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本文从对电子衰变的实验测量和500Mev中子和质子弹性散射,得到了电荷守恒的微小破坏,并简要地评述了电荷守恒定律所遇到的破坏及认识。  相似文献   

2.
电荷守恒定律的核心是 :不创造、不消灭 .与电荷是否是流体无关 ,是一个普适定律 ,并与量子理论中的流守恒有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3.
大家也许对宇称守恒定律的被推翻记忆犹新。现在有迹象表明基本粒子世界中的另一条被视为金科玉律的基本守恒定律:轻子数守恒,也危在旦夕,所谓轻子数守恒是指反应前后轻子数代数和相等。据最新报道,在美国南达科地金矿深处进行的实验,发现了一种特别的放射性衰变  相似文献   

4.
单一电解质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比较,主要考虑盐类水解规律: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越弱越水解,都弱都水解;谁强显谁性,同强显中性.两种电解质混合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比较,要综合分析,如盐类水解规律和发生反应的电离因素、水解因素等.电解质溶液中微粒浓度的等量关系运用三个守恒定律: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  相似文献   

5.
<正>油滴实验是物理学发展史上一个很重要的实验,它证明了任何物体所带电荷都是某一基本电荷——电子电荷的整数倍,从而直接验证了电荷的量子性,为量子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实验基础.因此,在高等师范院校近代物理实验中该实验是一个必做实验.但由于油滴实验的测试数据和处理数据所花的时间太长所以学生对该实验都感到头痛,这不仅仅大大削弱了学生对实验的兴趣,而且亦未起到实验的应有作用.在此,提高对实验数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及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电子围绕原子核高速旋转,电子数等于核电荷数,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相似文献   

7.
科学家的任务之一就是不断寻求相对中的绝对,变化中的“永恒”,这就是“守恒”和“守恒定律”。也许,这种“守恒”和“守恒定律”并不是世界“本原”,它却是世界“本原”的显现。  相似文献   

8.
根据亚原子粒子时空流形的变模角和结构参数公式,计算粒子的质能、电荷、自旋等参数并对其衰变方式进行分析;由质能守恒、电荷守恒等守恒定律推算粒子的结构变化,给出长寿命粒子结构稳定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核子磁矩     
由实验知中子有-1·9103核子磁矩,若从旧的角度去看,对此问题是很难理解的,因为中子并不带电,磁矩从那儿产生的呢?又出实验加质子有2.7898核子磁矩,从旧的角度对此问题也不能加以理解,因为根据狄拉克相对论量子力学建立了电子的磁矩为eb/(?)mc(式中m表电子的质量)的理论,因而好家有理由地狄氏理论用之于质子上来,而认为质子的磁灶为MP=eb/(?)mpc(式中mp质子的质量).实际上这些看法都是不正确的,因为电子和质子虽带有符号相反及电量相同的电荷,但不能认为这一点就说质子跟电子在磁级方面有什么相似的地方.看来,不仅电子的质量跟质子不同,而主要的是质子的行动跟电子不同.质子在短程范围内与其他粒子有强的互作  相似文献   

10.
奇异粒子虽然早在五十年代初即被人们所发现,而且经过西岛(Nighima)和盖尔曼(Gell-Manm)等人的分析研究,引进了奇异数概念,并作出了强相互作用下的奇异数守恒定律.但究竟什么是奇异数?奇异数守恒和不守恒的物理实质究竟是什么?当时都是完全不清楚的.到1956年,坡田昌一提出强子的pnΛ模型时,才首次使奇异数有了个明确的物理概念.1965年坡田模型发展为层子模型后,奇异数的携带者便由Λ超子改换为S层子(夸克),但由于自由层子至今尚未发现,层子是否真正存在的问题并未真正解决,所以奇异数又随着变成了一个完全抽象的概念. 为了在现有实验的基础上给奇异数下一个明确的定义,本文对奇异粒子的衰变反应进行了分析和综合,提出强子的pnπ结构,用π介子代替坡田模型中的Λ超子,不仅使奇异数又重新获得了具体而明确的物理概念,而且使坡田模型在重子结构问题上遇到的的困难得到了克服.另外本文还对奇异数守恒和不守恒的问题从物理实质上进行了分析.从而澄清了一些混乱模糊的概念.  相似文献   

11.
从相对论重离子碰撞的非均匀集体流理论出发,分别讨论AGS、SPS和RHIC能区的净质子分布特征.与以前计算净质子分布不同的是,考虑了在相对论重离子碰撞中重子数守恒,通过重子数守恒限制,可以对RHIC能区的净质子分布在远离中心区的快度分布进行预言.  相似文献   

