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研究了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分类问题。针对目前供应商评价管理中指标体系建立和最终采购模式难以存在必然关系的现状,结合汽车零部件供应特征,建立了兼顾质量评价、商务评价、开发和综合能力三大维度、10个二级指标的定性、定量结合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评价体系;基于CA公司的供应商数据,依据典型分类样本集的信息,运用TOPSIS的方法确定了各个指标的权重,并对待分类供应商进行类别归属判断。该方法为整车制造企业对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选择、管理、监督、改善等活动提供更为有利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制造业企业循环取货(Milk-Run)模式下供应商选择的问题,研究汽车制造企业循环取货模式的运作流程及该模式对供应商提出的要求;然后构建了循环取货模式下的供应商选择评估指标体系,并提出一种基于区间多属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选择模型与方法;最后给出算例来说明该方法的可行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熵权的TOPSIS供应商选择方法   总被引:38,自引:1,他引:37  
结合汽车制造企业的实际,提出了供应商选择的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熵权的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方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TOPSIS)的多层次评价模型.由于在该模型中采用了熵权,从而避免了低层次多因素权重确定的主观性.通过将该模型在某汽车制造企业供应商选择中的应用,得出了其供应商的优劣排序,为该企业选择了理想的优秀供应商.  相似文献   

4.
随机需求下多商品采购的多阶段优化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企业实际采购过程中的多阶段性和需求不确定性的特点,建立了一个随机需求下的供应商选择和采购量分配的模糊多目标规划模型。通过对数值算例的分析表明,目标约束法较好地解决了企业采购过程中的多目标问题,并且此方法可以根据采购商采购目标的变化对不同阶段、不同供应商的采购量进行合理调整,从而优化了企业的采购活动。  相似文献   

5.
针对汽车制造企业精益生产的要求,结合远距离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循环取货特点,从供应商集并中心选址、循环取货车辆路径的设计、汽车零部件远距离供应商循环取货流程设计、循环取货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商务系统规划五个环节对远距离零部件供应商循环取货进行系统的研究。最后对W公司远距离零部件供应商循环取货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6.
基于ANP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关系管理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汽车供应链中零部件供应商关系管理的特点,从战略角度根据环境变化和产业特征来研究供应商关系管理,提出了零部件供应商关系评价体系——SRES,将零部件供应商关系分为PSR、SPR、CSR、RBR等4种类型.针对AHP方法的不足,提出应用ANP方法评价零部件供应商.案例分析验证了本方法的有效性,它有助于区分不同层次的零部件供应商.  相似文献   

7.
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促使产品更新升级加快,而供应商选择问题是供应链运营的核心。在碳排放约束下,高效、精准、快速地选择零部件供应商,是确保产品及时满足市场需求的一个关键。文章通过构建更新升级产品零部件供应商选择的指标体系,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指数函数相似度排序的零件实例检索规则算法,制定了产品升级前、后基于实例的新增核心零部件供应商选择指标权重设定、低碳经济指标权重逐步增加、产品生命周期中权重动态调整的规则;据此建立了低碳经济约束下更新升级产品的零部件供应商选择灰靶模型,进行了灰靶变换和靶心距计算,由靶心距的大小确定供应商的排序,并通过实例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在高效供应链体系中,融洽的采购商供应商合作关系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供应链的稳定性和供应链的运作成本.本文从采购商、供应商两方面考虑他们对对方表现的满意程度,建立采供关系满意度模型,利用此模型对采供合作关系进行客观评价,并分析了各种合作条件下,采供双方可能的采取行为及其产生的后果.  相似文献   

9.
结合现代企业发展要求及指标体系设置原则,建立了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采用AHP和TOPSIS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一种供应商评价与选择模型,并通过实例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供应商评价选择模型的应用使企业能够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对供应商做出评价,为管理人员制定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企业运行环境的不确定性,使供应链柔性成为评价供应链绩效的重要标准.在需求不确定的条件下,对柔性供应链上供应商选择问题的研究十分重要.基于供应商柔性的分析,在需求不确定和供应商的供货能力限制条件下,建立了优化成本、质量、提前期和柔性的供应商柔性选择多目标模型.最后,通过遗传算法的计算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传统选择供应商方法的效率较低的问题,采用模糊聚类方法,将供应商的选择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筛选阶段和择优阶段。使用模糊聚类的方法筛选出潜在的供应商,将候选供应商的数目降低到一个合适范围内;使用模糊决策的方法对筛选出的供应商进行综合评价,选择出适合企业的供应商,建立了供应商选择的两阶段模型,有利于企业提高管理的决策质量和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12.
首先从质量、价格、交货期三个基本维度出发,结合线性规划方法建立面向串联制造流程的供应商选择优化的基本模型,然后讨论如何引入含配件相容性问题、折扣销售、弹性交货期并且允许多个供应商同时参与的约束条件,最终形成一个较为完整可行的供应商选择优化模型.整个分析过程为制造企业如何选择供应商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提出基于有向加权网络的设施管理(FM)综合服务商评选模型。在对设施管理供应商进行分级处理的基础上,明晰多级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和企业合作性程度评价指标体系,并分别用于设施管理供应商网络点权和边权评价。通过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设施管理供应商有向加权网络点权、边权进行赋值,构建设施管理多级供应商选择模型,并采用最短路径法对模型进行求解。最后,通过案例模拟验证了模型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4.
层次分析法是一种综合且实用的多目标决策方法。本文根据选择供应商的过程特征和供应商的评价指标体系,论述了层次分析法在多目标供应商决策中的作用。并以A公司的电脑硬件供应商选择为例,通过实证分析得出层次分析法为供应链核心企业选择供应商的一种科学决策方法,该方法具有易于操作和便于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许蔚 《科技信息》2011,(29):91-91,127
本文分析了供应商选择所涉及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运用离散Hopfield神经网络模型,面对大量供应商评级数据,然后通过离散Hopfield神经网络的联想记忆能力,建立离散Hopfield供应商评级模型。从而减小评价分析决策中因个人主观性带来的偏差。这样使供应商选择的过程更条理化、层次化,企业对供应商的选择机制更具科学性。  相似文献   

16.
结合因子分析(factor analysis, FA)、K-均值(K-means, KM)及群体多层次分析(group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GAHP)构建FA-KM-GAHP模型, 并对授信供应商风险进行群体共识一致性评价. 实证研究显示: 速动比率、产品价格的稳定性、产品质量问题与投诉的指标权重值分别是28.12%、 15.85%及45.79%; 授信供应商$D_2$优于其他授信供应商13.82%~57.36%. 基于此, 提出了评估和选择 授信供应商的 建议, 例如搭建联盟型区块链风险评价的共享平台等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为了对绿色制造模式下的供应商进行系统科学地评价和选择,从质量、成本、交货能力、技术能力、服务和环境6个方面构建了供应商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属性层次模型确立了各指标的权重。根据属性层次模型原理利用Delphi软件开发了一套SES(Supplier Evaluation&Selection)系统,对供应商的选择进行了实证分析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属性层次模型方法对于绿色制造模式下供应商的选择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