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注塑成型内缩现象常造成产品组装困难,变形翘曲问题更突出,在此以插板外壳注塑件为例,借助模流分析软件,基于田口正交实验法,通过对注塑工艺参数和筋板结构进行优化实验,结果显示保压压力、熔体温度、冷却液温度对产品的翘曲变形影响显著,产品筋板结构设计对改善变形内缩有效果,其中工艺参数优化降低翘曲变形量29. 5%,筋板结构优化降低翘曲变形量18. 7%,总翘曲变形量与未优化前相比减少了48. 2%,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快速有效的改善注塑成型内收缩现象,为其他类似产品工艺设定与模具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基于耦合有限元分析方法,运用模流分析软件Moldflow和结构分析软件Abaqus进行联合仿真,计算了脱模后薄壁塑件的应力分布和翘曲变形情况,并通过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随后考察了主要工艺参数和壁厚对翘曲变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翘曲变形的产生塑件内的残余应力随之减小;在考察的工艺参数范围内,壁厚是影响翘曲变形的主要因素,随着壁厚的增加,翘曲变形量减小,而工艺参数对翘曲变形的影响则相对较小;但随着壁厚持续增加,因塑件刚度的增加,壁厚对翘曲变形的影响程度随之减小。该结果与文献结论一致。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空气滤清器装配尺寸精度较低、动态密封性能不良及过滤效率偏低等问题,基于Modex3D分析东风裕隆某型号产品产生翘曲变形的原因,采用在产品肉厚区域挖取矩形槽的方案对其结构进行改进。通过改善产品整体的厚度均匀性、物料在模具中的流动性以及产品成型过程中的体积收缩效果,从而降低翘曲变形。模流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后的产品具有较好的成型性能,Z轴方向翘曲位移量由1.600 mm下降到0.277 mm,解决了产品翘曲位移较大的问题。ANSYS模态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滤清器模态性能未因结构的改变而明显下降,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4.
绘图板的注塑件在注塑过程中易产生翘曲变形.为此,基于Moldflow注塑模拟分析软件和正交试验方法,对不同工艺条件下的注塑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并运用隶属函数对分析所得的翘曲变形量进行评判.通过采用极差法分析出各因素对该塑件翘曲变形的影响程度和趋势,同时绘制因素水平影响趋势图,分析得到一组最佳的工艺参数组合方案,经过模拟验证后最终可指导绘图板注塑成形,生产出理想的绘图板产品.  相似文献   

5.
采用CAE技术,利用Moldflow软件对底板塑件进行翘曲变形分析。结果表明,对添加有玻璃纤维的塑件,在进行浇口位置的选择时,以保持纤维的单一方向流动为重点,可改善产品的翘曲变形量。  相似文献   

6.
熔接痕、翘曲变形、体积收缩是注塑生产中最常见的成型缺陷,其中熔接痕是最棘手的问题.在此以显示器面板为例,运用模流分析软件MPI(Moldflow Plastics Insight)对产品不同注塑成型方案进行模拟选取分析,并结合基因遗传算法GA(Genetic Algorithm)作为全局性的搜寻工具,以熔接痕、翘曲变形、体积收缩率为指标创建目标函数,对显示器面板注塑成型几何参数进行优化设计.研究结果显示,该方法不但能获取最优的熔接痕的生成位置与长度、而且能有效的改善产品的翘曲变形量和体积收缩率.  相似文献   

7.
对型号为71868/01的薄壁轴承套圈分别进行盐浴淬火、分级淬火油淬火和旋转式淬火机油淬火。研究了不同淬火方式下薄壁轴承套圈的椭圆变形和翘曲变形规律,分析了不同淬火方式因淬火介质和冷却机制不同对套圈椭圆变形和翘曲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盐浴淬火可以减少椭圆变形,同时会导致薄壁轴承套圈翘曲变形的增加;分级淬火油淬火可以减少翘曲变形,但椭圆变形显著增多。旋转式淬火机油淬火提高了淬火的均匀性,可以有效减少套圈的椭圆变形和翘曲变形,减少整变形的难度和工作量,提高产品的合格率。  相似文献   

8.
基于Moldflow软件,通过改变塑件上加强筋的厚度、高度及浇口位置,对典型壳形注塑件的收缩和翘曲变形进行模拟成型分析,并优化设计加强筋.结果表明:加强筋会减小塑件的收缩率并影响翘曲变形量,塑件翘曲变形受加强筋的厚度影响比较大,且与浇口形式及其位置有关,加强筋的高度变化对变形影响不显著.加强筋的厚度与塑件基体壁厚不同,造成收缩不均导致翘曲变形,变形量随着加强筋厚度的加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通过选取合理的浇口位置及加强筋尺寸,可以利用塑件基体部分的翘曲与加强筋所引起的翘曲相互抵消,从而减小塑件的总体变形量.  相似文献   