12.
采用M06,B3LYP和CCSD方法,在6-31++G**基组水平研究了氧化受损甘氨酸分子的构象异构化机理,探讨了甘氨酸氧化受损后的性质变化和溶剂化效应.找到7个甘氨酸阳离子稳定构型和9个过渡态,发现甘氨酸阳离子构象异构化过程存在质子迁移反应,质子从羧基迁移到氨基的能垒为15.2kJ/mol,从α-C迁移到羰基O的能垒为138.6kJ/mol;最稳定甘氨酸构象失去一个电子的垂直电离势为878.0kJ/mol;N5原子失电子最多(超过0.4),其他各原子失去电荷不多(均低于0.1);电荷变化导致迁移质子所在化学键显著被削弱.溶剂化效应能显著增高质子迁移反应能垒.  相似文献   

13.
最近实验显示精细结构常数α=e2/c是可变的,e,,c 3个量中哪一个改变而导致α改变是当前难题之一.在电子取静质量的情况下,由Dirac大数D、Planck质量mPl和Planck大数A算得α≈1/137.313,与惯用值α≈1/137.036符合很好.在动态情况下,电子的电量e将随电子质量的增加而增加,则精细结构常数α是可变的.据轻子结构的亚夸克动态模型,轻子将出现“反常质量”、“反常电荷”、“反常磁矩”等效应,计算得到的与“反常电荷”相关的“反常磁矩”和实验值相符,可以认为电子电荷改变是由电子的“反常电荷”引起的.  相似文献   

14.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间的重新组合,所以一切化学反应都存在着质量守恒及原子间的个数守恒,氧化一还原反应还存在着电子得失守恒或化合升降的守恒,在离子化合物和电解质溶液中存在着阳离子和阴离子电荷守恒,运用这些守恒原理解答有关化学试题可开辟解题捷径,简化解题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从分析力学和经典物理到物理学的基本原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分析力学和经典物理,总结出物理学的一个基本原理是各种守恒原理,其可以推广为广义守恒原理.这包括各种运动量及等比例的物质量守恒定律.由此提出与某些权威时质能关系不同的解释.守恒原理在各个领域的具体形式不同,但是普适的.这些守恒量运动或变化的定量方式、具体过程就是极值原理,它包括广义惯性原理.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时空对称性的原理出发,在经典力学的范围内,讨论了动量守恒定律和角动量守恒定律.并讨论了在非惯性系特别是质心坐标系中动量守恒和角动量守恒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提出了在SU(N)大统一理论中稳定质子的两种机制,即手征分立对称性机制与γ_4对称性机制。虽然质子是稳定的,但仍能予言可观测的重子数B、轻子数L不守恒现象。  相似文献   

18.
用Dirac大数D、Planck大数A计算了电子的反常质量Δme、反常电荷ΔQe、反常磁矩Δμe,据此算出电子的半径re≈10-16cm与实验很好相符.中微子也有反常,反常量是轻子亚夸克结构动态模型的必然结果.且反常Δme、ΔQe间存在相互关联,满足质-荷联合守恒律,据此亦可定出ΔQe的结果.若把电子视为可压缩性极小的量子液滴,其内的亚夸克在平衡位置附近作谐振动导致了电子等体积表面形变,产生的电、磁对称破缺是出现反常量的根源.电子可视为谐振子系统,可估计出(Δre)/(re)的相对量值非常微小.  相似文献   

19.
首先讨论了进行电位滴定实验的时候,逐次加入的滴定剂中决定电位离子的数量与被分析憎液胶体分散相粒子表面电荷密度之间的定量关系式,比较了文献中几种不同的零电点的测定方法,进而肯定了其中盐滴定法的可行性.然后,文章介绍了滴定过程中,不溶于水的氧化物或含氧氢氧化物胶体分散相与电解质溶液之间的慢速质子迁移现象,介绍了这一过程的机理以及它对从电位滴定得到的表面电荷密度σ_0值的影响,提出防止这一影响,区分慢速质子迁移与表面电离、表面络合反应对表面电荷的贡献,研究表面吸附机理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微孔层对电池水传输的影响,建立了一个二维稳态两相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了电池中的动量守恒、质量传输、电荷守恒、电化学反应和液态水的凝结.计算分析表明:微孔层具有排水功能,使阴极多余的水迅速通过扩散层排出电池,减缓了电池阴极催化层在大电流密度下的水淹程度,改善了电池内部的水分布,这说明带有微孔层的电池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