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大豆异黄酮生物学功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素萍  葛志军 《江西科学》2007,25(5):651-655
据研究资料表明,植物黄酮类化合物是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具有捕获自由基,抑制血小板活化因子(PAF),促进血液循环及抗氧化功能.在大豆中,除了富含蛋白质、脂类、磷脂、无机盐等营养物质外,还含有丰富的生理活性物质--大豆异黄酮、大豆低聚糖、大豆甾醇、大豆皂苷等.本文介绍了大豆异黄酮的化学组分、结构、分布状况,主要对大豆异黄酮的生理活性功能进行了详细的综述.通过对大豆异黄酮生物学功能的分析和研究认为,大豆异黄酮对疾病的发生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同时还是一种营养保健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大豆异黄酮对大鼠的心肌电生理效应.方法采用微电极电生理技术观察大豆异黄酮对麻醉大鼠心肌电生理效应.结果大豆异黄酮可缩短大鼠心肌动作电位复极化50%的时间(APD50,P<0.001)及复极化90%的时间(APD90,P<0.01).结论大豆异黄酮可缩短心肌动作电位时程,其机制可能与阻滞钙通道有关.  相似文献   

3.
大豆异黄酮对皮肤保水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大豆异黄酮是新型天然生理活性物质,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研究表明:连续食用30天,皮肤水分在试验后得到改善,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大豆异黄酮具有保持皮肤水份的作用。实验组和对照组人员试食后血常规和血生化指标均无明显改变,无过敏及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大豆异黄酮(soybean isoflavone)是新型天然生理活性物质,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研究表明:连续饲喂大鼠90天,实验组股骨的长度、重量、骺端骨密度、中点骨密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说明大豆异黄酮具有增强骨密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大豆异黄酮是大豆中的一类重要生理活性物质.近些年来,随着超声技术在异黄酮提取中的应用,其高效率、零污染的优点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本文采用超声波结合乙醇法从酱油渣中提取大豆异黄酮,分别以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温度、提取次数、超声频率为单因素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是乙醇浓度为40%、料液比1∶50、温度30 °C、提取时间60 min、提取4次.  相似文献   

6.
大豆异黄酮生理功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异黄酮是一种来源于大豆的植物雌激素。本文论述大豆异黄酮生理功能研究进展,并介绍了高染料木苷大豆异黄酮的开发与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7.
大豆异黄酮改善衰老小鼠肾脏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昆明系小鼠随机分成衰老对照组(皮下注射D半乳糖)、生理盐水对照组、大豆异黄酮大剂量组、大豆异黄酮小剂量组,应用生化分析以及原位杂交等技术检测肾脏中MDA的含量,SOD,GSH-Px和CAT的活性,以及bcl-2转录水平,探讨大豆异黄酮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肾脏抗氧化水平的调节作用以及相应的机制.结果显示大豆异黄酮可减少D半乳糖小鼠肾脏中MDA的含量,并可提高肾脏组织中SOD,GSH-Px和CAT的活性,能明显增加bcl-2的转录水平,且大豆异黄酮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在bcl-2的转录水平上表现出一定的剂量效应.表明大豆异黄酮能清除肾脏内过多的氧自由基,进而抑制过氧化反应后的细胞凋亡损伤,对衰老小鼠的肾脏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大豆异黄酮对油脂氧化抑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大豆异黄酮的抗氧化活性,通过对猪油油脂的POV值、TBA值的测定,发现大豆异黄酮对猪油油脂的自动氧化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同浓度的游离型大豆异黄酮的抑制作用比糖苷型强,接着分析了大豆异黄酮对猪油油脂自动氧化抑制作用的生物活性以及糖苷型与游离型的活性差异与其化学结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采用不同剂量的大豆异黄酮饲喂小鼠,观测大豆异黄酮对小鼠记忆功能、脑组织中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含量、脑组织与血液中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所用的三个剂量(30、60、120 m g/kg.bw)的大豆异黄酮对小鼠的记忆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大豆异黄酮使小鼠血液和海马中胆碱酯酶(AChE)活性以及大脑皮质与海马组织中甘氨酸(G ly)含量降低,而大脑皮质与海马组织中天冬氨酸(A sp)和谷氨酸(G lu)含量升高.此结果提示,大豆异黄酮具有调节脑组织中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和胆碱酯酶代谢的作用,这可能与大豆异黄酮调节记忆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0.
冯华刚 《科技资讯》2009,(9):213-213
豆制品是我国的传统食品,它味美而养生,不仅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大豆异黄酮、低聚糖、钙、铁等营养素,而且不含胆固醇,因此备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但另一方面,从国家质监总局及相关监管单位公布的数据看,豆制品的质量状况令人担忧,微生物数量超标和添加剂的超剂量超范围使用仍是该类产品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利用液质联用及串联质谱法对黑豆、黄豆及青豆等8个大豆样品进行了大豆异黄酮分析,结果表明:染料木甙(G)及丙二酰基染料木甙(MG)在8个大豆样品中均为主要的大豆异黄酮组分,两者之和平均占到了大豆异黄酮总含量的50%以上;其次为大豆甙(D)和丙二酰基大豆甙(MD),两者之和平均占大豆异黄酮总含量的38%左右;黄豆黄甙(GL)和丙二酰基黄豆黄甙(MGL)则在所有样品中含量均很低,两者之和平均只占总含量的6.8%.这8个样品中,对大粒种样品,黄豆中的大豆异黄酮含量高于黑豆及青豆,而小粒种大豆的异黄酮含量要明显高于大粒种.DPPH和FRAP抗氧化性分析结果则表明,黑豆的抗氧化性高于黄豆及青豆,而小粒种豆的抗氧化性高于大粒种豆.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纳豆及纳豆胶囊中大豆异黄酮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该方法重复性及样品稳定性良好.实验对原料黄豆、纳豆和纳豆胶囊样品采用石油醚索氏脱脂后,对固体样品进行乙醇回流提取,分析了4种大豆异黄酮组分,即大豆苷、染料木苷、大豆素和染料木素.结果表明,原料黄豆总异黄酮质量比为1 260 mg/kg,纳豆比原料黄豆总异黄酮含量明显高约30%,纳豆胶囊比原料黄豆总异黄酮含量高约11%.  相似文献   

