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物理学对于时间与空间的理解,是推动其发展的重要因素而现代物理学的根基,则是建立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时空观上的最近,OPERA合作研究组却发现了存在超光速中微子的可能性,倘若其被证实,将是对相对论时空观的一次重大挑战本文从实验发现,可能的理论解释,人们对于时空观的认识等方面入手,较为客观地讨论了OPERA的实验结果,指出了其可能的实验与理论的研究方向由于对于时空观的认识是个极其重要的过程,所以我们期待更多的实验来证实或者证伪OPERA超光速中微子的结果,从而推动物理学对于时空观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吴绍红 《科技信息》2008,(6):191-191
长期以来,国内人们对于马克思时空观问题的研究大多局限在自然领域,也就是把着力点放在辨证自然时空观上,对马克思的社会时空理论关照较少。而事实上,马克思哲学的时空观在其原本意义上已经突破了这种局限,使时空范围由自然领域扩展到社会领域。通过对马克思原著的认真研读,采取综合比较研究的方法,力图全面、客观、辨证的解读马克思的社会时空观。  相似文献   

3.
主要从时空观的三种历史形态,即牛顿古典力学时空观、爱因斯坦相对论时空观和普里戈金耗散结构论时空观,论述了科学时空观的历史演进,阐明了现代时空观的基本内涵是耗散结构时空观与相对论时空观的互补,并融合着古典力学时空观的合理部分。  相似文献   

4.
任军 《天津师大学报》2000,20(4):20-22,33
证明了狭义相对论的时空观本质上是“电磁学的时空观”;经典力学的时空观本质是“牛顿第二定律的时空观”,并提出了发展一种新的时空观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首先简述中外时空思想,牛顿的经典时空理论,法拉第的场和相对论的时空观,由此引入相对一绝对时空理论.然后结合已知理论,主要讨论了时空观的某些新的发展前沿和可能的发展方向:空间及时间的对称性及其破缺,时空量子化,泛相对论和泛时空理论,量子纠缠态,时间箭头,分维、复数维时空及其高维时间等.  相似文献   

6.
结合结构洞理论分析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创新动力的形成,并建立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创新动力机制模型,探讨模型内各动力因素间的相互作用及其运行机理;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实践发展提出了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7.
证明了狭义相对论的时空观本质上是“电磁学的时空观”;经典力学的时空观本质是“牛顿第二定律的时空观”.并提出了发展一种新的时空观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首先简述中外时空思想,牛顿的经典时空理论,法拉第的场和相对论的时空观,由此引入相对一绝对时空理论.然后结合已知理论,主要讨论了时空观的某些新的发展前沿和可能的发展方向:空间及时间的对称性及其破缺,时空量子化,泛相对论和泛时空理论,量子纠缠态,时间箭头,分维、复数维时空及其高维时间等,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相对率形成的历史线索,对相对论时空观的内涵及其哲学意义进行了较详尽的论述。  相似文献   

10.
以耗散结构理论探讨教学改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耗散结构理论作为非平衡系统的自组织理论,具有普通的方法论意义。以耗散结构理论的启发为依据,探讨教学改革,来说明教学系统形成耗散结构的必要性。要求教学系统具有开放性,在非平衡机制下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通过非线性相互作用和涨落促使学生思维的自组织。  相似文献   

