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科幻小说中的“机器人”概念 “机器人”一词在欧美并不仅仅指区别于“蓝领”和“白领”之外的“钢领”工人,而是泛指一切由人工技术制造出的智能形式,其中也包括了由生物复制和化学合成的“人工人”。事实上由英国女作家玛丽·雪莱创作的、出版于1818年的世界上第一篇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就是一部有关“人造人”的故事。玛丽·雪莱的“人造人”是利用死人器官拼凑而成的,最后施以电击使之复活。 不过率先使用“机器人”一词的则是捷克作家卡列尔·恰佩克,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写出的讽刺作品《洛桑的万能机器人公司》《R.U.R》)中,第一次使用了  相似文献   

2.
我们所谓的“机器人”,在英语里被称为"robot”。事实上这个词本来泛指一切“人造人”,因此在西方科幻小说中“robot”一词除了指钢铁型的机器人(mechanical men)之外,还包括所谓的“生物机器人”等用生化方式“制造”出来的“robot”。而事实上现代科技所研究的机器人,大多属于“自动机”(automaton)一类,它们的智力还远未达到科幻作品中机器人的那种水平。  相似文献   

3.
人的能力(智能)以及它的物理存在都表明智能机器的存在,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可以制造一个新的不同的智能机器。那末一个自然而然的问题就是:“人工智能机器能模拟人类的智能吗?”与此相关的问题是:“理解事物意味着什么样的含义?”“自我意识是什么?”什么叫有意识?”等等。目前机器的能力与这些问题都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这就决定了它们与人的差别。量子力学的理论与方法也许是通向解决这些问题的一条路径。  相似文献   

4.
<正>1537年,德裔瑞士人帕拉塞尔苏斯构想了一种制造微缩人的方法,微缩人"看上去会相当像人,但却是透明的,没有身体"。帕拉塞尔苏斯称呼其为"人造人",然而生成它们的方案只是融合了炼金术和种间繁殖而已,在道德上不可接受。如今,科学家对于人造人的概念又一次进行了尝试——但这一次他们使用了先进的生物材料、工程技术和生理学见解,诱导细胞生长成为简化却功能齐备的微型心脏、肺和其他人类器官。这些人工  相似文献   

5.
宇宙学中的人择预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翟向华  李新洲 《科学》2006,58(5):10-14
在科学术语中,也许没有比“人择”一词造成更多混淆的术语了.人择原理有许许多多种版本,这些版本相互不同甚至矛盾.但是,“人择”一词已被广泛使用且日益流行,任何试图改变这个术语的做法均已为时过晚.科学的一个准则是任何科学理论必须能证实或证伪.人择原理采用这样的形式:先验概率分布由一种人择权重确定的话,它便具备了科学的预言能力.  相似文献   

6.
21世纪人类将真正进入全方位、多领域普及机器人的时代,人类创造的每一美元财富都将包含着机器人的功劳,请看── “机器人”[Robot,音译为“罗伯特”]一词来源于捷克语。这个词在1924年的含义是“人造工人”。但实际上人们将机器人视为一种能自己干活的自动化机器,以后因西方国家出现了“白领”和“蓝领”员工之分,所以又将机器人称为“钢领”。美国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曾提出关于机器人的三条规则并引起了轰动。这三条规则是:一、机器人不能对人构成伤害;二、机器人必须服从指令(除非有关指令违反第一条规则);三…  相似文献   

7.
人体面包     
最近,泰国一名面包师在其家族作坊中,雕塑了看上去就像是人的头颅和身体部分的面包。这些“人体”的制作原料是面粉、葡萄干、干果及其他传统面包原料。这名面包师称,他制作人体面包的目的是反映一种哲学思想——“不要相信你所见,你所见不一定是你所认为的东西。”他希望人们思考一个问题:究竟是他们在消费食物,还是食物在消费他们。  相似文献   

