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朱玲  陈博 《科技信息》2011,(19):I0374-I0375
中国的城市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昨日辉煌迷人的旧住区今天却成为了时代的落伍者,整片整片的新居住区拔地而起。城市旧居住区历史陈久,建筑陈旧、街道狭窄、缺少应有的维护和改造,越来越跟不上城市发展的步伐,也不能满足现代城市居民生活的需求,迫切需要进行更新改造。我国城市的旧居住区在设计中缺乏外环境景观的考虑和设计,表现出了明显的老化和提前老化的现象。因此,在我国城市建设中出现了由新建小区为主逐步向旧居住区环境景观改善方向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李硕 《广东科技》2008,(20):76-79
本文简要介绍了东莞市黄旗山南片居住区及水濂湖东片居住区城市设计方案的主要构思和特点,同时针对目前大型住区规划设计涉及的一些问题包括生态环境的保护、对城市型公共空间的规划控制、与城市道路系统的有效衔接等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3.
文章综合分析了当前城市居住区公共空间的特性以及使用人群的行为特征与景观安全性设计的关系,探讨了景观设计对于改善区域安全性所起的重要作用,简要概述了居住区公共空间设计时需要考虑的有关安全性保障的交通、道路、儿童游戏空间及临近建筑的活动空间等,认为景观设计师应担负其所设计区域安全性保障的社会责任,具有人文关怀的景观设计是未来居住区公共空间设计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鸡西市居住区现状的调查研究,指出了鸡西市居住区存在的住区选址不当、建筑闲置、小区模式的简单套用和住区不公平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通过加强环境意识、合理配置居住区公建、关注贫困阶层及规划多元化等方法,可以改善鸡西市居住区的不合理现状。指出积极探索适合于鸡西市的居住区规划模式和规划理念,是促进科学、合理的鸡西市居住区规划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5.
为了改善住区内部公共空间的热舒适性,通过对天津市中心城区内16个典型住区夏季室外温度和风速空间分布进行比较,分析建筑布局与风热环境的关系,并提出不同类型住区热舒适性优化的空间设计策略。结果表明:在微风条件下,昼间15:00:00左右住区内部空气温度空间差异最大,并且各住区内部都形成低温区,其中多层行列式住区低温区面积较小,平均空气温度比其他3个住区平均空气温度高0.3℃左右;昼间住区内部根据平均辐射温度在空间上分为高温区和低温区2个部分,高温时段所有住区低温区面积小于住区面积的20%;低层小街坊住区平均风速最小,高层高密度住区平均风速最大,风速比相差0.19;高温时段,住区空气温度和风速随建筑密度的增大而减小,住区空气温度和风速随天空视域因子的增大而增大,住区风速随建筑高度的增大而增大;通过加密路网、减小建筑密度、增大东西向建筑围合和增大主导风向建筑间距等方法,可以改善夏季高密度住区室外热舒适性。  相似文献   

