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王婷婷 《科技信息》2012,(26):22+24-22,24
内在动机对于学生的英语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也是当前心理学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文章以已有广泛影响的自我决定理论为基础,探讨了内在动机的含义及其与外在动机和无动机的不同,进一步论述了不同的动机类型的效应和影响因素,以及内在动机对英语学习的积极功能。最后,总结了通过提供满足学生基本心理需要的社会情境来促进其英语学习内在动机的三种方法。  相似文献   

2.
是什么原因引起学生最初的学习意愿?学习动机理论试图对这个问题作出解释。学习动机理论包括认知成就动机理论和归因动机理论,人本主义的动机理论,行为主义的强化动机理论等。这些动机理论都可以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去。  相似文献   

3.
孙增涛 《科技信息》2012,(7):281-281
通过对动机和需要理论的研究历史的梳理和分析,对动机和需要的关系进一步阐述和论证。本文指出,对动机的系统研究离不开对需要的重新理解,动机的研究方法也要综合各种观点,从系统的,多元化的理论出发才能得到有效的结果。未来该领域研究方向应汲取各种理论的长处,摒弃谬误和以偏概全的观点,从多角度深入探索动机和需要的实质。  相似文献   

4.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和期望理论,深入研究了职业使命感和创造力之间的关系,以及创新自我效能和创新内在动机在上述关系中的多重中介作用。结果表明:职业使命感对技能人才创造力具有显著的正向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在间接影响方面,主要具有两条路径:①职业使命感通过增强员工的创新自我效能影响其创造力;②职业使命感通过增强创新自我效能,激活了个体的创新内在动机,进而影响创造力。  相似文献   

5.
黄艳  朱晓娜 《科技资讯》2011,(24):231-231
Hagger等人在整合了自我决定理论、计划行为理论、内外部动机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动机的转换环境模型。模型指出了一个以自主支持感为起始的连续动机过程:自主支持感→体育课上的自主性动机→闲暇情境中身体活动的自主性动机→锻炼行为意向→锻炼行为。本文介绍了理论基础、实证研究、研究最新进展,提出了研究结论及对体育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体育锻炼作为一种行为活动.它包括几个不同的阶段.即前凝神阶段、凝神阶段、准备阶段、行动阶段和维持获得阶段。这些阶段是层层递进的,即前一阶段是后一个阶段的前提与基础。后一个阶段是前一个阶段的延续与发展。因此,一种锻炼行为是否能完成.主要是看这几个阶段是如何衔接、如何发展的,而在这一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一个人的行为动机。不同的行为阶段有不同的动机,即认知失调、自我效能、自我概念、目标设置、自我决定与归因。只有对每一阶段的动机进行具体分析,才能更有效地指导人们参与并维持这一锻炼行为。  相似文献   

7.
宋丽 《科技信息》2009,(24):I0130-I0130
动机是一种认知和情感动力,可促使人们有意识地做出行动的决定并维持相当的努力,以便达到预期的目标。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密切相关。要提高大学英语的教学质量,教师就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激发、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  相似文献   

8.
通过调查分析当前中学生学习化学的16个动机,提出了培养激发中学生以认知动机为核心的几方面学习化学的动机,使他们热爱化学,提高认知水平,取得良好学习成效。  相似文献   

9.
根据对中国英语学习者的一次实证调查结果和数据分析,“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理论的两个观点在中国英语学习者中得到了验证:“二语理想自我”与传统的“融合性动机”相比,前者与二语动机的相关性更大;“促进型工具动机”和“预防型工具动机”的确代表两个不同的构念。这种动机研究的新角度不但对动机研究本身有意义,而且对英语教学实践领域也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批判性地回顾二语习得中的国内外动机研究和几种主要的动机模式,分析动机模式的内在结构和外在结构,同时对关于动机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进行综述。认为这些动机模式从社会心理学、生理学、行为主义、认知和社会学等多个视角,通过理论与实证研究对二语学习的动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这对于二语习得过程和结果的研究无疑起到了很大的指导作用。随着认知科学等学科进一步发展,研究者将会从跨学科的角度,提出更新的动机模式,有助于对二语习得过程更深层次地加以理解和诠释。  相似文献   

11.
力与运动在高考物理中占有重要地位。静力学的受力分析,物体的运动性质和牛顿运动定律均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内容。从2009年全国理科综合及各省考卷中举例分析力和物体的平衡、直线运动、牛顿运动定律、平抛运动、圆周运动及天体运动等内容,解读高考复习的侧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2.
郝勇 《韶关学院学报》2009,30(8):137-140
现代语用理论的新发展.为外语教学理论、方法和模式的变革提供了新的动力和依据。简述了代表现代语用学发展的语用关联理论、语用顺应论和模因论,并从关联、顺应和模因传播角度阐述了基于语用新理论的外语教学现。认为现代语用理论的新发展使我们更全面、更深刻地了解外语教学,有利于构建更完善的外语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3.
美国女性主义文学经典《觉醒》蕴含浓厚的存在主义色彩。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自由选择与承担责任等哲学理论,诠释了主人公爱德娜自我选择、自我设计、自我创造,实现其"自为"本质的探求历程,并洞见了她以结束生命来超越自我,获得精神完美这一觉醒行为的深邃内蕴。  相似文献   

14.
结合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相关阐释,论述了马克思主义文学反映论的当代意义,揭示了文学作为话语实践的真实作用与审美效果.马克思主义反映论本身就包含着建构、生产、批判、认同的运作系统.实质上,文学话语实践既起到构建主流意识形态的作用,也具有批判、改造现实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试论知识管理与学习型组织的整合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通过对学习型组织和知识管理两种理论进行深入比较分析,从理论的高度指出二者的交融之处,以及两种理论在前提假设、动力模型、管理方式和发展历程上的相异之处,由此提出将两种理论进行整合的设想,并得出创建新型学习型组织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6.
运用动机理论,对中老年人从事交谊舞锻炼的动机的调查表明中老年人交谊舞锻炼既有直接的动机,又有间接的动机;既有缺乏性动机的,又有丰富性动机的.并显示我国现行的交谊舞活动不仅是一种体育活动,同时也是一种团体性较强的社会活动  相似文献   

17.
建立有效的高校"体教结合"运行机制一直是我国理论界关注的重要课题。文中通过对高校"体教结合"30年的发展和理论研究的发展轨迹、内容文献进行梳理评析,总结了在内涵、模式、问题、对策等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研究成果,揭示了存在的研究不足,提出了深化高校"体教结合"亟待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历史动力问题,历来就是哲学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之一。以往历史动力论要么“只是从客体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强调历史动力的客观因素;要么“从主体方面去理解”,抽象地强调历史动力的主观因素。本文把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论引入历史动力的研究,试图揭示人的价值活动是历史动力的源泉,说明价值与发展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9.
历史动力问题,历来就是哲学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之一。以往历史动力论要么“只是从客体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强调历史动力的客观因素;要么“从主体方面去理解”,抽象地强调历史动力的主观因素。[1]本文把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论引入历史动力的研究,试图揭示人的价值活动是历史动力的源泉,说明价值与发展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20.
运用麦克利兰的成就动机理论,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对比法和数理统计的方法,在高等师范体育教育专业足球教学中进行激发与维持学生成就动机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班成绩优于对照班,且有显著性的差异.在足球教学中激发与维持学生的成就动机,可以有效地提高足球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足球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