8.
人们经常盘问计算机专家,计算机究竟能否象人那样思维?他们的回答是饶有兴味的、可取的。不过,我想从生物学家的观点来研讨这个问题。我相信,通过对我们的大脑和计算机的活动情况的考查,能逐步接近于一种答案。原来,用作构建大脑和计算机的基本元件的活动行为是迥然不同的。计算机的基本元件是晶体管,它们起开关的作用。开关开时,电子就通过晶体管;开关闭时,信号就通不过。这两种状态相当于计算机使用的二进计数制中的1和0。人们一般认为大脑的基本元件是突触,它们亦起类似开关的作用。大脑中的电路取决于这些能开能关的突触开关。改变开关就改变电路;这样就改  相似文献   

9.
Ⅰ在可对理智工作提出的各种要求中,精确性的理想占有特殊地位。凡是试图评价这个地位的人,都必定要克服一个困难,就是“精确的”这个标签有着各种不同的使用方式。并且,人们一般都感到,这个独特的标签赋予打上它的任何东西一种特殊的崇高的感染力。就我所知,按照对其全部意义所作的唯一的系统研究,这个形容词被称为“‘心理的’怪物”,它即刻唤起一种严格和纯碎的感情,从而使人觉得任何以精确性名义提出的要求都是合理的。这个词的力量同我们现代语汇中的其他某些名词相  相似文献   

10.
丛林寻花记     
没有任何一种科学根据足以解释人们对兰花的感觉。那不止是罗曼蒂克,那简直是“性感”!兰花被称为世界上最性感的花。兰花这个单词本身就是源于拉丁文中的睾丸一词。其实兰花并不算很美丽,它们中很多甚至一点也不美,可兰花总能让人想到“性”。  相似文献   

11.
这非常像一艘太空飞船,实际上它只是在显微镜下看到的一种小小的水藻——硅藻,图片中的影像是其实际大小的4000倍。人类一直都没有停止过对深邃的外太空的不断探索,人们希望了解外星生命的形式。然而,你可曾想过在我们身边就有许多“外星人”——奇异的微生物。这些“外星人”通常被称为“原生生物”或“单细胞生物”。它们能够蛰伏在包囊里,用脚来进食,用眼点来看,甚至还能在沸水里生存。它们通常以细菌为食,没有神经系统,但同样可以有感觉。它们以自体分裂的方式来繁殖,在任何时候都可能死去,但决不会衰老。虽然它们没有我们所知的思维,但…  相似文献   

12.
读者来信称,近年来常常在各媒体中听到“温室气体”这个词。但究竟什么是“温室气体”很多人却不十分清楚,希望我们能对这个问题进行讲述。为此,我们请多年来从事这方面教学研究的芮闵老师为大家细讲温室气体的来龙去脉。  相似文献   

13.
麻雀从空中掠过,它可以根据风速迅速地调整自身的飞行速度,及时放下“着陆装置”,准确无误地落在想停的树枝上。鸟儿如此轻巧地“着陆”,我们已经习以为常了。可是许多飞机着陆,仍需要有长长的跑道和宽阔的着陆场。解决这样的问题正是科研人员特别感兴趣的。他们试图在各种生物体中发现物理或化学原理,并模拟它们以解决问题。于是,仿生学就应运而生了。虽然,“仿生学”这个词直到1960年才创造出来,但它所研究的内容早在几百年前就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如早期研究飞行器的人,试图模仿鸟的样子去制造带有扇动翅膀的飞行器,有些模型甚至还用鸡毛…  相似文献   

14.
在大洋深处,生活着一种外表十分凶恶的深海琵琶鱼。当这种十分珍贵的稀少鱼类第一次被人类用拖网捕获上来时,令科学家们感到困惑的是这些琵琶鱼只见雌性,没见雄性。在这个“女儿国”里,雌性琵琶鱼个个都像女王一般身体强壮,本领非凡。它们生活在水深370-110米或者更深的黑暗世界里,长着一张巨大的嘴和长长的针状牙齿,这使它们看起来十分凶恶,但这些有利的“装置”可以使琵琶鱼捕捉到游进其势力范围内的许多动物。在它们的大嘴前方,还有一个细长的角状突出物。这是它们的“钓鱼杆”,里面有一个生物发光器,能发出美丽光彩吸引大洋…  相似文献   

