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湖北应山自然保护区蝶类多样性及区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湖北省应山自然保护区蝶类资源进行调查研究,共发现蝶类68种,隶属8科45属,其中的蛱蝶亚科的类为保护区蝶类中的优势种群,研究表明,该地区蝶类具有东洋界属性向古北界过渡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大别山主峰天堂寨地区蝶类资源及区系组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07~2009年间对大别山主峰天堂寨地区的蝶类进行调查,共采集到蝶类163种,隶属于10科99属,其中东洋界种76种,古北界种35种,广布种53种,分别占总数的46.34%、21.34%和32.32%,表明该地区是东洋界与古北界的过渡带;应用Jaccard相似性系数对天堂寨地区蝶类的相似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桃花冲森林公园与鹞落坪保护区相似程度最低,罗田天堂寨与安徽天堂寨的相似程度最高,表现在蝶类种类上也是相似度最高的.  相似文献   

3.
2019年-2022年对兴义地区的观赏蝶类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表明:兴义地区观赏蝶类共76种,分属10科48属。区系分析结果显示:东洋界特有种17种,东洋界和古北界有54种,广布种5种;在中国动物地理区系中,除16个种为各区均有的广布型外,西南-华中-华南型有13种,青藏-西南-华中-华南型有9种,华北-蒙新-青藏-西南-华中-华南型有8种,华中-华南型有7种,说明兴义地区的观赏蝶类是以西南区-华中区-华南区的东洋界昆虫为优势类群。  相似文献   

4.
对湖北省建始县城关周边地区的蝶类资源进行调查,报告该地区的蝶类种类.采集的标本经鉴定共有45种隶属于8科35属,有12种为湖北地区新记录.区系分析结果:东洋界种32种,占总数的71.11%,古北界种4种,占总数的8.89%,广布种9种,占总数的20.00%,该地蝶类以东洋界种为主.  相似文献   

5.
对广西金钟山自然保护区蚁科昆虫进行调查采集,经鉴定共有89种,隶属于9亚科46属,其中新种1种,广西新纪录种4种。属、种组成分析表明,切叶蚁亚科和蚁亚科为该地区的优势类群,构成保护区蚁科昆虫区系的主体。区系分析表明,在世界动物地理区中,金钟山蚁科昆虫区系以东洋界种类和东洋界+古北界共有种类为主,具有典型的东洋界性质,并与古北界关系紧密;在中国动物地理区中,与华中区关系最为紧密,与其他动物地理区的关系随着距离增加逐渐变远。  相似文献   

6.
徐奇涵  江凡 《武夷科学》2003,19(1):126-133
笔者对虎伯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五年的考察,共采得蝶类10科111属208种。对其中已知种名的203种蝶类进行区系分析表明,虎伯寮保护区蝶类在动物地理区划中应归属于东洋界、华南区,它们明显具有热带北缘及亚热带区系色彩,其中印澳区蝶类在北进扩展中,存在着由热带向亚热带过渡的区系性质。  相似文献   

7.
湖北省蝶类资源及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集湖北省蝶类已知种类进行区系分析,与邻近的江西、湖南和河南三省蝶类区系进行比较,以研究湖北省蝶类区系组成和地理分布.湖北省已知蝶类478种,隶属12科198属,其中东洋界种类317种,占66.3%,古北界种类94种,占19.7%,广布种类67种,占14.0%.分析研究认为,湖北省蝶类资源及生物多样性丰富,蝶类区系应划归东洋界.  相似文献   

8.
安徽蝶类研究初报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为了对安徽蝶类多样性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作者对安徽各地的蝴蝶进行了野外考察和鉴定,通过调查已知安徽蝴蝶12科128属215种,其中63种为安徽省蝶类新记录,对其进行区系分析,得知安徽蝶类以东洋界种类为最多,两区共有种和古北界种也占有一定的比例。  相似文献   

9.
通过样线采集法和枯枝落叶筛选法采集广西崇左白头叶猴自然保护区的蚁科昆虫标本,经鉴定共8亚科52属98种,其中广西新纪录种4种。区系分析结果表明:广西崇左白头叶猴自然保护区的蚁科昆虫区系具有典型的东洋界特征;在跨界分布型中,"东洋界+古北界"分布型所占比例最大,说明该保护区的蚂蚁区系与古北界关系最密切;在中国动物地理区系划分中,保护区的蚂蚁区系具有典型的华南区特征;在跨区分布型中,"华南区+西南区+华中区"分布型所占比例最大,说明该保护区的蚂蚁区系与华中区和西南区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0.
2006—2013年,从甘肃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集花尺蛾亚科(Larentiinae)昆虫标本1 380号.共鉴定出花尺蛾141种及亚种,隶属56属.其中,保护区新记录种138个、甘肃新记录属2个(Gagitodes、Thera)和甘肃新记录种18个.保护区的花尺蛾分别占甘肃省分布总属的81.16%和总种数的79.66%.优势属有Photoscotosia、Laciniodes、Rheumaptera、Xanthorhoe.区系组成特点是:保护区分布有花尺蛾141种及亚种,东洋界种类占总种数的2.84%,古北界种类占总种数62.41%,两界兼有种占总种数的34.75%,即以古北界成分占绝对优势.结果表明太统-崆峒山自然保护区在动物地理区划上属于东洋界向古北界的过度地带(古北界的东南边缘区).因此,花尺蛾昆虫物种多样性较为丰富.  相似文献   

