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7 毫秒
1.
为研究PF573228的大鼠肝微粒体体外代谢特点,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HPLC-ESI-MS/MS)的方法,结合检测的保留时间、精确质量数和特征碎片离子,鉴定了PF573228体外的3种代谢产物分子的结构,推断体外代谢产物的生物转化有3个主要途径:脱氢,N-脱烷基和氧化.  相似文献   

2.
研究藤茶总黄酮口服给药后大鼠肠道代谢的产物及其体外抗肝癌活性。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UPLC-HRMS)联用技术分析总黄酮在大鼠肠道中的代谢产物,并以MTT法检测代谢产物对肝癌细胞HepG2增殖的抑制活性。通过UPLC-HRMS测定,总黄酮在大鼠粪便中检测到6个代谢产物。其主成分二氢杨梅素主要通过硫酸化、去羟基化、甲基化、还原去羟基化等反应发生代谢转化;其他成分杨梅苷、杨梅素则分别发生水解、去羟基化反应生成相应的代谢产物;这些代谢产物对HepG2细胞增殖有较好抑制作用,在不同作用时间点(48 h、72 h),其IC50分别是179.58、103.24 μg/mL。藤茶总黄酮口服后在大鼠肠道中可发生多种代谢反应,其代谢产物具有体外抗肝癌活性。  相似文献   

3.
东莨菪碱大鼠肠内菌代谢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串联质谱(LC-ESIITMSn)联用法进行了东莨菪碱大鼠肠内菌中的代谢研究.以东莨菪碱优化色谱及质谱条件,总结其色谱及质谱行为规律.将东莨菪碱与大鼠肠内菌体外厌氧温孵培养,和空白样品及东莨菪碱标准品相比较,依据被测物的多级质谱数据,鉴定代谢物并阐述其结构.结果在温孵液中发现了东莨菪碱的水解代谢产物莨菪品.该方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好、样品前处理简单、快速,适合于药物代谢分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北五味子与人参共煎剂对老年大鼠尿液代谢产物的影响.方法运用基于高分离快速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技术(RRLC-Q-TOF-MS)的尿液代谢组学方法研究24月龄大鼠在北五味子与人参共煎剂给药前后的尿液样本,通过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尿液中的代谢产物进行降维筛选,比较给药前后的差异代谢产物,并根据差异代谢产物的精确分子质量和在串联质谱中的离子碎裂特征进行鉴定.结果在北五味子与人参共煎剂干预后,老年大鼠的尿液中共鉴定了5个差异代谢物,经过对差异代谢产物相关的代谢通路进行分析,发现与能量代谢、脂类物质代谢和脑衰老相关的代谢产物发生变化.结论北五味子与人参共煎剂通过干扰能量代谢、脂类物质代谢和神经递质的途径而发挥抗疲劳、降脂、抗氧化和延缓脑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在小檗碱9位和药根碱3位引入不同的苄基,合成9种新的小檗碱和药根碱衍生物.用质谱(MS)和核磁共振谱(NMR)对产物进行结构表征,通过倍半稀释法和MTT法进行抗菌和细胞毒活性试验.实验结果表明:衍生物抗菌和细胞毒活性明显提高,其中衍生物2c,2d,3c抗菌活性较好,2d,3c,3d表现出较强的细胞毒活性.引入不同的苄基可改善小檗碱和药根碱的亲脂性,有助于提高小檗碱的抗菌和细胞毒活性,引入含F原子、化合物抗菌和细胞毒活性最好.  相似文献   

6.
通过检测虎杖提取物灌胃后大鼠血浆及尿液中的代谢产物, 建立一种用液相色谱 电喷雾串联质谱(LC-MS)分离鉴定复杂样品中主要蒽醌类代谢物的方法. 液相色谱条件: 色谱柱为Agilent XDB-C18(4.6 mm×250 mm, 5 μm), 流动相为水 甲醇梯度洗脱, 柱温为25 ℃. 质谱条件: ESI离子源, 毛细管电压3.5 kV, 负
离子检出模式. 结果表明: 在大鼠灌胃虎杖提取物后的血浆样品中检测出大黄素、 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3种代谢产物; 尿液中检测出大黄素、 大黄素葡萄糖醛酸酯、 芦荟大黄素硫酸酯和芦荟大黄素葡萄糖醛酸酯4种代谢产物.  相似文献   

