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何人 《应用科技》1999,(7):27-28
五倍子五倍子蚜在树木上形成的虫瘿,中医学上可作药用,可用于防治鱼白、赤皮病及烂鳃病。防治方法;每立方米水用2-3g煎计全池泼洒。菖蒲主要用于防治草鱼肠炎、烂鳃、赤皮病。防治方法:每667m2水面用菖蒲和蓖麻各4-5kg,打碎成浆液状,略经浸泡后,将渣和汁一起均匀全池泼洒。水辣蓼主要用于草鱼、青鱼的肠炎病。防治方法:按每50kg青鱼、草鱼用水辣家加铁克菜1kg混和加水5kg煎煮2小时,拌饲料连续投喂3天。马鞭草中医学上以全草药用,可用于防治草鱼、青鱼肠炎病。防治方法:每100kg鱼用马鞭革与车前草各0.5kg,加适量水煮沸30分钟…  相似文献   

2.
有许多树叶能防治鱼病,取材容易,效果好,又经济实惠。樟树叶每亩水面用捣烂的樟树叶15kg,连渔带汁全池泼洒,能防治鱼虱病。松树叶每50kg鱼食用捣碎的松树叶0.5kg,加食盐50kg,拌和青饲料喂鱼,治疗单色肠炎、烂鳃。赤皮并发症;每亩鱼池用新鲜马尾松叶20kg,浸泡后磨碎加水成浆汁25kg,全地泼洒,每天1次,连续2-3天,可杀灭青泥苦。柳树叶每亩水面用鲜柳树10-15kg,扎成小捆堆在进水口食台附近,树叶烂了再更换1次,治疗草鱼肠炎、烂鳃、赤皮并发症。苦株树叶每亩水面平均水深1m,用苦楝树叶30kg煮水全地泼洒,能治疗鳃隐鞭虫病和…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导了1975—1980年在浙江杭嘉湖等主要渔区26个生产单位,对草鱼粘细菌性烂鳃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共检查179只病鱼塘,解剖691尾烂鳃病鱼。结果表明:草鱼粘细菌性烂鳃病病原主要是鱼害粘球菌(Myxococus piscicola)主要危害1~22草鱼种,发病率为88.6%。但也能感染青鱼、鲢、鳙、鳗鲡及金鱼等,为浙江省流行广、危害较大的鱼病之一。该病流行季节为5~9月,水温为25~30℃,发病高峰是6月与9月,并常与病毒性出血病、细菌性肠炎等并发。采用石灰乳全塘泼洒,结合投喂地锦草或庆丰霉素,加强饲养管理,改善水质,对防治疾病可获良好的效果。调查中首次采用醇免疫测定法,对粘细菌烂鳃病的阳性检出率为95%左右、故此法可作为该病流行病学调查的过筛工具、也可用作疾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4.
威岛牌消毒剂是以二氯异氰尿酸钠为主要原料配制而成。本品对鱼虾及禽畜细菌性、病毒、真菌等引起的疾病,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是一种广谱、高效、低毒的消毒菌剂。每年冬春季,正是鱼虾养殖的清塘消毒、准备放养季节。尤其是去年我省对虾养殖由于发生流行性传染病而失收,因此,做好虾塘的清理消毒乃是保证各种海水虾养殖丰收的重要措施之一。威岛牌消毒剂对于防治对虾烂鳃病、烂眼、黑斑、白斑、红爪病、杆状菌病、链壶菌病、丝状细菌病、镰刀菌病均具有显著的疗效。防重于治,在清塘时,使用生石灰(每1/15公顷250斤)与消毒剂(15ppm浓度)混合消  相似文献   

5.
鲈鱼苗烂鳃,烂尾病病原菌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1997年4 ̄5月,对花鲈鱼苗期细菌性烂鳃和烂尾病的病原菌进行了研究。从具有明显症状的病鱼的病灶组织分离到2株致病菌C-1和W-1,经人工感染及从人工感染发病鱼体再分离的W-4和W-5菌株的再感染试验结果表明,所分离的细菌为鲈鱼苗烂尾,烂鳃病的致病菌。  相似文献   

