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千叶草耐荫性的研究在国内外极少报道,但对其他植物耐荫性的研究相对来说比较多.该研究对千叶草的耐荫性及扦插繁殖技术进行了研究.由于影响耐荫性的因素很多,而光因子直接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发育.该研究主要对光这一环境因子对植物耐荫性的影响做了初步探讨,使在进行室内植物设计时,更好的应用,发挥其良好的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2.
五种水生植物的生长规律及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丰富贵州城市水景中的植物种类,我们推选出了五种水生植物开展了物候生长规律观察,结果表明五种水生植物均适用于贵州园林造景;同时分别开展了播种、分株、扦插3种繁殖方式试验,为这五种水生植物在贵州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黄刺玫可以通过播种繁殖、分株繁殖、扦插繁殖和嫁接方式在子午岭进行驯化栽植。黄刺玫引种驯化成功后,可进行大面积绿化栽植和荒山造林。在华池林区及子午岭可引种驯化与黄刺玫适应性接近的其它野生花卉植物。  相似文献   

4.
南美蟛蜞菊的繁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南美蟛蜞菊是耐荫的草本植物,因其具有良好的覆盖力,并能有效抑制异种植物的生长,被广泛应用于园林绿化工程中.通过用南美蟛蜞菊的种子和茎段进行繁殖试验,结果表明:播种繁殖发芽率为零,而扦插繁殖在不同温度和光照条件下其生长有较大差异.在温度较高时和充足的光照下植株一般生长较好.  相似文献   

5.
徐映霞  独军 《甘肃科技》2008,24(10):170-172
通过对小陇山林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开发与利用研究,结果表明,本林区优良野生耐荫地被植物种类繁多,资源丰富。经调查、采集、筛选出具有开发利用前景的优良野生地被植物13种,其易繁殖,养护简单,观赏价值高,在城市园林绿化中具有广阔的开发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陈曦 《科技咨询导报》2014,(29):255-255
平榛的繁殖方式有实生繁殖、扦插繁殖、压条繁殖、组织培养、根蘖繁殖、嫁接繁殖、分株繁殖等。目前生产中主要采用实生繁殖、压条繁殖和嫁接繁殖进行育苗。实生繁殖的后代易产生性状变异,实生苗繁育需要采集果实各大皮薄的平榛作为种子,种子要新鲜(晒过的出苗率低),采后立刻层积,来年春季及时播种。采取点播方式,行株距为60 cm×8 cm,也可大垄双行播种。苗期要及时除草、灌水、施肥等。  相似文献   

7.
优良野生地被植物唐古特莸扦插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古特莸是观赏价值较高的优良野生地被植物。本文针对唐古特莸温室扦插育苗,开展其不同基质及不同时期育苗试验。通过试验选择适合其快速繁殖的扦插基质及扦插时间。  相似文献   

8.
选取两种地被植物为材料,对其耐荫性进行了定量和定性研究。结果表明蔓委陵菜在全光下、透光率50%、25%时的各项指标均表现良好,表明绢毛委陵菜对光的适应性广,是既耐荫又喜光性植物。东方草莓在全光下各项指标总体上均表现良好,与透光率50%、25%时的指标有差异,且差异较为显著。但是,从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b值、光饱和点及光补偿点等主要耐荫性生理指标上看,遮荫(50%)有利于其生长。表明东方草莓是喜光稍耐荫植物。  相似文献   

9.
白木通人工繁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可 《江西科学》2011,29(4):496-499
为探讨白木通人工繁育技术,以出苗率和成活率为指标,研究了播种季节、播种方式对有性繁殖的影响,以及扦插种条前处理、扦插用种条的采集时间、扦插用种条的质量、扦插时间4因素对扦插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季节以农历冬至前后播种效果最好;播种方式为种子直播到塑料大棚的营养钵中,并加盖1~2 cm厚的营养土;扦插繁殖中,激素处理对扦插效果影响较大,其中ABT(2号)处理成活率最高;冬季采集种条置湿沙贮藏成活率明显高于其它采集时间所采集的种条;扦插种条的质量直接影响扦插成活率,其中以直接5~8 mm的种条成活率最高;扦插时间对扦插种条的成活起关键作用,其中以3月份扦插效果最好。通过本研究,初步拟定了白木通有性繁殖与无性繁殖技术。  相似文献   