7.
山莨菪碱大鼠肝匀浆代谢物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串联质谱(LC-MSn)联用技术研究山莨菪碱大鼠肝匀浆中的代谢物.采用离体实验的代谢研究方法,将山莨菪碱与大鼠肝匀浆在富氧条件下温孵,代谢物以乙酸乙酯萃取,采用LC-MS及LC-MSn等方法进行分析.和原药相比较,根据温孵液中分析物分子量的变化(ΔM)及其多级质谱数据,鉴定代谢物并阐述其结构.结果在山莨菪碱的大鼠肝匀浆培养液中发现了脱水山莨菪碱.  相似文献   

8.
运用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串联质谱(LC-MSn)联用技术分析检测阿托品大鼠肝匀浆中的代谢物.采用离体实验的代谢研究方法,将阿托品与大鼠肝匀浆在富氧条件下温孵,代谢物以乙酸乙酯萃取,采用LC-MS及LC-MSn等方法进行分析.和原药相比较,根据温孵液中分析物分子量的变化(ΔM)及其多级质谱数据,鉴定代谢物并阐述其结构.结果在阿托品的大鼠肝匀浆培养液中发现了脱水阿托品和去甲基阿托品2种代谢物.  相似文献   

9.
8-烷基小檗碱同系物体外降糖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8-烷基小檗碱同系物在体外对糖代谢的影响,采用与人肝细胞表型相似的HepG2细胞,检测24 h后培养液中葡萄糖消耗量,用MTT法监测细胞增殖的情况.结果表明:8-烷基小檗碱同系物在中糖(11.1mmol/L)状态下可使HepG2细胞的葡萄糖消耗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以8-十六烷基小檗碱最为显著.MTT结果显示8-烷基小檗碱同系物对HepG2细胞的增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8-烷基小檗碱同系物随着其烷基碳链的延长,其降糖效果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10.
微生态制剂用对人休无害的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制成。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微生态制剂微生物,如青春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都是正常健康人肠道中必不可少的正常菌群。微生态制剂的显著特点是含活的有益微生物,通过这些微生物在人体肠道中生长  相似文献   

11.
肠道菌群利用去淀粉麦麸体外发酵产短链脂肪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肠道菌群中不同菌对同一种不消化性碳水化合物的利用程度不同.本实验利用去淀粉麦麸(destarched wheat bran,DWB)作为碳源,用人体粪便作为肠道细菌来源,对不同肠道菌群进行体外发酵培养,在不同时间取其发酵液,测定发酵液内SCFA的种类和数量的变化.结果显示,肠道中各种细菌(包括非益生菌)均能利用DWB产...  相似文献   

12.
Diversity, stability and resilience of the human gut microbiota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Trillions of microbes inhabit the human intestine, forming a complex ecological community that influences normal physiology and susceptibility to disease through its collective metabolic activities and host interactions. Understanding the factors that underlie changes in the composition and function of the gut microbiota will aid in the design of therapies that target it. This goal is formidable. The gut microbiota is immensely diverse, varies between individuals and can fluctuate over time - especially during disease and early development. Viewing the microbiota from an ecological perspective could provide insight into how to promote health by targeting this microbial community in clinical treatments.  相似文献   

13.
 为了阐释支气管哮喘患者肠道菌群多样性及结构组成特征,探究肠道菌群与哮喘病的相互关系,以52例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及25例对照开展病例-对照研究.采集粪便样品,运用PCR-DGGE指纹图谱技术分析粪便菌总DNA,得到反映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特征的DNA指纹图谱.结果表明,哮喘个体样本的肠道菌DNA条带数量7—31条不等,平均只有17条;对照组样本个体的DNA条带数量14—36条不等,平均24条.哮喘患者肠道菌群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01).多变量统计分析表明,哮喘组肠道菌群结构组成显著区别于对照组,两组样本分类明显.两组内不同民族、性别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表明,哮喘患者的肠道菌群在分子水平上发生明显改变,多样性显著降低,肠道菌群结构改变与哮喘病有关;PCR-DGGE技术结合PCA、PLS-DA多变量统计分析手段具有预测性、先行性的优势,适用于菌群结构未知样品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影响实验小鼠肠道菌群的多因素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研究影响实验小鼠肠道菌群的六种主要因素,为动物实验的设计和实验结果的解释提供参考,为肠道微生态菌群结构的干预与调控提供借鉴。方法采用珠磨法和酚-氯仿-异戊醇法提取肠道内容物中细菌基因组DNA,然后用16S rDNA V3区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经DGGE电泳后用电泳条带数字化软件Quantity One和统计学软件SPSS对影响肠道菌群的六种因素(年龄、品种、饲养环境、饲料、个体差异和性别差异)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Dice相关系数和主成分分析显示,年龄因素在早期(7和14日龄)对肠道菌群影响较大,到28日龄后,菌群结构趋向稳定,饲料和饲养环境成为主要的影响因素。品种和个体差异对肠道菌群也存在较大的影响,但性别差异影响相对较小,存在一定的随机性。结论以上六种因素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肠道菌群,但其影响程度存在差异,在动物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解释时应充分考虑避免或利用这些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以生活在同一生境,但具有不同进化关系和不同食性的野生哺乳类动物(鼠科、猬科和鼩鼱科)为研究对象,通过16S rRNA基因扩增子测序,分析和比较其肠道菌群.共识别出5378个操作分类单位(OTUs),主要隶属 Firmicutes(40.55%),Proteobacteria(34.60%)和 Bacteroidetes...  相似文献   