6.
节能省地,住宅小区设计新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天清 《工程与建设》2007,21(5):686-688
中科院合肥分院科学家花园方案规划,以绿色生态、节能省地设计理念为指导,结合合肥当地自然气候及地域特点,充分运用各种生态技术手段及规划方法,从住区规划到单体建筑、景观环境等多个领域逐一落实生态设计与节能措施,目标是为住区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能,力图达到住宅小区的节能效果与经济投资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住区生态化的内涵及必要性,从住区建筑布局、建筑单体及细部、建筑景观环境入手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住区生态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以重庆主城区大型工矿企业为解决居民住房问题于20世纪80年代初建设的职工住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和梳理当下针对这类住区采取的改造方式所存在的缺陷与不足,从住区环境公共空间的形态特征、使用情况和"居民需求"的角度,探讨如何在住区有限的用地条件之下营造满足居民使用需求的公共休闲空间,如何利用住区独特的空间形态并结合其历史文脉提升居民凝聚力,延续住区的场所精神,以期为镌刻着深厚工业印记的山城老旧住区提出可行的环境公共空间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9.
从“环境”概念出发,论述了环境与人、住宅的互动关系,分析了现代居住区环境营造的重要性,并着重对住区环境的功能设计、景观设计与可持续发展设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城市双修是当下城市建设与更新的主导策略,引领城市的发展方向与建设方式.旧居住区更新是践行城市双修理念的主阵地.基于城市双修内涵解读,分析城市双修视角下城市旧居住区更新实践要求,以开封复兴坊居住区更新实践为例,从用地调整、建筑整治、公建布置、道路梳理、绿化设计和文化创新6个方面分析城市双修视角下旧居住区更新的实践路径,并对应用方法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1.
陈琨 《甘肃科技》2022,(4):14-16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速度开始提升,人口数量也持续增长,人们对城市住宅公共空间建筑的要求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在对城市住宅公共空间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需要考虑到人们的居住要求,因此需要对公共空间建筑从户型、景观、配套设施等方面进行综合性设计,尽可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保证建筑公共空间的合理性。文章阐述了公共空间设计意义,分析了城市住宅公共空间建筑设计现状,并从全面性、综合性的设计角度提出公共空间建筑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2.
陈琨 《甘肃科技》2022,(4):14-16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速度开始提升,人口数量也持续增长,人们对城市住宅公共空间建筑的要求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在对城市住宅公共空间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需要考虑到人们的居住要求,因此需要对公共空间建筑从户型、景观、配套设施等方面进行综合性设计,尽可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保证建筑公共空间的合理性。文章阐述了公共空间设计意义,分析了城市住宅公共空间建筑设计现状,并从全面性、综合性的设计角度提出公共空间建筑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3.
李桂平 《科技资讯》2010,(5):107-107
随着物质和精神文化水平的提高,优美的生活空间环境成为公众的需要,无论从室内到室外,从建筑单体到群体,精神上的要求越来越被重视,人们除了满足一般使用功能上的要求外,还开始关心广义上的空间环境质量。一个小区的良好的外部环境的营构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促进各种因素之间的协调发展,营造"以人为本"优美的住区环境。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城市住区热环境各影响因素的作用和不同环境要素组合对室外热环境的影响,探索有效的空间要素组合状况以达到生态节能的效果.方法根据住区建筑形态构成的典型性选取上海市3个行列式布局住区为研究对象,运用ENVImet数值模拟分析方法,分析夏至日室外热环境的影响要素和作用效果.研究住区不同空间要素组合与热环境的对应关系,从住区整体三维空间构成、建筑形态和绿化形态3个方面比较研究不同要素组合模式的生态节能性效果.结果建筑形态相比绿化而言对住区热环境影响更大,建筑三维形态可以解释空气温度差异的25%,高大乔木可以解释温度差异的13%,其蒸发蒸腾作用和遮挡作用带来的降温效果远优于草坪的降温效果.行列式布局街区建筑高度、形态、绿化的面积、形态等要素组合影响了住区空间气温.结论绿地组合模式与住宅组合空间模式相比具有明显的降温效应,可有效改善住区热环境,提高节能效应.优化城市住区生态节能性空间结构,有效提升空间环境的节能效用.  相似文献   

15.
住区景观是城市景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停留时间最长、接触最密切的空间场所。本文对目前城市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地域文化是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源泉,创造具有本地特色的景观环境,是城市住区景观设计的必然趋势;并通过秭归桔园广场设计实例,探讨了建构住区景观地域特色的方法与对策,以期对当前城市人居环境的营建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面临着许多的问题,环境状况令人堪忧。因此,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建筑界的共识。如果我们能够从生态建筑系统设计要求出发。完全可以避免发达国家已经犯过的错误。避免今后对大量已建工程的改造,减少有限资源的耗费本文从建筑领域生态理念的产生入手,介绍了建筑设计中体现生态建筑的基本特征,提出了在居住区建筑设计中体现生态理念。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徽州地区古村落系统地进行调查研究,并对现代居住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类分析,同时结合新式徽派建筑中可取的设计手法,尝试从科学角度总结徽派古村落空间营造技艺及将其应用到现代住区设计中的方法,旨在改善社区居民居住环境,提高社区凝聚力,增强居民安全感和归属感,促进居民交往,进而带动商业发展,优化空间网络,增强城市地域性特征。  相似文献   

18.
朱玲  宁祥西 《科技信息》2011,(17):372-373
旧居住建筑沿街空间环境是指以旧居住建筑为界面形成的街道空间环境,涉及的问题包括街道空间的比例形式,以及街道的环境质量。旧居住建筑沿街空间作为与居民最为贴近的城市公共空间,在居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希望通过这一研究对现阶段城市旧居住建筑的沿街空间环境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并且能通过对某些街道空间环境元素的调整来改善己有的不良街道空间,来全方位地、真正地提升我们的城市形象和生活品质。  相似文献   

19.
孟伟敏 《科技信息》2012,(27):355-355
由于历史原因,传统商业街周边存在大量分散、零星的非商业物业,如旧式里弄、旧住宅,旧厂房以及作为公用设施使用的房屋(如教育用或者体育用建筑)等,这些老旧建筑毗邻商业街,地理位置绝佳,但它们的性质和现状都不能符合商业要求,或者缺乏与商业街直接联通的通道,或者单体规模小,或者外貌陈旧,或者设备设施老化等。  相似文献   

20.
现阶段旧建筑改造设计已经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旧建筑能够带给人们丰富且深刻的空间意义。本文分别从修旧如故、新旧交合、更新延伸三个方面,对当代旧建筑空间改造的建构模式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