11.
横断山南部边缘地区调查获得蝶类258种,隶属于10科,128属.其中蛱蝶最多,为65种;其次是灰蝶和弄蝶,分别是51种和50种,这3科蝴蝶占总数约2/3(166/258).优势种12个(4.7%)、常见种91个(35.3%)、少见种43个(16.7%)、罕见种112个(43.3%);个体数分布的规律接近对数级数法则.仅3个横断山特有种符合本调查区域处于边缘的性质,东洋种占总数的79.1%,说明了本地区蝴蝶东洋区的基本属性.  相似文献   

12.
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蝴蝶及其分布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野外调查和标本信息的研究表明,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蝴蝶10科113属199种(亚种),包括云南省新记录8种;东洋区系成分占优势,达63.8%,广布成分占33.0%,古北成分占4.8%;主要存在3种来源:印中亚界起源、印度或印马亚界起源及古北界起源;蝴蝶垂直分布格局表现为物种丰富度随海拔升高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单峰分布格局;利用聚类分析划分出4个生态地理昆虫带:1)干热河谷灌木丛草坡昆虫带(1400~1700m);2)山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昆虫带(1800~2 300m);3)中山温性针阔混交林昆虫带(2 400~2900m);4)亚高山寒温性暗针叶林昆虫带(3 000~3 400m)。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云台山地蝶类多样性与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江苏省云台山地采集的1 000余号蝶类标本鉴定的基础上,进行该地区蝶类多样性与区系的分析.结果表明:云台山地蝶类76种隶属7科54属,其中凤蝶科5属11种,绢蝶科1属1种,粉蝶科5属6种,眼蝶科7属12种,蛱蝶科15属18种,灰蝶科10属15种,弄蝶科11属13种.系列分析表明江苏云台山地蝶类区系基本组成为:广布种占46.05%,东洋种占35.53%,古北种占18.42%.通过与江苏省内其他山地的相似度的比较,云台山地与宁镇山地的区系成分最为相似.由于受海洋性气候影响,云台山地蝶类区系成分与同纬度的相山山地蝶类区系成分有明显差异,说明局域微环境对蝶类区系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4.
采用信息分析法(information-analysis)对四川省39个县(市)的90种两栖动物的分布资料进行处理,划出4个动物地理省和7个动物地理州.对这些动物地理区的区系作了分析后,认为川西北半干旱高原两栖动物省属古北界,其余3省属东洋界;川西山区及其邻区特有种远比本省其他地区丰富.  相似文献   

15.
秦岭南坡蝶类区系研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记录了陕西省洋县地区所辖秦岭南坡大熊猫保护区内的蝶类191种,并对其中179种的垂直分布与区系进行了分析。其区系成分中东洋、古北种混杂,东洋种占一定优势,这与秦岭的地理位置相一致。秦岭对东洋种的阻隔作用大于对古北种的作用。中山地带(800~2600m)即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中山针阔叶混交林带环境状况良好,气候条件优越,受人为干扰少,因而物种丰富、多样性较大。研究地区具有很高的保护价值。  相似文献   

16.
天目山北坡蝶类资源和区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于2002年8月对万家乡天目山北坡的蝶类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经鉴定的蝶类12科91属148种蝴蝶,其中3种是安徽省新纪录种,分别是锦瑟蛱蝶Seokia pratti(Leech)、蓝丸灰蝶Pithecops fulgens Doherty、小黄斑弄蝶Ampittia nana(Leech).并对天目山北坡蝴蝶区系结构进行了分析,得出区系成分中东洋与古北种混杂,东洋种占较大优势,这与天目山位于我国东部古北界和东洋界过渡区的中心的地理位置相一致.  相似文献   

17.
在吉林省集安地区采用人工捕捉法捕获蝶类,对捕获的蝶类进行分类鉴定,共发现蝶类8科64属104种.该地区大多数为古北区种类,占全部种类的53.84%,东洋古北共有种占全部种类的35.58%,东洋区种占全部种类的5.77%,广布种占全部种类的4.81%.其中,虎凤蝶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相似文献   

18.
陇东子午岭林区的蝶类及区系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1989-1998年间进行了子午岭林区蝶类及区系研究,共采集蝶类标本3000余号,初步鉴定为114种,隶属于8科75属,其中甘肃省新记录种38种,区系分析表明,古北界的种类为71种,占总种数的62.28%;东洋界的4种,占总数的3.51%,广布种为39种,占总数的34.21%,显然,古北界的种类占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