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上帝一直是西方宗教信仰的中心和焦点,是人们进行膜拜和祈祷的神圣存在。人神关系的探讨也一直是西方文学中表现的重要主题之一。这主要体现在美国文学史的不同阶段。但上帝对于人的意义并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相似文献   

2.
上帝一直是西方宗教信仰的中心和焦点,是人们进行膜拜和祈祷的神圣存在。人神关系的探讨也一直是西方文学中表现的重要主题之一。这主要体现在美国文学史的不同阶段。但上帝对于人的意义并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相似文献   

3.
智能设计论:一具行走的僵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物种从何而来,上帝创造派和自然进化论的争斗一直没有休止。尽管宣扬上帝的人总有些新的解释,但无法自圆其说让他们屡次败下阵来。真正的自然规律在历史的检验中更加清晰,不容质疑。  相似文献   

4.
近代以来,自然科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上帝观的变迁。从唯理论、自然神论的上帝观,到康德、施莱尔马赫的上帝观,最后到西美尔和蒂里希的上帝观,上帝观经历了从终极因到终级关怀的理论转变。  相似文献   

5.
荷兰伟大的哲学家斯宾诺莎当年在其民主和自由的宣言书《神学政治论》中说 :“自由比任何事物都珍贵” ,“政治的真正目的是自由”。爱因斯坦深谙此旨 ,并身体力行 ,为自由和真理奋斗了一生。他多次赞赏、引用有人对海涅的评论 :“他为上帝效劳 ,这个上帝比所有奥林匹亚诸神都更伟大。我指的是自由上帝。”爱因斯坦像海涅一样终生为自由上帝效力 ,也像斯宾诺莎一样是一个自由人———“纯以理性为指导的人 ,对己、对物、对神具有透彻知识的人 ,最为乐观、充满生之信念的人 ,最有力量、最为主动的人 ,认识自然的永恒必然性且按此行动的人。”…  相似文献   

6.
当基督教将异教诸神一统化并进而人格化后,在西方人面前,耸立起一尊全知全能、至高无尚的神。为了使上帝能起惩戒、安抚作用,庞大的教会组织,众多的神职人员应运而生,在他们不遗余力地鼓吹和灌输下,基督教提倡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渐渐融进西方民族的精神之中,于是文学作品中出现了引人注目的人物类型:神职人员。这些人担负起超人的责任,处在连接上帝和人的特殊位置上,从某种意义上说,上帝正是在他们的言行中由抽象变异为具体,神职人员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了上帝在世俗生活中的代理人。但是神职人员的角色职能从诞生起便与人自我的欲望和需求相矛盾:一方面,作为上帝福音的传播者,宗教教义要求他们有忘我的献身精神,甚至奉献自已的整个生命。他们所宣扬的“灵魂净化”过程,实质是抛弃自我的过程。另一方面,他们是社会生活中具体的人,“人尽有情,谁能无欲?”他们  相似文献   

7.
目的论之所以与判断力相关联,源于目的概念的现实指向。当康德通过“人是目的”将目的概念与理性相关联时,目的概念在由理性而来的对自身的生成中,彰显出其落实于现实生活的要求,而反思性的判断力恰恰提供出目的落实于现实生活的可能途径。由此带来了目的论的峰回路转--目的成为合目的性。作为一个伴随于判断过程之中的依据,合目的性不只是提供出情感能力之可能,它同时也在这一把握与感受中获得自身的现实化。通过这一现实性,合目的性在自然与自由的结合中,一方面使目的落实于自然,不可知的物自体显示出自身的意义;一方面使目的实现于文化之中。由此,上帝的存在不再只是一个理论的证明,它还落实到现实生活之中。  相似文献   

8.
《诗经》产生于中国文化由巫到史的演变过程中,“上帝”是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文化意象,而在《诗经》的接受史上,这一文化意象千百年来却一直受到曲解。在《诗经》和《圣经》的参照阅读中,我们发现《诗经》中的上帝确曾有过与《旧约》中耶和华相似的位格,上帝与人之间那种既亲密又紧张的父子般的关系,也为中西方经典所共同关注。上帝的身上,寄托了先民的道德精神、社会关怀及其希冀和理想。但在《诗经》中,上帝没有被理解为人类精神的航标,灵魂最终的归宿,而是被理解为可以满足人的欲望的神灵,上帝对人来讲始终是外在的,人对上帝有敬畏之心,有怨愤之情,而从来没有想到要回归上帝。人,最终疏离了上帝。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探讨了传统基督教中关于上帝和人的关系的思想。首先用创世纪中有关上帝造人及亚当堕落的描述为铺陈.接着从三个大方面讨论了上帝和人的关系:人对上帝的依存关系:人和上帝的一种直接交往关系以及人与上帝之间的一种动态关系。最终得出“上帝中心论”的结论,即上帝居于中心地位,人必须服从上帝。  相似文献   