13.
大豆异黄酮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概述了大豆异黄酮的功能,化学结构,主要成份,提取分离方法与应用研究及展望,扼要说明了毒性研究,当前国内外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4.
大豆栽培生理的激素调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大豆栽培生理研究中体内生化物质变化与植物激素、植物生长调节及酶活性的关系,讨论了器官脱的一般规律及生理原因。  相似文献   

15.
大豆提供了具有良好营养和理化特性且低成本的蛋白质来源。在大豆加工产业链中,大豆蛋白和大豆肽是非常重要的延伸产品,因在预防和缓解某些疾病方面有不可忽视的利用价值,受到国内外研究人员以及消费者的关注,其作为重要的优质蛋白质来源在食品工业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介绍了大豆蛋白及大豆肽的生产工艺、生理活性,同时论述了大豆蛋白的食用安全性及加工特性。分别比较了大豆分离蛋白和大豆肽的现存工艺及新工艺的差异,提出了新工艺的优势和特点,为大豆蛋白和大豆肽的生产加工技术的提高提供了新思路;重点介绍了大豆蛋白及大豆肽的生物活性,包括降血脂、调节免疫力、改善骨质疏松和调节肠道菌群平衡等,并对新的生物活性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总结;同时对大豆蛋白加工特性中良好的凝胶性、乳化性和组织化进行了介绍,特别对于组织化大豆蛋白(人造肉)国内存在的技术问题和今后研究方向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不同时期喷施草甘膦对大豆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随机区组的设计方法,分别在第一、二、三复叶期喷施不同剂量的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研究了其对抗草甘膦大豆RR2和普通大豆晋大75叶片叶绿素含量指数、莽草酸质量分数和SOD活性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时期喷施w为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均可以抑制RR2和晋大75的叶绿素合成,促进大豆体内莽草酸的积累,但RR2对w为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的抗性远高于晋大75。施药时期越早,大豆的叶绿素含量指数越低,晋大75叶片的莽草酸质量分数越低。不同时期施药对RR2和晋大75的SOD活性均影响不大。3次施药以第三复叶期对晋大75的伤害最大。所测3个生理指标的敏感性依次为叶片莽草酸含量>叶绿素含量指数> SOD活性。比较不同时期喷施w为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对大豆生理指标的变化,从一定意义上对于了解转基因大豆和常规大豆对草甘膦的耐药性差异及其他生理响应机制有重要参考价值,为大豆田合理运用草甘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大豆异黄酮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大豆异黄酮是以大豆为原料提取制成的植物雌性激素。大量研究表明,大豆异黄酮在防癌抗癌、防治心血管疾病、预防骨质疏松症、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症等方面有重要作用,是目前国际上功能性食品成分研究中的一个热点,报道了国内外对大豆异黄酮的结构、性质及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