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P~H电位法研究了在0.1MKNO_3水溶液中(30.0±0.1℃)的银(Ⅰ)—NH_3—NS(亚氨基二磺酸钾)的加合反应,并测得了这个加合反应的平衡常数K_(111),混合型络合物积累生成常数β_(111),讨论了P~H滴定曲线,混合型络合物的稳定性以及实际NS镀银液中各种络离子随溶液P~H的改变而变化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EDTA可与极大多数金属离子形成不同稳定程度的络合物,因此利用EDTA作滴定剂的滴定日趋广泛。当溶液中同时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离子时,其络合物的表观稳定常数相差足够大时就有可能分别滴定之;而络合物的表观稳定常数随溶液的P~H值而变化,因此将P~H值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就有可能分别滴定。络合物的表观稳定常数到底要相差多少?有各种说法如万立伦(E.Wannien)认为logK’(K’表示表观稳定常数)差值至少应为4;弗拉斯卡(H.A.Flaschka)认为要相差6;但他们都没有考虑到滴定所允许的误差、离子浓度等因素;张楙森提出了分别滴定的判别式,考虑了上述因素,使分别滴定的可能性能用数学方法来计算,并给出了酸度控制范围的计算公式,这样较以前用林旁。(A.Rinbom)曲线来作定性的推测为优。  相似文献   

3.
在酸碱平衡体系中对P~H值的计算,可以允许计算结果有不超出±0.02P~H的误差。以此为限界,确定了在一元酸或一元碱,多元酸或多元碱以及酸式盐等溶液中计算P~H值的各种近似公式的应用条件。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别采取代数法、图解法和离子选择性电极法,绘制了在P~H6时钙和镉对EDTA的络合返滴定曲线,并从中揭示了关于络合返滴定的一些规律。  相似文献   

5.
按教育心理学的观点,青少年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而发生不断完善的变化过程,掌握身心发展变化规律开展教学.是搞好翻图教学的关键.教师只有认识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了解心理特点,掌握规律培养兴趣,因人施教.正确综合贯彻教学原则,制图教学才会收到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采用pH电位滴定的方法,在恒温滴定体系中,用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钾溶液分别滴定黄芩苷溶液及其与铬离子的混合溶液,借助采集数据软件自动记录其反应过程中的电位变化,对溶液的pH值进行测定,用生成函数截距法计算出了黄芩苷-Cr(Ⅲ)配合物的逐级条件稳定常数:lg K1=8.36,lg K2=6.90,并计算出了黄芩苷-Cr(Ⅲ)配合物各物种在不同pH值条件下的分布.  相似文献   

7.
2.4——二氯酚(HO—Cl<(?)>—Cl)是合成除草醚及植物生长刺激剂2,4——D的重要原料,用酸碱滴定法测定酚含量,是合成上述农药时配料的重要依据。故用酸碱滴定法测定2,4——二氯酚的含量具有重要意义。一、测定原理:2.4——二氯酚是一种弱有机酸,在水中溶解度甚小,25℃时K_a=3.1×10~(-8).故在水溶液中很难直接滴定。[能在水溶液中滴定的弱酸要求滴定P~H突跃(△P~H)  相似文献   

8.
从认识规律上论述了中学物理学教学过程,指出这种符合认识规律的教学过程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必需的.在此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阐述了中学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问题:鼓励学生勤于观察和勇于提出问题;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相似文献   

9.
多元校正电位滴定法同时测定苯甲酸和水杨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一种可同时测定苯甲酸和水杨酸的电位滴定新方法.在这种方法中,滴定剂是氢氧化钠与氯化钾的混合溶液,被滴定液中同时插入了pH指示电极和氯离子指示电极.在滴定过程中的任一滴定点,溶液的pH和滴定剂的加入体积可由两个电极的电位测定值同时获得,从而可应用多元校正法由相应的滴定曲线求得混合酸中每一种酸的含量.该方法免去了滴定剂体积的直接读取,且不需确定滴定终点,因此该法简便、精确.应用本方法对样品中的苯甲酸和水杨酸进行了同时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本文应用能斯特公式,建立了电极电位与P~H的一般关系式,总结了φ—P~H图的几种类型。结合实例,论证了该图在元素化学中判断反应产物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分析化学中的物理量很多,其中缓冲指数(即缓冲容量)β是大家所熟悉的.滴定突跃的大小,实质上就是缓冲容量的体现.图1是强碱滴定弱酸的滴定曲线.由图可见:缓冲容量越大,滴定曲线变化越小.如在半滴定点:??附近,滴定曲线十分平坦;反之,缓冲容量越小,则曲线变化越大.酸碱滴定之所以有一个PH变化范围,其原  相似文献   

