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液晶测温测速技术在流体实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了利用微胶囊液晶粒子同时测量流体温度场和速度场的新技术 ,并运用该技术同时测量了位于壁面下气泡周围的液体中自然对流的温度分布和速度分布 .文中给出了部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热色液晶的测温及标定原理,对近年来液晶测温技术在搅拌槽内传热、混合时间的测定以及温度场分布的测定等过程中的应用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并提出了几点建议。认为液晶测温技术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测试方法,尤其是在搅拌槽温度场的测量中有其独特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液晶粒子测量流体温度场是一种新型的测温方法.该方法以微囊化的胆甾型液晶为温度传感器,与图象处理技术相结合,可同时获得温度场和速度场.本文综述了这种测试技术的实验系统,历史发展,测温原理和率定方法,并对该技术在实验中可能产生的误差进行了分析.强调了此方法应用于流体温度场测量的优越性,认为这种实验方法必将在传热传质等问题的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环形激光陀螺温度模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温度效应是制约提高陀螺精度的重要因素。该文根据温度补偿要求,建立了温度场模型,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ARC2000采用两步计算方法在计算机上再现了陀螺启动过程中内部温度场分布的仿真结果;并通过红外测温技术测量了陀螺表面温度,大量实验数据证实了模型的正确性,可作为进一步分析温度场特性的基础。根据温度模型研究了增益区换热情况,认为对流边界层理论不适用于增益区换热,增益区换热的主要因素是原子与管壁的碰撞及管壁电子与正离子的复合。  相似文献   

5.
采用流体场与温度场耦合的求解方法,建立温度场计算模型,对永磁电机内的流体以及温度分布特性进行研究.首先推导出导热微分方程,然后结合温度场求解过程中边界条件的分类和确定方法,通过对导热微分方程的离散,最终推导出温度场求解总体合成方程.  相似文献   

6.
搅拌摩擦焊温度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搅拌摩擦焊接过程中温度场的分布对焊缝成形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该文结合数值模拟和实验方法,研究搅拌摩擦焊接过程的温度场。基于ALE(arbitrary Lagrangian-Eulerian)方法建立完全热-力耦合的有限元模型,对搅拌摩擦焊接过程开展数值仿真,同时在模型中考虑塑性变形产热。选取两组不同工艺参数(旋转速度分别为600 r/min和800 r/min)对温度场的分布进行计算,并在相同的工艺参数下测量焊接过程中距焊缝不同位置处的峰值温度。数值模拟和实验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准确地模拟搅拌摩擦焊接过程中的准稳态温度分布情况;搅拌摩擦焊峰值温度低于材料的固相线;焊缝前进侧温度稍高于后退侧。  相似文献   

7.
用自制的微热偶式测温和测湿装置分别对大直径水平旋转圆筒表面温度边界层和浓度边界层进行了测量.实验表明,旋转对顺向侧和逆向侧的影响情况有所不同顺向侧边界层的温度梯度和浓度梯度随旋转雷诺数的增加一直增大,而逆向侧的温度梯度和浓度梯度随旋转雷诺数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用微热偶式测温装置测量边界层温度分布时,由辐射引起的温度测量误差不超过3%,用微热偶式测湿装置测量边界层浓度分布时,由辐射引起的湿球温度测量误差在3%~8%,且离圆筒越近测量误差越大。  相似文献   