10.
阿奎那认为人的本性在于人的理性.人性中的罪恶是人的理性违背上帝意愿的结果,社会和国家的产生是人性的必然产物.人的目的在于追求幸福,而最高的幸福在于灵魂的拯救,分享上帝的快乐.只有上帝而不是国家才能实现人的最高幸福.教会作为上帝的代表高于国家,教权高于王权.  相似文献   

11.
人神关系的探讨不仅是基督教的文化概念,也是西方文学中表现的重要主题之一。上帝对于人的关系绝非静止不动,而是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结合《红字》中A字象征含义的变化,揭示人神关系从对立走向和谐以及这种变化对于理解作品主题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希伯来圣经首先是一部宗教正典,其意识形态性压倒一切,上帝至上的思想渗透于字里行间,上帝耶和华是理所当然的主人公。国王作为耶和华与人之间的中介者,作为上帝在人间的代表,其地位自然要居于上帝之下,其从属性不言而明。国王形象的从属性决定了其不完美性。希伯来圣经中国王形象的不完美性集中体现在两点:一是缺乏政治智慧,二是违犯诫律。国王们身上的缺点又为他们人生的悲剧性埋下了伏笔。希伯来圣经中国王形象的悲剧性也集中体现在两点:一是奋力挣扎与注定失败的命运悖论;二是违背诫律与遭受惩罚的必然因果。希伯来圣经中国王形象的从属性、不完美性和悲剧性的内在逻辑为国王形象的从属性决定了其不完美性,其不完美性又决定了其悲剧性。  相似文献   

13.
《圣经》的约伯和《卡拉马佐夫兄弟》的伊凡以震撼人心的力量追究好人为什么落难以及上帝是怎么回事一类问题。从约伯、伊凡两个人 ,我们看到《圣经》基督教对无辜者受难的态度、对上帝的态度 ,还在这种态度背后发现《圣经》基督教传统中人与上帝之间的意味深长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华兹华斯是一位具有浓厚生态意识的诗人,他在诗歌中咏赞大自然,强调回归自然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本文从自然与上帝,自然与人类,自然与童年三方面探讨了华兹华斯的具有生态意识的诗歌。  相似文献   

15.
曹敏 《科技信息》2008,(10):154-154
中国与西方文化迥异,但经常也存在有趣的相似。“上帝”一词多让人联想到《圣经》,但其实在商代的甲骨文中,“上帝”早已多次出现。本文就《圣经》中的上帝、中国上古文献中古人对上帝的崇拜进行阐释,并对中西文化中的“上帝”概念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6.
欧洲中世纪,上帝被神学家们固化为一种全知全能全在的实体;启蒙时代的哲学家们纷纷对上帝提出了质疑和批评,同时从各自的学说提出了上帝观,但是都没有切中要害。康德对自然科学进行了认真的探讨,探讨的过程实质上是对上帝存在的肢解。他认为大自然围绕着一个中心而展开,太阳和行星的形成过程不需要上帝的安排,世界的生成和毁灭也是自然的过程;同时提出"只要给我物质,我就要给你们造出一个世界来"的振聋发聩的口号,显示出对上帝批判的巨大的勇气。  相似文献   

17.
在道家德育视阈中始终彰显着人的主题,洋溢着人本性精神;其间道家德育方法人本性根源于其"重人贵生"、"重生轻物"的自然主义人性论,融汇于诸方法之中,其基本表征是自然无为,从根本上体现了道家思想论域中"道法自然"的思想精髓,对现代德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具有借鉴价值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与自然搏击又尊重自然的民族"上帝创造世界,荷兰人创造荷兰。"这是个用生命诠释"沧海桑田"的国度。刚抵达阿姆斯特丹机场,我们一行就被热情的荷方工作人员领上开往海牙的大巴。"9月的荷兰还能看到郁金香吗?"这是我向司机先生提出的第一个问题。"能啊,不过是在温室  相似文献   

19.
从文学原型批评与女性主义批评角度而言 ,希刺克历夫与凯瑟林的悲剧是古希腊悲剧《俄瑞斯特亚》三部曲中俄瑞斯特斯与克吕泰墨斯特拉悲剧的“置换变形”。《呼啸山庄》在其深层结构中折射了人的悲剧模式的深度性 :悲剧的上帝俯视着悲剧世界里悲剧的人 ;人生来是自由的 ,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相似文献   

20.
林夕 《青年科学》2008,(5):24-25
上帝每天都要接待许多来访者。这一天,来了三个人,他们和多数来访者一样,希望上帝能赐给他们财富。"你想要什么?"上帝问第一个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