10.
芦荟(油葱),属百合科、芦荟属,是多年生草木叶植物.叶肉质、基出、簇生,狭长披针形,边缘有刺状小齿、秋夏在花茎上开黄花或有赤色斑点.有长茎种和短茎种,可以实生,也可以分株繁殖.芦荟原产于热带非洲,我国云南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有野生,云南南部有栽培,我国南方多作盆栽观赏,冬季不耐寒,温度最好不低于5℃,以保安全越冬.芦荟的叶汁中含有芦荟苷,水解后产生芦荟大黄蒽等.中医入药,性寒、味苦,功能泻下、清热、杀虫等.为了加速繁殖,可采用分根、茎扦插和根芽扦插同时进行,容易生根,成活率高.分根和扦插在3~4月份进行,在温室内四季均可进行.长茎种用茎或侧芽扦插,短茎种用侧芽扦插,方法是:将基部切下,除去基部叶片,取10~15厘米长,放置1~2天,待切口干燥后扦插.在砂质壤上或培养土中扦插为好,扦插后切忌土壤水份过多,以防腐烂.插后20~30天,即可生根.  相似文献   

11.
鄂西南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名录及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经调查鄂西南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48种(包括栽培10种),其中一级11种(包括栽培4种),二级37种(包括栽培6种);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56种(包括栽培10种),其中一级3种,二级22种(包括栽培5种),三级31种(包括栽培5种)。对其名录特点,分布特点和利用价值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多浆荒漠植物与中生植物对干旱胁迫反应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旱生植物沙拐枣、梭梭和中生植物杨树、沙枣在干旱胁迫下的水分生理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4种植物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水分亏缺,并且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其中中生植物沙枣、杨树的水分亏缺日变化表现为大起大落.梭梭的水势低于其他3种植物,低水势有利于植物从土壤吸收水分,增强植物抗旱性.沙枣、沙拐枣的蒸腾速率日变化分别为双峰型和单峰型,而梭梭和杨树表现为平缓型.4种植物在整个蒸腾速率日变化过程中,环境因子起主导作用.4种植物的水分利用率日平均值依次为沙拐枣>沙枣>梭梭>杨树.沙拐枣比梭梭能更有效地利用水分,尽管梭梭的水分利用效率低于沙拐枣,但其具有较低的水势和蒸腾速率,具有很强的水分吸收和减少水分丧失的能力,因此,相对而言也适宜在干旱的沙漠生境中生存.尽管沙枣的水分利用率较高,但因其具有较高的蒸腾和较大的叶面积,因此更适合于水分较好的荒漠生境,是主要的防护林树种.  相似文献   

13.
给出两类均匀结点情形下二阶三角B-样条基函数的定义,分析它们的构造过程,性质,并分别用其生成二阶三角B-样条函数和二阶三角B-样条曲线.其中第一类曲线是三点分段的,即由前后相继3个控制点决定一段曲线,与二阶B-样条曲线类似,第二类曲线是四点分段的,即由前后相继4个控制点决定一段曲线,与三阶B-样条曲线类似.讨论这两类曲线的性质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针对第一类曲线,还给出了重结点情形下基函数的定义并分析了这种情形下曲线的情况.将第一类二阶三角B-样条曲线与一阶三角B-样条曲线进行了对比,得出相同结点向量下,二阶三角B-样条曲线更加接近控制多边形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地膜降解性能是解决地膜"白色污染"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采用热重(TG)和微分热重(DTG)分析对1种普通膜和3种可降解膜的热解过程进行研究,采用红外光谱法分析地膜在使用前后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4种地膜的热重曲线有相似,但也有所差异,说明降解膜与普通膜的基本组分相同,而添加组分有较大差异.从热重曲线可测算出生物降解膜中淀粉的含量约为21.05%,生-光双降解膜中碳酸钙含量约为10.91%.不同类型地膜的红外光谱不同,覆盖一定时期降解膜样品的红外光谱可显示出其组分和性状的一些变化.3种降解膜原样的羰基指数大小顺序为:生物降解膜>生-光双降解膜>光降解膜,这与它们在田间试验中的降解速率相同.热重是测定地膜组成的一种简便而有效的方法.地膜DTG曲线和红外光谱可作为普通膜与降解膜,以及不同类型降解膜之间的鉴别手段.羰基指数可作为评价地膜降解状况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通过对桂林岩溶石山232种主要木本植物的生长型、生活型、物候型、光习性、叶性质和果实类型进行统计分析,进一步揭示植物对生长环境的适应性,为今后桂林岩溶石山植被生态恢复、合理利用生态资源以及保持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结果显示:灌木有115种,乔木有89种,木质藤本有28种;大高位芽植物有3种,中高位芽植物有78种,小高位芽植物有98种,矮高位芽植物有53种;落叶植物有130种,常绿植物有102种;阳生植物有121种,阴生植物有111种;中型叶有126种,小型叶有105种,微型叶仅有1种;单叶有177种,复叶有55种;非全缘叶有127种,全缘叶有105种;革质叶有108种,纸质叶有98种,草质叶有25种,肉质叶仅有1种;单果有213种,聚花果有12种,聚合果有7种;单果中核果有63种,蒴果有47种,浆果有44种,荚果有17种,瘦果有13种,坚果有10种,翅果有8种,蓇葖果有8种,梨果有3种。表明桂林岩溶石山主要木本植物的功能性状是其生境条件和人为活动等因素的共同作用结果。  相似文献   

