性作用(LC50),并且测定了经Pb2+和Cu2+胁迫后水螅体内SOD的变化.结果表明,2种重金属离子毒性大小顺序为Cu2+Pb2+.Cu2+和Pb2+对水螅24,48,72,96h的LC50分别为0.33,0.28,0.24,0.22mg/L和2.17,2.05,1.58,1.04mg/L,其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0.022mg/L和0.104mg/L.通过0.6,0.7mg/L的Pb2+溶液对水螅SOD的24h实验起抑制作用,与对照组相比,SOD活性急剧下降,变化显著(P0.05);0.7,1.5,2.0mg/L的高质量浓度溶液对水螅SOD活性基本上没有变化.通过0.15,0.20,0.25,0.30,0.35mg/L的Cu2+溶液对水螅SOD的24h实验起诱导作用,水螅的SOD活性基本上呈上升趋势,在质量浓度为0.30~0.35mg/L的范围内,SOD活性急剧上升,与对照组相比,变化显著(P0.05).  相似文献   

6.
为了建立咳尔康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采用TLC法对咳尔康颗粒中黄芩和甘草进行鉴别,采用HPLC法对黄芩苷和甘草酸的质量分数进行测定.黄芩苷在0.24~16.8μg/m L之间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A=8 4201.3C+160750.5,R2=0.999 4;甘草酸在1.885~15.281 mg/m L之间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12.699X+1.829,R2=0.999 3.2种成分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47%和101.64%,RSD<1.5%.该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咳尔康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2-巯基-6-羟基-4,5-二氨基嘧啶螯合剂,采用红外光谱法、核磁共振波谱法、X射线能谱分析法对其结构及元素组成进行了分析测试.将螯合剂与水中Cu2+,Hg2+,Fe3+反应生成金属螯合物,通过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浊点特性萃取螯合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对萃取物进行分离测定.外标法定量,在0.2~1.0 mg/L范围内,金属离子浓度和色谱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98 3,0.998 7,0.999 2,Cu2+,Hg2+,Fe3+的最低检出限分别为3.4,3.7,1.6μg/L.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2-巯基-6-羟基-4,5-二氨基嘧啶螯合剂,采用红外光谱法、核磁共振波谱法、X射线能谱分析法对其结构及元素组成进行了分析测试.将螯合剂与水中Cu2+,Hg2+,Fe3+反应生成金属螯合物,通过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浊点特性萃取螯合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对萃取物进行分离测定.外标法定量,在0.21.0 mg/L范围内,金属离子浓度和色谱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98 3,0.998 7,0.999 2,Cu2+,Hg2+,Fe3+的最低检出限分别为3.4,3.7,1.6μg/L.  相似文献   

9.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名义组成为Sr1.5Ca0.5 SiO4:0.01 Eu3+,nTb3+(n =3.0×10-4,7.0×10-4,1.5×10-3 mol)的荧光粉.X射线衍射测试表明荧光粉样品为单一物相.在紫外光(394 nm)激发下,样品同时产生蓝光、绿光和红橙光发射,分别对应于Eu2+离子的5d→4f,Tb3+离子的5 D4→7FJ和Eu3+离子的5D0→7FJ跃迁,表明部分Eu3+离子在还原气氛下被还原成Eu2+.红光、绿光和蓝光发射强度相当,复合得到白光.色坐标(CIE)计算结果显示,荧光粉Sr1.5Ca0.5SiO4:0.01 Eu3+,7.0×10-4 Tb3+的白色发光(CIE:x=0.321,y=0.322)接近纯白色(CIE:x=0.33,y=0.33),表明它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基于紫外光芯片的单基白光荧光粉.  相似文献   

10.
为优化蕨麻总生物碱的提取工艺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以蕨麻总生物碱提取量为指标,将影响生物碱提取的因素(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溶剂浓度、料液比等)采用单因素实验和Box-Behnken响应面法进行优化。结果最优提取工艺为时间74.93 min、温度75℃、乙醇体积分数90%、料液比1∶30。在此条件下测得蕨麻总生物碱含量为2.324 mg·g~(-1),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967%,RSD=1.35%。DPPPH和ABTS自由基反应结果表明,0.02~0.10 g/L蕨麻总生物碱对DPPPH有清除作用,对ABTS自由基有明显的清除效果。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东北羊草草原金狗尾草种群的生长,并利用灰色系统理论考察了环境因子对金狗尾草生长的作用规律.结果表明:金狗尾草的生长具有明显的季节进程,八月份生长最快,其生物量为963g/m2.温度、活性有机质、水解氮、含水量、速效钾具有较大的灰色关联度,其中温度、活性有机质、水解氮是金狗尾草生长的优势因子.PH、有效磷、电导率关联度相对较小,是限制因子.金狗尾草生长的最优模型为y=2.9592x1+47.815212x2+3.6702x3-91.4113  相似文献   

12.
在聚乙烯醇 ( PVA)和盐酸存在下 ,痕量的钒 ( )抑制 Sn2 +与玫瑰茄红色素的褪色反应 ,由此建立了一种高灵敏度 ( 2 .5× 1 0 - 10 g/ m L)抑制褪色光度法测定痕量钒的方法 .其中 log A/ A0 =0 .0 2 + 0 .3C( ) ( μg/ L) .r=0 .998,ε553=6.7× 1 0 7L· mol- 1· cm- 3,测定范围 ( 2~ 2 0μg/ L) .用于测定环境水 ,钢样及废水中的钒 ( V) ,结果令人满意 .  相似文献   

