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分析得出旋喷泵在小流量和高扬程工况下运行时,效率高于多级泵和高速泵,在研究旋喷泵集流管与叶轮匹配及集流管扩散段损失的基础上,给出了设计扩散管水力参数的公式。  相似文献   

2.
采用任意准正交面方法求解旋喷泵叶轮内准三元流场.通过同时求解沿准正交面与S_1S_2流面交线方向的速度梯度方程和沿流线方向的能量方程求得了旋喷泵叶轮内的准三元解,指出了旋喷泵内准三元流动的流场分布特点是叶片工作面速度先减小后增大,叶片背面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叶轮流道中的空间流线从进口到出口逐渐变密,明确了叶轮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一种新型极低比转数旋喷泵的研究分析,采用连续方程、动量方程、交错网格和Simplec算法求解,对旋喷泵矩形叶轮在相对坐标系下和转子腔、集流管在绝对坐标系下的内部流动分别进行全三维数值模拟.通过分析研究旋喷泵内部流动规律得出转子腔及集流管内部流动的速度场、压力场的分布规律并比较3种模型的优劣,为旋喷泵设计和能量损失分析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可以用于旋喷泵的性能预测以及集流管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4.
用自建的电泵泵级试验台对广泛使用的D82型电泵泵级进行了能量平衡试验。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减小水力损失、增大单级扬程、提高电泵泵级效率的途径。根据三元叶轮的结构形状设计理论对D82型电泵叶轮进行了改型设计,改型设计后的叶轮,其水力性能的各个参数都有所改善,叶片角减小而叶片包角增大,延长了叶片间的流道,能提高单级扬程。  相似文献   

5.
泵喷推进器低噪声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水下无人潜航器为研究对象,在验证所用方法可信性的基础上运用旋转机械三维反问题设计方法、计算流体力学及计算声学等方法对泵喷推进器进行以降低噪声为目的的优化设计.研究结果显示:对泵喷推进器叶轮施加侧斜、纵斜及叶稍卸载可有效削弱叶轮和导叶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而明显降低了叶轮辐射噪声,通过进一步缩短叶轮的叶顶弦长来降低叶轮与导管内壁面之间的相互作用,泵喷推进器静止部件噪声和推进器总噪声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以泵的能量损失最小为目标函数 ,以叶轮叶片出口宽度、出口角、直径为设计变量的泵叶轮的优化设计模型及优化计算方法 通过优化 ,获得了满足一定扬程和流量的最优参数组合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固液二相流泵的基本方程.并据此分析了叶轮的扬程.找出了泵内固液二相流的相似准则.  相似文献   

8.
采用雷诺数与弗劳德数全相似的方法预报了某双泵推进单体船喷水推进器外旋和内旋对推进和噪声性能的影响.以某混流式喷水推进器水动力性能为校验对象,验证了该数学模型和数值方法的可信性.比较了某航速下喷泵外旋及内旋时推进器推力、流量、轴功率、泵效率及推力效率的变化.叶轮旋向对推进器的流量及推力影响较大,对该航速下推力效率及泵效率影响较小.采用DES湍流模型进行了流场的瞬态计算,比较内旋及外旋泵在自航点内流场压力脉动的变化,外旋泵压力脉动的最大值大于内旋.根据瞬态计算结果进行了噪声的计算,结果表明,内旋喷泵的噪声小于外旋喷泵.  相似文献   

9.
用自建的电泵泵级试验台对广泛使用的D82型电泵泵级进行了能量平衡试验,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减小力损失,增大单级扬程,提高电泵泵级效率的途径,根据三元叶轮的结构形状设计理论对D82型电泵叶轮进行了改型设计,改型设计后的叶轮,其水力性能的各个参数都有所改善,叶片角减小而叶片包角增大,延长了叶片间的流道,能提高单级扬程。  相似文献   