6.
草鱼生长快,肉味鲜美,经济价值高,是主要养殖鱼类之一。但草鱼易感病,特别是细菌性肠炎病,从而为草鱼生产带来了严重威胁。过去防治此病,多采用大蒜,虽然有一定疗效,但用量大,大规模防治很不经济也费劳力。为了更好地防治鱼病,北京市水产公司万泉庄鱼场和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鱼组的革命职工,遵照毛主席关于  相似文献   

7.
记述了柱状噬纤维菌的分类、主要生物学特性及相应鱼类烂鳃病的特点等内容,同时提出了当前在这些方面的一些主要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8.
为描述单一细菌群落的生长繁殖(数量、速度)曲线的关系,设计了3种极端条件环境.应用数理方法,分析在各种极端环境中细菌的繁殖情况,得到了新的细菌生长繁殖规律.  相似文献   

9.
对2尾患病杂交鲟体表、鳃、心、脾、肝、肠及肌肉病变进行观察,见病鱼体表粘液丰富,剖检见内脏出血、充血,肝脏坏死呈腐乳状,初诊为细菌性肠炎。取病鱼心、肝、脾、鳃、肠及肌肉分别同时接种于营养琼脂和普通肉汤培养基,培养后经革兰氏染色、氧化型与发酵型试验、氧化酶试验等初步鉴定。结果显示病灶处致病菌多为肠杆菌科细菌,仅一条鱼鳃部为弧菌科细菌。按肠杆菌科和弧菌科细菌的生化特性进行针对性生化试验。鉴定得5株细菌,分别是鲶鱼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ictaluri)、猪霍乱沙门氏菌(Salmonella enterica) 2株、发光致病杆菌(Photorhabdus luminescens)和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药敏试验表明头孢噻肟对各菌株有很强的抑制作用,环丙沙星和四环素抑制作用较强,复方新诺明抑制作用最弱。  相似文献   

10.
分别采用药敏片法和试管法研究洋葱对草鱼细菌性烂鳃病病原菌——柱状屈桡杆菌的抑菌和杀菌效果。结果表明:洋葱对该菌有一定的抑菌效果,药物敏感测定表现为抑菌圈的直径为16mm,最小抑菌浓度测定在浓度为5和10(uL/mL)效果显著,低于5(uL/mL)效果不显著;在供试浓度范围内对该菌无杀菌作用。  相似文献   

11.
草鱼鳃表面亚微形态特征的扫描电镜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用扫描电镜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鳃适应呼吸功能的表面形态结构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鳃耙、鳃弓和鳃丝上皮细胞表面都密布有隆嵴和环形刻纹等结构;而鳃小片上皮细胞表面结构凹凸不平,只有沟、回,没有刻纹,这些结构都是与其生理功能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12.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暴露于汞离子不同浓度(0 mg.L-1、0.05 mg.L-1、0.10 mg.L-1、0.15 mg.L-10、.20 mg.L-10、.25 mg.L-1)下21 d,血清、鳃、肝胰脏、脾、肾和肌肉中酸性磷酸酶(Acid phospha-tase,ACP)活性显示,草鱼血清ACP活性在Hg2+0.15 mg.L-1下无显著变化;在汞离子>0.15 mg.L-1下对ACP活性有抑制作用.鳃中ACP活性随着汞离子浓度增加而降低.肝胰脏在汞离子浓度≥0.15 mg.L-1时,ACP活性显著升高(p<0.01).脾和肾中ACP活性随着汞离子浓度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低于0.15 mg.L-1时,随着浓度增加ACP活性上升;高于0.15 mg.L-1时,ACP活性则逐渐下降.肌肉ACP活性在汞离子0.15 mg.L-1下变化不显著(p>0.05);在汞离子>0.15 mg.L-1下酶活性显著下降(p<0.05).结论表明,草鱼暴露于不同浓度汞离子下,不同器官组织ACP活性呈现出不同的变化,主要是由于不同器官组织执行的生理功能不同,从而对汞离子胁迫表现出不同的应答反应,以提高机体的抗胁迫能力.  相似文献   

