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6 毫秒
1.
众所周知,我国绝大多数的高等体育专科院校在招聘体育高考生时,都会将铅球列入考核项目之一,体育生在铅球项目中获得的成绩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整体成绩,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他们是否能够进入到自己理想的大学。铅球属于体育教学中一种相对传统的练习项目,其对于体育生自身的协调能力、平衡能力以及爆发力都有着比较高的要求。如何提高体育高考生的铅球成绩是当前高中体育生教学与训练中需要重点关注的一项重要内容,该文将就提高体育高考学生铅球成绩的相关路径和方式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究。  相似文献   

2.
力量与柔韧训练能力是健美操考生训练的基础,它是成套动作完成得分的关键。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调查问卷法和逻辑法等研究方法对湖南省体育高考健美操专项考生的力量与柔韧训练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发现,现在健美操专项考生力量与柔韧训练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训练时间短,训练结构不合理,训练内容贫乏、针对性不强。本文详细阐述了目前湖南省健美操高考队的训练情况及健美操专项考生身体各个部位力量与柔韧综合训练方法,旨在为湖南省健美操专项考生的力量与柔韧训练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韩正勇 《甘肃科技》2009,25(6):160-161
介绍了高考体育考生铅球训练中的指导思想、训练手段的安排、训练技巧的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李拥军  王付家 《科技信息》2011,(31):I0120-I0120
铅球是中小学体育比赛的重要项目,也是安徽省高考体育加试必考项目。在身体素质及爆发力一定的前提下,如何提高铅球成绩,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在平时教学、训练以及对安徽省体育高考学生的观察和研究中发现,学生在推球前的瞬间身体姿态五花八门,导致学生有劲使不出,发挥不出学生应有的潜能,成绩很不理想。主要原因是铅球推球前身体变形,形成不了“双曲线”。长期实践发现,在铅球推求瞬间能做出身体“双曲线”的学生铅球成绩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甘肃省体育高考生应试能力及训练特点进行分析,旨在为基层高考训练提供参考。研究认为,甘肃省体育高考以反映考生的基本运动能力为主,训练设计要考虑多项目竞技能力的合理组合与协同发展,训练实施中应充分体现力量为基础、速度为核心的训练思路。在考前训练中,要从负荷量度、内容方法、技术要求、适应能力及心理状态等方面,将考生调整到最佳竞技状态。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分析近年广东高考体育术科考试项目的设置和体育生在考试中的表现,发现广东省的体育考生如在力量素质方面有优势的,他们的体育术科成绩较为理想。而最大力量和快速力量是体育生力量训练的主要内容和方向。那么,做好体育生的力量训练对提高他们的体育术科成绩就尤为关键。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分析近年广东高考体育术科考试项目的设置和体育生在考试中的表现,发现广东省的体育考生如在力量素质方面有优势的,他们的体育术科成绩较为理想.而最大力量和快速力量是体育生力量训练的主要内容和方向.那么,做好体育生的力量训练对提高他们的体育术科成绩就尤为关键.  相似文献   

8.
100米跑是甘肃省高考体育专业招生考试的主要项目,满分为70分,占身体素质部分的1/3,100米跑考察的是考生的速度素质。100米跑的训练方法主要有短跑的专门性练习,速度训练,技术训练,力量训练,柔韧性和协调能力训练。在我们农村中学,训练条件较差,设备简陋,有些训练方法无法开展。在多年的高考训练中,利用校园的自然环境自创了一套实用有效的训练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希望能给同行们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谢晨光  王成 《科技信息》2011,(20):I0252-I0252
高考体育加试考前训练安排的科学合理性是决定考生运动机能在考试期间发挥最佳竞技状态的重要保障,调整学生的竞技能力逐渐的去适应考试的心理、生理要求。因此,体育教师必须科学合理地安排考前训练工作,调控考生在考试阶段适宜的竞技状态与唤醒水平,有利于体育高考生取得最佳成绩。  相似文献   

