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中学语文教学应该教育和引导学生珍惜生命,热爱生命,提升生命价值,进而爱周围所有的人,最后能够尊重和敬畏一切生命形式。通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让学生懂得去呵护生命,懂得生命,超越生命,更好地体现生命的价值与意义,这是新课改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纬度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2.
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叶澜教授认为:"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提高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激发其生命活力,发展其生命潜能,提升其生命价值是新课程历史教学的意义和使命。历史教学中只有树立起"生命观",教给学生"有生命的历史",向学生"传送生命的气息",才能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生生不息的生命活力的涌动。1.生命性历史教学尊重生命的独特性。每个学生都有  相似文献   

3.
盛艾 《科技信息》2011,(36):170-170
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存在很多生命意识淡薄,不懂得珍惜生命、敬畏生命,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的学生。因此生命教育就显出它的重要性。生命教育旨在通过教育,弥补成长过程中的心灵缺失,将我们的学生培养成身心和谐、知情意各方面均衡发展的完人。探讨生命教育的教育价值有利于各中小学和高校更加重视生命教育,使学生审慎思考个体的存在价值,并获得人生的自我实现。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懂得生命的珍贵,了解一些求生、救生(自救、求救、救人)的方法,知道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应该尊重自身和他人的生命;正确理解生命的涵义,懂得人的生命不仅有时间长短之分,更有质的差别:知道怎样的生命才更有价值;懂得要提升生命的价值应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懂得生命的珍贵,了解一些求生、救生(自救、求救、救人)的方法,知道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应该尊重自身和他人的生命;正确理解生命的涵义,懂得人的生命不仅有时间长短之分,更有质的差别;知道怎样的生命才更有价值;懂得要提升生命的价值应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  相似文献   

6.
我们提倡"读"中有人,尊重生命.让学生参与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生活对话、与自己的心灵对话以及与生命对话这样一个精神生产的过程.也体现了"大语文"的思想.  相似文献   

7.
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数学活动,让学生有了更多的亲身体验的机会,这不仅是学生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学生生命活力,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开展数学活动的教学,能充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能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激情;开展数学活动的教学更体现了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体现了"以活动促学生发展"的新课标的核心要领.  相似文献   

8.
学生的个体生命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但是,我们注意到了学生的生命价值,却似乎忽视了教师的生命价值.基于此,我们需要对教师的生命价值予以关注.本文通过对教师生命价值的忽视的现状及其原因分析,对教师的生命价值观提出了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在课堂教学关注"以生为本"的今天,要求我们重新审视课堂教学,从教师忠实的执行课程转变师生共同创生的课程,使学生的生命得到尊重,使教师的价值得以体现,使新课堂呈现出生机勃勃、精彩纷呈的动态变化的特点.走进新课程,恰当处理预设与生成,将这一对矛盾体运用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并使得我们的课堂教学不断走向精彩.  相似文献   

10.
体育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生命内涵,生命是体育的固有品格,然而当前体育教育客观存在着生命缺失的流弊,具体表现为单向度的体育教育价值、封闭的体育教育目标以及压抑的体育教育过程.体育教育要回归生命本源,必须回归"生命为本"的体育教育理念、回归"体验生命"的体育教育过程以及回归"改善生命"的体育教育结果,当务之急是转变体育教育价值观念、塑造新型的教师观和学生观,以及营造人性化的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11.
1 前言 体育课堂应该是学生的天堂.为什么学生在体育课教学中不能体验到快乐?问题的根源在于: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把学生固定在"模板"里,难以体现体育课堂教学的生活意义和生命意义.缺少"互动"的体育教学就等于人体没有了血液,因此课堂互动对体育课的开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程显谟后期的散文诗浓烈的生命意识,是在"行走"中完成的,在"行走"中完成了对生命内涵更深的认知,具有"生命行走"的美学意义,并因生命行走而构筑了心灵的风景。从"行走"与"风景"的审美意义出发,去发掘其诗美的价值内涵,去看待"行走"对于他人生的价值体现。由此,完成了他后期散文诗的美学依皈———终身行走。  相似文献   

13.
李新 《奇闻怪事》2011,(8):34-34,57
“生命如水,赏识人生,学会赏识,善待生命。”教师不是生来就懂得孩子,更不会生来就懂得赏识,我们需要“学会赏识”,赏识自己,善待自己;赏识学生,善待学生!教师教学生的过程,也是我们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的过程,学生品尝到学习乐趣的同时,我们也品尝到了教学的乐趣。  相似文献   

14.
钱丁盛 《科技信息》2006,(4):141-142
<历史与社会>综合探究课教学以体现学生主动健康发展的生命需求,呈现书本知识的生命状态,凸现课堂教学的生命意义为价值取向,在实施中以学生感兴趣话题开始,与学生原有经验共融,从引起学生思辩问题展开,注意表述角度多样化,要确保学生在综合探究中的主体地位,重视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主导地位,减少教师的预设,把握探究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15.
郑凡强 《科技资讯》2015,13(2):195+197
该论文通过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研究广东省部分在校大学生的生命观状况,了解在校大学生生命观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从而针对在校大学生生命观现状,提出具体的、可行的、有效的建议,为实施大学生生命教育提供策略性思考。通过生命教育策略的实施,培养大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的意识,进而学会尊重生命、关怀生命、悦纳生命、接纳他人。其目标就是让大学生不仅珍惜自己的生命,而且珍爱别人的生命,懂得生命的价值和宝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得大学生的身心得到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从而激发对生命的无比热爱,建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6.
向阳  余小游 《科技资讯》2009,(19):244-244
学校道德感悟教育是教育者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创设道德教育情景,使受教育者通过感知具体道德案例引起认识和心理上的变化、情感上的共鸣、思想上的觉悟,从而自觉修正自己行为的一种德育教育。道德感悟教育的生命价值包括:一是道德感悟教育作为一种新的道德教育方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二是道德感悟教育"以人为本",把学生的生命价值放在核心地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在实践中去体现个体的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17.
情感教学就是要与学生有感情上的交流,要用"心"与学生沟通,要用实际行动感动学生,教育学生.慢慢地让学生懂得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是实现自我管理的前提和基础;自我管理则是高水平的自我教育的成就和标志.  相似文献   

18.
教师的生命意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生命意识.课堂教学中,教师基于对自己的生命自爱,挖掘课程内容潜在的生命之爱,进而影响和唤起学生的生命之爱,进一步解决"活着"、"怎样活着"、"为什么活着"、"怎样活得更好"等一系列生命意识问题,是生命教育的有效实践.  相似文献   

19.
张楚廷先生的教师治学思想集中体现在"人与学",是大学人对学的追求与探索。教师在治学过程中,视学术为生命,不仅将其看成是自己个体的生命,更将其视为学校的生命,视为大学的生命。教学是教师学术生命的载体,是教师创造性传授知识、与学生心灵交往以及开发新课程的过程。科研是教师学术生命的活水源泉,不仅可以有效促进教学,还可以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社会服务是教师学术生命的价值体现,学术自由则是其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20.
论杨朱的生存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朱思想是当时社会的产物,由于其失去对度的把握和后世的误解,其思想被后人利用和批驳,以至于引发诸多争议.笔者认为,其实杨朱推崇"轻物贵生"、" 轻君重己"、"轻死重生"的生存法则,他提倡个体生命价值,重视人的生物特性,体现一种进步思想和人文气息,值得借鉴和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