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0 毫秒
1.
用气升式内循环生物反应器处理啤酒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带有蜂窝陶瓷的气升式内循环(IAL-CHS)生物反应器处理模拟啤酒废水。实验发现,陶瓷表面很容易形成复合微生物菌群的生物膜。分别进行了间歇的批式和连续流的处理实验。间歇处理啤酒废水时,IAL-CHS反应器表现出很高的废水去除效率。连续处理时,COD为1000mg/L左右的进水,在7h的水力停留时间内,出水达到40mg/L以下,其COD去除率高达95.5%,有机负荷达3.52kg/(m3·d)。对蜂窝陶瓷载体内流态进行观察及分析,认为其流体呈湍流状态,有利于氧的传递。  相似文献   

2.
采用浸渍法将TiO2溶胶涂覆于陶瓷-活性炭载体,得到陶瓷-活性炭负载TiO2光催化剂.以苯酚废水为模拟目标降解物,采用紫外杀菌灯为实验光源,对光催化剂进行了光降解性能的研究.考察了TiO2负载次数、溶液pH值、苯酚初始浓度以及陶瓷-活性炭载体特性等因素对陶瓷-活性炭为载体的TiO2光催化剂降解苯酚的影响.结果表明,负载两次得到的复合光催化剂表现出良好的活性与稳定性.对初始浓度为50mg/L,初始pH值为6.5的苯酚废水的降解效率最好,处理6h后降解率达到97.31%.  相似文献   

3.
膜分离技术处理钼酸铵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钼是稀有金属。生产钼酸铵的废水直接排放不仅造成大量钼资源的流失,而且还严重污染环境。膜分离技术处理钼酸铵废水具有分离效果好、占地小、操作简单、安全环保等优点。通过对在相同压力下钼酸铵溶液经陶瓷膜分离和荷负电膜分离时通量的变化,说明钼酸铵溶液经陶瓷膜和荷负电膜串联分离情况下,陶瓷膜通量比单用大些,荷负电膜变化不明显,但这一情况是在料液已被陶瓷膜分离过一次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串联分离效果比单独使用好。这些研究对改进钼酸铵废水处理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陶瓷膜处理切削液乳化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陶瓷膜对切削液乳化废水进行处理,研究膜面压差、错流速度、料液浓度和温度对通量的影响,并确定了较为合理的操作条件.结果表明,当膜面压差小于0.14MPa、错流速度在5m/s左右、温度在40~45℃时,有助于提高通量和控制膜污染.陶瓷膜过滤系统对切削液乳化废水的过滤可在10h以上,并使通量能够维持在一稳定的范围.  相似文献   

5.
以固定床反应器连续反应装置,对酚醛树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浓度废水进行催化湿式氧化处理。实验表明,以陶瓷-活性炭球为载体制备的CeO2催化剂在处理废水时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通过对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反应空速、气液比和进水pH等工艺条件的考察,得出最佳的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为200℃,氧气分压为1.5MPa,空速为1.0h-1,气液比为23.79,进水pH为9.0,在此条件下化学需氧量(COD)和苯酚去除率分别达到92.4%和96.2%。  相似文献   

6.
改性硅藻土处理含锌电镀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为了高效廉价的处理电镀废水,对天然硅藻土进行处理制备成改性硅藻土.在静态条件下,对改性硅藻土处理含锌废水进行了试验研究,探讨了改性硅藻土用量、废水pH值、吸附时间、温度对除锌效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废水pH值4.0~7.0、锌浓度0~100 mg/L范围内,按锌与改性硅藻土质量比为1/30投加改性硅藻土进行处理,锌去除率可达98%以上,且处理后废水近中性. 含锌电镀废水经改性硅藻土处理后,废水中锌含量显著低于国家排放标准. 表7,参10.  相似文献   

7.
用陶瓷微滤膜处理含油废水,研究了操作压差、膜面流速、温度、料液浓度等操作条件对膜通量的影响,确定了合适的操作条件。在此操作条件下,膜的稳定通量为250L(m  相似文献   

