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社会和谐思想进行解读,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和谐思想包括: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人与人和谐的思想;人与社会和谐的思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和谐发展的思想。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对社会和谐思想的探索主要有:协调城乡发展与推动工农关系和谐的思想;建构团结和睦的民族关系的思想;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的思想;为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营造和谐的外部环境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社会和谐思想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社会和谐说到底是人的和谐,而人的和谐的前提是个体的人的身心和谐.于是从生命存在、价值实现,人与物、与人的关系以及心态等人的个体性向度,探讨如何塑造和建构和谐的自我,从而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和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  相似文献   

3.
和谐是中西哲学史上颇受关注的问题之一,亦是道家哲学思想的核心范畴之一。道家始祖老子的和谐思想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将其与西方传统和谐思想进行对比和反思,剖析道家自然和谐型社会和谐理论,剔除其与当代社会现状之间不和谐之处,对探求与当下社会发展及人自身发展相契合的新的社会和谐思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孔子的思想一直备受关注,其研究颇多。以下主要是从价值观入手,分别从建立人与人、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关注人的生存环境、构建社会和谐四个方面解读孔子人道观思想,阐述了当代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特别是在道家和儒家的思想中有许多关于和谐的理念.它们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这种追求理想的和谐社会的思想,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6.
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哲学的灵魂,自古以来各派思想家们都把追求和谐作为自己的哲学目标.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而形成的集合体,只有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紧密联系并相互协调,整个社会才能保持有序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有着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这就需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中找到和谐思想的理论渊源.  相似文献   

7.
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哲学的灵魂,自古以来各派思想家们都把追求和谐作为自己的哲学目标.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而形成的集合体,只有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紧密联系并相互协调,整个社会才能保持有序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有着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这就需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中找到和谐思想的理论渊源.  相似文献   

8.
系统论视野中的"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论认为,系统的和谐依赖于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内部诸要素自身的协调和均衡.人类社会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由经济、政治、文化等结构组成.这些结构分别对应于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社会)之间、人与自身的关系.社会的和谐依赖于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关系等问题的正确认识和处理.笔者认为,作为一个系统,任何社会只有实现物质与精神、科学与人文、功利与道德的统一与和谐,才能稳定发展.任何一个方面的弱化或缺失,都会导致社会失序和紊乱.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思想中儒家为中国人提供了一条修德与进取的人与社会和谐的道路,道家在人与自然的和谐中找到了寄托,而一少数知识分子体悟到儒道理想的虚假及人生的空漠而走向了自身心灵的和谐与超越,他们在禅宗思想里找到了归宿.<红楼梦>的内容反映了其主题已经超出了中国传统思想的范围,它超越了传统的儒道思想的道路,进入到退避社会、厌弃世问的禅宗思想的范围,但与禅宗以心灵调和社会、自然的思想又不同,<红楼梦>反映的思想已达到了彻悟万物皆空与真如本性的境界.  相似文献   

10.
台湾与厦门隔海相望,伴随两岸的交流面的扩大和深入,台湾对厦门经济、思想、社会生活等方面影响越来越深,台湾的通俗歌曲广为传唱,在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方面,一些通俗歌词倡导了维护生态,保护环境;在人与人关系的和谐方面,一些通俗歌曲倡导先人后己、谦恭礼让,严于律己、宽以待人,避免冲突、化解矛盾、维护团结、顾全大局,以求团体和谐等为价值指归,它们对人际和谐、人际关系的建设起了积极的作用;在人与社会和谐方面,一些通俗歌曲倡导了民族争谐、社会和谐、国家统一,反对战争和暴力.但是也有一些通俗歌曲误导了人们对和谐观的认识.本文就台湾通俗歌曲对我市青少年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恩格斯的伟大著作蕴藏着丰富的生态自然观,对人与自然的论述独到而深刻。人和自然之间是一种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靠自然界生活,劳动是人和自然的中介。在改造世界的劳动实践中,必须按自然规律办事,自然界才造福人类,否则,造成自然环境的破坏,激化人和自然的对立,必将遭到自然界的惩罚。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理论与当代可持续发展思路是一致的。只有实现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才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不但追求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更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解状态。生态文明视阈下的包容性发展也应以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解为目标,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框架中跳出来,着眼于转变人的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13.
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约略同时,王阳明大力鼓吹人的主体精神,以为"心即理",天地万物之理只是我心;以为人只须去除一切私欲,回复己心固有的良善本性,则"人皆可以为尧舜".他这种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人的至尊地位、高扬人的主体精神的思想,同样包含着人文主义的积极意义,同样有着激励人们冲破传统束缚、诱发新思想的积极意义.原始社会,在饥饿无奈的时候,人可能被杀死充饥.奴隶社会,奴隶可以活下来,但他不是人,只是会说话的工具.封建社会,人成为了法律意义上的人.但是,人是不平等的,只能生活在严格的等级制度之下.到了近代,"人生而自由平等"写入了法律条文,人的价值、人的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肯定和提升.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们看到了王阳明心学中所包含的人的价值发现的积极意义,看到了心学在明清思想解放潮流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传统的教育视野下,人们强调的是不同种族,国家在政治,文化,宗教等方面的差异性,并将这些差异性作为人生活的知识基础。而卡曾斯则颠覆传统教育理念,重点说明了这些差异性下掩藏的人类共性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价值。本文旨在分析卡曾斯在人类社会及人类社会公民概念基础上所倡导的的世界联邦主义思想及新的归属感的建立。  相似文献   

15.
加强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有利于推进民主法制,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有利于创设诚信友爱的氛围,有利于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有利于维持社会安定有序,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围绕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加强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必须坚持"五个结合",即坚持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与世界观教育、舆论引导、法制建设、环境优化和实践锻炼相结合.  相似文献   

16.
蒋桂磊  王志银 《科技信息》2009,(19):123-123
道家创建了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系统探讨世界“始源”问题的哲学理论体系。它涵盖自然、社会和人生诸领域,融生态哲学、政治哲学、生活哲学等门类学科为一体,深刻揭示并阐明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个体身与心相统一的终极理论,体现了人类思想和智慧的高度。对这些思想资源进行审视和梳理,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论霍桑作品中的"原罪"思想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霍桑在他的作品中传达了这样的一个信息:罪恶的处处存在是现实所在,人性是罪恶的,这就是他"原罪"思想的主题.这一思想的产生有其社会、宗教和家庭的背景.象征主义是他作品中烘托这一主题、阐释人性的重要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18.
非名牌高校要完全摆脱旧有的教育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吸纳、兼容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广泛认可的新思想、新观念,如效益观念、人本理念、品牌意识、法人观念、公关意识等,从而能以全新的思维方式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对中国传统养生文化和现代体育生态观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传统养生文化蕴涵着生态体育几大构成要素,传统养生文化同现代体育生态观的融合是现代体育和谐与发展的要求,其目的是能够把体育生态理念推向社会,进而演变成人们的生存观念.  相似文献   

20.
和谐社会的理想状态应该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物与物之间一种高度圆融的有序状态。现代和谐社会要求政治的精神应该主要体现为公共精神、分配正义和人文关怀三个方面。公共精神是和谐社会中贯穿整个政治过程所要遵循的价值理念;分配正义是和谐社会中政治活动尤其是政治制度设计的重要价值追求;人文关怀是和谐社会中政治活动追求的终极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