10.
针对泵叶轮磨损的常规判据和可靠性分析方法的不足,应用模糊数学理论,提出了泵叶轮磨损失效判据的模糊可靠性计算方法,并采用泵叶轮磨损算例证明此方法是适用的.研究结果表明,模糊可靠度计算方法较常规方法更为精确,它不仅反映了叶轮磨损程度和磨损失效现象的随机性,也反映了叶轮磨损失效判定的模糊性,实质上是在某种合理的程度上放宽了叶轮磨损失效判定的限度,从而可以达到延长泵的使用寿命,减少经济损失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采用传统抗震设计方法设计的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很难实现"强柱弱梁"的抗震设计原则,从而可能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形成危险的柱铰耗能机制。文章将基于弹塑性分析的设计方法引入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中,旨在通过采用更为合理的抗震设计,使得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混合耗能机制"能够得以实现;最后对2榀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了设计,并对其抗震能力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文章介绍的抗震设计方法,能够实现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预定的耗能机制,且结构的位移响应和构件的变形能够得到控制,因而是一种更为合理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太阳能接收式建筑设计方法和原理的研究,针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气候特征,提出了若干可节能降耗的建筑设计方法和要点,并指出充分利用太阳能是一个解决特殊地域建筑冬季取暖与夏季降温的行之有效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我国现行抗震设计方法中的不足,通过比较说明了能量法的优点,对能量设计方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基于能量分析的抗震设计方法无疑是今后抗震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在前期对凸轮式响应放大摩擦阻尼器(cam type response amplification device with friction damper, CRAD-FD)研究的基础上,对安装该阻尼器的单自由度体系建立了能量方程,推导了简谐荷载作用下CRAD-FD单圈滞回的能量解析解;基于消能减震结构标准能量设计反应谱,提出了CRAD-FD基于性态目标的能量设计方法;以某10层RC框架结构为例,在设防、罕遇、极罕遇地震作用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研究表明:所推导的CRAD-FD的能量解析解正确,所提出的基于性态目标的能量设计方法可靠;消能减震结构通过CRAD串联小吨位摩擦阻尼器的减震与耗能效果可与直接安装大吨位阻尼器的效果相差无几或更优,体现了CRAD的响应放大效应。  相似文献   

15.
被动式低能耗建筑设计过程计算量大,涉及变量多,不同变量间关系错综复杂,传统方法无法获取复杂变量的最优解集,不能保证被动式低能耗建筑设计不同目标函数达到最优。为此,将响应面优化算法应用于被动式低能耗建筑设计中。将最大化舒适度、最小化耗能率作为被动式低能耗建筑设计的目标函数。通过拉丁超立方实验设计方法,获取被动式低能耗建筑设计优化问题的设计空间;在设计空间中随机抽样。在此基础上,通过最小二乘法拟合建立响应面模型。利用遗传方法对拟合响应面模型进行改进和更新处理,直至达到收敛,保证被动式低能耗建筑设计达到低能耗率、高舒适性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响应面拟合准确性高,将响应面优化算法应用于被动式低能耗建筑设计中,发现其能够有效降低能耗,提高舒适性,和其他方法相比有更好的优化结果。  相似文献   

16.
多层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能源和环境是制约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和人民生活质量稳步提高的主要问题之一 ,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途径 ,其中太阳能作为一种新型能源应用非常广泛 ,但目前在我国太阳能的利用集中在小型家用热水系统上 ,已经不能够满足发展的需要 笔者结合镇江市“阳光世纪花园”住宅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设计 ,论述了多层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 ,提出了多层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的一般思路 ,为新型舒适性住宅采用节能型热水系统提供了设计的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在支持电压岛的片上网络体系结构中,考虑供应电压对数据重传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新的能耗模型,并提出了基于电压岛划分、IP核映射和路由算法设计的架构方法.该方法针对电压岛划分、IP核映射和路由算法设计等问题,不仅考虑了IP核的计算能耗,还考虑了IP核之间数据在重传下的数据通信能耗问题.实验结果表明,在考虑数据重传的情况下,该设计方法能有效地降低系统能耗.  相似文献   

18.
给出了滤波多音调制系统的原型滤波器优化设计方法. 该方法不仅可以最小化原型滤波器的阻带能量,还界定了符号干扰功率、过渡带能量,适用于严格采样和非严格采样滤波多音调制系统. 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获得较好性能.  相似文献   

19.
基于矩阵摄动方法研究了设计参数对行星齿轮传动系统模态能量的灵敏度.此处所计及的设计参数包括太阳轮与行星轮、内齿圈与行星轮的啮合刚度、行星轮的支承刚度以及各构件的转动惯量.系统模态能量与系统的振动强度密切相关,高的模态能量预示着当系统受到来自齿轮啮合动载荷激励时将发生较大的振动.采用集中参数法建立了行星齿轮传动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并采用矩阵摄动方法对模态能量特征灵敏度问题进行了推导和求解.结合具体实例,分析了各设计参数对系统模态能量的灵敏度,并通过实验验证了一些设计参数选择对系统振动强度的影响.实验结论与理论分析相吻合,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设计过程中采用模态能量灵敏度分析法预估参数选择对系统振动强度的影响是可行了.  相似文献   

20.
文章针对产品的能源利用率低、能耗高的现状,从产品设计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能量设计因子的概念,详细分析了能量设计因子的提取方法;以洗碗机为实例,分析了洗碗机在使用阶段中的能量消耗,提取出洗碗机的能量设计因子,给出了洗碗机节能的优化方案,得到了洗碗机的节能设计方法;结合洗碗机节能设计的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