8.
郭仁炜  王丽萍  杨槐 《科技资讯》2007,446(4):20-22
本文研究了温度的不同和可聚合单体改变对聚合物分散液晶的影响.液晶为实力克液晶SLC7011-100,在含硫醇佳合物单体,以及其他备双键单体的混配下,制作聚合物分散液晶(polymer dispersed liquid crystals,PDLCs)膜.运用扫描电镜(SEM)观察.聚合物网络的形貌.运用紫外分光光度仪来测量在不同温度下PDLC膜对不同波段光的电光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李明坤  高磊  余湘娟 《河南科学》2014,(12):2537-2540
从传统地下水温度监测传感器的不足出发,分析了分布式光纤监测技术的优点,并对常用的几种分布式光纤监测技术进行了比较.将布里渊频域分析技术用于测量地下水温度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地下水温度场的光纤传感器测量布设方案,提出了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测量地下水温度场的数据分析和处理思路.通过室内模拟试验,采用布里渊频域分析技术监测了水温度场的动态变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验证了布里渊频域分析传感技术测量地下水温度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非接触式温度测量方法在微尺度实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统的介绍了非接触式温度测量方法在测量微小物体表面温度场中的应用.得用微区热成像技术,使用红外成像仪及专用红外放大镜测量并得到了微小物体的温度场.由于不同材质的红外发射率不同,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对红外测量得到的温度场进行修改,从而得到较为准确的温度值.非接触式测量方法不会引起微小物体温工分布的变化且不需要特别的布置,因而在微尺度实验中比一般的接触式温度方法——采用热电偶或电阻来测量温度且有更高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11.
根据光栅自成像的 Talbot效应.提出一套计量液体折射率、密度和温度的光学新方法及相应的无透镜成像系统——Talbot云纹仪。给出了其基本原理、技术和若干云纹图案,说明本法易于获得高质量的云纹图案,更为简便、经济、实用.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液体体积弹性模量与温度关系测量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介绍了采用超声光栅效应测量液体体积弹性模量基本原理,设计组装了实验测量装置,并设计了在同一矿化度时体积弹性模量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和在同一油水比时体积弹性模量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表明:液体体积弹性模量与温度关系都是线性的,只是斜率不同.  相似文献   

13.
针对食品工业液体浓度实时测量的要求,利用水声学中回鸣环声速测量技术,分析了影响声速测量误差的因素,以及温度对声速测量的影响,设计了一种供啤酒和乳品使用的高精度液体浓度测量仪.该仪器经纯水标定,对声速的测量误差可小于2cm/s,从而保证了液体浓度的测量.  相似文献   

14.
液氮温区双试件防护热板装置设计及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液氮温区(-196 °C)双试件防护热板装置的设计原理与结构.针对该装置在低温工作的特性,采用不同于传统常温防护热板装置的结构形式、加热方式和温度测量方法,设计并研制了适用于液氮温区的防护热板装置.设计中,热板采用了线热源式加热器,并使用液氮容器作为冷板提供测试所需的低温,在装置中设计了方便的夹紧结构和具有隔热作用的滑动结构.给出了该装置的温度、输入功率、计量面积和厚度的测量方法,并进行了不确定度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中间包钢水连续测温的新方法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基于在线黑体空腔理论,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钢水连续测温方法·针对在线黑体空腔不满足基尔霍夫理想黑体物理模型,具有"非密闭"和"不等温"的辐射特性,建立了在线黑体空腔有效发射率、积分发射率的计算模型,并应用于中间包钢水连续测温系统中·实践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性能价格比,测量误差≤±3℃,测温管寿命可达20~40h,测温成本与现行的快速热电偶实际消耗相当或略低,同时低于铂铑热电偶连续测温,是取代现行钢水间断式测温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应用LTS-21型制冷机测量固体低温热导率的装置和方法,在一定的条件下,消除了由于调节温度所产生的附加温差,在20-280K温度范围内得到了与给出的曲线较好符合的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17.
利用液滴自身的带电来测量液滴粒度分布的测量系统-电荷探针法测量系统已初步研制成功,并在大型搅拌装置上进行了实际测量及其分析。  相似文献   

18.
本系统设计以温度传感器DS18B20[3]、电桥测重传感器和MC9S12XS128最小系统[2]为核心[1],使用220V AC电源加热水壶中的水。本设计具有温度测量功能、液位测量功能,可显示温度和液位数值。测温分辨误差不大于0.5℃,液位测量误差不大于5mm。具有液位上限、下限报警功能,可以设置报警点,液位低于下限或高于上限时,发出声音报警并禁止加热。具有分段程序控制功能,可分段设置控温值和保温时间,升温速度不小于10℃·min-1,控温误差不大于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