15.
“走出非洲”这个字眼在生活中经常会看到,有的电视节目和文章杂志的名称便是“走出非洲”。在许多人的意识里,它是一个极其现代、甚至是极其时髦的一个词,然而人们不会想到,它其实在几千年前的古希腊就已经开始被人们使用了。最近,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一篇文章对它的历史由来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在此,我们择其要者编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这些老鼠简直是不可战胜的。2001年刚刚面世的时候它们就被媒体称为“施瓦辛格鼠” ,它们比普通老鼠多出了一倍的肌肉 ,更长寿 ,并能从致普通老鼠于死地的伤势中恢复。它们不用锻炼就能长出肌肉 ,还公然违抗着衰老的自然规律。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发育遗传学家纳迪娅·罗森塔尔说 :“它们并不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变得衰弱。”罗森塔尔本人是超级鼠的制造者之一。罗森塔尔和她的同事们希望 ,这些多了一份表达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GF -1)的基因的小动物能帮助他们了解并攻克包括肌肉营养失调在内的肌肉损耗疾病。这些老鼠将为人们了解伤口愈合…  相似文献   

17.
美国著名的“生命科学”网站最近在对不少专家和读者做了大量的调查后,推出了“十大致命动物排行榜”,小小的蚊子居然名列第一,紧随其后的是亚洲眼镜蛇、箱形水母、大白鲨、非洲狮、澳洲海水鳄、北极熊、非洲野牛、毒箭蛙。在这个人类最强大的时代,这些动物能够上榜总有它们的道理,让我们重新认识一下它们让人致命的看家武器吧!致命武器之一:“病毒炸弹”对于人类来说,蚊子算是动物界中最大的“恐怖分子”,它们的拿手武器是生物武器。蚊子名列第一不是因为它自己有多凶猛,而是因为它能在吸血的时候再投一些“病毒炸弹”——疟原虫给你。每年…  相似文献   

18.
植物传宗接代的一般规律,是先开花而后结籽。可在“植物王国”里,也有不“循规蹈矩”者,花不开就结籽,照样可以传宗接代。堇菜科的一些植物,它们有的花朵就从来不开放,在花内偷偷地喜结良缘,所以,人们见不到它的花朵盛开,却见它结出了种籽。这种植物的特殊生理现象,在植物学里叫“闭花受精”。为什么这些植物不开花就能结籽呢?美国有两位植物学家通过两个有趣的实验,揭开了植物闭花授粉的秘密:植物有花不开,闭花授粉,是它们一种巧妙的节能办法。在美洲生长有一种叫“大花寇洛玛草”的植物。这种植物生长有能开放的花朵,通过媒介开花授粉;也…  相似文献   

19.
预料之中的粲粒子问:先生把第四种夸克命名为“粲”夸克。请先就这一方面的经过谈起吧! 答:当然,“粲”含有漂亮的意思。在英语里“粲”这个词还具有驱魔存美的含义。很早以前人们就有关于“粲”数的想法,这种想法是为了防止衰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上帝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光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却令人感到既熟悉又神秘。“光到底是什么”?人类自从有意识之日起,就一直在思考和探索这个问题。经过上千年的思索,人们基本上有了结论.光既是粒子也是波。具有波粒二重属性。但这是人们在经典世界观察光得到的结论。笔者最新的实验结果表明,光不仅仅是以粒子或者波的状态存在这么简单,还存在用经典世界的语言无法描述的量子状态,究竟能看到什么取决人们选择哪种角度去观察它。这个发现使得人们对于“光是什么?”这个问题有了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