9.
秦震 《科技信息》2013,(23):114-114,84
车灯面罩成型时易出现明显熔接痕和翘曲变形,从而影响到车灯美观和光学性能。为了改善翘曲变形和消除熔接痕,本文通过借助CAE软件数值模拟,比较分析了单浇口注塑、多浇口同时注塑以及多浇口顺序控制注塑三种方案。模拟分析表明多浇口顺序控制技术可有效地控制熔接痕问题以及翘曲变形问题,并且对车灯的表面质量和光学性能都起到了一个保障,增强了车灯生产的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10.
以线粘弹性模型理论和有限元初应变增量法为基础,提出了考虑材料粘弹性性质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温度翘曲应力的数值计算方法,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机程序VT0.5运用该程序分析了两种地基上的混凝土路面板在温度翘曲变形受到地基反力约束时产生的翘曲应力,得到了较仅考虑材料弹性特征时更为合理的结果,为完善水泥混凝土路面温度翘曲应力的计算提供了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薄壁塑件翘曲变形产生的原因,从模具设计方面着手,阐述了如何优化模架结构、浇注系统、冷却系统、排气系统和推出机构以减少翘曲变形。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NM-园射流盘产品性能要求,应用塑料模具CAE软件在对塑料模具进行流动、保压、翘曲变形等模拟分析,根据CAE分析软件就给出的塑料熔体流动的动态图塑料制件翘曲变形的位移变化图等信息。设计合理的模具结构方案。  相似文献   

13.
根据MOLDFLOW在设计过程中用到的参数,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确定了最佳的工艺组合,同时找出对翘曲变形影响显著的因素,并对这些影响显著因素的取值进一步优化,从而实现注塑件翘曲变形的优化.实验证明,通过这种方法优化后的制品的翘曲变形是最小的,优化效果非常好.  相似文献   

14.
针对冷轧带钢生产现场常见的板形翘曲缺陷,应用辛弹性力学方法对因材料纵向延伸在厚度方向上出现不均匀而导致带钢翘曲变形的现象及过程进行了解析研究,通过建立和求解带钢翘曲变形力学模型,推导获得带钢翘曲度大小和不均匀纵向延伸的关系.在选择通用有限元软件验证了基于辛弹性力学方法的带钢翘曲变形力学模型及计算结果的正确性的基础上,计算得到了各个影响因素对翘曲变形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带钢翘曲度大小随着带钢上下表面纵向延伸差和横向与纵向延伸差比值的增大而线性地增大,随着带钢厚度增大而减小,随着带钢宽度增大而呈二次关系增大.最后,应用辛弹性力学方法带钢翘曲变形模型,研究了C翘向L翘的转化现象,建立了C翘转化为L翘的力学模型,获得其转化关系公式,并通过现场实验验证了转化公式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带筋注塑件翘曲变形问题的发现与解决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十分之大的影响。如何发现带筋注塑件翘曲变形问题存在的关键以及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是现如今Taguchi技术系统发展主要应面对和克服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带筋注塑件翘曲变形研究的实验以及对Taguchi技术发展的客观环境进行分析,希望对我国Taguchi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高速铁路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CRTSⅡ型无砟轨道结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温度梯度、日照温度曲线对轨道板变形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存在正温度梯度时,轨道板将产生上拱变形;存在负温度梯度时,轨道板将产生下挠变形,纵连钢筋对温度变形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随着日温度的变化,中午14时的轨道板结构翘曲变形最大;早上6时的轨道板翘曲变形最小。  相似文献   

17.
利用二维非对称轧制有限元模型对引起中厚板头部翘曲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送入角、变形区几何形状系数与轧件头部翘曲方向及翘曲程度具有一定的关系和规律,并从外端、变形特点、质点流动以及附加应力方面对所得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此有限元模拟结果对实际生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翘曲变形是薄板结构焊接时难以避免的问题,它严重影响产品的质量,近年来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发展了一种低应力无变形焊接工艺(LSND),本文根据有限元分析结果对这一工艺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交叉簧片柔性铰链的翘曲分析与消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揭示柔性铰链的翘曲变形机理,建立了交叉簧片柔性铰链的翘曲模型. 对簧片交叉角为90°和径向载荷为0时的两种特例情况进行了分析. 通过ANSYS有限元仿真验证了此类柔性铰链翘曲变形的存在性.提出了一种可消除交叉簧片柔性铰链翘曲问题的可行方法,即采用簧片对称交叉布局.仿真和实验均表明:采用对称布局的交叉簧片柔性铰链,在受到广义载荷作用时,其变形仅存在于功能方向,翘曲变形得到了完全抑制.   相似文献   

20.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温度翘曲应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采用有限元位移法对两种弹性地基上的混凝土路面板在温度翘曲变形分別受到地基反力和板自重的约束作用时产生的翘曲应力进行了分析,同时还分析了翘曲变形时板同地基脱空的情况和考虑脱空影响后翘曲应力的变化。分析结果表明,目前盛行的Westergaard理论因未考虑脱空影响,而得出偏大的计算结果。作者还根据有限元解算结果绘制了半无限地基板翘曲应力系数的计算曲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