16.
鲢鱼白皮病致病菌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自然发生白皮病的病(死)鲢鱼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与特性鉴定。从6尾新鲜病(死)鲢鱼的病变部位组织分离到几乎纯一且多量的细菌,从每尾鱼的分离物做纯培养3株共18株,经形态特征检查及理化特性鉴定初步表明为气单胞菌属(Aeromonas)的细菌,其中5尾为单一的豚鼠气单胞菌(A.caviae)感染,1尾为豚鼠气单胞菌(A.caviae)与嗜水气单胞菌(A.hydrophila)两种细菌感染。经致病作用检验初步表明所分离到的两种气单胞菌均可构成鲢鱼白皮病的病原菌。经用15种常用抗菌类药物做药敏试验,结果表明18株供试菌对链霉素等12种均高敏,对青霉素等3种均耐药。  相似文献   

17.
毛冠鹿主要产于我国,生性胆小,人工饲养及繁殖困难.成都动物园饲养有1雄3雌4只成年毛冠鹿,多年没有繁殖.通过设置专门的饲养场地,并在其中种植大量毛冠鹿喜食的小叶女贞、毛叶丁香等植物,将4只毛冠鹿放入这样一个僻静无干扰的环境中饲养.提供多样化的饲料和足够的能量,每只毛冠鹿日平均摄入能量〉4604.6kJ,同时毛冠鹿还能自由采食场地中的植物,很快适应了环境,使多年未繁殖的毛冠鹿开始繁殖.2003年有一只雌性毛冠鹿产仔,2004年3只雌性毛冠鹿全部产仔并存活.产仔率和存活率都达到了100%.  相似文献   

18.
重复两次对龙祠饮用水水源九个样点进行取样,经固定、染色、制片等常规处理,在显微镜下观察鉴定水生藻类。结果表明:该水源中共有被子植物34种,藻类38种,其中被子植物中沉水植物4种,挺水植物17种,湿生植物14种。藻类植物中蓝藻门11种,绿藻门16种,硅藻门2种。研究表明:1.水生植物大部分种类为喜钙植物。2.植物种类减少,抗性能力强的植物数量增多,小型水生植物生长受抑制。3.有富营养化趋向。4.水源水质偏碱性。5.总的说来水源基本清洁。  相似文献   

19.
为了使人们更好地认识和使用有毒植物,笔者对延安市校园有毒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与研究。初步统计延安市校园有毒植物共有66种,隶属42科。其中蕨类植物有1科1种;裸子植物4科5种;被子植物有37科60种,其中双子叶植物31科50种,单子叶植物6科10种。本文分析了这些有毒植物的特点、毒性等,并就其园林应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蛋坨子岛有毒种子植物共计13科15属15种,占蛋坨子岛现有种子植物种数的28.3%.其中灌木1种,藤本3种,草本11种;有毒植物10种,小毒植物5种.本文分析了蛋坨子岛有毒种子植物种类及分布格局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