8.
余远平 《科技信息》2010,(21):J0396-J0396,J0406
介绍了印染废水的污染特性,在此基础上,对目前处理印染废水的几种常用方法进行了比较,结合具体的印染废水污染实例,对印染废水的处理方案进行了论述,得出了处理印染废水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9.
吴宗旺 《科技信息》2013,(8):472-472
<正>焦化厂在生产焦炭的同时,要产生一定数量的工艺废水,废水中会有氨、硫、酚和氧化物等物质,不经达标处理,这些废水排放将给环境造成严重危害,而对废水进行处理,首先要把废水中的氨进行蒸吹,因为废水中氨含量超过300mg/L时,不能进入生化池进行进一步处理,而且废水中的氨超标将对后续工序的设备造成严重腐蚀,大大影响设备的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对环境质量的高标准要求,废水的生态处理技术及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对废水的生态处理原理进行扼要论述:慢渗生态处理系统、快渗生态处理系统、地表漫流生态处理系统、废水湿地生态处理系统、地下渗滤生态处理系统等技术方法进行了论述与概括,并应用生态学的原理阐述其处理机理、影响因素、注意事项及运行措施。以推进废水生态处理系统的技术创新和在我国各地区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1.
将德化高岭土应用于重金属废水和印染废水处理,并与膨润土、硅藻土进行比较.探讨了黏土用量、pH值、搅拌时间、絮凝剂用量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岭土对废水的处理效果良好,既可应用于重金属废水的处理,也可应用于印染废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12.
以陶土和改性粉煤灰为原料,采用半干压成型工艺制备了吸附性陶瓷基体。研究了原料预处理、配比、烧成温度等对陶瓷基体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制备条件:陶土和改性粉煤灰质量比8∶2,升温速率1 ℃/min,烧成温度900 ℃。在此条件下制得的陶瓷基体的孔隙率为36.75%,孔径分布区间在5~27 nm,纯水通量52.89 L/(m2·h),压缩强度17.923MPa。对罗丹明B、亚甲蓝、刚果红模拟印染废水、含PO3- 4废水和含Fe2+废水的处理结果表明,所制备的陶瓷基体具有良好的吸附和截留性能。  相似文献   

13.
利用粉煤灰的吸附性对印染废水和洗涤剂废水进行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处理后的废水中,色度、ABS、COD去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采用紫外线、变温和超声波等物理诱变方法,对SBR工艺处理焦化废水中的活性污泥进行了诱变处理,将诱变后的污泥用于二级生化处理出水的后续处理,比较了处理前后焦化废水中CODcr、NH3-N和TOC的变化,并使用GC-MS方法分别对处理前后焦化废水中有机物的降解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经诱变处理后的活性污泥对焦化废水中剩余CODcr、NH3-N、TOC和难降解有机物的降解能力有所增加;在三种物理诱变方法中,超声波与变温处理对微生物的诱变效果较好,紫外线较差.  相似文献   

15.
印染废水处理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印染废水处理难度大、费用高的问题.对常州某印染厂污水处理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该厂印染废水水质、锅炉烟气成分以及印染工艺低温余热现状.对不同种类的印染废水进行低温烟气余热蒸发处理及利用烟气中和碱性废水的方法处理.此方案可使废水的质量浓度提高约13%,每小时可处理废水量约27 000t,同时使废水pH降至7~9.  相似文献   

16.
印染废水具有色度深、不易生化降解、有机物含量高、水质变化大、碱性大等特点。目前已有的印染废水处理技术包含物理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物理处理技术主要是将污染物在相之间转移或进行浓缩,并未对污染物进行本质上的降解;化学处理技术则是通过化学反应改变污染物的分子结构进而将其降解为小分子物质;生物处理技术是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对污染物进行降解。一般采用生物法去除有机物;采用厌氧-好氧工艺处理难以生物降解的废水;采用物理化学法降低色度等。随着印染废水成分愈加复杂,单一的处理技术已不再能保证其出水水质达标排放,故需要多加探索组合工艺的应用,以达到相关废水排水标准。本文对目前国内外有关于印染废水的主要处理技术进行总结,并提出了思考和展望,可为印染废水的处理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喷漆产生的废水如何处理是现下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难点问题,这是因为这些废水中存在很多的悬浮物以及很难进行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废水的组成复杂、含量大,处理工艺多.基于此,该文主要对喷漆废水的处理工艺流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利用除尘废水中粉煤灰的吸附作用,对含酚废水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含粉煤灰的除尘废水对酚有较好的吸附作用,酚吸附率≥98%,吸附后清液中酚≤0.5 mg/L;除尘废水pH值在3.5~7、温度在40℃~70℃范围内,粉煤灰对酚的吸附均能取得很好的吸附效果;同时粉煤灰兼有去除含酚废水中的甲醛和色度.采用该法对胶合板厂的含酚废水进行处理,处理效果能达到国家废水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19.
常温条件下颗粒污泥处理含铅废水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未经驯化的颗粒污泥处理含铅废水进行了初步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颗粒污泥对含铅废水具有较高的去除能力,铅去除率在95%以上.颗粒污泥的加入量、废水酸度、沉降时间是影响处理效果的主要因素.通过对20mg/L的含铅试水进行处理,铅达到了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啤酒工业废水进行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试验,探讨了废水停留时间、废水进水浓度及气水比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对有效利用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啤酒废水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