10.
王培枝 《科技信息》2013,(6):350-351
推铅球是田径运动的投掷项目之一,它对增强体质,特别是发展躯干和上下肢力量有显著的作用。铅球项目对学生的素质和技术有很高的要求,而且在体育教学中的训练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但是铅球的技术很不容易被掌握,这使学生和教师都很头疼,学生的运动成绩不理想,也影响了学生的考试成绩。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勤加练习,但也要注意练习过程中技术的掌握。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调查访问等方法,对安徽省体育专业高考测试时考生因心理状态方面的原因造成考试失败进行了调查与分析,针对在每年体育高考加试时考生因心理状态调整不佳,造成体育高考加试失败的考生人数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加强和提高体育考生的考前心理训练势在必行.本文对提高体育考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品质,克服考试中影响考生的不良状态和消极心理因素进行探讨,有效地帮助体育考生进行心理状态的调整,形成最佳的考前情绪和状态,增强获胜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12.
体育高考生训练中合理运用核心力量训练,能达到改进训练方法、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减少运动损伤的目的.在专家访谈、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以16名参加2016年全国高等学校体育专业招生考试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法将他们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采用传统力量训练和核心力量训练+传统力量训练的方法,经过为期12周的训练实践后得出结论:1两种训练方法都能促进体育高考生身体素质项目成绩的提高.24项身体素质项目成绩实验组比对照组提高幅度更大.3核心力量训练+传统力量训练比只采用传统力量训练对提高考生身体素质项目成绩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3.
体育高考生训练中合理运用核心力量训练,能达到改进训练方法、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减少运动损伤的目的.在专家访谈、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以16名参加2016年全国高等学校体育专业招生考试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法将他们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采用传统力量训练和核心力量训练+传统力量训练的方法,经过为期12周的训练实践后得出结论:1两种训练方法都能促进体育高考生身体素质项目成绩的提高.24项身体素质项目成绩实验组比对照组提高幅度更大.3核心力量训练+传统力量训练比只采用传统力量训练对提高考生身体素质项目成绩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铅球运动成绩 ,运动员除了要掌握完善的运动技术外 ,还必须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 ,力量是运动员的重要身体素质之一。如何发展铅球运动员的力量素质 ,是提高铅球运动成绩的重要因素。根据铅球运动员推铅球时所需要的力量以及肌肉用力的特点 ,全面地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铅球运动员力量素质训练的多种方法和具体手段。  相似文献   

15.
谢志英 《科技信息》2012,(30):332-332
在赛艇运动训练过程中,身体成分从力学上和能量代谢上对机体产生不同作用,对人体的生理特性、运动能力均有影响。身体成分的结构和比例合理,对有效控制体重,科学安排训练,保证最佳运动能力十分重要。同时不同的运动项目,不同的运动形式,对运动员的身体成分的要求不同。随着现代竞技体育水平的迅速提高,人们已经充分认识到运动员的身体成分与运动能力的密切关系。综观各个运动项目,身体成分是取得良好运动成绩的重要决定因素。国外学者各自运用不同的检测方法对不同项目、不同等级运动员进行了身体成分分析,本研究拟对河南省女子赛艇运动员身体成分进行分析,以期找到最佳竞技能力的身体成分模型.  相似文献   

16.
郭岩  赵洋  姚志江 《科技信息》2011,(12):271-272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及逻辑分析法,通过对部分地区专业和考生进行调查访谈,针对高中体育生如何备战高考体育统考,为部分考生解决训练时间短、提高成绩难等问题,使考生在较短时间内提高成绩,在考场上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真正为考生及教练员提供有益建议。  相似文献   

17.
吴斌  杨洁 《科技信息》2010,(28):283-284
本文就当前部分高中或基层教练员对核心力量区域力量训练的认识不足,从核心力量的概念出发,结合高考体育加试的项目(100米,800米或1500米,立定三级跳远或二级蛙跳,原地推铅球),阐述核心力量在几个项目训练中的作用以及具体的训练手段。旨在为基层教练员提供核心力量训练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专项力量训练是投掷类运动项目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运动员专项力量水平有利于专项技术的发挥,有利于提高专项竞技能力。该文通过对于铅球专项力量的性质与特点的分析,说明推铅球专项力量的训练方法要以基础力量练习为主,逐步结合专项技能要求,形成相应部位肌肉按时空顺序依次用力的动力定型,最终达到提高神经系统对于不同部位肌肉调控的目的,并依据不同训练水平与技术动作的需要,灵活机动的安排不同阶段的专项力量训练。  相似文献   

19.
反馈是根据控制论的理念,把某一系统输送出去的信息,作用于被控制的对象后所产生的结果,再输送原系统,使信息再输出发生效应的过程.为此,该课题是以江西省2006年体育专业高考铅球项目所输出的知觉信息,实施反馈法效应研究,以提高体育专业铅球的教学与训练质量.  相似文献   

20.
赵振雷 《科技信息》2009,(4):203-204
从2007年开始,跆拳道正式成为全国一些省份体育高考专项技术考试的新增选项。为了使跆拳道专项考生能在体育高考中获得理想的专项成绩,训练中就必须有计划地安排训练周期,抓好身体素质、基本技术和组合能力的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