12.
现用无机化学实验课本中的酸碱滴定实验,采用标准草酸溶液滴定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选用甲基橙做指示剂.若改用未知浓度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草酸溶液,选用酚酞作指示剂,可使终点颜色变化明显,滴定结果误差较小.  相似文献   

13.
论体育心理学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体育心理学知识,遵循学生心理活动规律组织教学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试图通过对体育心理学的认识,结合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状态与各种心理活动的具体规律,为教学过程中采取合理的教学和训练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1.确定出在0.2%准确度范围内KCNS溶液标定的实难条件: (1)剧烈摇荡时以KCNS溶液滴定AgNO_3溶液,Fe~(3+)浓度为0.01-0.1M。 (2)通常摇荡时以AgNO_3溶液滴定KCNS溶液,Fe~(3+)浓度为0.05-0.3M。 (3)热凝沉淀时以KCNS溶液滴定AgNO_3溶液,Fe~(3+)浓度为0.01-0.2M。 2.与计算值对比表明,硫氰酸银严重地吸附银离子,在各种条件下吸附是难以避免的,实践上应该控制的是程度问题卽取得补偿结果。剧烈摇荡5分钟的终点除Fe~(3+)低浓度外并未达到化学平衡,甚至热凝条件下,CNS~-有分解趋势的情况下也并未到反应式的定量进行。 3.解释了文献与专论中关于Volhard测定氯化物法中指示剂浓度计算值与实际值的矛盾。  相似文献   

15.
陈浩然 《科技信息》2007,(12):27-27,157
1.前言国家标准GB/T1401-1998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和行标HG/T3457-1976乙二胺四乙酸的含量测定方法规定用氯化锌作为标准滴定溶液。氯化锌标准溶液必须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滴定溶液进行间接滴定,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滴定溶液是用氧化锌基准物进行标定。这种方法既费时又麻烦,在间接标定过程中存在的系统误差大。本文介绍用工作基准试剂(容量)氧化锌代替氯化锌直接作为标准滴定溶液,既省事又准确,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生活环境,让学生在生活中形成道德认知;注重社会现实变化,让学生在认识中激发道德情感;创设生活实践情景,让学生在体验中养成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17.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既有一切教学活动所共有的一般规律,又有其特殊规律,研究和掌握其教学规律,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有着重要意义。笔者长期从事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工作,对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质量,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有何规律可循等问题进行过一些探索,也有些心得。现试从二个方面谈谈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规律,以求教于方家。规律之一:教学中直接知识与间接知识相统一教学作为人类认识活动的特殊形式,主要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把人类的认识成果转化为学生个人的认识过程,这一过程离不开与社会实践相联系。就课堂教学而言,其教学过程实质上还是以传授和学习间接知识为主,要帮助学生能将所学的间接知识与客观现实相结合,使学生获得比较完全的知识,教师有必要在教学过程中把握好直接知识与间接知识相统一的规律。此规律主要包含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传授间接知识必须与客观实际相结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人类认识过程中,理论来源于实践,又用于指导实践去改造客观世界,并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和得到发展,这是人类认识过程的普遍规律。理论联系实际,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普遍原则。人类认识活动的普遍规律,同样适合于初中学生的认知观,这是因为,在...  相似文献   

18.
中学化学演示实验通过明显的化学现象起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电解Na2SO4溶液改进实验在原来的实验基础上,将物理学中带电微粒在磁场中运动情况有机结合在一起。改进后的实验利用培养皿等微型仪器,通过溶液颜色的改变,不仅让学生观察到了电解时离子的微观变化过程,还能通过实验结果帮助学生找到判断电极产物的规律。  相似文献   

19.
探究式教学法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从形象思维到逻辑思维,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它更强调了学习的过程,通过学生的切身体验来掌握概念和规律。在物理教学中,教师采用探究式教学应注意创设问题,营造探究氛围,循序渐进,在活动中应从教学内容实际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实际出发,让学生从探究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探究。  相似文献   

20.
对硫化物的传统实验室分析方法进行改进.以氢氧化钠溶液代替乙酸锌溶液为吸收剂,以碘量法为定量分析方法时,滴定过程应重新建立.实验对比在碱性和弱酸性条件下,硫代硫酸钠溶液在滴定过程中的体积,建立了碘量法滴定方法.滴定过程改变了加酸顺序,即先加酸.滴定全程空白消耗硫代硫酸钠溶液9.88 mL,小于检出限.空白和全程空白加标实验条件下的回收率分别为94.6%,99.0%,实验土壤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8.3%(花园土)、86.9%(污灌区土)、88.5%(严重污染土壤/西大沟),回收率均在85%以上,检出限为1.55 mg/kg.该方法改变了实验分析中硫化物的吸收方式,缩短了实验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