16.
为评价灭活型副干酪乳杆菌L9常温酸奶润肠通便和调节肠道菌群的作用,招募便秘受试者61人,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饮用普通常温酸奶和含L9的常温酸奶28d,饮用结束后分析受试者便秘相关症状、粪便短链脂肪酸含量和肠道菌群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与常温酸奶组相比,灭活型副干酪乳杆菌L9常温酸奶组受试者排便次数显著增加(P<0.05),排便状况和粪便性状评分极显著降低(P<0.01);粪便中丁酸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丙酸和总酸含量显著增加(P<0.05);并显著增加产短链脂肪酸的菌属,如Blautia、Ruminococcus_2和_hallii_group。研究结果表明,与普通常温酸奶相比,灭活副干酪乳杆菌L9常温酸奶具有更好的调节肠道菌群缓解便秘的作用。本研究旨在为开发含有灭活副干酪乳杆菌L9的相关功能食品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菌群感应信号分子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N-acyl homoserine lactones,AHLs)对小鼠肠道微生物菌群构成的影响,为感染状态下肠道微生态的紊乱补充理论依据。方法 3-oxo-C10-HSL分子经腹腔注射小鼠后,于24 h分别在小鼠十二指肠及空回肠部位用拭子涂抹法取样,并通过Illumina Hiseq 2500高通量测序平台对样品16S rDNA测序,并进行微生物菌群分类构成及多样性分析。结果 在实验小鼠肠道内共检出22个细菌门,109个细菌属;对照组和3-oxo-C10-HSL处理组小鼠肠道不同部位菌群均以厚壁菌门(>50%)和变形菌门(>20%)为主,但两组在属水平菌群构成有明显差异,对照组优势菌属依次为葡萄球菌、埃希氏-志贺菌、乳球菌、假单胞菌、肠球菌,3-oxo-C10-HSL处理组优势菌属主要为肠球菌、埃希氏-志贺菌、葡萄球菌;多样性和丰度分析提示3-oxo-C10-HSL处理组肠道菌群多样性均有提高,大肠埃希菌属等主要优势菌丰度显著上升,而且空回肠部位的菌落丰度最高。结论 AHLs对小鼠肠道菌群构成影响较小,而对菌群内部某些特定类群结构变化影响较明显。  相似文献   

18.
肠道菌群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而年龄、饮食、抗菌药物使用和心理压力等多种因素可以影响其形成和组成。本文就相关影响因素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盐酸小檗碱胃漂浮片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筛选盐酸小檗碱胃漂浮片的处方并评价其漂浮和体外释放特性,根据辅料性质及制剂质量要求,通过单因素实验及正交试验确定影响盐酸小檗碱胃漂浮片性能的主要参数,确定了最优处方。采用干粉直接压片制得盐酸小檗碱胃漂浮片,在人工胃液中考察其漂浮性能及溶出度,并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检测其释药量。优选的处方为每片含HPMC(K15M)35 mg,碳酸氢钠20 mg,羧甲基淀粉钠47 mg,聚乙二醇6000(PEG6000)为15 mg。该处方研制的盐酸小檗碱胃漂浮片起漂时间小于1 min,持漂时间大于12 h,12 h的累积释药量大于80%。结果表明,研制的盐酸小檗碱胃漂浮片具有良好的漂浮特性和释药性能,且制作工艺简单。  相似文献   

20.
 粪菌移植作为重建肠道菌群的核心治疗策略,在世界医学史上由来已久。粪菌移植近年备受关注,已用于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感染等多种菌群相关性疾病的治疗和探索性研究,但主因方法学局限的影响,其在全世界的应用并不理想。中华粪菌库作为非营利性粪菌库,重点通过建设粪菌移植体系,并作为特殊生物样本库面向全国提供临床救治服务。本文阐述粪菌移植的医学史、中华粪菌库所依赖的体系建设和粪菌移植的安全性、伦理、法规及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