13.
镉对草鱼的急性毒性效应及SOD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静水生物测试法研究了氯化镉对草鱼的急性毒性效应及其肝胰脏、肾脏和鳃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结果表明:镉对草鱼的急性毒性作用时间为24,48,72和96 h的半数致死质量浓度(LC50)分别是45.58,34.81,28.63和24.05 mg.L-1,因此镉对草鱼的生态毒性为高毒.Cd2+低浓度时,肝胰脏和肾脏组织SOD活性均为"先降后升再降",而Cd2+为高浓度时SOD活性始终处于被显著抑制(p<0.05);鳃组织在低Cd2+污染时SOD活性为"先降后升",而高浓度的Cd2+污染时其SOD活性为"先降后升再降".但是草鱼鳃组织的SOD活性明显低于肝胰脏和肾脏的SOD活性.  相似文献   

14.
池塘主养草鱼高产技术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鱼因其生长快、个体大、可食性好而广受人们的喜爱,但由于在养殖过程中易受病毒和细菌的危害,严重影响了草鱼养殖的成活率、产量和效益,也影响了养鱼户的养殖积极性。本文通过使用微生物无抗发酵饲料试验,并对草鱼养殖过程中的鱼种放养、饲料选择、投喂技术、水质调控和鱼病防治等问题进行了一些探索,现将养殖试验情况整理介绍给大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含有2-硫尿嘧啶的培养基上连续传代可以获得抗2-硫尿嘧啶品系,该品系和野生型的不同在于生长在含2-硫尿嘧啶的培养基上时细胞长度不变,生长速度和酶活力都不再显然受该药物的抑制.通过长度的测量可以认为抗性细菌是基因突变和环境选择的结果,而不是药物的定向变异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文昌鱼(Branchiostoma belcheri)离体细胞原代培养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以不同类型的培养液和盐度条件培养文昌鱼尾部、鳃、肝盲囊组织细胞. 观察显示经培养文昌鱼三类组织块在贴壁后24 h内细胞开始从组织块内迁移出来,并迅速增殖形成细胞晕,鳃组织细胞为圆球形状,尾部组织细胞为多边形上皮样细胞,肝盲囊组织细胞为圆球形状. 其中肝盲囊细胞和鳃组织细胞在含0.45% NaCl、15%小牛血清的Eagle's MEM培养粉中生长较其他培养条件好,而尾部组织细胞则在含0.9% NaCl、15%小牛血清的Eagle's MEM培养粉中生长较其他培养条件好. 这样的细胞能存活近40天,从而为文昌鱼体外细胞培养及建细胞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从亚显微结构观察患有由柱状屈桡杆菌引起的鳜烂鳃病的鳃、肝、肾组织和细胞的病变情况,结果表明:鳃、肝、肾组织和细胞均发生严重病变,其中鳃组织细胞发生大面积坏死;肝、肾病变相对较轻,存在不同程度的病变,细胞从肿胀,变性及坏死解体,坏死的细胞少见。  相似文献   

18.
假单胞菌引起罗氏沼虾黄鳃、黑鳃病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高密度养殖条件下患细菌病的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作了初步研究,病虾症状为食欲下降,黄鳃或黑鳃、断须、断腿,有的甲壳上有黄色或黑色的斑块,取上述典型症状的病虾鳃部和肝胰腺组织进行细菌分离、纯化和保种,经鉴定,该病原菌为恶臭假单胞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将分离菌进行回接感染,发现有很强的致病作用,且产生与自然发病相似的症状,从再感染的病虾体内分离的细菌经鉴定也为恶臭假单胞菌(P.putida)和铜绿假单胞菌(P.aeruginosa),由此可认为它们是此次发病的病原菌.药敏实验发现,铜绿假单胞菌对环丙沙星、氟哌酸氯和庆大霉素的敏感性较强恶臭假单胞菌对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卡那霉素、强力霉素和新生霉素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19.
番茄、辣椒和茄子类蔬菜,常因寄生性病害而造成损失。此外,细菌性疾病,如萎蔫病和叶斑病则通过蔬菜的根系而影响其生长。为了培育各种抗病性蔬菜品种,科学家用了极大努力,但目前尚未取得成功的突破。但他们发现,嫁接能提高蔬菜的抗病性。番茄、辣椒和茄子均属茄科植物,因而可行品种内嫁接。他们还发现与这些蔬菜有  相似文献   

20.
光合细菌(Photosynthetic Bacteria,简称PSB)是水生的革兰氏阴性细菌,能够利用光能,通过不放氧的光合作用而生长繁殖.光合细菌具有净化高浓度有机废水的能力.由于利用光合细菌法处理废水(简称PSB 法)具有投资省、占地少、菌体污泥可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