13.
采用搅拌式光催化反应器,以中压汞灯作光源,甲基橙为模型化合物,考察了SO42- 处理及Cu2+对TiO2 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研究发现,SO42- 处理以及Cu2+ 的加入都能够提高TiO2 的光催化活性,在此反应体系中甲基橙的降解为一级反应,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速率与光强度成正比,TiO2 光催化剂的投加量为150 mg/L,Cu2+的加入量为200μg/L时光催化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
采用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法(HPLC-ESI-MS)测定了人血浆中的氨基葡萄糖浓度.该方法以氨基半乳糖为内标,用丙酮沉淀蛋白后,加入5 μL三乙胺和10μL异硫氰酸苯脂后,在60℃的恒温水浴中反应1 h,用氮气吹干、流动相溶解后于离心机上以12 000 r/min离心5 min后进样20μL分析;以甲醇与水作流动相,经过Ultimate-XB C18柱(4.6 mm ×250 mm,5μm,Welch Materials)在梯度模式下分离后1:4分流,以0.2 mL/min的流速进质谱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氨基葡萄糖的回归方程为Y=6.70×10-4X+1.11×10-2(r2=0.996),在0.10~5.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最低定量限为0.10 mg/L;氨基葡萄糖和内标的萃取回收率分别为88.3%~92.1%和85.2%;日内、日间精密度的RSD值分别为<6.0%、<5.0%,稳定性的RSD<7.5%.所建立的方法准确度好、灵敏度高、稳定性好,适合于血浆中的氨基葡萄糖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5.
考虑以下奇异摄动椭圆问题ε2△u+(u-a(y))(1-u2)=0 inΩ,(e)u/(e)n=0 on (e)Ω,其中Ω是R2中一个光滑区域,-10,其中v是Ω+的外法向量.在[5]中,M.del Pino,M.Kowalczyk和J.Wei构造一族具有如下形状的解u8.当uε→1 in Ω_ 且 uε→-1 in Ω+.证明了在u8处的线性化问题的最小特征值具有渐近形式:-μ0ε+o(ε),其中μ0>0.  相似文献   

16.
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培养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温度、pH值、溶氧量(以转速表征)、金属离子浓度等因素对氧化亚铁硫杆菌的生长状况及体内ATP酶活力的影响,确定了最适的培养条件.通过对比培养前与培养后微生物扫描电镜(SEM),探讨环境胁迫对微生物表面形貌和菌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初始pH 2.0,温度30℃,转速150r/min,氧化亚铁硫杆菌培养60h,酶的活性较高,其中最大值为2.8U/mL,金属离子Zn2+、Cu2+、Mg2+会降低微生物ATP酶的活性,当Zn2+浓度小于0.03mol/L,Cu2+浓度小于0.08mol/L,Mg2+浓度小于0.04mol/L时,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不明显.初始pH=2.0,温度30℃,转速150r/min,培养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与对照菌株相比,菌体形状大小没有明显变化,菌体数量显著增加,菌体表面有生物膜形成.  相似文献   

17.
单柱离子色谱法测定酒石酸和柠檬酸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单柱离子色谱法测定酒石酸和柠檬酸。以1.0mol/L,pH=4.0的柠檬酸为淋洗液测定酒石酸,以1.0mmol/L,pH=4.0的酒石酸为淋洗液测定柠檬酸,常见阴离子Cl~-,NO_3~-和SO_4~(2-)不干扰测定.酒石酸和柠檬酸的检出限分别为1.14μg/ml和1.83μg/ml,相对标准偏差2.97%和2.56%,校正曲线的线性范围1.14-500μg/ml和1.83-500μg/ml.应用于加入酒石酸和柠檬酸的自来水样分析,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分散液-液微萃取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结合测定水中微量铅的实验方法.该方法为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提供了一种易雾化的、非易燃的有机萃取体系.选定并优化了萃取的影响参数后,计算出经过富集与未经过富集的标准曲线的斜率比为330.标准曲线在2~70μg/L的质量浓度范围内呈线性,检测限为1.4μg/L.重复7次测量50μg/L的铅溶液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2﹪.对自来水、井水、湖水等样品进行了分析,回收率为104.4﹪~109.6﹪.  相似文献   

19.
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对五强溪水库太湖新银鱼不同繁殖群体的生长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用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描述其生长特性,得到不同群体的体长-体重关系式分别为:春群W=0.003 4 L3.027 2(n=538,r=0.956 6),秋群W=0.001 7 L3.379 1(n=590,r=0.958 5),由此表明该水库太湖新银鱼属于等速生长类型;并由生长方程推导出体长和体重的生长速度方程及生长加速度方程,得出太湖新银鱼春群的生长拐点为5.77月龄,秋群的生长拐点为3.97月龄,确定五强溪水库太湖新银鱼的合理捕捞期为9~10月.  相似文献   

20.
制备了一种新型吸附材料-离子印迹聚合物,优化了对痕量Ni 2+的吸附与解吸条件.在pH=7.0、流速为4.0mL/min的条件下,离子印迹聚合物能定量吸附试液中的痕量Ni 2+,其动态饱和吸附容量为7.38mg/g.吸附在离子印迹聚合物上的Ni 2+可用5mL 1.0mol/L HCl完全洗脱.该方法的检出限为0.26μg/L,线性范围为0.1~5.0μg/mL,相对标准偏差为1.91%(1.0μg/mL Ni 2+),方法用于环境水样中痕量镍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