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以民俗体育中"字门拳"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调研、文献资料、社会调查、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江西字门拳的起源、技术特点等进行分析,并对江西字门拳的传承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以引起人们对民俗体育这一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关注,为其他地区民俗体育的保护及民俗体育文化环境的营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客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客家民俗体育是客家文化的重要体现,是客家文化重要的传承载体。闽西客家民俗体育是客家先民长时期以来在谋生存和求发展的过程中创造的具有普遍模式的生活化、仪式化的文化集合体。以闽西客家民俗体育为研究对象,应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实地调查法、访谈法,结合闽西客家地区民俗体育的实际情况,探讨闽西客家民俗体育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发展路径,以促进客家民俗体育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演变及影响,传统体育文化得到了发展与传承。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数据分析法对民俗活动中的传统体育文化进行研究,以民俗活动花鼓灯为研究对象,探析民俗活动中传统体育文化特征及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并为民俗活动和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发展之间的关系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4.
春永进  丁瑛 《科技信息》2012,(20):313-313
本文重点探讨伊犁河谷哈萨克民俗体育文化发展的成因、方法和对策,目的在于为哈萨克族民俗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上的支撑,从而科学、准确地把握哈萨克民俗体育未来的发展及其演变的规律。通过研究我们不难得出影响新疆伊犁河谷哈萨克民俗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有:经济、社会和文化,因此,政府要与民俗体育专业人士携手,利用宣传媒介,宣传河谷民俗体育文化,促使河谷文化与河谷经济“联姻”式发展,共创河谷民俗体育的未来。  相似文献   

5.
作为传统文化的一种独特表现形式,舞龙运动不仅拥有悠久的历史底蕴,也对加强身体建设十分有益,是我国民俗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变迁过程中,舞龙文化也跟随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改变和完善,到现在仍然值得关注。文章首先对舞龙民俗体育文化的起源与现状进行分析,进而探讨发展这一民俗体育文化的重要意义与对策。  相似文献   

6.
通过历史和文化的视角进行研究,分析了我国民俗体育发展存在的问题,追溯了民间庙会与民俗体育文化发展的历史渊源,探讨了民间庙会在民俗体育文化传承和保护的优势和作用等相关问题,并提出如何利用民间庙会对民俗体育文化进行传承和保护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地域民俗体育文化对于丰富广大人民群众业余生活,丰富全民健身手段的理论和实践,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和实现健康中国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作用。基于健康中国视角,突破传统的全民健身与民俗体育融合的研究视角,探究地域民俗体育文化与全民健康的和谐融入,充分挖掘民俗体育文化独特的区域性特征和健身价值,对于拓宽全民健身的路径选择,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与丰富全民健身的活动内容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及历史学、社会学和民俗学的相关理论,对徽州民俗体育的内涵、特征、功能和变迁展开论述.结果表明,徽州民俗体育是在特定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其发展过程中与徽州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带有显著的农耕性和宗法性特征,是徽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与发展主要依存于节日民俗.对徽州民俗体育进行挖掘和整理,努力保持它在传承与发展中的原真性和多样性,使这一优秀文化得以弘扬,是当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妈祖民俗与体育旅游相结合正成为一种新兴的文化旅游资源。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研究法等方法,通过对妈祖民俗体育旅游现状与问题的分析,探讨了妈祖民俗体育旅游的市场、区位、文化、政策等优势,并提出了保护体育旅游文化资源、打造体育旅游精品和健全体育旅游队伍的发展策略,为妈祖民俗体育旅游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采用访谈和田野考察等研究方法,对陇南民俗节庆活动期间开展的体育活动的特征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现今陇南民俗体育具有"文体艺交融性、健身性与娱乐性、地域性及祭祀性"等多元特征。基于调查和研究结果,提出了发展陇南民俗体育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鄂东民俗体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较强的地域文化特色,但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冲击和城镇化建设的影响,面临着瓦解、消亡的危险。为了做好鄂东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试将鄂东民俗体育引入到当地的中小学的体育课程内容体系中。在鄂东民俗体育进入中小学课程内容体系的过程中需要做好:(1)加强地方民俗体育文化的的传播力度;(2)挑选适合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的民俗体育内容;(3)组织教师参与民俗体育的学习和培训;(4)广泛开展民俗体育内容的课外体育活动;(5)完善鄂东民俗体育内容的竞技比赛规则。  相似文献   

12.
采用访谈法、实地调查等方法,对皖江城市带小城镇民俗体育的存在现状和发展进行研究.研究认为:加大小城镇政府服务民俗体育发展的力度,努力提高本地区居民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充分利用本区域人力资源来挖掘和革新民俗体育,将小城镇居民的全民健身与区域民俗体育有机结合,提升民俗体育在皖江城市带小城镇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促进小城镇两个文明的共同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我国民俗体育的历史文化特点、社会功能及发展现状,提出了开发民俗体育的文化资源,加强民俗体育的现代化和社会化建设的理论构想.  相似文献   

14.
从民俗学、体育学视角,采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法等研究方法,以南疆国门崇左市全民健身运动中民俗体育的主要内容、开展形式和特点为切入点,对崇左市民俗体育活动在崇左全民健身运动中的重要作用进行阐述,旨在充分利用崇左市地处中国东盟大陆桥、与东南亚诸国相邻的区位优势,保护原生态民俗体育文化,发展具有边境特色的民俗体育健身项目。认为民俗体育因其开展形式新颖,场地、器材、规则简单而深受中越各族群众喜爱;节日文化内涵是群众参与民俗体育的内在原因;习俗性、娱乐性、健身性是群众参与民俗体育的主导因素;在边疆地区开展民俗体育,不仅能够可以塑造人的形体美,也能够促进中越边境各族人民之间的体育交流和友好交往。  相似文献   

15.
民俗体育文化现代化是现代体育文化形成、发展、转型和互动的过程,是文化要素创新、选择、传播、退出的一个复杂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部分民俗体育进行文化转型,适应社会发展;部分以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被遗弃或者淘汰.进行文化现代化转型以直步现代化,是民俗体育文化时代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民俗体育作为一种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行为民俗文化,无论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还是在各种民俗节日中,都展现出巨大的魅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繁荣,民俗体育文化也焕发出崭新的活力。与此同时,必须解决好民俗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才能使我国民俗体育文化发扬光大、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7.
唐宋两朝是我国封建社会城市发展的高峰,这为唐宋都市民俗体育文化的繁荣发展创造了极有利的条件。由于民俗体育具有农耕文化和娱乐活动的功能与特点,因此唐宋都市民俗体育除有农耕节气文化的印记,更具有唐宋城市高度繁荣、豪华,市民普遍追求生活享乐的时代特点。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人类学的仪式理论与民俗体育文化进行分析,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民俗体育就是一种仪式活动。因此,我们在民俗体育文化传承中应该大力依靠仪式活动。在民俗体育传承过程中,认清传统和现代的关系,正确对待民俗体育文化;在具体实践中,不能以简单、强制的法令形式让民俗体育退却;可将民俗体育文化的象征意义建构为城市精神,为现代化服务。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综述分析了由于奥林匹克运动在全世界的传播,而在奥林匹克文化全球化的浪潮中的中华民俗体育所面临的处境非常严峻。如何发展中华民俗体育,如何延续中华民俗体育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以洛阳市全民健身运动中民间民俗体育文化的主要内容、特点为切入点,对洛阳民间民俗体育活动在洛阳全民健身运动中的重要作用进行阐述,旨在使民间民俗体育在洛阳全民健身运动中得到更好的开发利用,促进洛阳全民健身运动能够健康、快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