11.
手征SU(3)夸克模型和推广手征SU(3)夸克模型的短程相互作用机制完全不同,一种来源于单胶子交换,另一种来源于矢量介子交换.在这两个模型中研究了E^*-Ω相互作用,对可能形成(E^*-Ω)ST=01/2束缚态的原因进行了探讨.主要分析了这两个模型不同的短程相互作用机制,分析了手征场相互作用及夸克交换效应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尽管单胶子交换和矢量介子交换机制不同,但在这两个模型中此系统都会形成深束缚态.其主要原因,一是由于σ手征场提供的强吸引相互作用,二是由于它具有特殊的对称性,使夸克交换效应有利于深束缚态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手征SU(3)夸克模型和推广手征SU(3)夸克模型的短程相互作用机制完全不同,一种来源于单胶子交换,另一种来源于矢量介子交换.在这两个模型中研究了Ξ*-Ω相互作用,对可能形成(Ξ*Ω)ST=012束缚态的原因进行了探讨.主要分析了这两个模型不同的短程相互作用机制,分析了手征场相互作用及夸克交换效应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尽管单胶子交换和矢量介子交换机制不同,但在这两个模型中此系统都会形成深束缚态.其主要原因,一是由于σ手征场提供的强吸引相互作用,二是由于它具有特殊的对称性,使夸克交换效应有利于深束缚态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研究牛顿时空观的基础,本文主要是在研读了《原理》后产生的一些对时空的理解和看法。文章从三个部分来分析牛顿的时空观:第一部分,牛顿时空观的基本含义;第二部分,牛顿时空观的积极意义;第三部分,牛顿时空观的消极和不足。经过这三个方面的分析,我们将会全面掌握牛顿的时空观,为我们进一步研究时空观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周妍 《科技咨询导报》2007,(18):131-132
本文系统地论述了时空观的发展过程,从古代的天圆地方时空观到亚里士多德的宇宙中心论;从亚里士多德的宇宙中心论到牛顿的绝对时空观;从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时空观。每一次变革都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一次突破,一次飞跃,都是对旧的传统观念的挑战,因此在科学研究上我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才能不断创新和突破。  相似文献   

15.
时间和空间     
本文系统简要地阐述了以牛顿为代表的绝对时空观和爱因斯坦的相对时空观,包括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的时空观.以物理意义为主,有少量的数学公式.  相似文献   

16.
顶夸克的大质量问题暗示了新的动力学的存在,可能与电弱动力学破缺有关. Glashow-Weinberg-Salam 理论虽然在描述电磁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当中取得了巨大成功,然而电弱破缺机制仍然不清楚,因此探索这一机制将是理论研究和未来高能对撞机的共同的重要任务之一.要想找到质量之源,我们必须找出电弱破缺机制和味对称破缺机制 .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的哲学时空观可以分为辩证的自然时空观和社会时空观两个部分。社会时空观是马克思哲学时空观的重要维度,它具有属人性,历史性,可转换性,价值性等一系列新的特点,是我们透视社会历史现象的新视角,新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及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六十年代的四费密子弱相互作用理论是一个不完善的理论。虽然它很好的描述了低能的弱相互作用,例如μ和β衰变,但这个理论不可重整化无法计算高阶效应。1967—1968年提出的Weinberg—Salam模型,它用了Higgs机制把弱作用和电磁作用统一在规范理论中,中间  相似文献   

19.
在亚热带暖温湿润季风气候区,以兴仁围豹滑坡为研究对象,探讨含软弱夹层的顺层滑坡的形成条件及诱发机制。通过实地调查滑坡所在地区的自然地理、气候水文、地形地貌、工程地质、地质构造等有直接影响的环境条件,运用理论综合分析探讨围豹滑坡诱发机制,结果表明:围豹滑坡形成原因为特定的环境条件及人类活动,雨水入渗软化滑动面及静水压力相互作用诱发滑坡。  相似文献   

20.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方法,在6-31+G*基组水平上研究了儿茶素-腺嘌呤分子间相互作用机制,得到稳定的儿茶素-腺嘌呤复合物.计算结果表明氢键对于复合物的稳定性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当复合物形成2个或更多的氢键时,氢键的数目、类型及强度共同决定着复合物的稳定性.通过研究发现,所有的氢键复合物进行基组重叠误差(BSSE)校正后的相互作用能为9.50~39.50 kJ/mol,相互作用能主要由氢键所贡献.振动分析显示,氢键的形成使相对应键的对称伸缩振动频率减小,说明这些复合物中形成的氢键都是正常的红移型氢键,与实验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